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引領泉城人水和諧——濟南市水利局局長張曰良一席談

2020-12-17 中國水利

  編者按:根據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山東省濟南市在構建「六橫連八縱、一環繞泉城」骨幹水網構架,科學統籌、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黃河水、長江水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目標,以「以水為本、以泉為魂」為思路,積極開展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創建工作。

  三年創建中,濟南市轉變思路,提升理念,通過組織推進、科學規劃、籌措資金、督查考核、廣泛宣傳等創新實踐,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搭建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水生態修復與水環境改善措施。

  通過回灌補源、五庫連通、河湖溼地連通、玉符河綜合治理等項目實施,濟南實現了黃河水、長江水、地表水多水源聯合調配,為城市生活、生產、生態用水提供了強有力保障。「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現代水利發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泉城濟南這一古老歷史文化名城在創建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中熠熠生輝,彰顯魅力。本報今日推出專題報導,以饗讀者。

小清河溼地一角 本報記者  滕紅真  攝

五庫連通規劃圖 濟南市水利局提供

  初秋九月,風清氣爽。記者在泉城就濟南市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的思路和理念、經驗和做法等相關話題專訪了濟南市水利局局長張曰良。

  記者:濟南市創建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有哪些目標、任務?

  張曰良:根據黨的十八大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濟南市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市範圍開展了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創建工作。

  其總體思路是以增進全社會水福利、提升城市品質為主題,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切入點,以轉變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為抓手,開展遵循自然規律、彰顯泉城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創建。通過實施水源連通、水源涵養、截汙治汙、景觀提升、水系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工程,建設各行業節水減汙體系,培育現代泉城水文化,形成以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和意識文明為支撐的水生態文明,營造泉城現代人水和諧關係,把濟南市建成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主要任務目標是通過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起「四大體系」,即健康優美的水生態體系、安全集約的水供用體系、科學嚴格的水管理體系和先進特色的水文化體系等,不斷提升全市水生態的自然、用水、管理和意識「四個文明」水平,形成「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現代水利發展新格局,實現「泉湧、湖清、河暢、水淨、景美」的總體目標。

  記者:作為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在推進工作中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張曰良:創建試點中,濟南市在組織推進、規劃建設、資金籌措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實踐探索。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成立了市長為組長的「六城聯創」領導小組,設立了水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整合創城資源,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同時,按照實施方案確定的任務和目標,分解落實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部門),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創建局面。

  二是科學規劃,引領創建工作。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完善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完成11個縣(市)區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小清河溼地風貌區水生態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為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三是多方籌措,建立保障機制。用足用好國家、省支持政策,發揮市本級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和放大效應,充分發揮市四大投資集團投融資平臺作用,拓寬投融資渠道。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保障機制。

  四是嚴格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創建中把督導考核作為抓落實的最有效途徑,制訂《濟南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辦法》《濟南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督導檢查工作方案》,一方面將各縣(市)區考核納入市委科學發展綜合考評體系,一方面由市政府督查室、監察局等單位組成督導組,開展定期督導檢查和專項督導檢查。

  五是廣泛開展宣傳,營造創建氛圍。充分利用報紙、網絡、電臺、電視臺等媒體,通過常規宣傳和專題宣傳,通過教育讀本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深入開展水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傳播水生態文明理念,倡導適應水生態文明要求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全社會對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記者:試點期結束後,在「十三五」規劃中將如何進一步推進完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張曰良:「十三五」規劃中,將圍繞濟南市委「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決策部署,形成「建設一個城市,堅持兩手發力,構建三個體系,支撐四個中心,解決五個問題,實施六大工程」的水利發展思路,進一步明確和抓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任務。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相應對策措施,堅持科學規劃,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指導,繼續加強水資源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水安全保障、加大水生態保護力度、開發利用泉水資源等方面的創新和實踐。

  以建設現代化泉城為中心;堅持工程建設與改革管理兩手發力、協調推進;努力構建用水循環、親水生態、管水智能三大水安全體系;為區域性經濟、金融、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四個中心提供水利支撐;有效解決水資源、水災害、水工程、水生態、水管理五大水安全問題;抓實雨洪利用、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防洪減災、生態修復、水利信息化六大工程,為推進和保護泉城生態優美、人水和諧的新面貌不懈努力。

    撰稿:本報記者王健康、滕紅真,通訊員唐瑞欽、張瑋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5年10月22日

