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也能走後門:華人富豪花一千萬造假,把兒子送進哈佛

2020-12-09 騰訊網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在美國,也有一句類似的話——「一代藤校,代代藤校」(即常青藤聯盟高校),說的是,如果父母出身於名校,這些人群的孩子更可能也上名校。

一方面是說,優秀的家長培養優秀的孩子,比如高素質的父母能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或者是子女繼承了父母較為優越的基因和天賦等等。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背後的貧富差異、「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

近些年,高校招生舞弊案接連爆出,大眾逐漸發現,來自特權階級的孩子不用好好學習也能上個好大學,靠的就是基於家庭的優勢背景,花樣頻出的違規舞弊手段。

令人多少人心嚮往之的哈佛大學

圖源:Timothy R. O'Meara

2019年3月,美國爆發史上最大規模的高校招生舞弊案,涉案人員從上市公司CEO、投資人,到好萊塢女演員,而涉及到的高校包括南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等耳熟能詳的世界級知名高校,引發關注。

遮羞布掀開,既得利益者卻並沒有因此有所收斂。

今年11月,又爆出一名華裔商人,斥資至少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87.7萬元)向哈佛大學前擊劍教練行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以擊劍特長生的身份送入哈佛大學就讀。

左為趙傑,右為趙傑的小兒子,中上為哈佛教練布蘭德

一千萬就能買到哈佛文憑

一千萬人民幣,買個哈佛文憑,貴嗎?

顯然,這個數字不是一般人能付得起的。

涉事華裔商人名叫趙傑,是美國電信公司iTalk Global Communications的執行長,該公司為海外第一大華裔電信運營商。

左一為趙傑

圖源:PRNewsFoto/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2012年,趙傑在維吉尼亞擊劍學院結識了該學院創始人兼教練Alexandre Ryjik,並通過他認識了皮特·布蘭德(Peter Brand),哈佛大學前擊劍教練。

2013年12月,趙傑向一個擊劍慈善機構捐贈了100萬美元。同年12月,大兒子(Eric)被哈佛大學錄取為擊劍專業學生,次年秋季入學,後來成為校擊劍隊隊長。

隨後,該慈善機構向布蘭德及其妻子創辦的「彼得·布蘭德基金會」(Peter Brand Foundation)轉贈10萬美元。

2016年,布蘭德將自己的一棟鄉村小屋掛售,該房產按照當地標準估價為54.93w美元,而趙傑卻用將近100w美元、將近兩倍的價格買下,並為布蘭德購買了新車,為其抵押貸款、新房裝修支付了全部費用,甚至還為布蘭德在賓大就讀的兒子出了大學學費和貸款。

由此,趙傑又將小兒子以優秀擊劍運動員的身份送進了哈佛大學。

然而,相關部門也發現了異常。

根據法院文件,布蘭德出售給趙傑的鄉村小屋被估價官們評估為「古董」「破舊」「毫無意義」,估價與售價相去甚遠,虛高的購買價格促使市政府官員對房屋進行了審查。

布蘭德在Needham的房子,值100萬美元嗎?

圖源:(WBZ-TV)

而且,趙傑在購入這棟房子之後,一次也沒有住過,並在17個月之後,以66.5萬美元這樣虧損慘重的價格再次出售。

2017年,哈佛大學的正式招生委員會在審查所招募運動特長生的申請時,其文理學院院長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對布蘭德和趙傑二人之間的房地產交易進行了調查,裁定布蘭德違反了學校的利益衝突政策,於7月份予以解僱。

在接受《波士頓環球報》採訪時,趙傑否認了購買房產的任何不尋常之處,並堅稱購買房產是一種投資,也是對他的朋友教練的青睞。

目前,兩人以「串謀實施聯邦計劃賄賂」的罪名被拘捕,根據美國司法部官網的新聞報導,這次案件最高將判處5年徒刑,以及25萬美元的罰款。

美國國稅局刑事調查部代理主管特裡·辛普森(Joleen Simpson)在一份聲明中說:「布蘭德和趙的舉動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希望今天對指控的宣布向其他人表明,將不會容忍欺騙以獲取不公平的優勢。」

