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南方健康 2020-06-10 07:02:00
劉大媽閨女今年大二,疫情導致學校無法開學,閨女只能宅家。這期間,劉大媽發現,女兒天天熬夜追劇,有時看到凌晨,然後白天再補覺。劉大媽心疼閨女,勸她早睡,熬夜傷身。女兒卻不以為然,「沒事兒,我把窗簾一拉,睡得跟晚上一樣,覺都補回來了。」雖然不能說服女兒,但劉大媽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判斷,天黑了晚上睡,和白天拉著窗簾睡,肯定不一樣。比如,每次熬夜之後,她都覺得女兒有些憔悴。
那麼晚上睡和白天睡真的是不一樣嗎?
很多養生文章會說,早睡早起身體好,晚上11點必須睡覺,否則會影響器官的運行……
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其實人體的睡眠和清醒,主要跟兩種因素有關,
第一個是晝夜節律調節,也就是生物鐘;第二個則是睡眠穩態調節,也就是睡眠壓力。節律周期由基因決定,即使在恆定黑暗的條件中依然維持不變。 因此將恆定條件下的節律周期稱為自由運行周期, 一般用希臘字母 τ ( tau) 表示。對於人類而言,生活各方面節律需與外界的晝夜節律( 24 小時) 保 持一致,外界的某些刺激因素可以使晝夜節律前移 或後移。晝夜節律的調節,主要取決於體內兩種物質,即皮質醇和褪黑素。
天亮的時候,皮質醇分泌增多,人就會清醒、警覺;天黑的時候,褪黑素分泌增多,皮質醇分泌減少,人就會睏倦,睡覺。既然是物質的分泌,就必然與自身的基因有關。有些人天生褪黑素分泌的晚,那就晚睡晚起;有些人天生褪黑素分泌得早,那就早睡早起。所以說,只要睡眠規律,就不要強求自己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了。
睡眠的穩態調節,我們可以理解為覺醒的時間越長,機體就越疲勞,不斷累積疲勞的信號,提醒我們該睡覺了,睡眠時間越長這些信號不斷的減少,疲勞也減少,穩態調節和晝夜節律系統相互調節,形成了每一天單一而且比較穩定的睡眠覺醒周期,隨著覺醒時間增加,穩態調節驅動睡眠或者是通過增加晝夜節律驅動抵消清醒,從而使清醒的時間,穩定的維持在16個小時左右,在習慣性就寢時間以前,穩態調節對睡眠的驅動開始超越晝夜節律,對於覺醒的驅動,驅動睡眠其實,隨著睡眠的持續而穩態調節,對於睡眠的驅動逐漸的減少,但是說晝夜節律可抵消這種下降,因此說睡眠可以持續大約在8個小時左右。
長期失眠,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睡眠問題帶來的惡果是極為可怕的。
首先會提升心臟病風險心臟無時無刻不在辛勤的運動,只有人體進入睡眠之後才能稍稍休息,血壓和心率才會有所下降。長期的熬夜就易打破了日常規律的休息,使得心跳發生紊亂,增加心臟負擔,提升心臟病風險。
免疫力下降對於一些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來說,機體的免疫能力往往都是很低的,這類人群很容易患感冒、胃腸道等疾病。
缺乏睡眠(即便一個晚上睡覺少於5小時),也會對之前發生的事件細節記憶變得混淆與扭曲。長期睡眠不足,易影響大腦的休息,使得大腦的反應能力逐漸下降,進而也使人的反應變得特別的遲鈍。
可以說,睡眠越規律、越穩定,人體的免疫功能、神經內分泌也就越能正常運行。這個規律提示我們,在該休息的時間休息,在該起床的時候起床,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參考文獻
【1】胡思帆,劉媛,孫洪強.老年人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研究進展[J].世界睡眠醫學雜誌,2017,4(01):41-46.
【2】宋開源, 蔡定均, 劉旭光, et al. 針刺調整生物晝夜節律的授時特性研究[C]// 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 2004.
【3】王月丹. 熬夜黨,你可知道生物鐘的威力[J]. 大眾健康, 2019, 000(002):20-22.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