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頁紙Term Sheet?
2014-05-06 17:56
[i=s] 本帖最後由 何德文 於 2014-5-6 17:59 編輯 [/i]
[p=null, 2, left]
如何看待一頁紙Term Sheet?[p=null, 2, left]
[p=null, 2, left]
by 何德文 (微信公眾號ID:I-Startups)真格基金最近倡議1頁紙的Term Sheet,並敞亮地將Term Sheet秀出來。可喜可賀。
對於投資機構們的1頁紙Term Sheet現象,老何提示創業者們以下三點:
1. 一頁紙Term Sheet = 一頁紙交易文件?
Term Sheet只是核心投資條款清單,只是投資意向書,並不是最終交易文件。具體投資條件都在大家最終籤署的交易文件裡。因此,Term Sheet可以只有1頁紙,但交易文件還是可以做得又臭又長。
正因為這個原因,我看到1頁紙Term Sheet報導後和朋友們調侃說,1頁紙Term Sheet也太長了吧,其實3句話就足矣:花多少錢;買多少股; 其他具體條件以最終交易文件為準:)
2. 投資者保護?
投資本質是商業。一方面,機構投資在投資創業企業之前,他們也得和創業者一樣,求爺爺告奶奶地先去向LP們融資,也得對背後的LP們負責;另一方面,投資機構通常是「掏大錢,佔小股」,投完後也基本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甚至當甩手掌柜。因此,需要有必要的小股東保護措施,尤其是涉及到投資人應得的利益蛋糕分配事項時,比如,公司增發股份與清算等。
老何做過創業者律師,也做過投資人律師。建議創業者在向投資人融資時,別不切實際地去幻想「我不想給你玫瑰,也不想給你承諾,只要你真真切切把錢砸給我」。投資人需要有小股東保護機制。
3. 傳統VC已經OUT了? 1頁紙Term Sheet聯盟?
在美國矽谷,傳統VC已經開始OUT了。好的創業團隊和創業項目來錢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比如眾籌平臺Angelist, kickstarters和孵化平臺Y-Combinator等,國內也已經出現了眾多股權眾籌平臺。創業企業一方面可以從這些平臺融資,另一方面還可以獲得用戶、推廣等創業者服務。傳統VC面臨競爭壓力,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著穿西裝抽雪茄在辦公室坐等創業者們絞盡腦汁來遊說大叔們投資了。
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對創業者友好的基金參與進來,加入「一頁紙Term Sheet」聯盟,並公開秀出自己的投資條件(Term Sheet)。
我們也期待,早期項目回歸「天使」與「風險」投資本質。大家最終籤署的交易文件(不僅僅是TS),在不觸動投資人應得的經濟利益蛋糕的同時,交易文件真正做到對創業者友好。
[本文作者何德文,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