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美食之旅:下江南最愛吃這些菜

2020-12-19 山西頻道

說起乾隆皇帝,關於他的美食故事非常多。基本上各地都有這樣版本的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走到某某處,飢腸轆轆,無意中走進一處酒樓(或一戶人家),吃了某某,拍案叫絕,自此某某廣為流傳。

【濟南】甜沫

方法:熱鍋涼油下蔥和薑末炒香,加適量清水轉到砂鍋中。加泡好的花生米,煮開後放入玉米面和小米麵打好的糊,再煮開後放胡椒粉、豆腐絲、泡好的粉絲,開鍋後加適量鹽、焯過水的菠菜,燒開片刻關火。

出了北京城,乾隆皇帝和大臣們快馬加鞭先直奔山東濟南。走了一天的路,感到腹中飢餓,於是就近在一處只有雜麵窩窩和甜沫的小食攤就餐。

乾隆皇帝嘗了一口甜沫,發現並不甜,於是問原因。

店家解釋道:這本是鹹粥,端給客人之前,會再添點粉條、蔬菜、花生之類配菜,所以每次都會問客人「再添麼兒?」久而久之,這款鹹粥也就被叫作「甜沫」。

再一喝粥,嘗遍山珍海味的皇帝和大臣們都覺得甜沫非常美味,吃完了以後乾隆皇帝甚至有心情和隨侍的紀曉嵐對了對聯。

乾隆說了上聯:「咬口黑窩窩,就碟八寶鹹菜,可謂崗賽」,紀大才子立刻接對:「吃塊白饃饃,喝碗五甜美沫,不算疵毛」。(崗賽與疵毛皆為濟南土語,崗賽意為很好,疵毛意為很差)。

點評:甜沫已有300多年歷史,色黃微鹹,五香味濃,濟南人又俗稱之味「五香甜沫」。甜沫是有菜、有可以相當於主食的粉條、有花生等堅果,甚至還有富含蛋白質的豆腐乾等多種食材,不僅口感很豐富,營養物質也很充足。

【江南】四神湯

方法:將乾淨的豬肚段、鐵棍山藥、蓮子、芡實、茯苓加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燒開,中小火煲1個小時,加入適量調味料,再煲10分鐘即可出鍋。

吃完江南美味的魚,乾隆皇帝和隨從們稍事休息,繼續南行。

誰知沒出揚州多遠,隨伺在旁的四位親信大臣由於舟車勞頓、水土不服等原因,相繼病倒。

乾隆皇帝身邊無人輔佐,六神無主,情急之下立馬命人張榜求醫,不久,有一位高人揭榜,把過脈之後說,不用開方,只需喝幾樣食物做成的湯即可,並給出了燉湯食譜,「蓮子、芡實、懷山、茯苓等量燉豬肚」。

在把過脈之後開出藥方後,宣告「四臣,事成!」。

四位大臣服下之後,果然很快痊癒,因此,這款治好四位大臣的湯就被稱為「四臣湯」,傳來傳去又成了「四神湯」。

點評:正宗的「四神湯」只有四味藥食同源的芡實、蓮子、懷山、茯苓,很適合胃腸功能低下或常腹脹腹瀉的人。如今有店家自行添加豬肚、豬腸等。不過,「四神湯」屬於藥膳,不要隨意服用。

【杭州】龍井蝦仁

方法:蝦仁用鹽、蛋清、澱粉醃製1小時,龍井泡5分鐘過濾剩下的茶葉和汁待用。熱鍋倒油,蝦仁入鍋,迅速用筷子炒散至蝦仁呈玉白色。用蔥熗鍋,放入蝦仁,再加入黃酒、茶葉和茶汁,顛炒30秒~1分鐘。

大臣們康復以後,大家又整裝齊發,不久就到了杭州。

走著走著突然天降甘霖,他們走進杭州西湖龍井村附近的一戶人家避雨,喝了他們本地產的龍井茶後,感覺十分可口,於是討了一些帶走。

來到杭州城裡的一家精緻小店,點了他們的招牌菜清炒蝦仁和一些別的推薦菜,乾隆皇帝還把隨身攜帶的茶葉交給店小二去衝泡。

店小二看到他穿的是明黃色的衣服,聯想到坊間傳言,猜想可能是皇帝到了江南,心中一咯噔。

回到後廚,小二把茶葉交給店主,並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廚師聽了一驚,竟把茶葉當成蔥花撒進鍋裡,把菜慌慌張張地端上來,最終也不知放錯了料。

