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杜威來武漢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作為中國私立大學先驅,陳時曾被周恩來總理稱讚為「具有民族氣節的清苦教育家」。他不僅傾家竭產、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武昌中華大學,也是首位走出國門、出席舊金山「萬國會議」的中國大學校長(與郭秉文一起),並當選為世界教育聯合會委員。中華大學還出現了「印泰戈爾,華蔡孑民,軍蔣百裡,政顧維鈞,杜威哲學,康梁史經」等百名中外名家開講的盛況。而且及門弟子惲代英、餘家菊、馮友蘭、王亞南、喻德基等,聲噪中外。

    1920年11月,因餘家菊與杜威之機緣、陳時的給力,促成杜威到武漢演講。餘家菊(l898-1976,字景陶)湖北黃陂人,1918年夏於中華大學中國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中華大學附中學監(教務主任)。後留學倫敦大學與愛丁堡大學,成為近代中國「鄉村教育」的首倡者,「國家主義教育」的理論構建者與踐行者之一。

    杜威(1859-1952)是國人熟知的美國朋友,集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於一身。應其高足胡適、蔣夢麟、郭秉文之邀,於1919年春夏之交,開始了來華講學之旅。

    中國高校借杜威在華之機,以多種形式邀請杜威講學。其中,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師大)校長陳寶泉近水樓臺,於1920年春邀請杜威開辦了研究生班——教育研究科,授課教師還有蔡元培、胡適、鄧萃英等名師。餘家菊就是此間考入該科第一班的,他認為杜威講授的「思維術」與中國名師的風度,相得益彰,受益匪淺。在哲學人生觀方面,「我受益最大的,杜威先生是第一人」。

    陳時治校不拘一格,校訓、校歌、校徽與校刊相得益彰。1915年他斥資五萬元、創辦了中外發行的校刊《光華學報》後,就讓還是學生的餘家菊與惲代英參與編輯。餘家菊的處女作《夢的心理學》即首發於《光華學報》,又被上海《時事新報》轉載。又因中華大學名師鄒允中教授的啟迪,餘家菊課餘時間還翻譯了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名著《社會改造原理》。並經李大釗推薦,《北京晨報》迅速發表與結集出版。此間,適逢羅素從蘇俄轉道來華講學,此書頓時洛陽紙貴,餘家菊因此成為學界關注的「黑馬」。

    1920年8月,餘家菊應聘到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當時的湖南省教育會為籌備邀請杜威與羅素前往講學,專門成立了演講籌備會,同杜威與羅素均有交集的餘家菊,因此被推為籌委會成員。此時的江西省府也已安排了羅素、杜威的講學日程。

    只是,湖北督軍王佔元只專注於窮兵贖武、敲剝民財, 無心顧及民生與教育,被稱為「魯人治鄂」。而且「霸王硬上弓」,勒令陳時嘔心瀝血創辦的《光華學報》停刊。所以,此時的華中三省中,唯獨湖北沒有邀請杜威講學。

    陳時矢志不渝地致力於「昌明文教,啟迪士林」,作為中華大學校友與利群書社社員,餘家菊與同在湖南一師任教的陳啟天深受影響。所以,他們特向師長陳時通報了杜威在湘贛演講的行程,希望他居高一呼,填補湖北的空白。陳時當即拍電給蔡元培與餘家菊,讓其轉呈給杜威:誠邀杜威來校演講。同時,又將餘家菊的信函轉到利群書社的中華大學校友,讓其投書報社給湖北當局以輿論壓力。於是,10月16日以利群書社的名義在報界發表了《勸大家歡迎杜威》一文,文中指出:「當代實驗主義的巨子德漠克拉西的明星,湖北人不願親聆他的言論、不願承受這種精神嗎?……杜威若能在武漢逗留幾天,總於武漢的沉悶黑暗能有點改進,湖北的人正需要這一劑藥。」

    另一方面,陳時又致電舊雨梁啓超,冀講學社敦促杜威到校開講。餘家菊與陳啟天得知後,又直接投書《漢口新聞報》現身說法,籲請湖北各界聞風而動。他們這樣寫道:「我湖北學界素少名人演講,而青年界無所刺激與滋養,致使思想消沉,活氣衰減。……為湖北教育前途起見,函望武漢人士即刻聯合敦請世界著名與全國屬望之學者,就便講演幾日,使我湖北青年界聞其言論,睹其風採,為將來改進之機。」

