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2020-10-19 長和大蘊

「你能不能專心一點?」

「專心寫作業,別東張西望的!」

「XX媽媽,我是李老師,跟您反映一下,最近您家孩子在學校上課太不專心了,還有小動作,影響其他同學,您在家管教一下」

……

經常有家長帶孩子來諮詢,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家長經常收到老師的投訴……

其實,孩子可能不是故意不專心,是他沒這個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的原因

其中,感覺統合失調是不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感覺統合理論最早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首先提出,主要指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是人類都會經歷的神經處理過程。我們不斷地通過7個感覺通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本體覺、前庭覺、觸覺)來收集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傳到我們的大腦,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然後作出反饋。簡而言之:感覺統合就是人對外界感知所做出的反應。

舉個例子

投籃球,第一次投,勁大了,往左歪了,第二次你會怎麼投?為什麼這樣調整?視覺,觸覺,反饋到大腦,結果是歪了,大了,學會如何調整行為,如何與外界進行互動,慢慢的大腦就發育起來了。

我們一直通過身體來吸取我們周圍的感官信息。然後通過大腦來組織或統一這些信息從而使它們富有意義。

在感覺統合的整個過程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7個感覺的輸入。在充分的信息輸入基礎上,大腦才能夠持續不斷的進行感覺統合過程,孩子的大腦也會隨之不斷發育成熟,大腦分工越來越好,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本體覺、前庭覺、觸覺這7個感覺是孩子生活、學習能力形成的基礎。7個感覺發育不良好不成熟會影響到每個階段的整合,也最終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感覺處理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適應性上更好,在調整中比較不會受到環境多餘的刺激,可以過濾不需要的信息,會更容易專注,在生活中保持對某些事情的興趣,在學習的時候也能保持專注。

感統失調導致的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建議您帶孩子到有專業感統評估資質人員的機構,通過科學、系統化的評估後,再由感統老師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感統失調症狀和原因制定個性化的幹預訓練方案。

