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到冷的時候,會起雞皮疙瘩。然而有趣的是,聽音樂的時候,人們有時也會有起雞皮疙瘩的時候。雖然被認為這可能與神經迴路有關,但研究人員似乎還無法確定詳細部位。
當人們聽音樂的時候,大腦中控制情感的部分變得活躍起來。調查聽音樂起雞皮疙瘩時,腦的哪個部分會有怎樣的反應的是現在作為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活躍的Matthew E.Sachs。
研究對237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年齡和性別的比例相同,共計收集了20人分別為,聽音樂後起雞皮疙瘩的人,和不起雞皮疙瘩的人。簡單地說明一下實驗方法,就是在「他們聽喜歡曲子的時候」和「正常生活的時候」,使用MRI觀察大腦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結果顯示,聽音樂起雞皮疙瘩的人,腦中處理聲音的部分和管理感情的部分的聯繫更強。
也就是說,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大腦的結構」。
但當我們看電影和運動時,我們有時候也會起雞皮疙瘩。如果把先前的研究應用於這些情況,也許就能解釋清楚。在電影中,大腦對臺詞和音效作出反應。在體育比賽中,球迷們對精彩比賽的歡呼起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雞皮疙瘩與聽覺有關,而不是與視覺有關。如果是這樣的話,僅僅是看了藝術品和美景也會起起皮疙瘩的人,具有更特別的大腦。
人類太棒了。在第一次到來的地方睡覺的時候,大腦的一半左右是為了防範而保持警醒狀態的。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學)在《Current Biology》上發表了關於此的研究結果。
研究「首夜效應 (first night effect)」機理的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第一次睡覺的地方,發現人腦有一半左右在活躍地發揮著作用。據《The Atlantic》報導,他把人叫到研究室,讓他們一邊戴著腦波計一邊睡覺。
在睡眠中,大腦半球雖然沒有完全甦醒,但功能比一側更活躍。對於聽不慣的異常聲音,不知為何左腦有反應。這與鯨魚和海豚等棲息在海洋中的哺乳類和鳥類的功能相似,人類有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例如,海豚半睡半醒的樣子在水族館等也能看到。這是人類的一個多麼靈活機動的功能。
《Popular Science》介紹了研究者的評論。將來通過分析這個機理,即使是因工作而去很多地方的人,為了在旅行地能睡個好覺,也許會知道關閉腦功能的方法。人腦是靈活的,所以並不是不可能的。
以以色列為據點的飲料風險企業「O.Vine」與調查企業「OnePoll」共同進行的調查結果備受關注。調查以2000名美國人為對象,詢問了他們2個問題「你一天消耗多少水?」「你有多幸福?」。其結果表明,水消費量多的人幸福度也高,這一相關性令人驚訝。
大量喝水的人中有67%回答「非常幸福」,與此相對,在沒有喝足夠量的水的人中,這樣回答的只有21%。不僅如此,每天喝10杯水的人中,82%的人認為自己「非常有精力」,67%的人認為自己「非常成功」。
進一步的調查表明,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取5杯水分。據專家介紹,1天攝取的水分量相當於8杯的適量,因此很多人處於不足的狀態。關於其結果,進行研究的「O.Vine」的CEO Anat Levi說「經常喝水並不簡單。但這是健康幸福生活的秘訣。」
人類體重的60%以上是水分。為了健康,攝取大量水分是很重要的,這個幸福程度和自我認同感的高低有關。想要幸福,來喝點水吧。
長大後開始學習,有時會對自己的記憶力比學生時代下降感到驚訝。很多人都記得在考證書時候的學習等方面很痛苦吧?想要提高記憶力,也許應該在學習4個小時後進行「鍛鍊」。
根據介紹研究結果的《Science Daily》,即使在學習了什麼之後立即進行運動,效果也很差,通過在特定的時間段進行運動,可以知道更有效的「鞏固記憶」。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荷蘭拉德堡大學)醫療中心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參加者共計72人。讓他們看90個地方的畫和名字,花40分鐘記住。之後,參加者隨機分為3組,第1組在學習後立即進行運動,第2組在學習4小時後進行運動,第3組完全不進行運動。內容是使用有氧摩託車進行35分鐘的間隔訓練,心率不上升到最大,而是保持在80%。48小時後,我們把參加者叫回來,測試他們的記憶有多牢固,並對他們的大腦進行MRI掃描。
結果,記憶最穩定的是,學習4小時後進行運動的小組。
看他們的MRI,在給出正確答案時,在學習和記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海馬回」與其他病例相比,被清楚地反映出來。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知「兒茶酚胺」含有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是加強記憶所必需的。而且,為了增加「兒茶酚胺」,需要進行訓練。據說今後還需要進行對記憶和運動的繼續的研究。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