    此消息不脛而走,社會輿論紛紛譴責湖北當局的不作為。陳時又聯繫武漢學生聯合會的弟子,希望他們以學聯的名義邀請杜威來漢演講,並通過餘家菊轉呈。只是杜威到湖南與南昌的行程早已預定,中間要穿插到湖北演講,只能待杜威抵達湖南後才能敲定。所以,1920年10月下旬,杜威首次過境武漢轉車(因當時未修長江大橋,長江將京廣鐵路分為京漢與粵漢兩段)時,沒有在漢演講,直接去了長沙。這是杜威首次與武漢擦肩而過,而沒有擦出「火花」的緣故。

    10月25-26日,杜威、羅素先後抵達湖南長沙後,湖南省長譚延闓率軍政、教育、工商、農會、學聯等八個團體紛紛舉行歡迎會或邀請發表演說,還安排杜威伉儷下榻於留美歸來的著名醫學教育家顏福慶(克卿)官邸,讓其賓至如歸。同時,又有蔡元培、章太炎、趙元任、吳稚暉等強大名家陣容助陣,掀起了陣陣旋風。其中,長沙《大公報》專門聘請北大學者專紀演講辭,而且從杜威預約來湘時間,到抵湘後進行為期九天的演講盛況,進行了全程報導或出增刊。

    杜威在湖南的旋風式演講,其實用主義哲學與平民主義教育學說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在湖南一師演講了兩場,時一師附小主事(校長)毛澤東創辦的文化書社還發行了《杜威五大講演》。美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馬爾庫塞認為,杜威與羅素的湖南之行,「給湖南這個內陸省份吹來了一股新鮮空氣」。再加上楊昌濟與杜威的交誼,給毛澤東的哲學觀也產生過重要影響。

    湖北為歡迎杜威演講,私立武昌中華大學與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成立了由錢亦石(介磬)、林立(卓然)等組成的「籌備事務處」,並由留美博士林立(歷任中華大學教授、教務長)前往長沙恭迎。而湖北當局雖派外交顧問劉明釗與林立同往,但實為顧面子而不得已為之。又由於湖北的倉促邀請,以至於杜威 「倉促間沒有預備演說題目」。

    「我向來主張東西文化的匯合,中國就是東西文化的交點。」11月3-7日,杜威在蔡元培的陪同下,轉道湖北在武昌、漢口留下歷史印跡。陳時在主持中華大學演講儀式時,介紹了杜威在實用主義哲學的傑出貢獻,以及他與中華大學校友餘家菊的新誼。杜威則用英語激情演講了《教育哲學》,體現了他教育哲學的基本特點——教育即生活。由正在美國攻讀學位的中華大學教授鄒昌熾翻譯,而後將杜威的演講要點匯集到校刊《中華周刊》上公開發表。同時,杜威對中華大學利用社會力量為中國社會培養人才,尤其是學生自治、男女同校等給予了首肯。漢口《大漢報》或闢專欄或出增刊,專題報導杜威在漢演講,其《教育界的福音》文中稱頌「杜威博士為今日之大哲學家,其所發揮為德漠克拉西之真精神」。

    經陳時介紹,杜威演講後又乘興參觀了中華大學校友惲代英發起創辦的利群書社。並作了即興講話,由惲代英現場翻譯。杜威說,來前曾聽餘家菊介紹過這個為「利群助人,服務群眾」的青年學生團體,又與長沙文化書社交流,經過現場觀瞻,不虛此行,他為利群書社面向平民、改造社會點讚。

    杜威在漢演講前後,《漢口新聞報》從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幾乎每天進行連續報導。杜威在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所作《教育與社會之進步》演講時指出,「欲國之強,非注重教育不可。學校是發達的本能機關」。而中國疆域廣袤,各地情況複雜,其教育發展水平不同,這決定論教育改革應有所側重,諸如「注意小學教育和平民教育;男女必須受同等的教育;須注重窮偏僻壤的教育」。杜威的論斷,尤其是職業教育,較為符合中國國情,至今仍具時代價值。

    在武漢學生聯合會發表演說時,杜威作為五四運動的見證人,在稱讚五四運動「很有效力」,反對壓制學運同時,主張對學生校內外活動須加以指導,不能放任自流。他尤其讚賞愛國行動、辦平民夜校等「積極的建設」。概括起來有三: 「只做建設的功夫,不做破壞的功夫,不涉及其他分外的事情」;「學生的宗旨與做事總須一致」,絕對不能學生所持的宗旨是一套,所做的事情是另外一套,所持的宗旨和所做的事情不相符,這樣只會釀成苦果;「辦事總要出於精細的研究和大多數的討論」,一旦做出決定後,就得不屈不撓、慎終如始執行。