相關焦點

  • 三臺縣水利局跟進精準脫貧大排查文明生態行動
    連日來,綿陽市三臺縣水利局黨委加大扶貧政策宣傳力度,連續組織開展好精準脫貧攻堅「兩不愁 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和文明衛生創建行動。通過跟進統籌協調,切實加快民生水利系列基礎設施建設,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群眾中入腦入心。
  • 浙江景寧:以水利規劃為引領 促進水生態持續優化
    中國水利網站4月16日訊 (通訊員 蔣碩漱)近年來,浙江省景寧縣水利局強化規劃引領,將生態環境建設擺在首要任務上。  景寧縣水利局先後編制《景寧畲族自治縣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小溪流域綜合治理概念性方案》、《小水電生態示範區規劃》《水土保持規劃》、《鶴溪河治理規劃》 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水利生態建設規劃體系,加速了我縣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構建人水共生的新秩序,並依託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為載體,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上發展。
  • 《「五型」政府建設專題訪談》專欄 縣水利局局長 溫萍水:全力守護...
    今天的《「五型」政府建設專題訪談》專欄,為您播出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溫萍水的採訪。主持人賴明珠:溫局長,您好!縣水利局在五型政府建設方面都採取了哪些措施,和取得了哪些成效?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溫萍水:根據「五型」政府建設工作統一部署,結合水利改革與發展的總體要求,縣水利局聚焦五個方面,助推「五型」政府建設工作。一是聚焦水利行業扶貧爭先進,紮實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作。
  • 濟南市市中區: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加快打造魅力泉城
    魯網7月2日訊(記者 曹戈藝 通訊員 孫化鵬)今天上午,濟南市市中區「聚力創城攻堅 聚焦品質提升」動員大會舉行,貫徹落實濟南市動員大會精神,對落實濟南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加快打造魅力泉城」十大行動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動員全區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創城再出發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三屆「泉城和諧使者」人員名單的...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經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並報市政府批准,現將第三屆「泉城和諧使者」人員名單(共30名)公布如下:一、綜合類(共23名,按姓氏筆畫排序)王會(女) 天橋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 「南山北水」成兩會熱詞:濟南生態立市和城市格局的躍升變遷
    濟南有山的厚重、水的靈動。「南山北水」成為今年濟南市兩會的熱詞。「南山北水」這個熱詞,其實也講述著濟南這座城市自2002年到2020年18年來城市規劃、生態治理、社會經濟的發展變遷。站在更高維度上來看,不難發現,「南山北水」對濟南來說不僅僅是一條綠色生態大走廊。
  • 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提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俗稱「兩山論」)等科學論斷。從兩山論出發,回溯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可知,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對傳統工業文明引發的全球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在新型工業技術引領高質量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
  • 濟南市泉城書房啟動眾籌建設,認籌者可享多項權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通訊員 馮志輝12月16日上午,濟南市泉城書房眾籌建設項目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市圖書館新館舉辦。該項目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中共濟南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濟南市文旅局、共青團濟南市委和濟南市總工會主辦,濟南市圖書館、濟南出版社承辦。發布會上,濟南市圖書館文化活動部主任劉昱向大家介紹了泉城書房眾籌建設項目,並對眾籌時間、眾籌對象、眾籌內容和認籌回報進行了詳細介紹。隨後,濟南市圖書館副館長王海簡要介紹了目前泉城書房的建設情況。
  • 新會區水利局堅持黨建引領,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在新會水利建設工作紮實推進的大潮中,總有一面旗幟引領方向、篤定初心,總有一座堡壘遮風擋雨、守護安寧,總有一群人默默堅守、衝鋒在前,這是一面飄揚在水利戰線的鮮紅黨旗,這是一座駐建在水利前線的堅強堡壘,這是一群奮戰在水利一線的黨員先鋒。
  • 黨建訪談錄|專訪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如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濟南發展的思路方向、目標定位和工作重點,為省會城市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
  • 山水泉城怎麼建?濟南規劃局詳解四大板塊
    大眾網濟南10月16日訊(記者 王磊)在近期一次全市範圍調查中,80%的市民對濟南打造山水泉城特色表現出新期待,16日上午,濟南市規劃局局長賈玉良首次從規劃角度,對濟南如何打造「山水泉城」進行了詳細解讀,從控制山體周邊的建築高度,到打造城市湖泊溼地,  觀山:山體周邊控制建築高度,打造城市綠心  賈玉良說,濟南規劃局將重視對城市天際線、景觀視廊和山體周邊環境的規劃控制,把山體綠化和公共空間營造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內涵豐富、充滿靈氣的「城市綠心」。
  • 信陽市水利局局長葉長青解讀《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
    信陽市水利局局長葉長青解讀《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  編者按:2016年11月14日,在市政府第五十一次常務會議上,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葉長青解讀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豫政[2013]69
  • 濟南泉城廣場北側護城河水變渾?記者實地探訪
    現場探訪:護城河泉城廣場段河水突然變渾濁11月17日至18日,濟南市迎來立冬後的首場降雨,綿綿細雨中的護城河宛如江南水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護城河泉城廣場段的河水卻突然變得渾濁了,這與黑虎泉附近清澈見底的河水形成鮮明的對比。
  • 兩會來了丨市人大代表、梁平區水利局局長陳寶濤: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4日14時訊(記者 陳星 路奧博)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是2020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今(14)日,市人大代表、梁平區水利局局長陳寶濤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專訪時表示,梁平區始終將水生態文明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思路,積極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資源要素,做好五篇文章,助力梁平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
  • 習近平談生態文明10大金句
    原標題:習近平談生態文明10大金句 ——2017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 ...廳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
    中共濟南市委辦公廳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7年4月27日濟南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為建立健全河庫管理保護長效機制,系統推進我市河庫管理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魯廳字
  • 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經緯:優化環境質量 推動綠色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深刻領會和貫徹落實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鞏固拓展『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充分發揚特區精神,努力推動『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十大景區景點
    水之門、和諧廣場、主展館、花博大道、科技展館等主題建築氣勢宏偉、各具特色。濟南園博園是集園林景觀、生態旅遊、植物科普、文化博覽、休閒度假、水上遊覽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際博覽園,是繼「一山、一水、一聖人」之後山東省又一新的代表性旅遊景點3、長清五峰山景區長清五峰山景區坐落在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鎮,主峰海拔395米,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H5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生態文明之魂
    馬克思認為,工業文明的生態危機根源在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解除生態危機的唯一出路就是化解人與自然的異化矛盾,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人類經濟活動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不和諧關係」,實質是傳統經濟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針對自然生態系統的負外部性生態影響。
  • 邵陽市水利局組織集中觀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
    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尹華增)12月22日下午,邵陽市水利局組織局班子成員、各科室和局直各單位負責人集中觀看《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局黨委書記、局長伍先明主持並講話。警示片曝光長江經濟帶11省市部分地區的工業汙染、生活汙染、面源汙染、滲濾液汙染、水域生態破壞等問題,觸目驚心、令人警醒。觀看過程中,市水利局幹部面色凝重,深受震撼,深受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