體育特招生,造假重災區

圖為辛格

圖源:Scott Eisen / Getty Images

2019年美國大規模高校招考舞弊事件「辛格案」當中,華裔學生趙思雨的父母,就花了6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79.4萬元)請加利福尼亞州Newport Beach名校中介威廉·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向史丹福大學的帆船隊主帥行賄,以帆船運動員身份將趙思雨送入史丹福大學。

趙思雨在直播中自述「只要努力,考上斯坦福不是夢」,後被扒出為造假入學。

圖源:網絡

此次案件中,另一位華裔學生Sherry Guo也是用了同樣的路數,其父母向辛格支付了1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90萬元),偽造了中國國家女子青年足球隊隊員和南加州一家知名足球俱樂部的副隊長的身份,以體育特招生的名義進入耶魯大學。

當然,偽造體育特長生的辦法絕非「華裔專屬」,而是普遍現象,比如美國女性洛莉·路格林 (Lori Loughlin),就將兩個壓根不會划艇的女兒塞進了美國南加州大學賽艇隊。

演員路格林因舞弊案,被判處2個月監禁和15萬美元的罰款。

圖源:Getty Image

所涉及到的運動門類也是各式各樣,有排球、網球、帆船、水球、擊劍等等。

那麼,為什麼體育特招生會成為造假舞弊事件的「重災區」?

大學籃球隊教練與球員

圖源:Andy Lyons/Getty Images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偽造體育特長生身份是美國招考舞弊當中比較常見的手段,主要原因在於,像布蘭德這樣的體育教練,在招募運動員上有較大的權力。

招募體育特長生的步驟有五個:1.體育教練尋找符合要求的準運動員;2.教練向運動員發送招聘信以了解報考意願;3.教練對運動員取得聯繫後進行深入評估;4.教練提供招募名單;5.與運動員正式籤約。

可以看到,整個流程基本上是由體育教練或負責人進行安排和操作,因此在其中舞弊和造假的空間相當大。如果不是競爭較為激烈的熱門領域,比如橄欖球、籃球等,小眾運動領域的教練造假實際上很難發現。

因此,收買教練,偽造體育成績,並予以錄取,是在賄賂案當中比較常見的做法。

不僅如此,各大高校的體育生招募政策,也給這個領域的造假提供了動因。

每年,各大高校都有一定名額留給體育特招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onathan Cole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常青藤高校錄取的學生當中,有20%是體育特招生。

和國內的情況類似,美國的體育特長生也是通過降低門檻和要求的方式給予招生優惠,體育生的GPA要求根據學校情況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地低於正常招錄入學的學生。

數量多,門檻低,當然會引得一些鬼迷心竅的富人家庭盯上體育生這塊「香餑餑」。

美國大學球隊

圖源:Kevin C. Cox/Getty Images

有讀者可能會問,那高校為何要招募這麼多體育生、開設相應體育項目呢?

從直接利潤來看,體育項目可以給大學帶來相當豐厚的收益,包括媒體版權、門票銷售、品牌、節目播放、捐贈等,一些體育強校每年可以獲得數百萬美元的資金收入,像阿拉巴馬大學,體育方面的收入達到近1.24億。

而另一方面,體育品牌的建立,也有助於學校樹立聲譽、提升名氣,從而吸引更多的生源。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高校要為體育「敞開大門」了。

天價文憑的背後,是什麼?

圖源:網絡

800萬、1000萬、4200萬……一個個「天價」賄金數額令人咋舌。

名校光環究竟有多值錢,才能讓望子成龍的富人家庭樂此不疲地往教育砸重金?