不想乾隆吃了一口龍井炒成的蝦仁,竟覺得美味至極,連稱好菜,自此,這道菜品就名揚天下。

點評:龍井茶素以「形美、色翠、香鬱、味醇」四絕著稱。再加上蝦仁玉白、鮮嫩,食後回味無窮。蝦仁富含優質蛋白質、礦物質和牛磺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的食材。烹飪時,儘量選個大鮮活的河蝦,這樣做好的龍井蝦仁口感會更鮮美。 點評:龍井茶素以「形美、色翠、香鬱、味醇」四絕著稱。再加上蝦仁玉白、鮮嫩,食後回味無窮。蝦仁富含優質蛋白質、礦物質和牛磺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的食材。烹飪時,儘量選個大鮮活的河蝦,這樣做好的龍井蝦仁口感會更鮮美。

【北京】乾隆白菜

方法:白菜葉洗淨,手撕成大小適當的塊。芝麻醬加適量水調勻,再加入其他配料混勻,冷藏20分鐘。將兩者混勻,再加少許香菜、彩椒圈和蔥葉點綴即可。

江南風景無限好,只是京城必須歸。

轉眼快過年了,三催四請之後,乾隆皇帝一行人打道回府。

回到京郊已快到大年三十,正值半夜時分,實在飢餓難耐,找了半天,很多吃飯的地都關門了,只發現了一家小酒鋪還開著。

雖然小酒鋪還開著,不過,店員廚子大多也回家過年了,店中存貨不多,只能有什麼吃什麼。

於是店家煮花生米、玫瑰棗,切了一些肉,還上了一道麻醬拌大白菜。

對於這道家常的麻醬拌大白菜,乾隆皇帝吃了以後讚不絕口,從此,這道菜聲名遠揚,被稱為乾隆白菜,同時,也成為了一道京城名菜。吳 婧攝

點評:北京人很喜歡吃麻醬,吃火鍋蘸麻醬,麻醬拌麵,麻醬拌白菜。白菜是最平價的蔬菜,選用白菜最嫩的內芯,拌上點含鈣很高的芝麻醬,就是一道菜,再撒少量芝麻粒,香味撲鼻,口感爽脆。(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 於康)

(責編:麻潞、白鴻濱)

