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已厭倦藍綠 新竹縣2018選情「暗潮洶湧」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徐欣瑩(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竹縣以往被視為「藍大於綠」,然而第一波選情民調顯示,除了藍綠外,臺灣民國黨徐欣瑩也擁25.7%的高支持度。臺灣「民意基金會」28日發表的調查也指出人民已厭倦藍綠,中性選民規模空前龐大,地方聲音也傳出選民更趨向選人不選黨,繼臺北市後,竹縣能否也超越藍綠,成為臺灣第二例,將是2018選戰關注焦點。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雪崩下滑到28%、國民黨拿到24%,中立選民則有43.4%,達空前最高。回顧蔡英文剛上任,中立選民在2016年5月時是31.5%,今年1月已大幅飆升至41.3%,而這群不支持特定政黨的選民,是左右年底大選的關鍵。

「現在民眾更看學經歷,藍綠不想看,煩死了。」曾任蔡英文新竹縣競選總部總幹事、前湖口鄉鄉長範錦標分析,新竹縣在藍營執政任內刪減了像敬老津貼、免費營養午餐等重大福利,失信於民,地價稅飆漲,讓縣民感到稅賦壓力,這些都將嚴重衝擊國民黨選情。而民進黨執政爭議不斷:「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經濟持續低迷,作為不大,久了大家就覺得藍綠都不想投,轉而支持認識又風評不錯的人選。

範錦標也說,國民黨目前知名度最高的是現任「立委」林為洲,但基於他過去曾由綠轉藍的身份,國民黨不見得會提名他,也有人在傳是副縣長楊文科,在藍綠兩邊都還在黨內協調、人選未定的情況下,徐欣瑩已在地方積極走動,搶得先機,他預測新竹縣未來是「三分天下」的態勢。

在年代民調中心的數據中,徐欣瑩名列第二,被喻為黑馬,不但在藍綠陣營各拿到約3成的支持度,在中立選民的支持更是所有參選人中最高。曾任職新竹縣府6個處室、剛退休的縣府參議徐國振分析,徐欣瑩雖無公職,但從政十幾年,在藍綠人選中服務口碑最好、爭議又最少,從未傳出利用權力包工程、炒地皮、當財團代言人等事,加上樸實的親和力,在地方上支持度相當高。

反觀國民黨、民進黨,國民黨尚待黨內初選結果,而民進黨陣營無明確人選,徐國勇這次民調支持度僅1成偏低,使得新竹選情詭譎。地方人士揣測,藍綠皆有支持者的徐欣瑩若獨立參選,新竹縣是三強鼎立狀態,亦有藍綠找徐欣瑩結盟的可能性,但不管如何,這波力量都將對新竹縣選情產生最關鍵的衝擊。(編輯 韓靜)