    杜威在湖北教育系統講演之後,還到政府機關與漢口商會演講,由於主客雙方準備不足,杜威只是利用湘、贛演講的時間差,在漢臨時「打穿插」,導致演講難以有的放矢,有的聽講教員當場表示不滿,甚至「逃席而去」。

    時至1923年,陳時出席「萬國會議」期間,再度與杜威重逢;而且這種交誼傳到了下一代,餘家菊的長子留美時,杜威還設家宴款待。(裴高才)

相關焦點

  • 細說百年「杜威學校」
    不用回到蘇格拉底或孔子的年代,就在百年前,杜威本人曾經主持辦過一個實驗學校。這個學校基本上從學前到小學結束初中開始的樣子。在我研究這個學校的紀錄材料時,真的感受到了一種震撼。——本文作者,愛行知創始人李子我用下面一個框架,來探究和分享杜威學校:
  • 百年前美國教育家杜威來到中國,胡適受他影響,提出了這句名言
    作者:白杏珏近日,北京大學出版社集學術界、教育界之力,出版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紀念圖文集,以文字和圖畫結合的方式回溯杜威百年前在中國的足跡,在梳理歷史脈絡的同時,也從不同角度評點中國歷代學者、教育從業者對杜威思想的闡釋與應用。
  • 杜威訪華百年:實用主義對中國影響幾何?| 王丹紅專欄
    對胡適「有決定性影響」的大師杜威http://book.ifeng.com/special/wusiwenrenpu/list/200905/0501_6351_1135327.shtml5. 胡適:杜威哲學.http://www.aisixiang.com/data/86778.html6.中國和日本的反差,杜威百年前怎麼看?
  • 百年回首:杜威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看有哪些經驗
    1919年4月30日,美國教育家杜威自日本抵達上海,1921年7月11日回國。杜威回國之際,胡適撰文總結:「杜威先生於民國八年五月一日——『五四』的前三天——到上海,在中國共住了兩年零兩月。中國地方他到過並且講演過的,有奉天、直隸、山西、山東、江蘇、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十一省。
  •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
    2019年是杜威來華講學100周年。《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紀念杜威來華講學100周年》一書從歷史、理論和實踐三個角度,梳理、分析了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在不同時期在中國的傳播。本次活動特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張斌賢教授、清華大學石中英教授、北京大學劉雲杉教授,以及青年學者王穎博士、塗詩萬博士、海南省文聯副主席李福順先生,與讀者朋友一起分享杜威教育思想的學術盛筵。主題圖書《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紀念杜威來華講學100周年》杜威是20世紀以來對中國教育影響極大的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學家。
  • 「杜威在中國」的問題之思
    一百年前(1919)約翰·杜威訪問中國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事件。其實用主義哲學在當時中國思想界掀起波瀾。杜威對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也值得我們珍視。    《杜威在華學譜》恰於杜威訪問中國一百年之際(2019)成書,是顧紅亮教授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杜威實用主義在中國」的成果之一。它與《實用主義的誤讀:杜威哲學對中國現代哲學的影響》(2000,2015)、《實用主義的儒化:現代新儒學與杜威》(2016)一起構成「實用主義與中國」研究三部曲,對杜威思想特別是其訪華期間的學術活動及其影響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 【紀念百年五四】銘記!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
    【紀念百年五四】銘記!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19年5月4日,時值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百年前,華中師範大學前身之一的武昌中華大學為武漢地區五四運動的指揮部,是武漢地區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一個中心。以惲代英、林育南、李求實為代表的一批進步青年開展學生運動,為大革命時期工人運動、青年運動、軍事運動的發展,團的創建和黨的創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杜威誕辰160周年 | 1919-1921:杜威在中國
    同時2019年也是杜威來華講學100周年。一百年前的1919年,當中國正處於新舊變革的關鍵轉折時,杜威來到中國,在13個省市開展了講學活動,見證並參與到了這次浩蕩的思想運動中。本文轉載2011年發表於《中華讀書報》一文,幫我們一起回憶杜威百年前在華的十年。
  • 杜威:很榮幸回到國足大家庭 敘利亞個人能力強(圖)