長和大蘊兒科診所,擁有國際化的跨學科團隊,包括發育行為兒科醫師、兒童保健科醫生、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和心理諮詢師組成的診療團隊,並致力於為0-18歲的兒童/青少年提供一站式、國際化的發育行為兒科和兒童康複診療、諮詢和教育服務,幫助孩子提高運動、言語、認知、情緒、人格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能力,更加自如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公眾號:長和大蘊)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怎麼辦?丨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媽媽,我是李老師,跟您反映一下,最近您家孩子在學校上課太不專心了,還有小動作,影響其他同學,您在家管教一下」……在長和大蘊,經常有家長帶孩子來諮詢,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也經常收到老師的投訴……其實,孩子不是故意不專心,可能是他不具備這個能力!
  • 孩子上課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引導?|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Q孩子五歲多,上幼兒園不服從指令,比如和別的同學在教室外亂跑,老師糾正後別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他就是還是繼續亂跑,不聽老師指令。上課的時候在書本上或者課桌上亂畫,老師讓他停止他也不聽還是繼續畫等等,很多這種事情,家長該怎麼辦呢?
  • 孩子作功課問題多多,怎麼破?|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在不同情境下通常會發生的小問題:閱讀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讀著讀著就不知道閱讀到哪裡去了。讀的時候漏掉字、不讀的時候沒有看懂全部,造成理解上會有困難,當被問到讀的是什麼,說不出來,或者只能說一部分,其他忘記了。
  • 當孩子焦慮時,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激素差異的變化。因此,當孩子的行為表現跟上個星期、上個月或去年不太一樣,這是很正常的。2.孩子的胃口和睡眠方式發生改變。3.孩子成績下降,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孩子突然不願意做功課了,而這些都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
  •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原來這位家長的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經常咬人,已經被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家長投訴很多次了。孩子小時候就有這個問題,家裡一直覺得孩子淘氣長大就好了,但是中班了還是咬人,家長怕繼續下去孩子很有可能被學校勸退。媽媽特別著急,輾轉找到了長和大蘊兒科診所,希望我們能幫到孩子來糾正這個問題。
  • 如何讓孩子忘掉手機和電視?|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的童年,你參與了麼?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逐漸成為了生活中的必須品,即使是兒童的世界,也充滿了誘惑,各種手機遊戲推陳出新,電視節目更是花樣百出,吸引著孩子的目光,佔據著孩子的時間,卻也帶來了視力下降、輻射危害,孩子開始變得厭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如何是好?三款親子遊戲,助您與孩子增進感情,一起忘掉手機和電視。
  • 「笨」的專業解析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在中國,」笨「這個字總被定義的過於泛泛,孩子運動不協調?「笨」,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笨「,閱讀障礙?「笨」,無法與同齡人很好的交流?「笨」,握筆姿勢不正確?「笨「......殊不知,這每一個行為表現的背後,在西方都有各自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論。
  • 孩子為什麼總是摔跤?|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如果孩子是被自己的腿絆倒,這可能是協調能力有問題的跡象。簡單來說,協調問題是指孩子不能以優美協調的姿勢走路。肢體不協調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本體感覺有問題。那麼,什麼是本體感覺?本體感覺是指眼睛不看肢體的前提下,感覺到肢體方位的能力。
  • 爸爸媽媽,我不是調皮我只是生病了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9歲的嘉嘉是班上出了名的「熊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各種小動作,老師和他說話他也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在座位上坐不住上課時經常想離開座位……老師沒少和嘉嘉的父母「告狀」。家裡老人說孩子小調皮,長大懂事了就好了。
  •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是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的事情。如果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經常出現坐不住、做什麼事都3、5分鐘就失去興趣、沒耐心等表現,請爸爸媽媽先看看孩子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環境是否可以再做些調整。比如營養是否均衡、睡眠是否規律且充足、是否有足夠的運動量、學習環境的擺設是否能夠再簡單些等等。
  • 孩子有扁平足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扁平足的主要成因首要就是遺傳因素,但後天穿不合適的鞋子和不良的姿勢,也會引起扁平足。實際上,嬰幼兒扁平足比較常見的,因為足底扁平或足弓不明顯原本是一種正常生理髮育的現象,剛出生的嬰兒百分之百都是扁平足,二歲之前90%是扁平足,之後逐年下降,成人約10%至20%是扁平足。
  •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口吃」了呢?|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生活中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怎麼突然間就「口吃」了?說話沒有正常的節奏和停頓,字音重複,磕巴,或卡殼?形成口吃的主要原因01心理原因當孩子精神緊張、焦慮、據報導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有醫生相信他們可能已找到人們口吃的原因。來自德國的研究顯示,由兒童時代出現的持續性口吃,可能是因為左腦不正常所致。專家表示,這造成大腦皮層與說話能力有關的地帶出現不銜接的狀況。
  •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可能是壓力過大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適當的壓力會對人有激勵作用,但壓力太大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健康問題。壓力會使孩子很難正常學習和生活,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起焦慮或抑鬱。➤ 手腕、手臂或腿常有受傷的疤痕北京長和大蘊擁有專業心理服務人員,可以通過各種評估技巧(包括國際標準化評估工具、面談、觀察等)以及豐富經驗,為表現出有學習困難、注意力缺陷、社交障礙、情緒和行為問題(如焦慮/抑鬱/衝動/叛逆和攻擊/低自尊/同輩壓力等)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評估,並為其和家人提供有效幹預建議及支持,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各種挑戰。
  • 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走路?|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還是由於疾病原因?比如腦癱孩子在不同發育階段的能力如何?在達到不同階段發育階段所花的時間?孩子探索自身和環境的意志和積極性?孩子的撫養環境?如果孩子沒有翻滾過,坐起來會非常困難。而想要坐起來,孩子還需要有一些頸部支持和頭部穩定性。
  • 如何來支持理解和表達能力差的小朋友?|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相對於同齡小朋友差很多的時候,可以通過視覺支持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記憶以及組織接收的信息當面對沒有預測發生的事情時,如果孩子表現的特別焦慮,可以採用日程表或日曆來進行支持。
  • 軀幹控制能力降低是如何影響孩子學習的?|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 可能會觀察到孩子坐立不安,如果您的孩子總是嘗試調整姿勢,可能因為孩子無法長時間的維持一個姿勢(例如進餐時間,桌面時間,家庭作業);➤ 可能會發生粗心的結果或字跡模糊感覺緩衝墊有助於讓孩子知道在不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他身體允許的活動範圍,而不必在當前的任務中站起身來或離開;➤ 練習瑜伽或動物走作為感覺輸入或過渡活動(例如「樹式」 - 單腿平衡;「螃蟹步行」,「獨輪手推車」)。
  • 寶寶撫觸與體操,手法很重要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出生後接受撫觸訓練的寶寶,情緒較安定,莫名其妙的哭吵少了;撫觸後入睡也很快,睡得較踏實;吃奶的量逐漸增多,體重增加明顯;撫觸的同時還活動了寶寶全身的肌肉,使機體長得更健壯;尤其適合生病的孩子,能減輕疼痛和不適的感覺、縮短治療的過程。撫觸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緩解腦癱患兒的肌障礙狀況等。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什麼原因?
    很多寶寶都是喜歡玩,喜歡鬧,感覺一分鐘都不能安靜下來,但是如果孩子在上課或者睡覺、吃飯的時候,也經常亂動,那麼,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原因?首先,家長需要明白最基本的概念:多動症的孩子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95%都不是多動引起的!
  • 指尖上的樂趣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對於孩子來說,學寫字更是一個慢慢發展的過程,需要孩子生理和認知能力發育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水到渠成。接下來,小編將重點為大家介紹如何從手部精細動作方面為孩子們做好寫字前的準備。孩子在開始學寫字前需要具備的能力一些大肌肉的協調能力良好的平衡性肩膀的穩定性手指及手腕肌肉的運動和力量的控制雙手協調能力良好的手眼動作協調首先,從兒童成長發育的角度上來說,嬰幼兒時期在粗大運動(臥、爬、坐、站、走)的發展影響了一些身體大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 孩子的無限可能,由一個決定開始 |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引言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波羅·福克斯說過:「 當你念書給孩子聽,當你把一本書交到孩子手上時,你便帶給孩子無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為一個啟發者。」你可能無法想像,孩子對外部世界的回應有多麼的敏感和急切。一般來說,孩子早期的語言發展以口頭語言為主,是語言輸入階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始涉及書面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因此,我們也應該根據孩子發育的不同階段,把握好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活動時的平衡,避免孩子語言發展出現不均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