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育】期末考試暴露真相!三流家長看成績,二流家長抓習慣,一流家長……

2021-03-01 夏邑清大中小高1對1個性化輔導

期末成績出來後,有人歡喜有人憂。

作為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小編提醒大家:考試的最大目的是透過成績發現問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幫助家長認識孩子。

無論成績好壞,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情緒化。

一位學霸媽媽跟我說過一句話:「孩子成績差,問題不只在自身。做家長的更要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失誤,孩子才能更快成長。」

本文為家長總結了一些經驗,家長們一定要提起重視。

因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考試成績不理想,發生的家庭衝突和矛盾太多了。

前一段看到一個新聞:

浙江台州有位爸爸,因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一氣之下把孩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並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讓孩子下山。

結果就在自己打電話的功夫,回頭孩子就不見了,後來經過民警的奮力搜索,才終於找到孩子。

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一定要掌握教育方法,不能把成績當作唯一指標。

真正懂孩子的家長,不只看孩子的分數,而是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打敗問題!

以下3點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有些家長完全包辦孩子的大小事務,仿佛孩子什麼都不做好,什麼都需要家長「插一手」。

就連寫作業,都是家長在旁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這種讓人「透不過氣的愛」,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從而親子關係越來越遠。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分數,總是要跟別人比較:「你看人家xxx,比你考得好多了!你是怎麼考的?」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家長,其實他們並沒有惡意,而是不想讓孩子驕傲,想要激起孩子的勝負欲。

但是時間久了,效果適得其反。孩子長期得不到鼓勵,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差.

每個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

但是有部分家長不顧實際情況:「別人的孩子能逼進清華北大,我也可以!」

但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家長這種非理性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

主動預習課本、新知識。提前預習,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對於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做好預習工作必不可少。

有不理解地方,可以先記錄下來,開學後找老師解答,這樣可以快速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提高學習效率。

另外,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一段時間之後將上學期的知識溫習一遍,將薄弱部分加以鞏固,這樣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會更有把握,更輕鬆。

有些孩子把完成作業當成是「應付老師」、「應付家長」的任務。

目的不明確,寫作業的時候就隨便寫寫,磨磨蹭蹭,一有不會的就指望從家長那裡找到「參考答案」。

但是這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效果,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孩子如果遇見不會的題目,先獨立解決,如果還不會再去找家長討教學習思路,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上課時間可以說是孩子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同學們一定要把握住:

專心聽講,抓住學習的重難點,同時做好筆記,把有疑問的地方先記錄下來,下課找老師或者同學解決。不懂就問,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孩子要有一個專門的「錯題本」,把平時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問題記下來,解決問題後經常翻看,並找些同類型題、相關知識點,舉一反三。

每天把當天的知識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以加深印象。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這同樣需要得到家長的回應。

如果孩子考得好了,需要父母積極鼓勵,幫助孩子繼續努力。

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需要父母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家長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智慧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和態度。

分析卷子:找到失誤的地方和原因,發現知識薄弱點。

查漏補缺:發現知識薄弱點,重點突破知識漏洞。

整理錯題:把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解決後能夠舉一反三。

反思總結:反思學習習慣,總結考試的經驗教訓。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句話:

孩子能夠考出好成績,父母同樣是功不可沒的功臣。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做最懂孩子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期中考試暴露真相:三流家長看成績,二流家長抓習慣,一流家長……
    提醒大家:考試的最大目的是透過成績發現問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無論成績好壞,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情緒化。要說,對自己孩子的學習不上心,估計沒有家長會承認,小編這裡說的「上心」跟您平時理解的可不太一樣,這裡的"心」說的是家長要擺正心態,教育孩子擁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
  • 第一次期中考後暴露真相:三流家長發脾氣,二流家長幫分析,一流家長...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期中考」這場大製作裡,三流家長、二流家長和一流家長各自的表演吧! 「小時候因為考試,可沒少挨打,有時候也很委屈,也認真學了,就是考不好,挨完打,我也氣自己,哎,考試真難……」 「是呀,就是被這樣的家長這樣吼大的,我現在都滿腦子是我媽罵我是豬,長大也自卑的很。」 「老是挨罵挨打,我那時候變得特別叛逆,特別想逃離家裡,都想輟學了,成績,真的比我還重要嗎?」
  • 期中考試暴露真相:三流家長看成績,二流家長抓習慣,一流家長........
    但友情提醒大家:考試的最大目的是透過成績發現問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無論成績好壞,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情緒化。一位學霸媽媽跟我說過一句話:「孩子成績差,問題不只在自身。做家長的更要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失誤,孩子才能更快成長。」接下來,我們給家長總結了一些經驗,家長們一定要提起重視。
  • 一流大學抓學術,二流大學抓衛生,三流大學抓紀律,真的有道理嗎
    最近恰逢高考志願填報時期,勘察家在和一些家長聊天的過程中,聽到有些家長說到一流大學抓學術,二流大學抓衛生,三流大學抓紀律,那麼現實情況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我認為並不是像這位家長說的這個樣子。
  • 三流媽媽親自陪,二流媽媽買網課,一流媽媽做這件事提高語文成績
    那麼一流媽媽會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呢?但語文學習的過程,並不只是陪學就可以了,家長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習慣和學習意識的培養。二流媽媽,沒有時間和精力,但是經濟能力尚可,可以買網課、送孩子去輔導班學習,這樣的教育投資,看似家長很捨得,但是容易上癮,家長們為了少承擔一些責任,就會拼命給孩子投資補課,孩子疲於學習,其實學習效果並不好。一起來看看一流媽媽是怎麼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的。
  • 教育的最高境界「潤物細無聲」,一流家長做得最好,三流家長最差
    《親愛的小課桌》中,教育專家張敏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潤物細無聲。對於「潤物細無聲」的概念剛開始並不是十分的理解,直到這兩天看了北京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的《歡迎來到一年級》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所謂的潤物細無聲,更多的是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所以教育看似主體是孩子,但是更多的主動權在父母手上,孩子是否優秀,起跑線在父母手中。因為孩子沒有三教九流之分,但是父母卻有一流、二流和三流之分。
  • 看《教育的本質》,做智慧型家長
    刷抖音時常能看見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得亂吼、心肝疼。甚至為了不動手打人而給孩子戴上頭盔,給自己綁上雙手。也有家長說,天天跟孩子的作業跟得很緊,可是孩子的成績就是上不去。網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我們周圍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三流,二流的父母。因為做父母的,並未持證上崗。如何做到一流的父母呢?且看《教育的本質》,做智慧型家長。
  • 期末考暴露的真相:孩子的成績單上,也有家長的成績!(再忙也要看看)
    來源:微信公眾號: 超級父母(微信號:edu809)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孩子的班主任在群裡發了一段話,讓我很受觸動:試卷上有70分,是孩子在學校已經掌握的知識,大多數都能拿到。教育隱藏最深的真相是:影響孩子成績最大的『變量』,是家庭。就拿課後複習這件事來說吧,「溫故而知新」,家長都應該督促孩子進行課後複習。可有的家長覺得那是孩子的事,他懶得管,有的家長覺得那純屬浪費時間,不如讓孩子早點睡。剩餘的家長,每天都會提醒孩子複習新學的知識,每個期末都會指導孩子制定複習計劃。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
    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1、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該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家長都會說,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