除了父母的名譽、面子、「龍生龍鳳生鳳」的說法,名校文憑加持,也確實能夠給這些富家子弟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良好的教育資源,人脈圈子、校友資源等等。這些理由都驅動著特權階層花天價鋌而走險。

而對於平平無奇的「打工人」來說,教育資源也好,人脈資源也罷,這些理由也同樣驅動著我們寒窗苦讀、父母起早貪黑。

不管在哪個國家,教育公平,始終是刺痛公眾神經的問題。

圖源:網絡

據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數據顯示,美國人對高等教育的重要程度和信心程度均有顯著下降。

《教育社會公平手冊》主要譯者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彭正梅提出,「近代民族國家的發展使教育制度化,教育成為了一項公民權利和公共責任,但從更廣泛的歷史視角看,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少數精英群體的特權。」

因此,天價文憑的背後,呈現的不僅僅是美國教育體系當中的制度性漏洞,更是再一次向大眾揭示了教育資源向富有家庭傾斜的不爭事實,階層固化問題愈加嚴重,寒門出貴子,也將更加困難。

一千萬買哈佛文憑,值不值?

這種招生黑幕,你是否也聽說過?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聊聊~

參考資料:

https://www.scmp.com/news/world/united-states-canada/article/3110104/tycoon-jie-jack-zhao-and-harvard-coach-peter-brand

https://www.justice.gov/usao-ma/pr/former-harvard-fencing-coach-and-maryland-businessman-charged-bribery

https://apnews.com/article/business-boston-conspiracy-3cb83b7358b2c6bb4ff4c9681afa48c5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ducation/2020/11/16/harvards-former-fencing-coach-maryland-businessman-arrested-college-admissions-scanda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education/bribery-scandal-points-to-the-athletic-factor-a-major-force-in-college-admissions/2019/06/12/b2fc39dc-7e3a-11e9-8bb7-0fc796cf2ec0_story.html?itid=lk_interstitial_manual_5

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0/11/18/harvard-fencing-scandal-affidavit/

https://education.seattlepi.com/importance-college-athletic-programs-universities-1749.html

https://apnews.com/article/3df364393b20492e966be0f69b8f2f

https://news.gmw.cn/2020-07/16/content_33997266.htm

https://www.forbes.com/sites/michaeltnietzel/2019/12/12/americans-view-of-higher-education-takes-a-major-drop/?sh=38a6022e5ba5

