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無法描述腹部具體疼痛位置的時候,就會告訴醫生「我肚子痛」。
可引起肚子疼的原因數不勝數,急性腸胃炎、胃病、急性膽囊炎、腎\輸尿管結石、膽囊結石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我們所謂的肚子痛。
而其中最容易迷惑人的,胃痛和膽結石可以算是個典型了。
01
8成以上的膽結石患者將病情誤當成是胃病。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臨床就診的膽結石患者中,至少八成以上的患者都把早期的膽結石症狀當成了胃痛。
而因為將膽結石誤認為是胃病、耽誤治療最終導致膽囊失去功能,只能無奈切膽的患者,更是不在少數
誤認腹痛是胃病而忽視未查,
僅隔1年19歲小夥痛失膽囊
常德的小王今年才19歲,卻有多年不吃早餐習慣。
一年前上腹經常疼痛認為是「胃病」,自行服藥緩解疼痛後就沒再管,更沒有檢查治療。
近日,他突發上腹部劇烈疼痛,至當地醫院檢查後方知病因為膽囊結石。
為尋求進一步治療於7月3日來到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入院確診膽囊結石並膽囊炎,且有結石進入膽囊管造成梗阻。
在手術中發現患者膽囊因梗阻時間過長造成水腫,膽囊壁變韌已失去彈性,只好將無功能的膽囊切除解決問題。
02
如何區分胃痛和膽結石引起的「肚子痛」。
◆ 疼痛部位
1、犯胃病時,一般都是中腹位置疼痛,伴隨症狀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
2、膽結石疼痛一般是右側或右肩,會放射到肩和背部,多為持續性、陣發性加劇。
◆ 從體徵上看
胃病多在飢餓或吃飽時發作。
1、90%以上膽絞痛為突然發作,常發生在飽餐、過度勞累、劇烈運動、受涼、生氣後,尤其在夜間突然發病。
2、患有膽結石的人,常伴有劇烈疼痛、口苦、噁心、嘔吐、寒戰、發熱、阻塞性黃疸、坐臥不安、輾轉反側、心煩意亂、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等表現。
每次發作可持續10分鐘至數小時,如此發作往往需經數日才能緩解。
如果經常發燒、眼珠和皮膚發黃,那麼可能是患了膽結石引起的。
◆ 按壓疼痛部位
1、胃痛,按壓時不會加重疼痛,反而有舒服的感覺。
2、而膽結石引起的上腹部疼痛,按起來會更痛。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出現無法描述具體疼痛位置的肚子痛時,提供一個及時的就診方向,可直接到就近的消化內科或肝膽外科進行檢查,避免因一個「肚子痛」的症狀而跑遍全科室。
03
最簡單粗暴的區分方法,做彩超。
彩超不僅可發現膽結石,還可看出結石的大小、移動與否和周圍組織關係,還可以了解膽道的功能以及膽結石與膽囊息肉、肝病的區別。
如果彩超並未查出膽結石,可根據醫囑再行其他檢查,以明確病因。
The end
肚子痛是身體不適給我們的一個緊急信號,一旦出現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文案:Nicolas·£
編輯:Nicolas·£
圖片:Nicolas·£
責編:Cathy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