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藤校來說SAT1520和1560有何區別?藤校更偏向什麼樣的學生?

2021-02-28 AP考試小幫手

本文整理自微信公眾號:美國留學快報

微信ID:liuxuekuaibao

如何讓孩子準備申請材料或怎樣培養孩子,才能讓孩子順利地進入藤校,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經常會有家長疑問,成績重不重要?活動重不重要?藤校看中學生的什麼品

 

在此,先說一點,成績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然而我們要記住的是藤校只收最合適的學生,而不是最優秀的申請者。

就如同杜克大學本科的副教務長和院長Nowicki說的「Duke is increasingly seen as a place to be,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We’re obviously a top-ranked school, but I think that students are smart enough to realize that rankings aren’t everything.」杜克大學是一所排名頂尖的世界名校,但是我同樣認為申請杜克大學的學生不會只看中學校的排名,還有很多比學校排名更重要的因素。

學生除了排名還會參考學校的學術環境、社團活動、地理優勢、就業機會和校園文化等等因素。

 

對於學校,排名是硬性指標,但卻不是學生參考是否申請的唯一標準。同樣,對於學校來講,學生的成績是重要決定錄取的重要因素,卻不是唯一決定性指標。

對於名校更是如此,例如「對於美國頂尖高校,TOEFL成績左右差7-8分,SAT左右差30—40分都是正常的,學生之間的差別還是在特色上,學校會更注重對軟性標準,也就是考生軟實力的考察。

算成績和錄取率的關係。我們先來看看SAT1520和SAT1560,藤校的錄取機率分別是多少。

 

除了康奈爾大學,SAT1560的成績高於去年錄取的學生的平均分,所以錄取機率有所上升以外,剩下的藤校都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我們來看看,藤校眼中合適的學生,究竟是什麼樣?

看點:

不像中國一次高考定終生,勝者為王敗者寇的大學錄取方式,美國名校的招生是要多元化地綜合審核申請者,不僅僅要看高中在校平均成績GPA與年級排名,標準考試SAT,同時還要透過學生的申請文章,課外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及表現出的各種特長及領導才能,老師的推薦信,以及面談等等來判斷申請者是否適合(Fit)該校。

一般美國高中生如想進名校,都要修煉得像個全才,有老中家長戲稱為「十項全能」,但全才也不一定就能被錄取這就造成了不少老中家長對名校招生的困惑,以致他們會為一些學習成績極好卻被名校拒收的孩子惋惜,同時也對名校的錄取標準感到無所適從。

關於美國名校招生的介紹資料可謂是多如牛毛。表面上看,美國名校的招生目標是要網羅最優秀的學生,實際上這個優秀的標準和中國的標準有很大區別。

名校的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學習,在與寢室室友的互動中,以及在飯廳、教室、研究小組、課外活動與他人的互動中,同樣可以學到很多豐富的經驗。也就是說,「人」是名校經歷裡最難能可貴的部分。

所以,名校要招收各種各樣的適合(Fit)學校要求的人才,而且是「風物長宜放眼量」地招攬人才,特別是那些具有影響力的人才。

大多數被名校錄取的學生都是具備多方面才能和影響力的全才。

這些學生在學業、課外活動以及個人特質上(如人格、領導力、求知慾、創造力和對學習的熱忱等),都有傑出的表現。

校方認為:這些多才多藝的學生,能在各方面投注相當精力並取得不菲成就,在將來的大學甚至往後的人生中,他們更可能以同樣的態度去持續地獲得榮耀。校方期待這些具備突出個人特質的學生,能在大學四年裡互相影響和學習,並於畢業後在各地為母校發揮正面的影響力。

名校也會錄取很多不是全才,但在學術或課外活動中擁有卓越成就、而且個人特質表現突出的學生。

對那些極具學習精神求知慾強並提供學術成果的申請人,學校更看重他們的學術成就,並視他們為最有潛力的學術新星,期望他們現在或將來能在學術方面為學校爭光。

那些在課外活動表現突出並具有某些方面特長的人(藝術、美術、開公司、搞慈善或競選等等),學校認為是他們的人格特質促成了他們的成就,希望他們入學後能在各種學校活動中繼續發展,特別是具有傑出領導才能的人,將來很可能就是學校的榮耀或大金主。

