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號(QQ):178302620
將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島內第三次政黨輪替(此處指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的首次地方選舉。雖是地方選舉,實則卻直接關係到202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影響到臺灣政局以及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一)
從國民黨方面看,贏了選舉才有機會在2020年重新執政,輸了則不僅重回執政無望,在民進黨的持續高壓追殺下,如何存活都可能會成為問題。
國民黨之所以淪落到今天如此被動的境地,歸根結底,完全是由自己一手造成。2014年「九合一」選舉以及2016年地區領導人選舉慘敗後,國民黨雖然高喊反省,呼籲團結,其實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內鬥從未停止。就在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中,依然還有部分縣市出現分裂,這無疑讓「只能贏不能輸」的國民黨選情顯得更為艱困和撲朔迷離。
國民黨目前只佔據6席縣市,相較於完全執政且佔據13席縣市的民進黨而言,手中並無什麼資本可言。而在此次選舉中,國民黨的選情看似有所回升,也並非是國民黨的聲望有所抬升,實質上都是拜民進黨執政不力所賜。
從民進黨方面來看,贏了選舉,2020年繼續執政將「高枕無憂」,輸了選舉則蔡英文以及民進黨都將大概率失去繼續執政的可能。而若民進黨政權在2020年得以延續,基於現有政治立場,兩岸關係可能仍然無法好轉,形勢肯定會更加嚴峻,對抗會更加激烈。
民進黨二次執政後,在兩岸關係上既不認真做「答卷」,也不回應民眾期待,反而採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策略,企圖掩耳盜鈴矇混過關。這種小伎倆被民眾看破後,乾脆在日前的「雙十談話」中,撕下偽裝外衣讓這些見不得人的言論,堂而皇之地走上「廟堂」。這無疑是對兩岸關係的最大傷害,無助兩岸和平發展。
(二)
當然,當前島內政壇也存在不確定因素。在藍綠持續惡鬥的背景下,島內民眾已經展現出打破藍綠藩籬的傾向。在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北柯南韓」受到熱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韓國瑜(左),柯文哲(右)
柯文哲這個自稱「墨綠」的「政治素人」,從參選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臺灣政壇掀起一陣旋風,成為不同於藍綠兩黨的另類人物。沒有政黨包袱,口無遮擋,行事怪異,常常給人出奇而滑稽的印象,可就這麼一個人在民進黨與其切割後,卻創造了愈打愈高的民調。
其實細想起來,並不是柯文哲本事大,而是由於國民黨無能,民進黨失政造成的。在臺灣現有選舉制度下,其實民眾早已厭倦了這種藍綠對抗的政治生態,盼望一股政治清風徐吹臺灣政壇,帶給選民希望與期待,柯文哲的出現只不過適逢了民眾期待而已。
同時,被王世堅稱為「光頭柯文哲」的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同樣受到民眾的青睞和支持,民調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讓民進黨的參選人陳其邁倍感威脅,急得民進黨大佬們屢在高雄下「指導棋」,擔心被「光頭柯文哲」侵門踏戶,翻轉了選情。
選民都清楚,雖然韓國瑜的民調漲勢不少,但與國民黨中央毫無相干,完全是他不穿西服、皮鞋,行事接地氣的非傳統國民黨的個人魅力所致。在「北柯南韓」的旋風帶動下,民眾正在逐步覺醒,是非標準也正由藍綠向黑白轉向。
以「北柯南韓」為代表的第三勢力能否衝破打破藍綠的藩籬,民眾都在試目以待。而若第三勢力能在2020年打破藍綠魔咒,無疑將給臺灣政局帶來顛覆性裂變。
轉自:搜狐網
原標題:2020年的臺灣政局將如何演變?下個月的「九合一」選舉將是「晴雨表」,
由中華立德海峽兩岸文化研究院編輯
廣告投放請加微信號:178302620
福州城事播報(fzcs66)出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一座城 . 那些事
聽,城市聲音;讀,人情世故
關於福州城事播報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