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長制」擘畫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

2020-12-20 新華報業網

  「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走進金寨縣斑竹園鎮金山村,只見村落青山點綴、綠水環繞、生態優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壯大隊伍、合理分工,布局河湖治理體系

  「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我們每周至少要開展一次巡河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水常青、河常暢、岸常綠。」正在巡河的村級河長劉長軍說到。金山村境內主要河道總長超過10千米,地形複雜,河水湍急,如何管好護好治好這條河,曾經成了村委會的一大難題。

  近年來,金山村嚴格落實上級部門要求,組建以黨支部書記為村級河長,村主任為副河長,支部黨員、志願者及公益性崗位護水員共同參與的護河隊,隊員權責分明,協調、組織、配合有序。河長、副河長負責督察排查,堅持常態化巡河,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立即制止或轉辦上級部門;支部黨員利用空閒時間及黨員主題活動日參與河道垃圾清理,同時廣泛向村民宣傳保護河道、垃圾有序管理的意識,在全村範圍內營造起人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公益性崗位護水員每周三定期上崗,負責河道垃圾清理;另外,成立由村幹部、黨員、貧困戶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陽光衛士你我他」志願服務小分隊,每月組織開展一次河道安全隱患排查、垃圾集中整治、村民用水問題大排查等活動。

  「他們經常下河清理垃圾,現在河道比過去乾淨多了,大家環保意識也比過去有很大的提升。」村民羅真明說到。在這隻「銀河護衛隊」的努力下,金山村河道治理難題被簡單化解,村級治理體系基本形成,為「河長制」推向縱深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謀劃、多措並舉,完善河湖治理能力

  深入推進「河長制」,金山村立足長遠,多措並舉,將河湖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加強管理力度,降低河湖水汙染,努力提升水治理能力。

  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河湖執法。河長聯合鎮執法中隊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排查涉河非法採砂、違法侵佔河道、破壞河堤岸線、擅自修建阻礙行洪建築物等行為,加強對違法涉河行為打擊力度,同時,嚴格入河排汙口監管,嚴格執行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批制度,推進排汙口在線檢測設施建設,全村涉河非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推廣綠色生產、降低農業汙染。「以前農民環保意識弱,農業生產使用了大量化肥、化學農藥,畜禽養殖管理不到位,部分水體汙染嚴重。」自「河長制」實施以來,金山村邀請鎮農業農村管理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向村民推廣綠色生產技術,轉變傳統生產理念,鼓勵使用有機肥替代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內大型養豬廠建設沼氣池,水汙染防治成效顯著。

  推動「三大革命」,助力水質管理。作為2019年安徽省人居環境試點村,金山村紮實推進人居環境試點工作。開展農村垃圾整治,在全村放置垃圾桶150個,督促村民規範分類處理垃圾。加快推進農村汙水革命,建設農村汙水處理設施10個,有效管控生活汙水亂排亂放,提高汙水治理水平。穩步實施農村廁所改造,對常住戶非衛生廁所全面改造,拆除舊旱廁,建設戶用衛生廁246個。「以前的舊廁所又臭又髒,有的把河水都染臭了,現在好了,家家戶戶建了新廁所,乾淨又衛生,門口的河又綠起來哩!」村民羅從元笑著說。

  長效監管、保護生態,恢復水生物多樣性

  南流河漁業資源豐富,有馬口魚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等特色魚種,然而,近年來非法捕魚行為猖獗,加之部分水體汙染,大鯢生存環境急劇惡化,野生大鯢資源日趨枯竭。

  為此,金寨縣政府下發《關於長江河寬鰭鱲馬口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安徽金寨縣大鯢自然保護區實行禁漁的通告》,金山村認真落實通告,致力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更好地造福子孫後代,落實開展好十年禁漁行動。