而那些體育好的學生,學校需要他們現在就能替學校贏得比賽。

名校招生的多元化,不僅僅是為了保證學校的發展後繼有人,同時也要後繼有錢。

因此,名校還會招收不少富翁和名人的子女。學校肯定希望他們的家長,現在就能多給學校捐錢和其他政治以及社會活動上的支持和幫助,因為這些子女將來成為金主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

申請大學時,成績好並不是名校錄取時的主要考量。在招生官員眼裡,SAT的1540和1600分沒多大區別,只是考生臨場發揮的好壞。當申請人的學術成績差不多時,那比的就是其他幾項了。如課外活動,老師的推薦信,各種特長,領導才能,以及申請短文等等,在錄取時都佔很大的比重。

想進名校的華裔子女如果學習不是特別地拔尖,不能拿到州裡前幾名或全國的獎項,除了要成為全才外,還必須發展其他方面的特長和亮點才行。而這些特長和亮點需要申請者自己告訴招生官員才行。

一個女生在校成績應該是年級第一,SAT的各門考分也不錯。她一直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是三個校隊的隊員及其中一個校隊的隊長,還喜歡滑雪、衝浪,等等,這就與許多亞裔孩子不一樣。面試的人都對她的活潑開朗很感興趣,甚至奇怪她身為亞裔竟不會彈鋼琴拉小提琴。

她當了兩年多輔導小學生的義工,也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組織,作了一個小俱樂部的頭頭,連續兩個暑假到餐館打工,等等,但這些幾乎是每個想申請HYPSM的人都具備的條件。

如果成績不差,各項基本要求也具備了,能否在眾多的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申請材料準備的好壞就相當重要了。

當初這個女生讀的是私立高中,就是因為貪玩粗心的性格,使得她的學習成績實在很難在亞裔孩子群集的公立高中拔尖。所以曲線救國,讓她去了私立學校,稍推一推她,就做了第一名。

著名私立學校的另一個好處是,他們的升學顧問和體育教練都與這些名校有聯繫,知道名校如何錄取學生,在指導學生申請時會給學生很多很好的建議。

許多華人孩子是好高中的第一名,未能被HYPSM等大藤校錄取的卻不在少數,家長們大都從學習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其他四五個關鍵點去發現問題。

一個朋友的兒子學習極好,被同學們稱之為天才。他高中就到布朗去上數學課拿過全國數學獎,SAT1成績1580而SAT2門門滿分,課外活動看上去是全才。

他一心想上哈佛,結果沒被錄取,去了布朗。當時家長認為是因為孩子的在校成績GPA排名稍後。後來女兒要申請大學,我向他家長討教經驗時,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發現他的課外活動很豐富,但從沒做過義工是一大缺憾。還有申請文章寫得太匆忙,根本沒有展現出其個人特質。

十多年前,我們這裡一個學校排名第二的華裔女孩去了哈佛,而第一名未被錄取。

那女孩看上去文靜漂亮,卻在十一年級時報名參加了《Seventeen》雜誌舉辦的青春女孩大賽,經過一番過五關斬六將,最後進入了前十名,拿了很大一筆獎金,在學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她在介紹申請大學的經驗時,特別強調這個隨申請表附上的比賽結果材料,讓她在申請多所名校中獲益匪淺。事實上,能進入那個比賽前十名的女孩,個個都機智過人,多才多藝,能力就不是一般人具有的。她的學習成績又是那麼出色,即使有其他的薄弱環節,名校也會對她刮目相看的。

還有一個朋友的兒子被MIT錄取,申請時隨材料寄了一張拉小提琴的音像盤。

因為一些比她兒子成績好的同學都沒被MIT錄取,家長好奇,就打電話去問原因。招生辦公室的人告之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其小提琴音像盤讓MIT的音樂教授看了,評價說她兒子已具備了報考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的水平,而MIT的學生樂團最需要這樣的人才;第二個理由是他曾在州裡的電腦比賽中拿過第三名。招生的人說,成績好的人太多了,就只能看其他方面的特長了。