  • 三流媽媽省錢,二流媽媽拼命賺錢,一流的媽媽有原則地教育孩子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首先,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但是當她蹲下來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見一條條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點也不能讓人賞心悅目,反倒讓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見這些的。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該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
  • 期末成績發表了,家長該怎樣對待?
    每學期末,成績發表的時候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其實,那幾個分數真的不是評價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而且一次成績真的不足以說明什麼。那麼面對期末成績,家長應如何反應對待?首先,家長要有一顆平和的心面對孩子的成績。
  • 三流的學習學知識,二流學方法,一流學思維
    三流的教學教知識,二流的教學教方法,一流的教學教思維。同樣,三流的學習學知識,二流學習學方法,一流學習學思維。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對於小學生,教師和家長往往只注重基礎知識,而忽視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實際上,這並不利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等上了初高中就會發現,在教育資源和學生基礎差不多的情況下,真正拉開差距的是孩子的思維能力。
  • 三流家長給手機,二流家長給玩具,一流家長是這樣的回應式陪伴
    我觀察到兩個現象,一個是家長嫌孩子煩,給孩子一個手機抱著玩,另一個現象是當你跟孩子要手機的時候,孩子卻哭鬧了。,到了時間孩子不撒手,有時候吃飯也要看,不給就哭,還爭奪手機,發脾氣。孩子看著視頻,情緒還處於劇情中,家長突然採取強制暴力的手段,你這個時候突然地打斷,給孩子一種突兀感,而且感覺自己受到了侵犯,雖然你的目的是不讓孩子看動畫片,但孩子此時感覺到的卻是你的粗暴式幹擾了他所處的情境,那麼,脾氣就上來了。想想自己看著一個很感興趣的視頻,被別人這麼突然地打斷總不好受吧,人類的某些情緒反應是共通的,不分年齡。只是如何控制的問題。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而一流的父母這樣做
    帶孩子什麼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接受好的規矩,形成好的習慣,樹立好的目標,時間會證明這種教練式的教育方式,雖然還雖然讓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不得了,但這些控制的思想進入了更好的大學,但很容易扭曲孩子的本性,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偏激,接受這樣的教育是教育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精神崩潰。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你是幾流的?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為你打造專業的精品閱讀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期末考試了,精善教育寫給家長的一封信
    當下,各個學校陸續開啟期末考試模式,孩子們在緊張備考,家長們焦慮陪讀。成績,成了家長當下最關心的話題。同樣是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中等,有的孩子成績差呢?是因為智商的差異?還是努力的差異?還是學習習慣的差異?
  • 三流汽車教練教怎麼考試,二流教練教駕駛技術,一流教練教什麼?
    三流汽車教練教怎麼考試,二流教練教駕駛技術,一流教練教什麼?我們學車是為了拿證,所以三流的教練是直入主題,教學員怎麼考試,這咋一看沒什麼毛病,但是仔細分析是有問題的,這就是應試教育,一切只是為了證件可以拿到手,目的性很強,也是好多學員的最終目的,至於什麼方法,什麼邏輯都不管,這樣教出來的學員其實品質是很差的,而且不能算是合格的駕駛員那麼二流的教練是教學員什麼呢,那就是技術,我們來學車
  • 三流的媽媽做保姆,二流的媽媽做教練,一流的母親是什麼樣?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孩子出生後的成長道路上,母親的陪伴教育是少不了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母親的行為習慣、脾氣秉性都隨都直接觸發孩子的內心,並且母親的愛是溫柔細膩的,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期末考試即將來臨,家長一定要知道這7句話!(請老師轉給家長)
    今天希望各位家長們通過這篇文章,在期末考前正確引導孩子,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做好萬全準備。來源 | 育才家園(ID:YuCai_JiaYuan)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家庭作業,孩子之間還有那麼大的差異?其實,這是因為我們過於依賴學校教育,卻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期末考試|小學家長鬼哭狼嚎,初中家長平靜棄療
    朋友圈此起彼伏地全是自媒體期末考試爆文刷屏,什麼「中年媽媽期末考試生存圖鑑」,「期末親子關係破裂十圖」……看著大家哭天搶地般的哀嚎著期末考試,又是跳又是鬧,不用猜我就知道;你們是小學家長!看看我們初中家長,在期末考試面前,嚎了嗎?!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