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你的福·美國/北美篇——殖民地時期的美國

2021-02-12 西安新東方留學考試

主授課目:託福閱讀及託福Junior閱讀

學歷背景: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教學功底:託福閱讀29分,英語專業八級,CATTI三級筆譯。在校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並參加陪同翻譯工作,曾任環球網實習編譯、大學英語教師

     雖然美洲大陸的原著居民是已經在此生活數千年的印第安人,但自從哥倫布來到這後,對世界史的進程才有了深遠的推動。15世紀末的一系列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新航路開闢(The Opening of New Sea-route),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先前相對隔絕的狀態,從此世界連成了一體。     新航路的開闢也宣示著西歐各國開始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航海國家相繼移民至此,他們先後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法國建立了新法蘭西(包括加拿大聖勞倫斯流域下遊大潮區,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等處);西班牙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廣大地區)。     1607年(也有說1587年),104名英國人在John Smith帶領下,歷經四個多月艱難的海上航行,在詹姆士鎮(James Town)登陸,他們以詹姆士河(James River)為據點,建立起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permanent colony)。所在州也命名為維吉尼亞(Virgina:virgin有表示原始狀態的、未經利用的意思),以紀念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世對開拓英國殖民事業的貢獻。在1699年前,這裡一直是弗吉利亞州州府。

     遠離家鄉的開拓者們,逐漸把歐洲文明引入相對荒涼落後的新大陸。這些英國人不僅通過三角貿易(triangle trade)從非洲販運奴隸(slavery)作為勞力(manual labour)、種植菸草(tabacco)與其它農作物(crop),為英國經濟發展開闢了新資源。此外,他們還"通過英國軍官John Rolfe與當地印第安部落首領女兒的婚姻,順利地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殖民地政權"。

     1620年,英國清教徒(Puritan)為避免宗教迫害(religious persecution),搭乘"五月花號"(May Flower)來到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普利茅斯(Plymouth)。

     「為創立一個不同於歐洲的公民自治社會,他們籤訂了一份極為重要的政治性契約——《五月花號公約》(The MayFlower Compact),成為日後美國建國的奠基:信仰自由、法律根基。」

     起初,印第安人與歐洲移民和平共處。北美印第安人相對原始,未進化到國家(state)形態,還處於部落(band→clan→tribe)狀態。同時,早期到達北美的歐洲人,並不都是來冒險尋寶或殖民,有些人僅僅是尋求自由。

     「五月花」號的一船人,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冬天異常艱難。印第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教會了移民如何捕魚、種植玉米、南瓜、馬鈴薯,感恩節(Thanks Giving Day)也由此而來。

     18世紀前,英國在美國大西洋沿岸先後建立了13塊英屬北美殖民地,掀開了北美歷史的重要篇章,經濟、文化、政治逐漸走向成熟,確立了英國殖民地新秩序。殖民地時期的美國與英國的聯繫體現在:今天看地圖時,會發現英國與美國很多城市的名字是一樣的:如伯明罕Birmingham、曼徹斯特Manchester等。     新英格蘭(New England)這一名稱也來泛指英國在北美早期的殖民地,還特意在前加入前綴「new」。今天主要指位於美國大陸東北角、瀕臨大西洋、毗鄰加拿大的區域。從留學角度擇校來看: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全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環境: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及各種文理學院 Liberal Arts College。     國際化大都市紐約名稱的由來也與歐洲有著深厚的淵源: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郡」,英荷戰爭(17世紀-18世紀)結束後,荷蘭戰敗將新阿姆斯特丹割讓給英國。「當時正好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的生日,於是將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為新約克郡,作為送給約克公爵的禮物。」     另外由於在二十世紀初,紐約對外來移民來說是個嶄新天地,因此紐約常被暱稱為「大蘋果」(the Big Apple),取「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某次聽力考試有提到)。

     北美殖民地早期的發展主要沿著大西洋,聚集於美國東海岸,而這裡也是當今美國眾多大城市和著名高等學府聚集的地方。這種發展分布一方面也因美國地形影響:東海岸有著名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 Appalachian Mountains。

