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淑珍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她的歌聲甜美清澈,就和她演唱的歌曲《泉水叮咚》一樣。只要你聽,她的歌聲就會不知不覺地流進你心裡去。《泉水叮咚》《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耳熟能詳細的歌曲都是來自於她的演唱。
01、從工人到歌唱演員
於淑珍1936年出生。最早是在天津一個儀表廠當工人。因為儀表廠人少,大家喜歡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幹活。那天,正好聽見收音機裡播放了藝術館招聘歌唱演員的通知。大家都對她說,你平時那麼喜歡唱歌,唱得也好聽,你去試試唄。於是,於淑珍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參加了考試。就這樣,於淑珍踏上了自己的藝術之路。於淑珍的先天條件不錯,但是她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她的嗓音不夠大,不像其他女歌唱家那樣開闊和洪亮。她發現,自己如果要唱得氣勢磅礴,自己的嗓子就會破音。所以,她採取了以情緒為主的方式來處理歌曲,就這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到了1963年,於淑珍的演唱技巧已經很成熟了。那年她灌制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新剪窗花》和《李雙雙小唱》,反響非常好。1959年,於淑珍也還參與了歌劇《向秀麗》的表演。但她真正走向全國則是因為一部電影。
02、正直的歌唱家
1979年,我國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做《甜蜜的事業》。影片講述的是一位農村婦女,通過群眾和幹部的幫助改變落後觀念的故事。這部影片裡有著名演員李秀明和凌元。整部影片的基調輕鬆幽默。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謝添。和於淑珍同為天津人的謝添在錄製電影主題曲的時候想到了於淑珍。於是便將於淑珍借到了北京錄音。於淑珍甜美輕快的聲線和演唱風格與電影非常搭配。電影一播出,這首歌就很快地傳遍了大街小巷。甚至後來很多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也都會唱這首歌。隨著歌曲的走紅,於淑珍也迅速走紅。這首歌還被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音樂教材。
後來,《月光下的鳳尾竹》《泉水叮咚響》等歌曲也是經她的演繹傳遍了全國。於淑珍對工作極為認真,不論成名前後,都絕對不搞特殊。如果他們去演出,無論是給的禮物還是待遇,於淑珍首先要問的就是團裡其他人有沒有。如果沒有,她就堅決不接受。曾經在2009年的時候,有一次,她下午心臟病發,晚上還堅持演出。於淑珍演出有個剛性要求,就是她不假唱。除非是電視節目,有時候為了照顧節目效果,她接受提前錄播,但也得是自己真唱。要是在現場,她寧可有瑕疵也絕不假唱。
要唱就得真唱。假唱絕對不行,那樣做是愚弄觀眾。如果說是照顧我年紀大了,讓我假唱,我還是接受不了,寧可出點紕漏。
有一次在外地,她曾經因為歌劇《宦娘》和演唱會超負荷運轉,導致了聲帶充血,不能演唱。但票已經售出了,她不唱就要退票給觀眾,這樣對觀眾不好。要是等她嗓音恢復,那團裡的同志就要等很久才能回天津。為了觀眾和同事們,她帶著受損的聲帶上臺演出,要知道,這樣有可能會斷送她的歌唱生涯。當她唱完,同事們也都提心弔膽的擔心她的聲帶。當大家讚揚她的時候,她說:
「不光是我,大家都會這樣選擇的。」
於淑珍非常正直。在80、90年代,於淑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明星。有很多演出邀請她,但她一次都沒有因為私利參加商業演出。她認為,一個演員唱了一些好歌,即使聲名鵲起,也是工作帶來的,不能以此為資本。她女兒到了要找工作的年紀,她從未動用過自己的影響力幫一點忙。工作忙孩子沒人帶,就把兒子送到別人家代為照看,這一下,就是8年。她從來沒有要求過照顧。1998年,於淑珍退休了。因為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一直沒有上大學非常遺憾,所以,退休之後,她去上了老年大學。學習書畫,過得很充實,她過得就是普通退休老人的生活。
03、相濡以沫
於淑珍和丈夫是歌舞團的同事。於淑珍當時也沒想到,拿著歌舞團錄取通知去儀表廠通知自己的小夥子後來會成為了自己的丈夫。於淑珍剛開始對這個長得帥氣,但是不愛說話的小夥子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一連來了三個媒人給於淑珍介紹對象,都是這個小夥子。一看大家都覺得這個小夥子不錯,於淑珍也動心了。
丈夫本來也是歌唱演員,但於淑珍是團裡的骨幹演員,演出任務非常重。為了支持於淑珍的事業,丈夫便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去了舞美隊,這樣有時間能照顧家庭和孩子。於淑珍家裡9個孩子,經濟非常困難,她的工資基本都補貼給了娘家。家裡就靠丈夫的工資,丈夫也從不說什麼。有時候,於淑珍去外地演出,一走幾個月,丈夫也從來沒有怨言,一直支持她。
於淑珍曾經說過一件事。有一次丈夫去團裡做舞美布置,工作完了回家的時候大約是4點左右。為了不影響於淑珍休息,丈夫沒有回家,而是在家在外面溜達了很久。等到於淑珍起床了才回家。於淑珍不會做飯,家裡的生活一直都是丈夫在打理。在漫長的歲月裡,丈夫一直盡心盡力照顧著於淑珍。丈夫比於淑珍大六歲。隨著歲月的流逝,於淑珍的丈夫身體慢慢不好了。有一次,甚至半年病了3次。於淑珍的子女一個在天津,一個在北京。每次爸爸生病兄妹兩都要過來陪伴照顧,一個白班,一個夜班。
但於淑珍覺得這樣不行,兩個孩子也都是50多歲的人了。長期這樣,父母會把孩子拖垮的。經過思考,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和丈夫去養老院。她對於人生有著很通透的看法。她說,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事情。年輕的時候,忙事業。老了就是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年輕的時候是丈夫照顧她,現在年紀大了,她來照顧丈夫。
到了養老院,於淑珍覺得特別好的一件事,就是養老院有食堂。她本來就不會做飯,養老院幫她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她閒時就畫畫,給老姐妹唱歌。其他的時光,就陪著老伴。雖然,她去養老院的這個舉動孩子們開始不理解,很反對。但是於淑珍心裡明白,孩子孝順是孩子的心意。但她覺得老年人也應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全部的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
04、尾聲
現在的於淑珍過得很幸福。圓了自己年輕時代的大學夢。偶爾也會出來參加社會活動。在養老院,有老夥伴,平時也有朋友去看她。祝願這位優秀的歌唱家身體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