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哈佛、耶魯等美國常青藤大學,你是選擇去行賄650萬美元還是選擇每年花費10萬美元送孩子來這所學校當體育特長生?《聚焦體育特長生》的第一篇,帶你了解美國的體校如何培養體育特長生。
核心看點:
撰文:鮑仁君
編輯:潘謹勤
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有中國家庭捲入了耶魯、斯坦福等名校的招生舞弊醜聞。被代稱為「耶魯申請人1號」的Sherry Guo,其父母支付了120萬美元給升學顧問,後者通過行賄耶魯教練讓孩子以足球特長生的身份入學。同類案件中,甚至有行賄金額達到650萬美元。
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在其高等教育體系中,都有對體育特長生的升學優惠政策。所謂的升學顧問正是利用這一體系的「裂隙」,為渴望進入名校的不惜投擲重金乃至觸犯規則底線的學生和家長提供「服務」。
其實在美國,有一所以培養體育特長生見長的私立高中,高效優質地「出產」藤校青睞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尤以體育為全面素質中的亮點。
IMG學院
IMG學院便是這所帶著神奇光環的學校,它是練體育的孩子們心中的迪士尼。在此就學,雖然對家庭財力的要求也相當高,但相較於重金行賄……顯然光明正大,物有所值。正因為如此,它也越來越多地引起中國學生和家長的注意。
如中國以升學率聞名的衡水中學一般,IMG學院也有極強的「高考」屬性,刨去提前走入職業體育的學生,這所學校的畢業生,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美國各大高校的比例高達百分百,這其中不乏哈佛、賓夕法尼亞等名校。
這臺恐怖的升學機器,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瞄準「高考」,體校成高校突擊班
實際上,我們所熟知的世界頂級大學常青藤聯盟,最早就是幾所大學的體育賽事聯盟。藤校從創立之初就注重學生的體育教育,體育文化是美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從哈佛耶魯,到美國各個高校,只要用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去申請,就比只憑藉成績容易一些。以哈佛為例,哪怕達到申請的條件,正常的錄取率也只有4%,而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申請,錄取率則達到驚人的24%。而IMG學院,就是一個批量加工體育特長生的學校。
如果刨去那些放棄了大學直接選擇職業體育的學生,IMG的大學升學率就從98%升至100%。這個驚人的數字,吸引的可不只是美國家長。該校的學生來自全世界38個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其中也包括中國。
「我沒想過孩子當職業運動員,但我希望他能去一所好一點的大學,」在IMG學院門口,一位等待孩子下課的中國家長說。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世界冠軍,或者說以體育為職業的家長並不多,大部分家長最希望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能進入大學。
日本網球名將錦織圭 13歲時進入IMG就讀
四十年前IMG成立的時候,還只是一所網球訓練中心。阿加西、莎拉波娃等知名世界網球巨星,都出自這裡。名氣大了之後,訓練中心不斷擴大,最終成為一所體校,5到12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在此就讀。它的屬性也不斷發生改變,從最開始的網球冠軍培養基地,逐步演變成了美國高校突擊班。諸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在IMG學院呆上幾年,然後就有機會作為體育大學生,被各所大學特招。這就是IMG獨到的魅力: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能更容易地讀大學。
它不只是網球冠軍的搖籃,近些年來,他們還誕生了諸多足球、籃球明星。這所學校從2005年才開始辦籃球班,現在已經有8名球員被NBA選中,其中包括2017年的6號秀,奧蘭多魔術隊的前鋒喬納森-艾薩克。
在美國,這樣的體校並不少。NBA球星卡梅隆-安東尼、凱文-杜蘭特的母校橡樹山高中,也是以培養籃球特長生聞名全美,只是不像IMG在各個體育項目都能開花結果。
管理嚴格,不美式的封閉學校
IMG學校有著極強的封閉屬性。這一點更像中國的寄宿學校,比如衡水中學。美國的大多數校園都沒有圍牆與大門,IMG不僅有院牆,而且門衛戒備森嚴,車輛出入都需要證件。
學院全景的電子地圖 左下角為大塊的高爾夫訓練基地
管理嚴格,就是IMG學院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作為一所寄宿學校,學生很難隨意進出,其他細節也體現了這一點。比如課程表,一般的美國高中,都是八點上學,下午三點放學,中間有午休。IMG學院的學生,受到的監管就完全不同了。
學生宿舍
早上6點45分起床,洗漱、早餐。7點45分到9點05分,是第一堂文化課;9點10分到10點30,第二堂文化課,有時候還要延長25分鐘,直到10點55分下課;第三堂課是11點到12點20。中飯過後,就全部是體育訓練時間了,從1點10分到5點45分,期間沒有休息。而在晚飯以及短暫的休息之後,他們要再上課,從晚上7點30上到9點。
這份課程表,與國內的一些高中名校也相差無幾了。國際學員則更辛苦,他們需要先在上午的課程學習英語,過關之後再接受正常的學術教育。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的食堂。「學校的食堂,是肯定沒有碳酸飲料的,只有水、果汁、以及運動飲料等健康飲料,」負責中國學生對接、剛從密西根大學畢業的張思聰告訴騰訊體育。
學校的餐飲搭配,也都是為運動員而定做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認真對待。該校從來沒有將管理身體寄託於學生的自覺,而是採用了強制措施。對他們而言,這就是學習的一部分。與其他高中學生相比,他們更多地依賴身體。
