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走進金寨縣斑竹園鎮金山村,只見村落青山點綴、綠水環繞、生態優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壯大隊伍、合理分工,布局河湖治理體系
「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我們每周至少要開展一次巡河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水常青、河常暢、岸常綠。」正在巡河的村級河長劉長軍說到。金山村境內主要河道總長超過10千米,地形複雜,河水湍急,如何管好護好治好這條河,曾經成了村委會的一大難題。
近年來,金山村嚴格落實上級部門要求,組建以黨支部書記為村級河長,村主任為副河長,支部黨員、志願者及公益性崗位護水員共同參與的護河隊,隊員權責分明,協調、組織、配合有序。河長、副河長負責督察排查,堅持常態化巡河,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立即制止或轉辦上級部門;支部黨員利用空閒時間及黨員主題活動日參與河道垃圾清理,同時廣泛向村民宣傳保護河道、垃圾有序管理的意識,在全村範圍內營造起人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公益性崗位護水員每周三定期上崗,負責河道垃圾清理;另外,成立由村幹部、黨員、貧困戶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陽光衛士你我他」志願服務小分隊,每月組織開展一次河道安全隱患排查、垃圾集中整治、村民用水問題大排查等活動。
「他們經常下河清理垃圾,現在河道比過去乾淨多了,大家環保意識也比過去有很大的提升。」村民羅真明說到。在這隻「銀河護衛隊」的努力下,金山村河道治理難題被簡單化解,村級治理體系基本形成,為「河長制」推向縱深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謀劃、多措並舉,完善河湖治理能力
深入推進「河長制」,金山村立足長遠,多措並舉,將河湖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加強管理力度,降低河湖水汙染,努力提升水治理能力。
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河湖執法。河長聯合鎮執法中隊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排查涉河非法採砂、違法侵佔河道、破壞河堤岸線、擅自修建阻礙行洪建築物等行為,加強對違法涉河行為打擊力度,同時,嚴格入河排汙口監管,嚴格執行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批制度,推進排汙口在線檢測設施建設,全村涉河非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推廣綠色生產、降低農業汙染。「以前農民環保意識弱,農業生產使用了大量化肥、化學農藥,畜禽養殖管理不到位,部分水體汙染嚴重。」自「河長制」實施以來,金山村邀請鎮農業農村管理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向村民推廣綠色生產技術,轉變傳統生產理念,鼓勵使用有機肥替代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內大型養豬廠建設沼氣池,水汙染防治成效顯著。
推動「三大革命」,助力水質管理。作為2019年安徽省人居環境試點村,金山村紮實推進人居環境試點工作。開展農村垃圾整治,在全村放置垃圾桶150個,督促村民規範分類處理垃圾。加快推進農村汙水革命,建設農村汙水處理設施10個,有效管控生活汙水亂排亂放,提高汙水治理水平。穩步實施農村廁所改造,對常住戶非衛生廁所全面改造,拆除舊旱廁,建設戶用衛生廁246個。「以前的舊廁所又臭又髒,有的把河水都染臭了,現在好了,家家戶戶建了新廁所,乾淨又衛生,門口的河又綠起來哩!」村民羅從元笑著說。
長效監管、保護生態,恢復水生物多樣性
南流河漁業資源豐富,有馬口魚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等特色魚種,然而,近年來非法捕魚行為猖獗,加之部分水體汙染,大鯢生存環境急劇惡化,野生大鯢資源日趨枯竭。
為此,金寨縣政府下發《關於長江河寬鰭鱲馬口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安徽金寨縣大鯢自然保護區實行禁漁的通告》,金山村認真落實通告,致力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更好地造福子孫後代,落實開展好十年禁漁行動。
利用廣播、村民微信群、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在全村範圍內廣泛宣傳,在保護區內禁止一切捕撈水生野生動物行為,河長劉長軍摸排村內經常捕魚的村民,宣傳利害關係,另外,聯合鎮執法隊對非法捕魚者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絕戶網」、「迷魂陣」、「電毒炸」等違法行為,查處違法製造、銷售電捕器等,並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做到「河中無人捕、水中無漁具」,力爭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水域生態平衡。在一個個「劉長軍」們的共同努力下,南流河逐漸恢復往日生機,一副「水清岸綠、魚躍鳥鳴」的美麗畫卷正逐步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