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5小時原則」,你聽過嗎?

2021-02-19 新華網思客

  能夠刻意、持久地學習的人,往往最能成功。多位成功人士效法「5小時原則」來閱讀,培養自身學識、增進創造力,也讓企業持續進步。


能夠刻意、持久地學習的人,往往最能成功

作者丨Chloe Hou


  本篇文章探討「5小時原則」(5-hour rule)對個人終身學習的重要。經過統整後發現,多位成功人士效法「5小時原則」來閱讀,培養自身學識、增進創造力,也讓企業持續進步。

  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也是成功企業家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國的開國元老之一。10歲時,富蘭克林離開校園,開始在家擔任他父親的學徒。年少時的他,除了非常熱愛閱讀外,並沒有展現出過人的天賦。成年後,富蘭克林堅持在每周的工作日(周一到周五),都要花一小時來閱讀,累積下來,每周就有五小時。富蘭克林的這項習慣,便被稱為「富蘭克林的5小時原則」。

  富蘭克林每天的作息包括:早起閱讀寫作、設定個人目標並追蹤成效、與志同道合的商人或匠人聚會、將想法付諸行動、反省自己。長期累積下來,這項每天閱讀的好習慣成了他最棒的投資。

  對現代人來說,「5小時原則」的核心關鍵是,「製造空白時間給自己。」西洋棋王喬希·維茨金(Josh Waitzkin),在《學習的王道》(The Art of Learning)書中提到,與其每天儘可能提高自己的工作產值,不如留點空白時間給自己,利用這些時間學習、創造並提高工作品質。這些空白時間可以用來計劃學習目標、練習特定技能、思考並吸收新點子、解決問題、將想法付諸實驗。

  在《學習的王道》一書的引言,維茨金提到他除了熱愛西洋棋外,也喜歡其他運動像是太極拳和籃球。十八歲的那年,他接觸到了老子的《道德經》,受到感動之餘,開始閱讀其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經典。透過哲學,維茨金開始探索心靈的平靜。

  維茨金的「空白時間」與富蘭克林的作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針對一天天的累積、終身學習的看法,也都是「5小時原則」的體現。「5小時原則」反映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能夠刻意、持久地學習的人,往往最能成功。」

  既然持久的學習者往往最能成功,以下讓我們來了解哪些企業領導人熱愛學習,並奉行「5小時原則」。

  A.比爾•蓋茨 (Bill Gates)


  微軟(Microsoft)前董事長比爾•蓋茨 ,於1995年到2007年,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是一位書籍愛好者,每年都會讀50本書。每年年底,蓋茨都會在自己的部落格「GatesNotes」發表他推薦的書單。

  例如,蓋茨 在2015年的書單中,公布了6本他最愛的書。這6本書都是在談「事物如何形成」,除了有講述物質如何應用、疾病發生的書外,也有深入觀察人類力量、成長、價值觀的書。他說:「我不是故意去讀同一類型的書,但不論如何,學習就是我閱讀的目的。」

  這六本書涵蓋的內容有:探討事情的一體兩面和幸福的定義,

解釋各類型事物,研究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傳達環境議題理念,以及關於疾病根除等。

  B.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臉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克也是閱讀的愛好者。在2015年年初,他許下每兩周就要讀至少一本書的願望,並希望透過閱讀將世界上的人群聯結起來!因此,他建立了臉書的讀書專頁「A Year of Books」,以此專頁串連各地民眾,成為一個讀書會。


  扎克伯格在臉書上不定期分享他的讀書心得。他選書的標準是:「任何探討不同文化、信仰、歷史和科技的書。」最後,他的書單成了「每個人都該讀的23本書。」

  我們來看看2015年書單中的幾本書。專頁介紹的第一本書是《微權力》,觀察歷史中的權力;作者Matt Ridley的兩本書,分別是受爭議的《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探討遺傳學的《23對染色體》;社會存在議題的《人類大歷史》;研究社群媒體的《理性的儀式》,扎克伯格推薦的最後一本書是《無窮的開始:改變世界的解釋》,探索各個領域,認為事物的解釋能釋放更多可能性。

  C.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太空運輸公司Space X創辦人,也是特斯拉汽車(Telsa)聯合創辦人的埃隆·馬斯克,也十分喜愛閱讀),他的哥哥曾說弟弟是讀書長大的。當人們問馬斯克是如何建造火箭時,馬斯克的回答是「閱讀」。


  馬斯克喜歡的其中一本書,也曾被扎克伯格推薦——《遊戲玩家》(The Player of Games),1988年出版的《文明》裡的系列作品。《遊戲玩家》有趣地描寫高科技的進步到底為人類所利用,還是抑制了人類的能力。他也讀名人傳記,比如《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馬斯克說他從這本傳記上學到很多。

  對馬斯克來說,閱讀啟發了孩提的他,讓他成長,更幫助他學習到了創立SpaceX需要的知識。

  D.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

  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把她的成就歸功於閱讀。

  她說:「閱讀讓我通往自我解放。」(Books were my pass to personal freedom.)