    國足武漢備戰歡樂做遊戲 高洪波大秀球技北京時間9月30日下午,武漢陰雨綿綿,國足冒雨積極備戰。老將杜威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近期都在看錄像了解敘利亞隊,很榮幸回到國家隊的大家庭中。武漢近日連續陰雨,但國家隊冒雨積極備戰。談及陰雨天是否對備戰有影響時,杜威表示:「球員們都有聯賽、國字號的經歷,會針對不同的條件來調整,不會出現特別大的問題。」國家隊在武漢集訓五天,球員們身體情況恢復的如何?杜威坦言:「非常好吧,前幾天球員會有疲勞和傷病,這幾天教練組做了一些針對性調整,球員有一定的休息以及恢復訓練。大家的生理、心理都調整的不錯。
  • 新聞傳播學重要人物總結之杜威
    杜威等人的「過於先進」的辦報思想遭到人們的攻擊後,杜威認識到自己易於衝動、過於熱情的缺點,決心仍回到學術研究中來,著手將傳播問題放到他的形上學的環境中去處理。首先,他認識到現代傳播對於社會存在的意義。
  • 【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
    課程、教材必須建立在社會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必須站立在兒童的立場上,並且以兒童為出發點來考慮課程教材。杜威指出,學校課程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各種不同形式的主動作用。例如,園藝、紡織、木工、金工、烹飪等。這樣,學校課程相互聯繫的真正中心就是兒童本身的活動。杜威反對傳統學校中的分科教學,但並不反對在中學階段進行分科教學。
  • 前國足隊長杜威:20歲在世界盃盯防大羅,留洋只踢一場就被退回
    雖然母親是他的體育老師,杜威真正的足球引路人卻另有其人。6歲時,杜威就結識了前河南隊主力後衛李甲戌,李指導一眼就看中了這位天賦異稟的少年,便拉著他走向了足球之路。作為曾經的專業球員,李甲戌指導的訓練十分嚴苛,任何一點小小的錯誤都會被他放在眼裡。大年三十的雪夜,李指導也會讓小子們訓練,不放他們回家放炮。
  • 杜威來華百年|他受到中國知識分子歡迎,也有人對他逃避拒斥
    例如,《北京大學日刊》刊登啟事,說1919年11月11日晚7時,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開同樂會,邀請杜威和各音樂家演說,並演奏中西音樂。實際上,當天晚上,杜威因病沒有到場演講。筆者從胡適的文章《在同樂會上的演說》中得到佐證。胡適寫道:「今日本有杜威先生的演說,因為病了沒有來。——剛才會長已經報告——我今日到會,一則代達杜威先生的歉意;一則貢獻我個人的意見。」
  • 杜威在中國
    2010年年底,1000多萬字、38卷本的《杜威全集》中文版早期5卷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華讀書報也以「杜威歸來」為題予以介紹。國內知識界對杜威長久的興趣,部分原因是因為杜威對中國的感情尤其是他在中國居住了兩年以上,筆者特爬梳史料,試圖還原近一個世紀前約翰·杜威的中國之旅。
  • 前國足隊長杜威專門來杭州,和學軍小學的同學們踢了場球
    10月27日下午,杭州學軍小學(求智校區)來了一群特別的客人:前中國男足國家隊隊長、前浙江綠城隊長杜威,還有來自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U10梯隊的小隊員們。他們作為嘉賓,出席並參與了亞運足球夢想學校杭州學軍小學第16屆「雛燕杯」班級足球聯賽開幕式。
  • 杜威&陶行知&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較
    前幾天給大家留了思考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今天來給參考答案啦!在給參考答案之前,大家先回顧一下前幾期的背誦內容哈!杜威的思想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陶行知的思想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二者都強調教育與生活的聯繫,重視學生的實踐,但兩者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
  • 杜威電視機前默默流淚 遺憾四大夢想未能都實現
    搜狐體育訊 對杜威來說,這場比賽雖然不能上場,可國奧隊卻承載了他的夢想。國奧隊的隊長杜威踢球有四大夢想:參加世界盃、奪取甲A冠軍、出國踢球和參加奧運會。而這場比賽的失利證明,雅典的門已對中國隊關閉了。而22歲的杜威也不可能再到奧運賽場上去了。比賽結束後,杜威一個人躲在房間下掉下了眼淚。
  • 杜威的情事
    他在戰爭年代提出的實用主義和自然主義的人道主義,沒有能夠完全詮釋激情在人類的生活中的作用,也沒有為現代人找到如何將理智和情感合而為一的方法。但同樣真實的是,杜威本人也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本期微信文字選自「上海書評」文章《杜威的情事》,對杜威這一時期的情感糾葛做了簡要梳理。
  • 杜威、赫爾巴特,誰是現代教育學之父?
    杜威還是赫爾巴特?在區分清楚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兩位教育學家的主要思想和觀點。杜威,美國早期機能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他最重要的理論就是提出了教育本質論: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經驗的改組與改造是其理論的核心。
  • 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國(上)
    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20世紀前半期的中國成為一種傳播極廣的教育思想,其影響超過了任何一種西方教育思想   美國教育學者施瓦茨曾說:「在20世紀中國的學術史上,約翰·杜威與現代中國之間的交往是最吸引人的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