1.申請文書Essay在名校申請中是非常重要的。

各項學習成績僅僅是一堆呆板的數據,Essay才是申請人的臉面(Face)。

Essay不是Show off,而是要讓招生官員讀了你的文章後,馬上就能感覺和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Passion和你的Passion是什麼,以及有沒有在大學和未來發揮個人影響力的潛力。

好的Essay一定要清楚地告訴別人:我是什麼人(Who am I)。這也是為什麼好的Essay都是非常個性化和私人化的。一般申請人都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他們的Essay,甚至是父母也不行。

很多孩子不知道Essay的重要性,特別是不重視寫作的男孩,往往臨時抱佛腳,最後幾天裡才草草寫好,就匆匆隨申請表寄出了。不少很優秀的全才孩子成績特好並有特長,卻未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事後檢查原因,大多數都說Essay沒寫好或申請材料沒準備好,等等。

因此,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在暑假中就應寫出草稿,這樣一開學就可以讓升學顧問或英文老師審閱提意見,孩子也有時間多次修改。

Essay的寫法有很多書籍可供參考,要儘量避免寫大眾題材。能讓讀的人深植腦海,又趣味盎然的才是好文章。可以用一個故事或場景起頭,由此展現出自己的見識經歷,各種能力,然後敘述和強調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等,同時自然不經意地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和個人特質。

正是因為很少有人特別是華人家長知道或願意分享這點,所以凡是有人問我孩子應如何申請學校時,我都反覆強調Essay的重要性和如何寫好Essay。有個朋友的孩子要申請大學。我看了她的申請材料,沒有什麼興奮處。她在高中11年級的排名35名,SAT1和SAT2的分數都不高,得獎很多,都是地區小獎,只有寫作曾得過地區大獎。唯一的可看點就是她在法院做義工多年,並當了義工組長。

寫作是她的強項,這就有戲。我建議她把法院工作作為亮點在申請材料中加以突出強調,Essay就寫法院工作的感受,一定要寫出自己的Passion和領導才能這個個人特質。

我還給了她關於如何準備申請材料的一些其他建議。後來,她和她父母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申請材料的準備上。她被MIT和芝加哥大學錄取了,是當年學校中唯一進了MIT的學生,成為畢業生中的一匹黑馬。同校的其他名列前茅的幾名女同學也申請了MIT,卻都沒有被錄取。

2. 推薦信在名校錄取審核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

招生官員可從這些推薦信中,拼湊出學生有關的人格、領導力、求知慾、創造力和學習精神和潛力等個人特質,並結合申請短文以及其他的申請材料,加上面試,來得到關於這個學生的完整印象。

同時,招生官員透過這些推薦信,也能判斷出學生的申請短文和其他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一致性。

找學校老師寫推薦信時,一定要找對自己有充分了解並印象深刻的老師來寫。但是,公立高中學生太多,老師特別是年級升學輔導老師,往往難以應付。

如果對學生不是很熟悉,其推薦信很容易流於空泛,就會影響它的說服力。申請人可以讓課外活動的指導人、打工的僱主、社會組織的領導人、或教會牧師等對自己有足夠了解的人來寫推薦信,作為對學校推薦信的補充。如果學校的推薦信已提供足夠有力的相關信息,那就不要再送額外的了。

3.  填表時的注意事項

很多人在填申請表時,分不清主次和輕重,把所有的獎項都搬出來,以為填得越多越好。其實,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獎不在多,獎大則好。因為名校招生官員更看重大獎。所以,獎項的排列和選擇也很重要。排列時,要從大到小:全國大小獎,全省大小獎,地區大小獎,等等。

時間順序是12年級到9年級。這些獎中還要看哪些獎與申請人所選的大學專業有關,有關的排前面,無關的排後面。如果得獎很多,那些地區小獎特別是9年級時的小獎,都應該棄之不填。

