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鳥被抓了,裝在一個大鳥籠中。主人每天都來觀看,經常餵它們好吃的食物。如果誰的羽毛變長了,就剪掉;如果誰長肥了,就抓出來,殺了吃掉。其中有這麼一隻鳥暗暗想:「如果我吃多了,就會變肥.變肥了,就會被殺掉;如果餓著不吃的話,即使暫時不被殺掉,但也會餓死。應當估算著吃食物,不要讓自己長肥,減少脂肪,等到羽毛長好,尋找機會逃出鳥籠。」它按照這樣的想法去做,等到羽毛長好了,果然就逃出了鳥籠。
教子智慧
就像這隻小鳥一樣,我們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也是在給他們積累一定的知識,以利於他們以後的生活。
作家趙麗宏在其散文《永遠不要做野蠻人》中不無憂慮地寫道:「我曾經擔心,現在的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範圍越來越窄,能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已經喪失了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和欲望,而其他與課程和考試無關的書,他們更是難有機會涉獵。這是一個令人擔憂,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現象。」事實上,伴隨著電子產品(尤其是網絡)長大的孩子,他們不但閱讀時間和閱讀範圍日益減少,而且他們的閱讀興趣也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而削弱,許多孩子甚至養成了排斥文字的壞習慣。他們的課餘時間被影(音)像、電子遊戲和卡通佔據著,文字在他們的閱讀中只是一種小點綴。
這是高科技所帶來的一種趨向,人們對文字的冷漠已隨處可見。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不喜歡閱讀文字的壞習慣呢?請參考如下建議:
「關掉電視,去閱讀偉大的著作,它會開啟你的智慧之門。」這是美國作家理察的真誠勸告。種種跡象表明,電視是讓孩子們冷落文字的罪魁。
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文字的好習慣。英國文學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們之所以能寫出蜚聲世界的經典文學巨著,這與她們小時候的閱讀習慣密不可分。
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指導孩子閱讀經典。孩子的閱讀習慣應從識字開始,隨著孩子識字能力的增加,家長就需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閱讀。在全面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自然是孩子閱讀的首選。讓孩子們的心靈與大師們交流、碰撞,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裡所蘊藏著的瑰寶。
教子格言
不管你預備走哪一條路,頂頂要緊的是先要為自己做好準備。你不能赤手空拳地開始你的行程,你必須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你必須鍛鍊出健壯的身體和足夠的勇氣。
——宋慶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