相關焦點

  • 「我把孩子送進了藤校,卻葬送了他的一生」
    其中,以哈佛的錄取率最低,只有4.5%。相比之下,英國的頂尖學府劍橋牛津的錄取率分別是17.5%和21%,這一對比竟然讓人生出了牛津劍橋隨便進的感覺。面對如此之高的門檻,這不禁令人發問:常青藤真的值得嗎?藤校是否被過於神話了?
  • 在美國,誰能把孩子送進哈佛?
    家庭背景與收入是這項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結果來看,哈佛大學對於富裕家庭和校友子女的偏愛仍然是顯而易見的。高價學費僅僅是阻礙普通家庭孩子進入哈佛的第一道門檻,實際上,為了增加錄取機率,在高中階段為孩子尋找升學顧問(也就是俗稱的申請中介機構)已經成為了現在的潮流。有超過20%的哈佛新生表示,自己在申請階段接受過私人顧問的幫助。
  • 誰能進藤校?
    從數字上來看,每年有超過兩萬五千名學生能夠收到藤校的錄取書,這個數字給了許多家長很多遐想的空間。那究竟誰能進藤校?盟君收集了多位藤校及名校招生官的意見,來給大家一個參考。我不能告訴你藤校在找什麼樣的學生,但是我能告訴你耶魯在找什麼樣的學生。我和哈佛校友會的負責人有過這方面的交流,哈佛和耶魯在對申請者的篩選上有著很多的相似性。很多我面試完給出了正面推薦的學生都獲得了耶魯的錄取,所以我覺得我在這方面還是有話語權的。1. 申請者所有科目的學習都必須非常優秀;2.
  • 京領藤校科研 | 桃李遍藤校的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來了!
    對於想要學習金融專業的青少年來說 能夠獲得任教於哈佛、耶魯等藤校、 與多家世界知名投行合作的 Lauren Cohen教授的親自指導 夢想離你還會遠嗎?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為什麼他能被藤校錄取,而且還不止一所呢?張老師憑藉多年與哈佛同事溝通交流的經驗,與往年被哈佛大學成功錄取的自己學生案例,他發現很多想申請藤校的學生,內心想法比較多,但卻不知道哪條路是正確且最有效的。通過張老師的調研,發現藤校更喜歡主題和含義比較深刻的作品集項目,它們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與經驗,從社會矛盾著手製作作品集項目。
  • 「佛系」哈佛媽媽?揭秘藤校申請中你所不知的真相
    不必吐槽,「構造資源鏈條」是美國的精英教育的本質,而藤校的初衷就是為了貴族培養未來領導者。創立之初,哈佛錄取率高達90%,就是因為他們秉持精英教育的原則:只招貴族,只教貴族,只出品貴族。今天,這種名校的「傳承」依然從每個被錄的藤校寶寶身上捕捉到千絲萬縷的聯繫。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大滿貫,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即便如此,斯芬克Y同學還是所向披靡,不僅獲得哈佛大學offer,還斬獲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共計4所藤校的offer,並成為建築學院最高獎學金以及最高榮譽錄取獲得者。為什麼他能被藤校錄取,而且還不止一所呢?
  • 閒聊美國教育體系之三——藤校與教育思維
    近十多年來,如何爬藤的話題在華人的圈子裡是越來越火爆;參加各種各樣興趣班的華人孩子的年齡也有越來越小的趨勢; 具有虎媽心態的華人父母的焦慮感也越來越重。尤其是網上有關爬藤的文章多如牛毛,但幾乎都是以個案為例子,從技術層面入手講解藤校錄取的遊戲規則,而且著重結果,說法各異,這種複雜性更是讓華人父母憂心忡忡。
  • 常青藤盟校的五大迷思
    從近期的哈佛大學錄取醜聞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些有錢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進入精英院校學習,做了多麼過分的事情。在耶魯大學的一起醜聞中,一名女孩的家長斥資120萬美元製作了一份虛假運動員檔案,將他們的女兒「打造」成一名「足球明星」。為什麼無論是那些通過正規途徑申請,還是通過違規操作進入常青藤盟校的學生,都這麼想被錄取?
  • 如何從藤校錄取規則背後的歷史和真相,理性看待「爬藤」高昂代價?
    至於理工科類,不是說藤校很差,但能和藤校相提並論的學校實在太多了。另外,如果你以為所有的藤校都是私立學校,那麼你又錯了。康奈爾大學就是一個例外。儘管它是一所常春藤盟校,是一所私立學校,但它的一些學院從紐約州獲得資助,所以有時被稱為州立合同大學。
  • 對於藤校來說SAT1520和1560有何區別?藤校更偏向什麼樣的學生?
