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腹燒灼痛以為是胃病 心絞痛不一定痛在心上
吳先生上周三來電:我父親今年67歲,患高血壓、糖尿病近15年,去年10月份開始感到上腹部有燒灼感、疼痛。他以為自己得了胃病,5個月裡做了3次胃鏡,結果除了有輕度的胃潰瘍外,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現在,我父親上腹部燒灼感越來越重,面色蒼白,全身無力,只要一走路或做事就感覺心慌胸悶,有時還有胸痛。我想找一家醫院確診父親的病情,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記者將吳先生的父親帶到了長江航運總醫院心血管內科,臨床經驗十分豐富的主任醫師謝剛接診了他。
謝剛進一步詢問病史,發現吳老先生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給他開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第二天,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中,謝剛發現吳老先生的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給心臟供血的三支大血管全都發生了粥樣硬化,其中左側最主要的一支冠狀動脈已經完全閉塞。謝主任告訴吳老先生,他的那些症狀不是胃病引起的,而是嚴重的心絞痛的表現。
這時,吳老先生才猛然驚醒了一樣,他說:「難怪我常常感覺心裡難受,像快要死去一樣。」
謝主任轉而對吳先生說:「你父親的冠狀動脈閉塞是慢性的,佔全部冠狀動脈的30%以上,如果不及時治療,血管堵塞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手術難度也就越大。考慮到你父親的實際病況,我們將採用 『逆向介入治療』,並經球囊擴張逐一放入兩枚支架打開閉塞的血管,血管打通後你父親的病情會得到較大緩解。」
謝剛進而向父子倆解釋,放入心臟支架的病人要服用18個月的波立維,同時還要注意控制體重、血壓和血糖,並定期複查肝臟功能等。父子倆決定先回去再與其他家人商量一下,過幾天再來住院治療。
謝剛介紹,春夏之交正是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高發季節,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特別要警惕,心絞痛不一定痛在心上。由於心絞痛與胃痛的疼痛發生部位相近,表現都有上腹部不適、壓迫感或灼燒感,常有中老年人誤把心臟病當胃病做胃鏡檢查或服藥治療。這不僅可能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而且很危險。
要辨別胃痛和心絞痛有一個方法,就是弄清疼痛發生的時機和持續的時間。一般胃病引起的疼痛往往發生在空腹或飯後,與進食有關,多持續半小時以上或數天不緩解;而心臟病引起的疼痛一般與運動、勞累、情緒變化等因素有關,部分患者總是發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續數分鐘或十餘分鐘,經休息或用藥可緩解。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