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喝很多水的人幸福度很高,幾個關於人體的有趣心理研究

2020-10-27 芝芝心理

01聽音樂後起雞皮疙瘩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有不同的大腦


我們感到冷的時候,會起雞皮疙瘩。然而有趣的是,聽音樂的時候,人們有時也會有起雞皮疙瘩的時候。雖然被認為這可能與神經迴路有關,但研究人員似乎還無法確定詳細部位。


當人們聽音樂的時候,大腦中控制情感的部分變得活躍起來。調查聽音樂起雞皮疙瘩時,腦的哪個部分會有怎樣的反應的是現在作為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活躍的Matthew E.Sachs



研究對237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年齡和性別的比例相同,共計收集了20人分別為,聽音樂後起雞皮疙瘩的人,和不起雞皮疙瘩的人。簡單地說明一下實驗方法,就是在「他們聽喜歡曲子的時候」和「正常生活的時候」,使用MRI觀察大腦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結果顯示,聽音樂起雞皮疙瘩的人,腦中處理聲音的部分和管理感情的部分的聯繫更強。


也就是說,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大腦的結構」。


但當我們看電影和運動時,我們有時候也會起雞皮疙瘩。如果把先前的研究應用於這些情況,也許就能解釋清楚。在電影中,大腦對臺詞和音效作出反應。在體育比賽中,球迷們對精彩比賽的歡呼起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雞皮疙瘩與聽覺有關,而不是與視覺有關。如果是這樣的話,僅僅是看了藝術品和美景也會起起皮疙瘩的人,具有更特別的大腦。


02在旅行地睡不好的原因是,大腦切換到了「生存模式」


人類太棒了。在第一次到來的地方睡覺的時候,大腦的一半左右是為了防範而保持警醒狀態的。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學)在《Current Biology》上發表了關於此的研究結果。


研究「首夜效應 (first night effect)」機理的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第一次睡覺的地方,發現人腦有一半左右在活躍地發揮著作用。據《The Atlantic》報導,他把人叫到研究室,讓他們一邊戴著腦波計一邊睡覺。




在睡眠中,大腦半球雖然沒有完全甦醒,但功能比一側更活躍。對於聽不慣的異常聲音,不知為何左腦有反應。這與鯨魚和海豚等棲息在海洋中的哺乳類和鳥類的功能相似,人類有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例如,海豚半睡半醒的樣子在水族館等也能看到。這是人類的一個多麼靈活機動的功能。


《Popular Science》介紹了研究者的評論。將來通過分析這個機理,即使是因工作而去很多地方的人,為了在旅行地能睡個好覺,也許會知道關閉腦功能的方法。人腦是靈活的,所以並不是不可能的。



03喝很多水的人幸福度很高


以以色列為據點的飲料風險企業「O.Vine」與調查企業「OnePoll」共同進行的調查結果備受關注。調查以2000名美國人為對象,詢問了他們2個問題「你一天消耗多少水?」「你有多幸福?」。其結果表明,水消費量多的人幸福度也高,這一相關性令人驚訝。


大量喝水的人中有67%回答「非常幸福」,與此相對,在沒有喝足夠量的水的人中,這樣回答的只有21%。不僅如此,每天喝10杯水的人中,82%的人認為自己「非常有精力」,67%的人認為自己「非常成功」。



進一步的調查表明,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取5杯水分。據專家介紹,1天攝取的水分量相當於8杯的適量,因此很多人處於不足的狀態。關於其結果,進行研究的「O.Vine」的CEO Anat Levi說「經常喝水並不簡單。但這是健康幸福生活的秘訣。」


人類體重的60%以上是水分。為了健康,攝取大量水分是很重要的,這個幸福程度和自我認同感的高低有關。想要幸福,來喝點水吧。



04為了提高記憶力,最好在學習4小時後進行「鍛鍊」


長大後開始學習,有時會對自己的記憶力比學生時代下降感到驚訝。很多人都記得在考證書時候的學習等方面很痛苦吧?想要提高記憶力,也許應該在學習4個小時後進行「鍛鍊」。


根據介紹研究結果的《Science Daily》,即使在學習了什麼之後立即進行運動,效果也很差,通過在特定的時間段進行運動,可以知道更有效的「鞏固記憶」。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荷蘭拉德堡大學)醫療中心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參加者共計72人。讓他們看90個地方的畫和名字,花40分鐘記住。之後,參加者隨機分為3組,第1組在學習後立即進行運動,第2組在學習4小時後進行運動,第3組完全不進行運動。內容是使用有氧摩託車進行35分鐘的間隔訓練,心率不上升到最大,而是保持在80%。48小時後,我們把參加者叫回來,測試他們的記憶有多牢固,並對他們的大腦進行MRI掃描。