    藤校看中學生的什麼品質? 在此,先說一點,成績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然而我們要記住的是藤校只收最合適的學生,而不是最優秀的申請者。許多華人孩子是好高中的第一名,未能被HYPSM等大藤校錄取的卻不在少數,家長們大都從學習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其他四五個關鍵點去發現問題。一個朋友的兒子學習極好,被同學們稱之為天才。他高中就到布朗去上數學課拿過全國數學獎,SAT1成績1580而SAT2門門滿分,課外活動看上去是全才。他一心想上哈佛,結果沒被錄取,去了布朗。
  • 在美國,不止是華人才有「虎媽」
    大妞曾在一段視頻中說:我媽媽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父母對我寄予了厚望,並相信我能有能力完成,這讓我更有自信。大妞蔡思慧2015年從哈佛畢業,獲得哲學和樊文雙學位,2018年獲得耶魯法學院碩士,現在在大法官辦公室工作,並且有計劃成為陸軍檢察官。小妞蔡思聰在2018年獲得哈佛大學藝術史學位,目前在紐約某公司擔任分析師。
  • 美國常青藤盟校本科全獎「民間」論壇
    常青藤盟校本科全獎的成功申請經驗。連續幾場絕妙的翻譯和點評,與哈佛「小子」Jacky《華裔男孩的哈佛、耶魯藤校及全獎申請經驗(附贈經驗福利)》和及藤校家族猶太裔Joel《藤校家族猶太裔Joel的教育聖經(精華版)》的精彩互動,尤其是不經意間提及「
  • 耶魯、哈佛等捐贈基金收益腰斬 藤校基金為啥失利?
    來源:中國證券報耶魯、哈佛、哥倫比亞捐贈基金收益率集體腰斬!常青藤名校基金為啥投資失利?常青藤名校(簡稱「藤校」)捐贈基金是資管機構競相爭取的「金主」,耶魯捐贈基金被專業投資者更是被稱為長期投資的成功典範,其奠基人大衛·史蒂文森被稱為機構投資教父。
  • 中國最牛單親媽媽鄒翃燕,把腦癱兒子送進哈佛,她是如何做到的?
    鄒翃燕用自己的愛和專業的教育知識,把腦癱兒子成功送進了哈佛。她也是一位教育專家,從師34年之久,是湖北教育廳專家庫入選專家,她曾參加央視《面對面》,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等多個電視臺,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
  • 博實樂英國上「牛劍」,美國進「藤校」
    美國「藤校」錄取率低至1%博實樂Offer為何不減反增?美國名校以常春藤盟校為代表,錄取率連年創新低。自然能在教學上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輔導。最牛藤校導師團隊額外提供語言、課外活動、專業規劃、文書寫作、面試培訓等一站式申請輔導,帶優秀的學生衝擊美國頂尖名校。
  • 申藤牛媽:把我的女兒送進藤校後,我終於弄明白了爬藤是怎麼回事
    各海外中文網站上關於如何進藤(名)校的討論總是如火如荼,經久不衰,還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縮寫為「HYPSM」稱之為「大藤」,其他名校統稱為「小藤」。有網友為此創造了風靡論壇的術語,把老中家長及孩子為進名校本科而做的努力統稱之為「爬藤」。
  • 美國藤校那些謠言,你被騙過嗎?
    最近經常有小夥伴問:「藤校的申請不是全美最難的嗎?ta為什麼就能收到這麼多offer?」或者「藤校更看中標化還是體育成績?」 這些問題,其實很多都源於大家對於藤校的誤解。關於藤校的謠言,你中了幾個呢?一、標化優先?
  • 申藤牛媽:親手把我的女兒送進藤校後,我終於弄明白了爬藤是怎麼回事
    各海外中文網站上關於如何進藤(名)校的討論總是如火如荼,經久不衰,還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縮寫為「HYPSM」稱之為「大藤」,其他名校統稱為「小藤」。有網友為此創造了風靡論壇的術語,把老中家長及孩子為進名校本科而做的努力統稱之為「爬藤」。不過,也有些人不以為然,常以名校中的差生來看低名校的本科教育。
  • 賓夕法尼亞大學招生賄賂醜聞曝光,那些「藤校保錄」背後的骯髒交易
    起訴書中還提到,不僅賓夕法尼亞大學存在這樣的情況,其他頂尖大學或多或少也有類似通過造假成為高水平運動員而獲得入學資格的情況。針對行賄的具體細節,起訴書中這樣表述:Esformes在招生過程中採取了「故意欺詐」的方式,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手段拉攏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員工,從而在招生過程中為他的兒子提供極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