  在她主持的脫口秀節目中,每月歐普拉會選出一本書(小說為主)讓觀眾閱讀,並在節目上討論。這個讀書單元在脫口秀播出的15年內(1995-2011)造成極大討論,也大大影響出版業的人氣,被譽為「奧普拉效應」(the Oprah effect)。換句話說,產品在歐普拉脫口秀被介紹過後,會快速成為暢銷品。在這個單元播出的15年內,選書題材包括現在小說和文學經典,也常邀請作家上節目受訪,在當時是家喻戶曉的熱門單元。

  比爾•蓋茨 、馬克•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和奧普拉·溫弗瑞都擁有閱讀的好習慣,他們借著閱讀思考社會、科技議題,並且希望透過自己對閱讀和學習的熱情,影響社會大眾一起閱讀。

相關焦點

  • 從美國國父到臉書創辦人,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5小時原則」,你聽過嗎?
    成年後,富蘭克林堅持在每周的工作日(周一到周五),都要花一小時來閱讀,累積下來,每周就有五小時。富蘭克林的這項習慣,便被稱為「富蘭克林的5小時原則」。  維茲勤的「空白時間」與富蘭克林的作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針對一天天的累積、終身學習的看法,也都是「5小時原則」的體現。「5小時原則」反映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能夠刻意、持久地學習的人,往往最能成功。」
  • ​從美國國父到扎克伯格,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5小時原則」,你聽過嗎?
    同時,本文統整後發現,多位成功領導人效法「5小時原則」來閱讀,培養自身學識、增進創造力,也讓企業持續進步。但是,「5小時原則」究竟是什麼呢?又有哪些領導人熱愛閱讀、終身學習呢?到底,怎樣運用「5小時原則」才是正確的呢?本文三大重點:1.「5小時原則」是什麼?
  • ​從美國國父到臉書創辦人,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的「5小時原則」,你聽過嗎?
    同時,本文統整後發現,多位成功領導人效法「5小時原則」來閱讀,培養自身學識、增進創造力,也讓企業持續進步。但是,「5小時原則」究竟是什麼呢?又有哪些領導人熱愛閱讀、終身學習呢?到底,怎樣運用「5小時原則」才是正確的呢?
  • 成功人士每天只睡4個小時,真的夠嗎?
    有時候,我們不禁想要了解,到底成功人士真的是只睡4個小時嗎?他們是如何保養自己身體的?   成功人士真的是只睡4個小時?   工作時間:早上6點30——晚上6點30   社交:晚上6點半以後   休息:3到5個小時   川普會在晚上6點30離開辦公室,一般夜晚都是被各種社交活動填滿的,商務或者慈善晚宴,有時候一晚上還會有好幾個。
  • 那些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成功人士...
    以前,我挺喜歡看這種打氣型的文章,但看多了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成功人士都在欺騙小白。但一定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只睡4個小時還能保持精力充沛,頭腦清晰地完成那麼多工作。今天,給大家講講「成功人士是如何睡覺的」。告訴你,他們沒說的秘密。
  • 成功人士一天只睡5小時?你的假自律,正在毀掉你
    有人說:「為了凸顯自己的成功,很多人會稍微誇大自己付出的代價,這是人性使然。」清華學霸的作息表屢上熱搜,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每天睡5個小時。何炅曾經在節目中被吐槽是怪物,工作狂,因為他說了一句:「睡3個小時對他來說就夠了,睡覺睡著了,就夠了。」
  • 你聽過間歇斷食法嗎?
    間歇性斷食法(Intermittent fasting,簡稱IF)你聽過嗎?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健康飲食方式,無論對健身達人,還是減肥人士,這種斷食法都頗有成效。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僅僅是為了健康的原因而實踐間歇斷食法。斷食還能健康?
  • 成功人士一天只睡4小時?別讓假自律毀掉你
    此話一出,張朝陽迅速登上熱搜並引起網友熱議:「無論做什麼行業都要保重身體」,「也許對你適用但個體存在差異」,「越成功的人越努力」。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據生命時報報導稱,一般來說,成人的睡眠時間要保證7-8小時,兒童需9小時,過長或過短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礙。
  • 成功人士的2大特點,不管你上班還是創業都要看看
    失敗有千百種死法,然而成功人士身上,就那麼幾點共性。不管你上班還是創業,只要你守住成功特質,看盡人間失敗,就一定會飛黃騰達。成功人士的2點共性過去成功學滿天飛,現在雖然收斂了一些,但很多人還是迷戀成功學。
  • 這5款香菸是成功人士的標配,有一款是劉德華的口糧,你抽過嗎?
    導讀:這5款香菸是「成功人士」的標配,有一款是劉德華的口糧,你抽過嗎?現在人們的交集和生活都離不開菸酒,在很多的時候評價一個人是否是成功人士就要從他的品位來看,就這樣香菸就成了一個不錯的代言者,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盤點的這5款香菸,就是成功人士的一個標配,有一款還是劉德華的口糧,快來看看這些香菸你是否都抽過呢?
  • 成功人士都是怎麼握手的?你會握手嗎?快來學習一下吧!