     關於這一地理坐標,在託福聽力如考古或地質類講座中有所涉及,如TPO1L2 Uranium-Lead Dating。另外在美國領土擴張史中的西進運動(具體在後篇詳解),也是翻越這裡向太平洋沿岸發展,閱讀文本中也有涉及,如TPO20P1 Westward Migration

    該山脈對這一地區氣候也有著重大影響:處在阿巴拉契亞山的迎風坡(windward slope),來自遠洋的北大西洋暖流的水汽被近海的拉布拉多寒流(Labrador cold current)冷卻,因此新英格蘭的降水量和降雪量(precipitation)較大。閱讀TPO43P1 EL Nino 講到近年來厄爾尼諾對美國氣候影響:Snowstorms in the northeast por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ere more frequent and intense than in most years.

     而這樣的氣候對新英格蘭地區的住房環境也有一定影響,甚至它塑造了美國東北海岸最普遍、最流行的建築風格—— 聽力TPO11L2 Cape Cod House 科德角式住宅最先在美國東北部出現,即新英格蘭地區,大約在十七世紀晚期:it first showed up in U.S. northeast, in the New England region, around the late 1600s.

     科德角(Cape Cod),又稱鱈魚角,是麻薩諸塞州南部巴恩斯特布爾(Barnstable)縣的鉤狀半島。從地圖上可以看出:it’s so exposed to the ocean, so cold in the winter, and it’s usually either raining or snowing or foggy and windy, too. 所以常年多雨水天氣、潮溼的氣候使得這種房屋低矮結實,有助於房屋承受海洋刮來的強風。另外屋頂的斜度,陡峭的角度使得雨水和雪不在房頂堆積。再次看煙囪的位置,位於房頂中間,這樣熱氣就不用穿過太長的距離,更有效地給房屋供暖。

This relatively low compact structure helps the house withstand the strong winds blowing off the ocean.

And look at the slope of the roof, the steep angle helps keep off all that rain and snow that accumulates in the winter.

Another thing, Cape Cod houses usually face south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un’s warmth through the windows. That’s helpful in winter.

I mean since the heat never has to travel very far. That means you can heat the house more efficiently, right?

     這些都是很簡樸的住宅 modest dwellings。在殖民地時期開荒的年代,生活條件比較艱難,鄰裡之間需要互相幫助支持,處理好關係。所以反映到建築上,就最好不要太過炫耀。

     聽力TPO31C1 Discussion about Colonial Settlements談論了殖民地時期,美國南北區域差異:針對community planning in the early British settlements in Eastern North America.     涉及到的比較結構:北部殖民地城鎮規劃是集中並緊湊的,這些地方為交換貨物、政府官員、宗教提供場所。住所被建立在城鎮中馬路中的兩側,並且這些外圍發展起來的地區,大多被用作放牧和團體活動。

Towns in the Northern colonies were centralized and compact. They provided a meeting point for exchanging goods, for participatory government, and for practicing religion. 

Houses would be built along the roads that led into town. And just outside the developed area, there would usually be an open area of some sort for grazing animals and also group activities. 

     北方殖民地urban / community planning也體現出和歐洲本土的聯繫(followed by in the northern colonies):Actually, the model for planning a town in the Northern colonies was not unlike th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in medieval Europe. (註:歐洲中世紀 476—1453年) After all, the colonists had just come from Europe and the medieval period was just ended.
     與此對比,南部殖民地建立的城鎮沒有貿易港口多,而這背後反映出早期移民者的理念差異:北部的大部分的定居者希望過一種全新的生活;而在南部的歐洲人只是希望賺點錢然再打道回府。

In the South, at least initially, they didn’t build towns so much as they built trading posts.    

Most of the settlers in the North wanted to start a whole new life. But most of the people who came from Europe to the South just wanted to make some money and then go back.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some of most common buildings were storage facilities and port facilities.

