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水生態文明的嶄新樂章

2020-12-17 永州市人民政府

圖片由席志誼提供

永州水利網訊(通訊員:黃玲玲 廖紅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魂。永州地處瀟、湘二水匯合處,這裡水文化源遠流長、水環境得天獨厚,水更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二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我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

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永州實際出發,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全面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按照以水定需原則,體現水資源管理「最嚴格」的要求,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努力創建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美麗永州。 

堅持節水優先——營造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國務院九部委聯合出臺了《全民節水行動計劃》,把節水行動上升到國家層面。

我市地處湘江源頭,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豐沛,但由於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不注重水資源節約利用,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影響,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不同程度存在。

為此,近年來我市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建立高效節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主要內容,加強水資源合理配置,先後出臺了多個節水政策,通過全方位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節水工作,實施節水載體和示範項目建設,節水型社會正在初步成型。

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管網漏損率明顯降低;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制度,強化工業用水源頭監管,開展用水定額管理,對重要取用水戶和取用水大戶實行用水計劃管理,實現工業節水減排;加大農田灌溉渠道改造工程投入,實施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五小水利」等項目建設,推廣農業噴、滴灌等高效節水工程……近幾年,我市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方案,用水總量基本保持在24.5億立方米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大幅下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逐年提高,節約用水促進了增產增效、降損減排。

市民是城市節水的主體,也是城市節水成果的受益者。

近年來,我市立足於節水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普及節水知識,增強了全市公民的節約用水意識。在每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來臨之際, 我市組織開展了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覆蓋生產、生活等領域,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參與。我市積極推進節水活動動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把節約用水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生產全過程,凝聚起全社會珍愛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的強大合力。

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節水減排、倡導綠色發展方式……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多項工作齊頭並進,節約用水管理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如今的永州,全市各行各業和廣大市民正將惜水共識化為節水的生動實踐,愛水、節水、護水蔚然成風。

最嚴水資源管理——實現「湘江北去,漫江碧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的協調水平,已成為我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最為基礎的支撐之一。

2012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永州市江河水庫水資源保護辦法》,先後制定出臺了《永州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永州市水功能區劃》《永州市水庫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試行)》等一系列文件、政策,以實現「水系的完整性、水體的流動性、水質的良好性、生物的多樣性、文化的傳承性」為目標,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切實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努力從源頭上遏制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在全省首次(2016年)綠色發展指標評估中,水環境質量四大指標評估,我市全部奪得第一。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強用水總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限制江河納汙,突出「兩口一源」規範化管理,嚴格落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全面開展入河排汙口核查登記工作,積極實施省級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在全省2017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榮獲優秀。

翻開我市過去一年水資源管理大事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裡成績斐然:

我市加大市級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力度,2018年1-12月,市級水功能區水質共檢測882次,Ⅰ、Ⅱ類水質佔79.6%,其中Ⅰ類水140次、佔15.87%,Ⅱ類水562次、佔63.73%。

開展河道採砂專項整治行動,2018年全市共取締非法堆砂場61處,復原復綠堆砂場14處,取締非法採砂船18艘,下達執法文書115份,清理平整尾砂堆1620多萬m3。

全面啟動河道「清四亂」工作,2018年全市共排查河道「四亂」問題208個,其中亂佔38個、亂堆124個、亂建30個、其他16個。截止2019年2月底,已銷號「四亂」問題159個,佔比76%,其他正在集中整治和銷號,預計2019年7月份完成整治任務。

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18年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坡耕地綜合治理等水土流失治理項目10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多平方公裡。

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共有河長4204名,其中市級河長14名、縣級河長204名、鄉級河長1024名、村級河長2962名。2018年,書記、市長先後8次深入湘江幹流、瀟水巡河巡查,縣級河長巡河1900餘人次,鄉級河長巡河37000餘人次。