相關焦點

  • 「大豬蹄子」乾隆的美食之旅:下江南最愛吃這些菜
    原標題:「大豬蹄子」乾隆的美食之旅:下江南最愛吃這些菜 說起乾隆皇帝,關於他的美食故事非常多。基本上各地都有這樣版本的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走到某某處,飢腸轆轆,無意中走進一處酒樓(或一戶人家),吃了某某,拍案叫絕,自此某某廣為流傳。
  • 乾隆下江南點讚的美食 一大半來自散裝的江蘇省 太會做生意了
    大家都知道大清皇帝乾隆6次南巡,遊歷江南。除了給後人留下了極多可以用來寫劇本的題材之外,還給各地餐飲小吃店,留下了品牌故事。你一定吃過一些街坊小店,牆上掛著本店主打的美食,是乾隆帝下江南時迷路,飢腸轆轆吃到,連連稱讚,從此揚名。雖然對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心存懷疑,但總得來說口味還不錯。
  • 乾隆爺為何三下江南?看了這份新年菜單,你就知道
    秘制雞汁燴海鮮在一道菜裡同時吃到明蝦、鮮貝與墨魚,簡直可以滿足海鮮愛好者對海味的全部幻想。這些海鮮中還加入了秘制雞汁與黑菌碎來調味,用山裡的野味來烹飪海洋物產,真正是一道「山珍海味」。海南雞飯精選的帶皮雞腿肉,最美味的一口藏在皮與肉之間那一層膠汁裡;而用雞湯煮出的飯,一粒粒獨立成形,還包裹著一層剔透的雞油,吃的時候再搭配用紅蔥與雞油爆香的姜蔥茸汁。
  •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風流長壽皇帝——乾隆,與他那些年心儀的美食
    跟美食最能畫上等號的古代名人當屬蘇東坡蘇大學士,最搶鏡的皇帝莫過於乾隆皇帝。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製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但更羨慕的是他六下江南的閒情雅致和網羅天下美食,大快朵頤的一生。今天還是圍繞「吃」的話題來談談乾隆與美食。作為霸屏清宮劇的民間美食代言人,能和乾隆帝扯上關係的美食真真假假,實在是數不勝數,幾乎只要是他所到之處,便能出現後人口中他最愛的美食。所以我們就先沿著他南下的那條路,看看途中他究竟邂逅了哪些美食?
  • 「乾隆下江南」的歷史符號學
    儘管稍有史學常識的人都會清楚,遊山玩水絕不會是帝王巡幸的唯一初衷,但乾隆下江南的真實目的卻始終眾說紛紜,如找尋身世說、視察水利說、籠絡人心說、鞏固統治說、好大喜功說等等,未成定讞。那麼,清朝究竟是如何利用巡幸在江南建立並加強有效統治的呢?「乾隆下江南」的第一層象徵邏輯就是「法祖」,即效法先祖。從秦始皇開始,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等大一統王朝的歷代皇帝都曾進行過巡幸,只不過巡幸次數和規模大小不盡相同。
  • 憶江南,憶美景更憶美食!浙江五大特色美食推薦!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的美景更憶江南的美食。下面我講為大家盤點一下江南水鄉之一浙江的美食。相傳乾隆皇帝那年下江南,一日,忽起雅興,身著便服,獨遊吳山,時值清明,江南多雨,乾隆為避雨,躲進山腳旁清河坊的王潤興飯店屋簷下,誰知這雨下個不停,乾隆又冷又餓,且身無分文,只得推門入店要求店小二提供一餐便飯,以充飢腸。店小二見來者如此狼狽,十分同情,就熱心招待了乾隆皇帝。主人取了半個魚頭、一塊豆腐,加了一點豆瓣醬,乾隆因實在太飢餓了,狼吞虎咽,吃得美滋滋的,感到比宮裡御廚燒的山珍海味還可口。
  •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多費錢 打一場鴉片戰爭綽綽有餘
    在《還珠格格》中有一幕重頭戲,就是乾隆皇帝南下江南,微服私訪,小燕子、紫薇、永琪、爾康等人隨行,途中他們上演了眾多精彩情節。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確有六次下江南的經歷,只不過,每次都是浩浩蕩蕩、前呼後擁,根本就沒有微服私訪這種事兒。一、乾隆皇帝為什麼要六下江南?
  • 19 個扯淡的美食傳說,乾隆當年一定是被撐死的!
    ,朱元璋要飯 乾隆爺下江南,慈禧太后西逃 並稱中華美食界四大天王 作為一個下江南必迷路 迷路必碰到美食的主兒
  • 福音故事 | 乾隆皇帝下江南
    清朝有位皇帝,年號乾隆,關心民間疾苦,曾從北京皇宮下到江南一帶,微服私訪。一次來到南京,吃了四根油條,應付十二個小錢,吃完付款,未帶零錢,賣油條的小孩很客氣的說道:『不必算了。』乾隆看中這個孩子寬大愛人,收他作乾兒子,但不告訴自己就是乾隆皇帝。小孩叩頭認過幹父之後,陪他回家看看父親。他住北門橋頭,以作燒餅為業。
  • 蘇州木瀆山塘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不舍離去的古鎮
    船娘邊唱著江南小調邊搖著船這條河上光橋就有四五個了我看到還有一座橋名叫西施橋。相傳在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用「美人計」,把西施獻給吳王。嚴家花園前後歷時二百多年,被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教授稱為了江南園林金典之作了!