     或許也正是由於起初的南北理念差異,為日後美國史上的一次嚴重的分歧——南北內戰(Civil War)就此埋下了伏筆。     關於美國區域差異,持續至建國後。官方指南閱讀文本Nineteenth - Century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也有一段提及:政治理念的變化(variation in political beliefs)反映出區域利益(reflected regional interests)。

Indeed, for Whigs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general welfare went beyond the economy. In particular, Whigs in the northern sec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lso believed that government power should be used to foster the moral welfare of thecountry. They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favor social-reform legislation and aidto education.

     關於美國建國後的兩黨制具體內容,主要放在下一篇建國史中介紹。     殖民地時期的政治制度如何呢?這些地區該怎麼管理呢?TPO56P2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Colonial North America 談論了當時情況:早期的美國並沒有形成統一政府的概念。在1750年,被問到國籍 nationality時,人們的認知還是English or British,當時人們對美洲只是地理概念。

Before 1750, colonists in North America had little occasion to think of themselves as a distinct people. 

There was no American government, no single political organizationin which all the colonies joined to manage their common concerns. 

There was not even a wish for such an organization except among a few eccentric individuals. America, to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it, was still a geographic region, not a frame of mind.

Asked about nationality, the typical Americancolonist of 1750 would have said English or British.

     但漸漸地,在北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產生了區域性差異:Colonists selected and adapted English institutions to their particular needs;而當時美國的人們也沒有意識到:Some of their belief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eople in England. Some specifically American ideas had become commonplace in the colonies.     美國人因地制宜:American colonists very early developed conception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that differed from those in England.      美國發展了代議制政府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英國代議制政府源於中世紀,後來發展為立法機構legislature —— House of Commons (下議院)。     美國代議制政府相對來說比英國更加民主,分配代表名額也更加均衡:The assemblies of American colonialrepresentatives were more democratic. The system for apportioning representation was more balanced.

England: 

Some new towns had no power to send delegates to the legislature. A memb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it was said, represented not the people who chose him but the whole country, and he wa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particular constituency (選區).Not all Englishmen could vote for representative, but all were virtually represented by every member of the Commons.

English colonies in America:

Counties could generally send more delegates to the legislature than could towns.A colonial representative was supposed to be an agent of the people who chose him. He was supposed to look after their interests first and those of the colony second. In some places, citizens met to tell delegates how to vote on specific issues.

BOTH England and the English colonies in America:

A person had to own property worth a certain amount to be able to elect delegates to the legislature.     下一次,就進入美國建國史階段,看看開國元勳們(Founding Fathers)率領的崢嶸歲月。    而說起國父們,必須介紹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摩羯座老幹部、追著閃電放風箏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00元美鈔頭像,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1740年)創建者。

     作為總結:看歷史,要橫縱對比才有意思。看完截止到1750年還未建國的美國史,而平行時空的太平洋西岸:1750年的中國即清朝乾隆十五年康乾盛世,頤和園也在那一年開建,當時中國GDP佔世界總量32%。     希望這篇文章對點開連結的你有用。

推薦篇章:

託福閱讀

OG1P1 Nineteenth -Century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TPO56P2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Colonial North America

託福聽力

TPO31C1 Discussion about Colonial Settlements

TPO11L2 Cape Cod House

詹姆士鎮_百度百科

英屬北美殖民地_百度百科

五月花號公約_百度百科

新英格蘭_百度百科 

紐約(美國第一大城市)_百度百科

《讓英國人賠款,火燒白宮,印第安人不是戰五渣!》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1260de1737647fc91d3133c&lemmaId=254718&fromLemmaModule=pcBottom

想了解吳琳老師的近期課程?