學費昂貴,這是美國最貴體校
作為一所體校,IMG的學費有點貴的驚人。
IMG學院有兩個系統,一個是5到12年級的全日制學校,另外一個是各種短期的訓練班或者培訓班。訓練班的收費,和時長有關,夏天的項目,每個星期大約1000美金,約合人民幣6700元。在校的學生,每個項目的學費不等,對設備要求高的高爾夫等項目,大約要6萬5千美金,約合人民幣44萬,再加上住宿費,以及到外地打比賽的費用,每年至少要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7萬。
作為參考,2018年美國最貴的私立高中,位於德拉瓦的聖安德魯學校,學費大約是5萬5千美元一年。(數據來自商業周刊)
學院的健身房
學費雖然貴,但都是有理由的。該校的設備、環境都很好,學校有兩個健身房,一個側重於力量,另一個是力量加康復。從設備的數量,到設備質量,絲毫不輸NBA等職業球隊的水平。記者參觀了比較大的健身房,正巧還碰到中國女足學員在進行訓練。
學院的健身房
健身房
「佛羅裡達常年陽光,太適合搞體育了。幾乎所有的網球明星,都在這裡訓練過,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張思聰說。
網球名將阿扎倫卡正在練習
在去健身房的路上,記者和張思聰順道去網球場看了看,果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拿過女子網球世界第一的阿扎倫卡正在揮拍練習,旁邊站了幾個學生。這種偶像加成,對學生不只是有情感上的激勵,也有金錢上的增值。
而想到該校的另一個特點:極高的升學率,高昂的學費似乎也不是那麼難接受了。大部分接受騰訊體育採訪的學生、家長都毫不諱言,「能上一所好大學比什麼都重要」。
招生準則,體育成績並無限制
學費昂貴,但孩子們對IMG學院仍然趨之若鶩。「奧蘭多有迪士尼,大家知道這是孩子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對於體育生來說,IMG學院就是他們的迪士尼,」IMG學院負責國際生的一位女士說。
而這麼一個明星體校招生,居然沒有體育上的門檻,入學非常容易。「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可以申請來我們學校讀書,除了學習成績,並沒有體育成績的限制,」IMG負責中國招生的匡博士說。
IMG雖然是體育見長的學校,但是他們首先是個學校。該校的入學的門檻,不是體育和身高等條件。所以,能來這所學校的孩子們,除了家裡有錢,最主要還是因為熱愛體育。
愛麗絲來自於德克薩斯,平時是個瑜伽教練。她女兒阿麗亞今年十四歲,從九歲開始,就迷上了足球,「我把球放到她手裡之後,她就沒放下過」。阿麗亞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並且是當時足球俱樂部的成員。她所在的隊,獲得了當地的所有冠軍,為了打更高水平的比賽,愛麗絲每周末要開車帶阿麗亞去達拉斯,單程就要兩個小時,這對有工作的母親來說是個挑戰。
去年阿麗亞參加了IMG學院的一個短期訓練營,回家後收到了學校的邀請函,希望她可以成為全日制學生,學校提供助學資金。阿麗亞非常興奮,愛麗絲也覺得這是對女兒最好的一個方法,她不用每周開車四個小時,而且女兒可以每天接受訓練。
接受記者採訪的大衛 他的孫子在IMG練習足球
大衛來自北卡,他的孫子傑森也酷愛足球。在讀小學的時候,傑森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進入美國國家隊。為了幫助傑森實現夢想,他的父母帶著他四處打高水平比賽,每周也是開車至少單程一個小時。
傑森的父母,比較了很多體育學校後決定選擇這裡。「雖然學費有點貴,但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很滿意,學校基本做到了我們期望的一切」,大衛告訴騰訊體育。
應試教育,這所學校另闢蹊徑
IMG學院的升學率高,也有其獨到之處,那就是培養出符合美國大學需求的體育特長生。他們的學生,基本分成兩部分申請。
一部分是天才運動員。IMG能助他們參加各項賽事,只要得獎,就能得到大學招生辦的關注。就像該校的女子田徑,一直受各所大學招生辦所器重,有多達18所NCAA(全國大學體育協會)學校願意提前特招。另一部分天賦並不那麼出眾的學生,憑藉的就不只是體育成績了,而是體育+領導力。
這是另一種應試教育。對美國大學而言,他們招收的並不只是體育天才,他們更看重學生通過體育運動而形成的人生觀、世界觀;如果能成為運動中的領導者,他必然擁有著更出眾的才能。不只是大學青睞,美國的企業招聘也更鍾情於那些擔任過體育隊領袖的人才。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中,體育運動中的領導者,擁有更堅毅的個人品質,在時間管理和解決問題方面的綜合素質更高。顯然,這樣的人要比只會考高分的學生優秀。
IMG的學生
所以,IMG的招生口號既是「Building tomorrow's leaders(打造明天的領導者)」。「我們要讓所有的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目的並不是只是成為頂尖的運動員。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如何抵抗壓力,如何團隊作業,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非常重要,」IMG學院負責全球招生的瑪緹娜告訴騰訊體育。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抗壓能力,他們還採用了高科技。在西區健身房的二樓,有一個心理訓練中心,配備了很多只有在職業球隊才能見到的設備,包括訓練眼睛和手適應能力的設備,以及利用虛擬實境技術,模擬比賽的設備,學生可以置身比賽當中,鍛鍊抗壓能力。
心理訓練中心的設備
這所體校不是只為了競技體育存在,而是將體育的團隊、領導思維,融入到生活和教學中。「Champions of the game. Leaders for life(比賽的冠軍,生活的領導者)。」
這是他們的校訓,也是體育特長生「應試教育」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