結果,記憶最穩定的是,學習4小時後進行運動的小組。



看他們的MRI,在給出正確答案時,在學習和記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海馬回」與其他病例相比,被清楚地反映出來。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知「兒茶酚胺」含有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是加強記憶所必需的。而且,為了增加「兒茶酚胺」,需要進行訓練。據說今後還需要進行對記憶和運動的繼續的研究。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心理研究:比起買東西,買經驗讓人更幸福,關於幸福的幾個研究
    為了確認這一點,美國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開始了聯合研究。並且,對120萬成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行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證明了「定期進行運動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比沒有進行運動的人好」。據研究了20多年「金錢和幸福的關係」的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託馬斯·吉洛維奇介紹,比起購買物質上的東西(房子、電子機器、衣服等),我們體驗演唱會、音樂會、美術展、旅行等更能獲得幸福。而且,在經驗方面,對花費的後悔也較少。
  • 心理研究:比起買東西,買經驗讓人更幸福,關於幸福的幾個研究
    01「比起金錢,鍛鍊更能讓人幸福」美國著名大學的研究結果對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的預防,有效的是「運動」。毋庸置疑,「活動身體」對於維持健康的體形是不可缺少的。而「運動」如果不是對身體方面,而是對「精神方面」產生影響,會是怎樣的呢?人們常說心靈和身體的健康是相連的。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喝錯了!喝什麼,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每天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但是,這杯水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晨起這樣喝水,不對!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網絡謠言粉碎機】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怎么喝,喝多少...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1喝水誤區1喝太多、喝太猛早上起床後,人易處於缺水狀態,有些人還特別容易口渴,就喜歡「咕嚕咕嚕」一頓猛喝。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小夥伴都有早晨起來喝杯水的習慣認為這樣能促進排便、清醒大腦但如果這杯水沒喝對反而有可能傷身那麼,喝涼白開呢?還是喝溫開水呢?今天我們我們來研究一下:早上一杯水對身體有哪些好處?晨起喝水有哪些誤區?怎么喝水才正確?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
  • 心理研究:不是買東西,而是買「時間」,人們更能感覺到幸福
    每日更新專業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喜歡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其實,有這樣一個有趣的關於時間的研究,本文將把它的結果分享給大家。Elizabeth Dunn等人的研究表示,容易遭遇「時間飢餓」的現代人,如果用金錢購買時間,會變得更加幸福。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 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
  • 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 用淨水器,水乾淨了、礦物質沒了?長期喝對人體有害?
    淨水器日益普及,關於長期喝純水是否有益身體健康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人認為「淨水器在過濾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過濾掉了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長期喝淨水是否真的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甚至如網上所傳,會得軟骨病、影響人體的酸鹼性嗎?今天,小西通過事實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供您參考。
  • 怪誕心理學: 十個有趣的心理現象
    乘電梯時,為什麼人總往上看?人為什麼會相信性格判斷和算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而,學點心理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我們先來剖析十個有趣的心理現象。  一、人類面對信息越多選擇結果越差  常言道,「籮裡選瓜,越揀越差。」
  • 9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 避免迷之尷尬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一些不順或者令人緊張的事,如何通過心理學技巧來自我調整,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好呢?積極與消極肢體動作對比研究發現,肢體動作積極的受試者在兩分鐘內,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提高20%,而肢體動作消極的受試者體內荷爾蒙水平會下降10%.
  • 吃貨心理學:能「吃苦」的人,普遍心理陰暗
    由雅小姐:每天分享身邊有趣、實用的心理學。喜歡吃苦味的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陰暗面。實驗結果表明,實驗中苦味食物評分較高的人更具黑暗性,精神病態測試結果中有變態傾向。喜歡喝苦咖啡的人可能具有馬基雅維利主義和自虐傾向。
  • 我是華東師大心理學院教授王彥,關於買買買背後的消費心理學,問吧!
    我是華東師大心理學院教授王彥
  • 「人有幾個大腦」與「你的本性是天生的嗎」—有趣的心理實驗
    許多對心理學不了解的人,會因為一些刑偵類的影視作品誤以為心理學是「讀心術」,是專門研究如何窺探別人內心的學科。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讀心術」是一門玄學,而心理學則是一門科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而影視劇中通過微表情來判斷別人是否在說謊的橋段,只是心理學中很小的一個分支,它的研究也是基於嚴格的實證的。
  • 黃芪對人體有哪些益處?哪些人不宜多喝黃芪水?
    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能夠很好的提升人體的免疫力,當我們身體的免疫力變強了,身體對於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也就增加了,因此很多人將黃芪稱為人體的保護神。此外,隨著春天的到來,很多人在工作和學習的時候,一到了下午就容易出現睏倦的情況。中醫上認為這是體內的氣血不暢引起的,平時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很好的幫助人體提神醒腦,緩解身體睏倦的情況。
  • 一個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怎樣喝才正確?聽聽專家的觀點和實際經驗
    艾美·李(Amy Lee),醫學博士,「努西非克」(Nucific)公司首席營養師,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一家威望很高的減肥中心任首席專職醫生,也贊同目前推薦的這個增加了的飲水量。約瑟夫伯格建議,應比目前建議的這個量還要多喝些。最近,「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女性每天喝2500毫升水。不過,約瑟夫伯格推薦的量更大,如她在書中所述,無論男女,每天應喝水2800毫升。
  • 蜂蜜用什麼水衝?每天喝多少?咋鑑別假蜂蜜?關於蜂蜜都在這裡了
    這兩天在網上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來考察了一下大家最喜歡喝的「健康飲品」,在這裡要注意,我所說的是健康飲品,在幾個選項當中,獲得最高呼聲的是「蜂蜜水」,我覺得這個答案還是比較靠譜的,另外選擇碳酸飲料的寥寥無幾,這證明大家的健康意識還是很好的,知道啥是健康的?啥是不太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