快來添加表姐進行諮詢咯~

相關焦點

  • 託你的福·美國/北美篇——山姆大叔是咋開啟C位之路的?
    在校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並參加陪同翻譯工作,曾任環球網實習編譯、大學英語教師     關於建國這段歷史,託福閱讀考察題材並不多,結合SAT美國史部分及AP美國史考察來看,特此梳理這段時期。     到18世紀中期,美國大西洋沿岸13塊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 託你的福·美國/北美篇——被發現前後的那些事兒
    雖說ETS聲稱考生不需要具有專業知識,不過我個人感覺如果儲備點相關知識,至少做題會保證那麼一丟丟舒服、心安感吧。     我是學文科的,很多年前接觸託福中的理科題材內容,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閱讀起來有種飄乎乎的感覺。總的來說,背景知識還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輸入項目的考察首先還需要單詞、語法過關,再輔之以邏輯、辨音等基本功。
  • 美國故事︱異見者:北美殖民地的故事
    詹姆斯敦殖民地的建立,以及此後圍繞詹姆斯敦展開的白人在北美拓殖的故事,無論是充滿殘酷鬥爭的流血衝突敘事,抑或是藉助印第安女子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而進行的浪漫的神話製造。這都可以談得上是講述美國歷史故事開端的一種方式,從北美的原住民展開此後的歐洲白人歷史敘事。
  • 北美殖民地的社會狀況之美利堅的形成,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北美殖民地的社會狀況之美利堅的形成,希望你們會喜歡!北美殖民地的社會狀況之美利堅的形成,你了解多少?殖民地的建立過程北美大陸較之中南美洲,金銀資源缺乏、印第安文化相對落後、人口稀少。在西班牙、葡萄牙搶佔西半球較富庶的地區以後,英、荷、法等國才步其後塵,開始在北美東海岸拓殖。
  • 美國南方殖民地的環境、文化與教育
    本文導語:美國南方殖民地的環境、文化與教育 (一)南方殖民地的環境與文化 1607年英國第一批殖民者在北美南方的詹姆斯頓建立起第 一個定居點,他們很快就發現南方沃野千裡,氣候炎熱溼潤,非 常適宜發展農業生產
  • 殖民地時期的教育和學校,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在殖民地時期建立起來的美國教育和文化的基礎,對於未來,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哈佛大學於一六三六年在麻薩諸塞成立。十七世紀末,維吉尼亞成立了威廉與瑪麗學院。幾年後,康乃狄克又成立了一所高等學府,那就是後來的耶魯大學。但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一種由政府當局創辦的學校制度的成長。
  • 作為海洋霸主,英帝國為何最後會選擇放棄北美殖民地而非死纏爛打?
    摘要:第一英帝國時期英國對殖民地統治的特點表現為政治上控制鬆弛、經濟上控制嚴格;其主要的統治形式是地方治理、公司管理等。在印度,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在美洲,英國的政治控制很微弱,殖民地議會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作為英王代表的殖民地總督,行使權力經常很困難。
  • 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導致英國與北美殖民地戰爭的爆發!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英國與殖民地的矛盾的激化,希望你們會喜歡!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導致英國與北美殖民地戰爭的爆發!英國對北美的統治與掠奪政治上,英國視北美殖民地為其海外行省,要求人民絕對效忠英王、安於君主制;經濟上,力圖將北美作為其原料供應地和產品市場,極力限制殖民地經濟發展。
  • 美國亂了!一文帶你看明白美國的奴隸制度!
    15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國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殖民地時期,奴隸制種植園在美國南部諸州(馬裡蘭、維吉尼亞、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喬治亞)發展起來。南部殖民地主要是英國的貴族地主和富商組成的公司經營的,他們經英國國王特許得到大量土地;南部平原廣闊,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適宜於粗放的大規模經營,可以採用技術低下的奴隸勞動。
  • 分析1775年至1783年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爆發的「獨立戰爭」
    首先,荷蘭國內的公眾輿論普遍同情北美的革命者,特別是奧倫治家族的反對者對美國革命持贊同的態度。其次,荷蘭人在加勒比諸海域 活動的商船隊與北美殖民地的反抗者大做生意,他們通過西印度群島尤其是聖尤斯塔歇斯島將武器、糧食與軍火運輸到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英國政府極為不滿,向聯省議會施加壓力,並威脅要在公海上俘獲或攻擊荷蘭的商船隊。