相關焦點

  • 臺媒:馬英九與連戰家族等為市長選舉暗潮洶湧
    原標題:臺媒:馬英九與連戰家族等為市長選舉暗潮洶湧   原標題:馬英九與藍營諸侯們暗潮洶湧的博奕  中評社記者林淑玲撰文《馬英九與諸侯們暗潮洶湧的博奕》分析稱,臺灣2014六大「直轄市」選舉,國民黨、民進黨都進入人選產生階段,不論是綠營由民調決勝負的初選,或藍軍幾位現任首長選或不選,都受矚目。
  • 臺灣縣市長選戰「藍綠褪色」吃香
    受訪學者分析,臺灣民眾近年愈加厭倦藍綠惡鬥,加上沒有政黨傾向的年輕選民比率上升,擅長觀察風向的政治人物自然會調整路線,避免刷上太鮮明的政黨色彩,但以當前臺灣政局來看,藍綠以外的第三勢力短期內成長空間不大。柯文哲是「不藍不綠」路線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2014年,在民進黨以不提名人選的方式全力支援下,醫生出身的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挾著85萬張選票當選臺北市長。
  • 【深度好文】六月全臺選情鳥瞰
    從大趨勢上來看,臺灣經過第三次政黨輪替,如今已走到了一個大轉變的岔路口。因為對兩大黨不斷內耗的厭倦,選民心中對臺灣政治的看法已然有了本質上的改變。 對藍綠兩大黨的不信任,使得中間選民隊伍擴大,表現在選舉結果上,或許是總投票率降低,或許是小黨的成長,或是第三勢力的實力大增。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形勢觀察
    題: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形勢觀察 作者:任冬梅(北京),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作者指出,目前年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已完成縣市長提名。  二是經濟形勢看似改善,但民眾無感。臺灣主計總處6月11日公布前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0683元,年增2.57%,若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66%,實質經常性薪資僅增加0.90%,仍是2007年以來同期低點。也就是說,由於物價不斷上漲,臺灣民眾實際薪資仍然為10年前的水準。
  • 宜蘭嘉義新竹三縣為選舉主戰場 藍綠視為勝負關鍵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縣市長選舉明天進入倒數72小時,藍綠陣營全力造勢搶票,宜蘭縣、新竹縣、嘉義縣選情白熱化,是這次縣市長選舉的主戰場,藍綠都將此視為勝負關鍵。國民黨在2005年時,已跨過濁水溪拿下嘉義市,這次如果可以在嘉義縣獲勝,綠營在南臺灣的地盤,等於門戶洞開,將直接衝擊明年年底的「直轄市長」選戰。「行政院長」吳敦義就曾說,如果屏東縣、嘉義縣能選贏,「馬英九不只是24K金,而是36K金」,顯見此役對國民黨意義重大。
  • 臺中市議會藍綠較勁暗潮洶湧 21日開臨時會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藍、綠較勁暗潮洶湧的臺中市議會7日召開2015年度議事業務研討會,面對「綠朝藍野」,會中就業務質詢一度展開激烈攻防戰,加上城鄉差距見解互異,最後維持現況。眾所矚目的第2屆市議會第1次臨時會,決定於21日起登場,新科議員正磨刀霍霍。
  • 臺灣縣市長選舉:藍綠爭奪焦點在哪
    涉及17個縣市的臺灣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已經進入了倒數的階段,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針對國民黨一些艱困選區下達作戰令,並要求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不用顧慮他的體力,晚上10點競選活動結束前,他都可以陪候選人沿街拉票,而民進黨也把國民黨執政的宜蘭縣鎖定為了一級戰區,那麼臺灣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雙方爭奪的焦點都在哪裡?
  • 港媒:桃園新竹選情搞不定 國民黨三個太陽將剩兩個
    據中評社8月10日報導,前國民黨「立委」楊麗環9日在社交媒體發表退黨聲明,又寫了「人民的聲音我聽見了,民眾要的未來我知道了」2句話,讓外界猜測她可能一如既往所言、將自行參選桃園市長。另外,先前新竹縣林為洲因自行宣布參選被開除國民黨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如果無法儘快擺平問題,只怕2020還沒到就先提前出局,黨內「3個太陽」將只剩馬、朱繼續向前行。外界將吳敦義、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及新北市長朱立倫視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熱門人選,是黨內的「3個太陽」。
  • 吳敦義桃園新竹選情搞不定 國民黨「三個太陽」即將剩兩個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前國民黨「立委」楊麗環9日在臉書群組發表退黨聲明,又貼出「人民的聲音我聽見了,民眾要的未來我知道了」2句話,讓外界猜測她可能一如既往所言、將自行參選桃園市長。另外,先前新竹縣林為洲因自行宣布參選被開除黨籍,國民黨吳敦義如果無法儘快擺平問題,只怕2020還沒到就先提前出局,黨內「3個太陽」將只剩馬英九、朱立倫繼續向前行。外界將吳敦義、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及新北市長朱立倫視為2020「大選」國民黨熱門人選,是黨內的「3個太陽」。
  • 2018「九合一選舉」倒計時,2020臺灣政局走向何處?