    成功人士都很在意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握手就是一個很細節的動作。大家來學習一下成功人士是怎麼握手的,免得握手時的尷尬! 3.注意先後順序 在公共場合,如果需要與之握手的人士較多,應注意先同性後異性、先長輩後晚輩、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職位高者後職位低者的握手順序
  • 知乎高贊:為何成功人士只睡 4 個小時,而你睡6個小時還困得要死
    成功人士——張總,昨晚和Linda玩的有點瘋,只睡了4個小時早上司機小李照例8:30在小區門口等,奔馳S後排小憩一會,半小時到了公司麻蛋,6號線已經人山人海,第2輛車才擠上去,一路上又像練平衡木,又像散打,7點30趕到世紀大道換乘站,一路腳都不用動,被人流直接帶到了2號線,擠上去了,還被前面那個女的說性騷擾,打了一耳光。終於,在8點30前趕到了位於張江的公司,身上的衣服像被水洗了一樣,電梯上被HR的美女Linda嫌棄了100多回。
  • 成功人士是如何管理時間?
    而我們常人卻只知道用錢換生命,一天8小時,拿24小時換取8小時的工作報酬,因為除了工作8小時,其它時間我們都浪費了。而成功人士卻是用生命換錢,他們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時間一去不復返不能停留,因此他們懂得規劃自己的時間,科學,利用每一秒賺取更多的金錢。那麼成功人士是如何管理時間的?
  • 職場英語: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哪些事?
    成功人士經常談到「黃金時間」,即早晨醒來後的第一個小時。根據本篇來自於全國健康研究所的文章我們得知,當人們睡覺時,我們的大腦還在不停的整理完善自我。這意味著當我們醒來後,我們的大腦是處於最佳狀態的,因為此時它剛剛將一夜的思緒活動清理乾淨,是最為乾淨清爽的時刻。成功人士們發現了「黃金時刻」的秘密,此時人們的身、心、思想處於最佳狀態,是為接下來一天活動做準備的最佳時刻。
  • 國內最成功的便利店,店面超2萬家日入上億,名字你聽過嗎
    便利店發展最成功的國家是日本,日本人相對去大型商城來說更青睞便利店,因為小型的便利店不會太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而且成本小,只要稍微注重運營就能取得很不錯收益,日本的老百姓也是覺得便利店更富有人情味一些,所以在日本,便利店所佔據的市場份額是要比超市多的。
  • 你知道「成功人士」英語怎麼說嗎?(深圳粉絲福利)
    (每個法國士兵的背包裡都裝著一根將軍的權杖)- Napoléon Bonaparte(拿破崙·波拿巴)這句話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最後,當某個人帶著全公司走向勝利之時,他就會成為succesfulpeople(成功人士)。這樣的人,大多數是:Founder - 創始人Investor - 投資人Partner - 合伙人當然也不乏身為普通員工卻通過不懈奮鬥身居高位,成為公司老闆的勵志故事。
  • 一張圖告訴你成功人士如何開啟新的一天
    中國日報網10月13日電(舒靚)你的每一天都是如何開始?被自己帥醒?被夢想召喚醒?還是罵罵咧咧地與鬧鈴作鬥爭?清晨醒來,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早餐?研究表明,晨練的確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除了晨練之外,沉思、寫日誌,甚至安安靜靜地喝一杯茶,都是開啟一日工作的好方式。近日,外媒總結了25位成功人士的半日時間表。這25位成功人士分別來自不同領域,既包括政治家與商人,也包括思想家、作家、音樂大師;他們也來自不同時代,既包括達爾文、貝多芬又包括歐巴馬、村上春樹。來看看他們的時間安排,能否窺探出成功的秘訣?
  • 賈伯斯、馬斯克、巴菲特等成功人士的12條職業建議
    找到史蒂夫·賈伯斯、埃隆·馬斯克、沃倫·巴菲特和傑夫.貝佐斯觸及的一切都很容易變成黃金。的確,每一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但每一位創始人都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而且永遠不能保證一定成功。網際網路上充斥著來自成功人士的職業建議,但管理一個數十乃至數千億、上萬億美元的帝國與管理一家小企業是不同的。
  • 成功人士的六個習慣,學會你也是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是與其自身的勤奮、人脈、運勢等因素分不開的。本文試著從其習慣的角度做一下探討,以期以小見大,可以得窺其成功的奧秘,能為我等帶來些許幫助吧。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做計劃的習慣,而且執行力極強!大到人生規劃,小到中短期的規劃、計劃,他們都做得井井有條。「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他們深知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做的。​而有些人呢,或是懶得做計劃,或是做了計劃就束之高閣了,根本不執行!結果只能導致事情主次不分,一片混亂。​第二、積極主動心態好。
  • 成功人士不會告訴你故事的全部
    如上這些例子,成功人士只是展現了他們願意給你展現的那部分真實。 成功人士的確會坦誠地將自己落魄的過去和辛酸的奮鬥的主要脈絡講述給你,出版自傳,等等。他們會用自己精彩的人生來激勵後輩或者指點後輩。他們會非常善意地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給所有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