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席志誼提供
永州水利網訊(通訊員:黃玲玲 廖紅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魂。永州地處瀟、湘二水匯合處,這裡水文化源遠流長、水環境得天獨厚,水更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二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我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
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永州實際出發,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全面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按照以水定需原則,體現水資源管理「最嚴格」的要求,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努力創建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美麗永州。
堅持節水優先——營造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國務院九部委聯合出臺了《全民節水行動計劃》,把節水行動上升到國家層面。
我市地處湘江源頭,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豐沛,但由於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不注重水資源節約利用,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影響,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不同程度存在。
為此,近年來我市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建立高效節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主要內容,加強水資源合理配置,先後出臺了多個節水政策,通過全方位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節水工作,實施節水載體和示範項目建設,節水型社會正在初步成型。
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管網漏損率明顯降低;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制度,強化工業用水源頭監管,開展用水定額管理,對重要取用水戶和取用水大戶實行用水計劃管理,實現工業節水減排;加大農田灌溉渠道改造工程投入,實施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五小水利」等項目建設,推廣農業噴、滴灌等高效節水工程……近幾年,我市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方案,用水總量基本保持在24.5億立方米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大幅下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逐年提高,節約用水促進了增產增效、降損減排。
市民是城市節水的主體,也是城市節水成果的受益者。
近年來,我市立足於節水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普及節水知識,增強了全市公民的節約用水意識。在每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來臨之際, 我市組織開展了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覆蓋生產、生活等領域,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參與。我市積極推進節水活動動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把節約用水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生產全過程,凝聚起全社會珍愛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的強大合力。
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節水減排、倡導綠色發展方式……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多項工作齊頭並進,節約用水管理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如今的永州,全市各行各業和廣大市民正將惜水共識化為節水的生動實踐,愛水、節水、護水蔚然成風。
最嚴水資源管理——實現「湘江北去,漫江碧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的協調水平,已成為我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最為基礎的支撐之一。
2012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永州市江河水庫水資源保護辦法》,先後制定出臺了《永州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永州市水功能區劃》《永州市水庫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試行)》等一系列文件、政策,以實現「水系的完整性、水體的流動性、水質的良好性、生物的多樣性、文化的傳承性」為目標,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切實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努力從源頭上遏制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在全省首次(2016年)綠色發展指標評估中,水環境質量四大指標評估,我市全部奪得第一。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強用水總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限制江河納汙,突出「兩口一源」規範化管理,嚴格落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全面開展入河排汙口核查登記工作,積極實施省級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在全省2017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榮獲優秀。
翻開我市過去一年水資源管理大事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裡成績斐然:
我市加大市級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力度,2018年1-12月,市級水功能區水質共檢測882次,Ⅰ、Ⅱ類水質佔79.6%,其中Ⅰ類水140次、佔15.87%,Ⅱ類水562次、佔63.73%。
開展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行動,2018年全市共取締非法堆砂場61處,復原復綠堆砂場14處,取締非法採砂船18艘,下達執法文書115份,清理平整尾砂堆1620多萬m3。
全面啟動河道「清四亂」工作,2018年全市共排查河道「四亂」問題208個,其中亂佔38個、亂堆124個、亂建30個、其他16個。截止2019年2月底,已銷號「四亂」問題159個,佔比76%,其他正在集中整治和銷號,預計2019年7月份完成整治任務。
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18年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坡耕地綜合治理等水土流失治理項目10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多平方公裡。
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共有河長4204名,其中市級河長14名、縣級河長204名、鄉級河長1024名、村級河長2962名。2018年,書記、市長先後8次深入湘江幹流、瀟水巡河巡查,縣級河長巡河1900餘人次,鄉級河長巡河37000餘人次。
以改善水環境質量、控制水資源使用總量為核心,永州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讓永州河流水質得到了有效治理,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作為湘江源頭,永州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實現了湘江源頭區域「三個100%」,出境水質連續六年多穩定在Ⅱ類水標準以上,高於省政府要求的Ⅲ類水,實現了「湘江北去、漫江碧透」的目標。
伴水而興,隨水而盛,人水和諧共生。全市上下正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持節水優先,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書寫著永州水生態文明的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