以改善水環境質量、控制水資源使用總量為核心,永州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讓永州河流水質得到了有效治理,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作為湘江源頭,永州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實現了湘江源頭區域「三個100%」,出境水質連續六年多穩定在Ⅱ類水標準以上,高於省政府要求的Ⅲ類水,實現了「湘江北去、漫江碧透」的目標。

伴水而興,隨水而盛,人水和諧共生。全市上下正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持節水優先,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書寫著永州水生態文明的嶄新樂章。


相關焦點

  • 漢江禁漁彈奏生態「和弦」 襄陽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
    長江「十年禁漁」,襄陽打響漢江禁漁攻堅戰,並彈奏出生態「和弦」,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圖為航拍漢江流域老河口段力度——生態防線打造全鏈條對許多生活在漢江流域以水謀生的襄陽漁民而言,「靠水吃水」是歷史沿襲的謀生手段。
  • 「當代外國文學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 專題研討會|12/20
    以下為正文:為進一步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聚焦當代全球環境與生態問題,豐富我國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內涵,《當代外國文學》雜誌將於2020年12月20日召開「當代外國文學的生態文明與地理書寫」專題研討會,由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河海大學社科處、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江蘇長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承辦。
  • 再現荔鄉水韻——福建莆田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踐觀察
    然而,這面「鏡子」,卻並非得天獨厚,她曾水患頻仍浸沒萬千良田,也曾因水而殤歷經發展陣痛。如今,得益於2014年啟動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荔鄉水韻再現人們眼前。  牢記「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囑託—— 堅守生態文明建設歷史使命  「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治理木蘭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長沙立足「山水洲城」:四大理念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秋水長天...
    「秋水長天 水美中國」採訪團於19日至21日到訪長沙,近距離感受長沙以「山水洲城」為原點,努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  不少百姓表示,長沙是個親水的地方,水滋養了城市,城市保護著水。  長沙市市長胡衡華說:「水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的名片。長沙具有『山水洲城』的獨特風貌,特別是湘江、瀏陽河,孕育了長沙人民,這是我們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原點。」
  • 「美麗福田」書寫生態文明建設優秀答卷
    近年來,福田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累累碩果。 近年來,福田區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環境質量、生態保護、汙染防治、綠色發展等方面成績斐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累累碩果。近日,深圳市公布了2019年度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經綜合評定,在各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考核中,福田區獲評優秀單位。
  • 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
    關於召開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的通知各有關單位:「十三五」及今後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目標是實現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健全水利科學發展體制機制,要加速實施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積極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全面提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著力提高民生水利發展水平,著力構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
  • 書寫華美的青春樂章 ——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習近平在譜寫那七年青春樂章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獨特品質,依然值得我們細細揣摩。致遠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七年知青歲月,書籍是習近平最好的夥伴。被採訪者武暉說:「炕沿上、鋪蓋上、枕頭邊上全都是書。現在回憶起來,近平他們住的那個窯洞特別溫暖,也特別神奇,就像是知識的寶庫。」
  • 天津: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同時,涉及生態屏障建設的濱海新區、東麗、津南、西青、寧河5個行政區,也都細化實施方案,加緊協調建設片區間的銜接道路和配套建設。生態屏障現場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每天到現場,督察進度,解決難題。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打造美麗天津。2014年2月,總書記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強調指出,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
  • 陳金虎陪同水利部領導在常調研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
    12月17日,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來常調研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要求常州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工程同時開展了河道周邊流域範圍內的汙水接管、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農業面源整治等系統治理工作,後期將配合新溝河運行管理,切實減少入太湖汙染負荷,打造流動的「生態綠廊」。陸桂華希望常州市繼續大力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統籌推進水生態治理與修復,恢復擴大江河湖泊生態空間,加強對重點河湖生態保護性監測,既建好「盛水的盆」,又管好「盆裡的水」。
  • 石牆鎮濃墨重彩書寫生態文化旅遊新華章
    (原標題:石牆鎮濃墨重彩書寫生態文化旅遊新華章) 東方聖城網訊 (