  • 乾隆下江南時,說過的一句話,後被愛迪生實力打臉
    乾隆是出了名的愛玩皇帝,他不在皇宮老實待著,總想這遊山玩水。而乾隆去的最多的地方,莫過於江南了。江南風景秀麗,尤其是春日有江南,江南美的就像一幅畫。不是有「煙花三月下揚州」這麼美的詩句嗎?當然,江南不止是風景美如畫,乾隆最看重的還是江南的美人。
  • 乾隆六下江南,原來是為了去華東五市!究竟美在哪?晚報約您去看看
    中國古代皇帝誰最喜歡旅遊乾隆皇帝絕對數一數二跟他的宅男工作狂老爹雍正不同乾隆喜歡到處遊玩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一直是華東地區民間佳話 華東五市所在的江南向來是人傑地靈之處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也是乾隆爺頻頻光臨江南的原因之一江南江南,在她的每一滴水裡,
  • 農村此草渾身粘液,長得像鼻涕蟲,但是乾隆皇帝最愛,與鱸魚齊名
    農村地廣物博,尤其是野草野果什麼的最多最豐富,這些農村獨有的寶貝,味道鮮美,口感豐富,深受當地原住民的喜愛,尤其是小孩子,小編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放學後跑到山上去挖野菜,有些野菜是可以直接生吃的,甜甜的,水分多,是那時候農村娃最美味的零食,在農村眾多的野菜野果中,農村還有一種草
  • 腐乳紅燒肉:軟爛適中香甜爽口,連乾隆爺都對這道菜讚不絕口
    食之天下美味共享。大家好,今天筆者要為您介紹的美食叫做《腐乳紅燒肉》。此菜與一般的紅燒肉相差無幾,只是其中加入了「紅方腐乳」。一般來說,吃了紅燒肉會有起膩的感覺,但此菜的腐乳與五花肉相結合,已經完美融合的豬肉的酸性,基本上在食用過程中極大的減輕豬肉油膩之感。
  • 關於古代美食家皇帝乾隆的二三事
    在我國古代,有一位堪稱美食家的皇帝,他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特別喜歡美食,還喜歡靠著追隨美食的腳步,去大江南北尋覓那些可口的山珍海味。這不,在下江南的時候,乾隆就得以和「 四鼻鯉」結緣了。叫花雞乾隆皇帝不僅和美食有緣,而且還喜歡給佳餚取名。據說在這乾隆年間,河南安陽縣縣令的父親喜歡吃雞蛋和花生,但是因為年老牙口不好,縣令就命廚師做雞蛋羹給父親吃。
  • 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這些美食你都嘗過嗎
    揚州最近頻頻出現毛筆,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最新加入「創意城市網」的66個城市名單,古城揚州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2013年,揚州開始計劃申報美食之都,2018年全面啟動,現在,塵埃終於落定了,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好消息!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這些美食你都嘗過嗎。
  • 乾隆六下江南背後的真相,尋花問柳經不起推敲,他其實幹了件大事
    乾隆是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一生功績無數,留下無數熱議的帝王,他曾六下江南,留下無數風流故事流傳至今,不過,與此同時,乾隆皇帝為何如此熱衷於下江南的原因也一直備受熱議。第一方面,江南一帶富庶,作為稅收重地,乾隆一向重視江南的發展,重視籠絡江南百姓和文人富商的人心,在他六下江南的過程中,不斷減少江南地區的稅收,據史書記載,一共減免了約2000萬兩稅收,江南地區的百姓也由此對乾隆皇帝感恩戴德,這一舉動讓反清思想最集中的地區慢慢變得安定,無形之中穩固了朝廷的統治,也讓乾隆的英明深入人心,取得了百姓的擁戴。
  • 鮮美江南菜,源來如此!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幾大派系各佔山頭。川菜的麻、湘菜的辣、粵菜的精。雖然我們不能僅用單一的詞彙對其形容,但這些印象就像它們的名片一般,是每個派系的後綴。那麼江南菜的名片呢?
  • 乾隆吃雞忘帶錢,寫一副對聯用來抵帳,從此酒樓老闆發了大財
    乾隆是清朝比較有名的皇帝,也是清朝鼎盛時期最後一個帝王,他之後清朝節節敗落,乾隆執政6年,一生盛愛出遊打獵,曾六下江南,也因此留下了許多沒面的傳說。乾隆的六下江南也對中國南北菜系的融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宮的宮廷菜的定型也是乾隆一手策劃。
  • 乾隆南巡下江南時,為什麼四次住在同一人家中?
    大家好,說起乾隆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薩蠻》。在歷史上的江南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夢幻之地,沒來過的人想來,來過的人便想在此地定居。就連在宮裡住久了的皇帝都對這個地方流連忘返,比如說清朝的皇帝最喜歡來的地方就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