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專心一點?」
「專心寫作業,別東張西望的!」
「XX媽媽,我是李老師,跟您反映一下,最近您家孩子在學校上課太不專心了,還有小動作,影響其他同學,您在家管教一下」
……
經常有家長帶孩子來諮詢,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家長經常收到老師的投訴……
其實,孩子可能不是故意不專心,是他沒這個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的原因
其中,感覺統合失調是不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感覺統合理論最早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首先提出,主要指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是人類都會經歷的神經處理過程。我們不斷地通過7個感覺通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本體覺、前庭覺、觸覺)來收集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傳到我們的大腦,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然後作出反饋。簡而言之:感覺統合就是人對外界感知所做出的反應。
舉個例子
投籃球,第一次投,勁大了,往左歪了,第二次你會怎麼投?為什麼這樣調整?視覺,觸覺,反饋到大腦,結果是歪了,大了,學會如何調整行為,如何與外界進行互動,慢慢的大腦就發育起來了。
我們一直通過身體來吸取我們周圍的感官信息。然後通過大腦來組織或統一這些信息從而使它們富有意義。
在感覺統合的整個過程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7個感覺的輸入。在充分的信息輸入基礎上,大腦才能夠持續不斷的進行感覺統合過程,孩子的大腦也會隨之不斷發育成熟,大腦分工越來越好,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本體覺、前庭覺、觸覺這7個感覺是孩子生活、學習能力形成的基礎。7個感覺發育不良好不成熟會影響到每個階段的整合,也最終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感覺處理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適應性上更好,在調整中比較不會受到環境多餘的刺激,可以過濾不需要的信息,會更容易專注,在生活中保持對某些事情的興趣,在學習的時候也能保持專注。
感統失調導致的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建議您帶孩子到有專業感統評估資質人員的機構,通過科學、系統化的評估後,再由感統老師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感統失調症狀和原因制定個性化的幹預訓練方案。
長和大蘊兒科診所,擁有國際化的跨學科團隊,包括發育行為兒科醫師、兒童保健科醫生、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和心理諮詢師組成的診療團隊,並致力於為0-18歲的兒童/青少年提供一站式、國際化的發育行為兒科和兒童康複診療、諮詢和教育服務,幫助孩子提高運動、言語、認知、情緒、人格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能力,更加自如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公眾號:長和大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