  • 獨立戰爭前,美國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為何卻能打敗英國而獨立?
    獨立前夕的美國已經形成13個殖民州,不同地區展現出不同的經濟特徵,可以區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地域來詳解。
  • 殖民地時期,清教徒呼籲節制飲酒,但並不認為飲酒行為存在過錯
    在殖民地時期的美國,酒被認為是好東西,甚至是一種恩賜。不管工作場所、選舉還是社交聚會,日常生活中偶爾飲酒和醉酒是可以被容忍的。只要保持清醒,人們並不介意飲酒,但當人們在有家務、工作或者照料孩子的情形下仍然飲酒,那麼醉酒的行徑就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 運營至今的殖民地特許公司——哈德遜灣公司
    在半個世紀之後的七年戰爭中,鑑於北美殖民地縱貫大陸中央,地廣人稀,難以增援,法國本土基本放棄了對殖民地的援助,任其自行抵抗英國人。1763年2月七年戰爭的交戰雙方在巴黎籤訂了《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條約規定法國將整個法屬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法屬路易斯安那地區割讓給英國,並從印度撤出,僅保留五個市鎮;同時西班牙也需割讓佛羅裡達予英國。
  • ​SAT閱讀裡不可不知的美國歷史-建國時期那幾件大事
    今天我們就分享下SAT閱讀裡的美國建國時期的那幾件大事。英國對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強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為王室產業,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並徵收重稅,嚴厲緝私,限制經濟活動,嚴重損害了殖民地各階層人民的經濟利益。到18世紀中葉,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覺到英國的迫害, 萌生獨立的念頭。
  • 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美國爆發獨立戰爭的另一層原因
    話說美國獨立戰爭這是離我們挺遙遠的,但在中學教科書上往往會提一嘴。而原因往往都是當時率屬於英國的北美各殖民地因為無法忍受英國在18世紀末提出的一系列苛捐雜稅,導致美國憤而反抗的故事。其實不單是我們,現代美國教科書自己也是這麼說的。
  • 北美以白人居多,拉美則以混血種人居多,這是如何形成的?
    從政治地理學上,美洲分為北美地區和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而北美主要則指美國、加拿大以及格陵蘭島地區等地。雖然都是在美洲,但是北美與拉丁美洲可謂是「兩個世界」,兩者的不同點可謂一堆。比如在種族上,拉丁美洲存在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但混血種人佔半數以上,而在北美,則是以歐裔白人居多。
  • 北美十三洲為何要脫離英國獨立?
    從世界範圍來看,英國和美國是一對很有意思的國家。美國的前身北美十三洲原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但1776年獨立後的美國最終成為取代大英帝國的國家。北美十三州是指英國於1607年(維吉尼亞)至1733年(喬治亞)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最終成為了美利堅合眾國獨立時的組成部分。
  • 北美獨立戰爭的淵源與思想啟蒙,講述新舊大陸的覺醒運動
    隨著移民的進行,一個美利堅民族似乎也建立起來並,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成為了這個富饒的北美大陸的主人。對於英國而言,北美13州殖民地的管理其實是放縱的,雖然也有宗教上的天主教新教之分,但是相對舊大陸而言,北美新大陸確實使各類人士無拘無束的發展和成長。而思想啟蒙與覺醒運動則點燃了北美革命的火焰,究竟兩者是如何作用的?思想領袖們都作了什麼?
  • APSR:美國權力分立的戰略基礎 | 唧唧堂論文解析
    在1789年美國憲法之前,早在北美大英帝國時期權力分立抗衡的情況便存在了,但對這一制度選擇的戰略基礎知之甚少。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權力分立有助於皇帝減輕殖民地管理者的代理問題。殖民地管理者可能會從當地居民那裡收取更多的租金,而不上交至皇家。這降低了皇室的租金,抑制了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殖民地內的分權制度為居民限制州長的租金收納行為提供了保障。
  • 重新認識美國革命的歷史
    麥可·朱克曼(Michael Zucherman)在他的文章《美國革命時代的成年經歷》中,圍繞美國革命中曾流行的一種「成長的比喻」來考察美國革命歷史敘事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徵和敘事建構的特徵。也就是說,這種比喻不僅反映了當時革命時期的一種較為流行的心態,也影響著從美國革命走過來的那一代人,不斷地藉助這一比喻來建構革命的敘事。與上述兩篇文章不同,張光的文章《誰造就了華盛頓的不朽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