  • 一圖讀懂 ▎7個音符奏響遷安文明樂章!
    一圖讀懂 ▎7個音符奏響遷安文明樂章!原標題:《一圖讀懂 ▎7個音符奏響遷安文明樂章!》
  • 生態文明引領泉城人水和諧——濟南市水利局局長張曰良一席談
    張曰良:根據黨的十八大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濟南市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市範圍開展了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創建工作。  其總體思路是以增進全社會水福利、提升城市品質為主題,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切入點,以轉變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為抓手,開展遵循自然規律、彰顯泉城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創建。
  • 魏縣:水利風景區創建引領水生態文明建設
    長城網邯鄲10月17日訊(記者 武萌 通訊員 王德峰 李鵬英)近年來,魏縣縣委、縣政府搶抓城市建設歷史機遇,依託邯鄲市東部水網,建設城市河湖水系,先後實施了「66226」工程、「五河一灣、五湖一源、三十六橋景觀」工程,形成環景區河湖水系66公裡,生態水面9000多畝。
  • 以「河長制」擘畫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
    走進金寨縣斑竹園鎮金山村,只見村落青山點綴、綠水環繞、生態優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 走遍高碑店 | 高碑店市「書寫」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精彩答卷
    7月30日,由中共高碑店市委宣傳部、高碑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高碑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走遍高碑店」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暨書法進基層活動在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這樣的文藝形式,在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能將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植入人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成效。本次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是高碑店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又一生動實踐,達到了預期效果。
  • 杭州打造"溼地水城" 讓生態文明之光更璀璨
    15年來,杭州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八八戰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全面推進美麗杭州建設,以杭州的生動實踐充分印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強大力量。如今,杭州正以打造「重要窗口」的領頭雁標準,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擁江枕河、人水相親」的理念,以高水平打造「溼地水城」為建設新時代美麗杭州的主抓手,推動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深入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推進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提升三江兩岸生態人文景觀,努力打造更多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的綠色空間,努力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彰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為生態文明之都書寫更加絢麗的詩篇
  • 擁抱黃河 奏響聊城樂章——寫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
    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品格。  聊城,傍巍巍泰山,臨滔滔黃河,因水而興,以水而名。悠悠千載,水起處,繁華難掩。一條河興盛了這座城,一條河串聯了千古文明。作為聊城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命脈,黃河每年提供8億多立方米的水源補給,灌溉全市36多萬公頃農田,成就了「江北水城」的城市品牌。
  • 奏響新時代偉大復興的壯麗樂章——寫在「中國夢」提出五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題:奏響新時代偉大復興的壯麗樂章——寫在「中國夢」提出五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張曉松、胡浩、朱基釵、丁小溪中國夢,撥動億萬中華兒女心弦,奏響偉大復興壯麗樂章。譜寫嶄新樂章: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追夢徵程定調譜曲上海興業路,歷史的街口,紅色基調浸染的石庫門建築前,參觀者排起了長龍。今年冬天,這裡沒有「淡季」。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這裡,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因為胸懷夢想。
  • 河南省黃河生態文明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黃河生態文明...
    ;近期,首屆黃河流域科研院所長聯席會議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國水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第八屆中國水生態大會將在學校召開,共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真知灼見。二是抓住學術研究這一根本任務,緊緊圍繞「黃河生態文明」這一學術主題,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加大對黃河文化的跨學科研究力度,講清楚黃河文化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講清楚黨和政府治理黃河的故事,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把中心打造成黃河生態文明文獻中心、黃河生態文明翻譯中心、黃河生態文明傳播中心和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 不負青山綠水 不負茶鄉百姓——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溪樣本」
    劉伯怡 攝繼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中國十佳宜居縣、中國最美麗縣等榮譽稱號之後,近日,安溪又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金字招牌捧回大美茶鄉。「綠色生態是安溪最寶貴的自然財富,茶鄉人民一路實踐、一路探索,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相信由此滋養發芽,安溪生態文明建設必將結出更多碩果。」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縣長吳毓舟道出了百萬茶鄉人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