  利用廣播、村民微信群、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在全村範圍內廣泛宣傳,在保護區內禁止一切捕撈水生野生動物行為,河長劉長軍摸排村內經常捕魚的村民,宣傳利害關係,另外,聯合鎮執法隊對非法捕魚者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絕戶網」、「迷魂陣」、「電毒炸」等違法行為,查處違法製造、銷售電捕器等,並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做到「河中無人捕、水中無漁具」,力爭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水域生態平衡。在一個個「劉長軍」們的共同努力下,南流河逐漸恢復往日生機,一副「水清岸綠、魚躍鳥鳴」的美麗畫卷正逐步拉開。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麻城全面推行「河長制」 生態文明建設新樣板正在形成
    今年以來,麻城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生態立市、生態強市、生態活市」的總要求,通過築牢體系、健全制度、鐵腕治汙等措施,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的落實落地。  築牢體系。對長江大保護「九大行動」和「十大標誌性工程」「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和「雷霆行動」任務,分解到各地各單位。該市「河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三級河長責任落實情況,每季度組織一次檢查,督促對發現的問題整改到位。  健全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執法聯動機制和考核督查機制等。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各地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研究解決突出問題。
  • 全面推行河長制 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寧國樣板」
    近年來,安徽省寧國市堅持生態立市,深入貫徹落實「兩山」理論,全面推動河長制工作,著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寧國樣板」,先後被評為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等。
  • 蔣萍:擘畫藍圖指航向 砥礪前行譜新篇
    一、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增強新時期高質量發展行動自覺  回望「十三五」,取得了巨大成就,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時度勢確立「十四五」規劃六大目標,二〇三五年九大遠景目標,內容豐富,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 這個地方「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
    「十三五」期間,吉安市青原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發展戰略,以「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為抓手,以「水、土、氣」為重點,持續深入推動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繪就一幅「六山醉美城鄉、三江秀映百裡,庫塘天水一色、人水和諧永續」的美麗生態畫卷。
  • ...生態環境保護 八大公害事件 生態效益 文明建設-中國新聞-東方網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對於改善民生福祉、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永續發展的深遠意義,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出「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重大判斷,擘畫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藍圖,13億中國人期盼的「美麗中國」前景可期。
  • 黨建引領「河長制」 繪就生態新畫卷
    街道全體班子、大辦主任、社區支部書記、河長制辦公室全體人員共25人在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總河長崔振世帶領下,巡查了西溧河五裡堡段。崔振世在巡河中強調,白河、西溧河兩條河流猶如街道兩顆璀璨的明珠,在工作中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它們!一是要加強黨建引領。
  • 昌寧縣:扛起環境保護責任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昌寧分局始終秉承 「生態興、經濟興,生態強、經濟強,生態活、經濟活」的生態文明發展思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建設上高站位,在資源保護上嚴要求,在汙染防治上強推進,在經濟發展上重生態,為昌寧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傾心盡力,展現了新時代「環保人」為後人「乘涼」而「種樹」的責任與擔當。——早謀劃,夯實生態創建基礎。
  •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發布會答記者問集錦
    在今天(12月10日)召開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徵程」麗江市「十三五」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發布會上,我市各媒體記者向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提問。請介紹一下,全面推行河長制在助力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方面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 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藍圖,孝感婦女滿懷憧憬...
    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藍圖,孝感婦女滿懷憧憬......全市婦聯繫統要繼續深化改革「破難」行動,健全婦聯組織體系、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加強作風建設,充分發揮引領、聯繫和服務婦女工作職能,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群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巾幗力量。
  • 擘畫美好藍圖 奮進時代徵程
    這是新疆奮進新發展階段的「路線圖」,是創造更加美好明天的「宣言書」,將引領新疆在下一個5年乃至更長時期行穩致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2500萬新疆各族兒女,壯鬥志,再出發!一次謀長遠的大會:統一思想 凝聚力量重要時間節點,常常承載著不平凡的歷史使命。
  • 明確水責任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 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統籌水經濟...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聶瑞平在全市河長制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明確水責任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 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統籌水經濟 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河暢的良好生態環境郭建英主持10月11日上午,我市召開河長制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
  • 濰坊高密市姜莊鎮:以重點工作為筆 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今年以來,高密市姜莊鎮在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緊緊抓住「三農」問題、文化建設、民生事業等一項項重點工作,加油發力,真抓實幹,奮發拼搏,在美麗高密市姜莊大地上擘畫出了一幅鄉村振興宏偉新藍圖。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高密市姜莊鎮以撲灰年畫、泥塑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為撬動鄉村振興新「引擎」。
  • 再現荔鄉水韻——福建莆田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踐觀察
    然而,這面「鏡子」,卻並非得天獨厚,她曾水患頻仍浸沒萬千良田,也曾因水而殤歷經發展陣痛。如今,得益於2014年啟動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荔鄉水韻再現人們眼前。  牢記「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囑託—— 堅守生態文明建設歷史使命  「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治理木蘭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一帶一路擘畫宏偉藍圖 河西走廊續寫繁榮發展傳奇
    如今,河西走廊續寫新傳奇。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全線拓展,河西走廊作為向西開放的前沿,站在發展的新起點上,呈現出光明而美好的發展前景。近日,記者走訪河西走廊的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深深感受到河西走廊正在經歷的破繭蝶變。
  • 「紅藍綠」三色擘畫未成年人德育新藍圖
    青羚網訊(記者 董志勇 通訊員 苗曉慧)近年來,為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推動立德樹人落地生根,虎臺街道辦事處醫財東社區實施「紅藍綠」三色教育模式,為社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擘畫新藍圖,提供新舉措。閱讀分享自己的家風故事,傳承家風古訓;社區和專業「社工」團體聯合開展便民服務項目,在新冠肺炎疫情後為轄區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教育,緩解疫情傳播帶來的「不安情緒」。
  • 書寫水生態文明的嶄新樂章
    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永州實際出發,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全面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按照以水定需原則,體現水資源管理「最嚴格」的要求,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努力創建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美麗永州。
  • 林東鎮: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8年以來,林東鎮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多舉措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幹部群眾生態文明意識全面提升,生態建設成果初步顯現。水泉溝村建設的塘壩。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和本地區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實際,全鎮先後投資3173萬元,完成塘壩建設23處,有效攔蓄天上水。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整治,完成退耕還林、恢復造林7603畝。狠抓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排查上報林地非法採砂地塊105塊,核實處理森林督查問題地塊148塊。治理廢棄礦山地質環境2處。
  • 擘畫宏偉藍圖 凝心聚力建設品質活力「首善區」
    周勇 攝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冷水灘區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乘風破浪,迎難而上,高質量發展在攻堅克難中邁出堅實步伐,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劃上了圓滿句號。
  • 構建「大花園」 奔向「綠富美」 生態文明建設開闢浙江發展新境界
    過去的五年,浙江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先試——建設美麗鄉村,開展治水拆違,整治小城鎮環境,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努力為「中國的明天」提供浙江經驗、浙江樣本。  今天,5600萬浙江人收穫的不僅是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的美好家園。
  •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進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生態一詞自古有之,且今日皆重之。從北宋年間蘇東坡治理西湖疏通兩岸運河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唯有匯集最強大的建設合力,才能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生態效果。詩人吟詠:「不忘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