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剛好對周圍的一切有好奇、探索的欲望,家長有時候一不留神沒看住孩子,就會有點這樣那樣的小意外。一般的小磕小碰還好,畢竟家長自己小時候也摔過跤、碰過頭,自己也能處理好。但是,如果是會威脅到孩子生命的時刻,家長們可不能大意處理。
一項有關兒童意外的調查報告中指出,燙傷、燒傷、灼傷是排名最高的意外傷害,同時也是很多家長防不勝防的意外傷害。其中,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孩子處在1-3歲之間,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活蹦亂跳,能夠活動的範圍增多,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燙傷?
家長在孩子受燙傷後要首先按照程度決定如何處理,低等級的燙傷家長可以自行處理,採用下文中提到的方法即可,但是一旦孩子燙傷的面積較大、傷口較嚴重必須馬上送往醫院,切忌家長自己處理。
1.衝涼水
孩子被燙傷後家長應該立即用冷水衝洗孩子傷口,可以緩解由燙傷的灼熱感帶來疼痛,這個過程要持續至少10分鐘,如果燙傷部位嚴重或面積較大可以採用泡的形式,降低溫度。
2.脫衣服
注意不要使勁脫下孩子孩子衣服,再用涼水衝泡後應該慢慢撕開孩子衣服,如果衣服和皮膚有粘連可以用剪刀剪開,一定要避免傷口和衣服之間的摩擦。
3.蓋紗布
在經過以上步驟後,家長要找一塊乾淨沒有細菌的紗布將傷口包紮一下,減少感染的可能,同時不要自作主張的塗抹其他東西。
4.送醫院
如果孩子的情況嚴重,不見好轉,家長應該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請醫生來觀察治療。
燙傷處理的誤區
1.亂塗亂抹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燙傷後給孩子抹大醬、牙膏、醬油……這些東西不僅對燙傷沒有幫助反而還會汙染傷口,也會影響醫生的診斷。
2.馬上給孩子脫下衣服
如果家長只想著脫下孩子衣服會讓傷口撕裂,最好的辦法是先用冷水衝泡以後慢慢撕開或剪開孩子的衣服,降低二次傷害。
3.燙傷後敷冰塊
冰塊的溫度過低會延緩傷口癒合的速度,也會讓創面惡化。
預防燙傷的方法
1.控制孩子洗澡的水溫
家長給孩子洗澡時應該先放入冷水再倒入熱水,溫度在40度即可,如果用熱水器給孩子洗澡一定要在50度以下,孩子的皮膚比較脆弱。
2.家長離開廚房時要鎖門
廚房有很多對孩子來說非常危險的東西,家長一定要防止孩子獨自進入裡面。
3.燙傷的危險品遠離孩子
家裡的熱水壺、電熨鬥、茶水缸……這些東西一定要擺在孩子輕易不能碰到的地方,以防孩子打翻裡面的熱水或熱氣將孩子燙傷。
4.教育孩子形成安全意識
能夠防止意外發生的辦法就是未雨綢繆,在家裡家長要時常告誡自己的孩子哪些東西沒有大人的允許是不能碰的,提醒孩子家裡的危險品有哪些,讓孩子平日裡養成不亂碰東西的習慣。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身體條件和思維方式都與成年人有著天差地別,很多成年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威脅。所以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才能切實有效的保護孩子的安全。
在這裡,小風我向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從孩子的角度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適用於對2-6歲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兒童安全教育繪本》。
全套繪本共計4冊,分別從出門、在家、學校、防範陌生人四個方面共計近千個知識點,將安全意識全面落實到衣、食、住、行上,全方位的保護孩子的安全,讓孩子的安全沒有死角。故事通過同齡人作為主角,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講觀點,讓安全知識以故事中人物聊天的形式讓孩子學習,能夠提升孩子的接受度。
繪本還配備有精美插圖,和符合孩子習慣的可愛語言,採用場景大圖結合小圖特寫的方式讓知識點清晰明了,並結合切實的安全經驗,提出孩子在面對危險時的應對措施,讓孩子從根本上遠離危險。書籍在內容上更多採用「我可以」的正向鼓勵教育方式而不同「我不能」的禁止教育,不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採用大開本形式的繪本也著實能讓孩子擁有舒適健康的閱讀體驗。這本書價格實惠,優點更是因為篇幅和小風我的表達能力所限沒能說到盡全盡美,但的確可以說是小風我在眾多安全教育繪本中發現的一部精品,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籍此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被安全問題所困擾。有想購買的家長可以點擊小風我為大家留下的連結購買:
而除了兒童意外安全問題,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問題也同樣是兒童安全問題的重要威脅,小風我在這再推薦一套適合3-6歲孩子的《寶寶入園安全教育》
另外向各位家長做一個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兒童圖書中使用的專業童書環保墨不含鉛,但廉價的盜版書籍則往往使用含鉛的普通油墨,雖然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會對還在成長中的兒童造成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損傷。所以購買正版圖書,不僅保護的是創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我是小風,一個基於事實、專注內容的育兒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