    將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島內第三次政黨輪替(此處指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的首次地方選舉。這種小伎倆被民眾看破後,乾脆在日前的「雙十談話」中,撕下偽裝外衣讓這些見不得人的言論,堂而皇之地走上「廟堂」。這無疑是對兩岸關係的最大傷害,無助兩岸和平發展。(二)        當然,當前島內政壇也存在不確定因素。在藍綠持續惡鬥的背景下,島內民眾已經展現出打破藍綠藩籬的傾向。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究其原因,民進黨再次執政以來,施政失能,經濟民生不見起色,改革頻生爭議,兩岸僵持對抗,島內民怨沸騰,民意支持度長期低迷,這些都對民進黨選情造成不利影響。臺灣媒體預測,蔡英文當局的期中考,可能被判不及格。臺灣民眾抗議民進黨當局執政無能。
  • 民進黨2018選舉「敗局已定」?吳子嘉:臺中成為藍綠決勝觀察點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訊據臺媒報導,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選情低迷,從一開始的北市選情民調就穩居第三名,日前姚陣營發言人洪立齊點名北市議員高嘉瑜是「友柯派」應退黨,高嘉瑜反擊要姚文智辭「立委」拼選情,黨內互打之下再度重創綠營聲勢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據臺灣「中選會」資料。 現在選舉局勢已處於最後白熱化階段,尤其「六都」市長競爭更成各界關注焦點。圖片來自臺媒 不過,2018年「九合一」選舉,由於民進黨「中央」執政不力,再加上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掀起「韓流效應」、並逐漸外溢至全臺,更激發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的不滿,所以選舉結果不但有可能重改藍綠政治版圖,也被視為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前哨戰。 截至目前,表現最搶眼的是國民黨在新北、臺中、高雄提名的三位候選人,分別是侯友宜、盧秀燕、韓國瑜。
  • 盤點全臺22縣市選情:民進黨可能丟掉多少個?
    第一個「三」是六都中的新北、臺中和高雄三都;第二個「三」是國民黨要防守的三縣:臺東縣、新竹縣、苗慄縣;「五」則是指民進黨要防守五個縣市:宜蘭縣、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新竹縣目前看好度以民國黨徐欣瑩最高,明明新竹縣是國民黨的優勢選區,但至今國民黨似乎不願意在此著力,甚至有放棄之嫌。當初國民黨沒有提名林為洲,地方盛傳國民黨將進行兩階段整合,提名楊文科後再與徐欣瑩整合,卻因林為洲執意參選而破局。最後林為洲雖退選且支持楊文科,但楊的選情至今沒有起色。而民進黨鄭朝方的當選機會繫於藍營是否會有一方放水。
  • 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力搶12縣市 韓國瑜打亂高雄選情
    據臺灣媒體報導,選戰倒數階段,各陣營在最後階段全力衝刺,在2014和2016「大選」嚴重挫敗的國民黨,力拼在今年選舉谷底翻身,但在宜花東選區,原本目標設定在全壘打,但前臺東縣長鄺麗貞執意參選所帶來的分裂危機,目前尚未解除。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上演,凸顯臺灣選情藍綠對抗態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此前略顯沉悶、緊繃與民調一面倒的臺灣「大選」,經過21日一場「挺韓」與「罷韓」的大遊行對決之後,終於呈現出藍綠正面對抗和社會嚴重分裂的態勢。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罷韓」「挺韓」大遊行21日在不同路線登場。
  • 臺灣新竹縣蕭如松藝術園區吸引民眾參觀
    臺灣新竹縣蕭如松藝術園區吸引民眾參觀 2014年08月04日 11:25: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選戰倒數選情升溫 馬蔡紛至新竹搶攻客家票源
    東南網1月1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選戰倒數選情升溫,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今天到新竹縣市多個鄉鎮掃街,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明天下午在竹東辦造勢大會,藍綠積極搶攻客家票。國民黨新竹縣黨部主委張逸華表示,兩黨候選人都是博士,具政治風度,不過,綠營仍有地方幹部造謠、栽贓,炒作選情,國民黨部成立抓鬼大隊,鼓勵民眾提供線索。  彭紹瑾駁斥張逸華說法,認為黨內人士遵守紀律,他競選秉持不賄選、不暴力、不謾罵原則,「要罵也是被對手罵」,他每天得跑40多個行程,哪有時間抹黑對手。
  • 民進黨已選舉無敵 臺灣怎走下去?國民黨的未來在哪裡
    第一,國民黨2018縣市長選舉的狂勝(22個縣市贏15席)已是過去式。不但「韓國瑜旋風」變成「韓國瑜災難」,蔡英文2020大選的大勝依舊穩固,帶動各項選舉氣勢如虹。南臺灣的臺南、高雄、屏東又全部插上綠旗,2022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可能僅能保住新北市、金門、馬祖、花蓮,以及新竹縣、苗慄等客家優勢選區。
  • 對話臺灣:一聲驚雷!論文抄襲風暴衝擊國民黨高雄選情
    由於第一時間對論文抄襲爭議的危機處理不到位,李陣營未能「快速止血」,但隨著李眉蓁勇敢面對與道歉,風暴有所減緩,只是對她的選情已經造成衝擊。李眉蓁的得票數會不會被臺灣民眾黨的吳益政反超,成為了藍營的憂愁,甚至風暴還可能影響黨主席江啟臣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