同理,課外活動中的俱樂部及各種學生組織,也不要填太多。名校招生官員不僅要看申請人課外活動(包括義工)的多少,而且一定要看是否有領導才能的。

如果參加了三年還沒當上主席之類的小俱樂部等,就不要填上去。但體育活動可以年年填,最好能從一般隊員最後變成主力隊員或隊長。因為從這些活動中,名校招生官員可以看出你的commitment和各種能力。這些都是我女兒的升學顧問給她的建議。

任何事情能否成功除了本人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是否Fit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外界Fit自身,也是自身Fit外界的問題。

我認為,選擇一個合適(Fit)的名校和專業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不能Fit學校,就不會被錄取。如果學校不Fit孩子,孩子上了名校也不會開心。很多名校幾乎每年都有學生退學,與他們在學校過得不順心及心理壓力太大有關。


我總替有些家長可惜,他們花了很多錢逼著孩子上某些藤校,全不顧孩子是否適合該校。爬藤的日子不浪漫。讓孩子進名校,就是為了他們將來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們家長不要本末倒置。

所以,在美留學的,正在努力申請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一抓一大把,高校並不需要另一個中國人,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你」。一個有獨特經歷的,風格鮮明的你。

 ---完---

相關焦點

  • 誰能進藤校?
    我不能告訴你藤校在找什麼樣的學生,但是我能告訴你耶魯在找什麼樣的學生。我和哈佛校友會的負責人有過這方面的交流,哈佛和耶魯在對申請者的篩選上有著很多的相似性。很多我面試完給出了正面推薦的學生都獲得了耶魯的錄取,所以我覺得我在這方面還是有話語權的。1. 申請者所有科目的學習都必須非常優秀;2.
  • 常青藤盟校的五大迷思
    這種對於體育水平的偏好甚至超過了對於親屬為校友、種族背景的偏好。最近的哈佛訴訟案提供了一份十分具有說服力的數據:學術能力中上等,不具備高水運動能力學生的錄取率為0.076%,而高水平運動能力學生的錄取率為70%,這幾乎是前者的1000倍。No.3 | 常青藤盟校是美國最挑剔的學校嗎?
  • 博實樂英國上「牛劍」,美國進「藤校」
    在公布國際學生錄取率的5所常春藤學校中,錄取率在1%前後浮動,最高為達特茅斯1.2%,最低為哈佛0.59%。對於國際學生來說,常春藤大學競爭情況異常激烈。自然能在教學上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輔導。最牛藤校導師團隊額外提供語言、課外活動、專業規劃、文書寫作、面試培訓等一站式申請輔導,帶優秀的學生衝擊美國頂尖名校。
  • 一位常青藤學生家長的反思:藤校是否「墮落」了?
    本文的作者一直認為藤校的教育應該是充滿人文情懷的,藤校的學生不會以世俗的成功定義自己,有著創造真正快樂和幸福的使命感。可在她的孩子就讀藤校後,看到自己的孩子以及身邊其他就讀藤校的孩子的表現,她隱隱覺得藤校在「墮落」。本文是她的個人反思,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
  • 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放榜,從早申看藤校青睞什麼樣的學生?
    昨天,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放榜,至此八所藤校早申結果已經全部公布,京領新國際此前已對另外六所藤校在中國大陸學校的錄取情況進行了匯總(哈佛錄取通知書花落長沙,六所藤校早申放榜,哪些學校成贏家?),今天將為大家盤點耶魯和賓大的最新早申錄取情況。
  • 「我把孩子送進了藤校,卻葬送了他的一生」
    藤校是否被過於神話了?美國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優秀的綿羊》,就針對藤校的現象做了深入分析。其作者是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前耶魯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作為藤校的學生和老師,他整整24年的時間都浸泡在精英式教育中,對於藤校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 藤校可以不提交SAT/ACT了,為啥「笨笨」的運動員卻仍然必須提交
    對於美國學生和國際學生來說,SAT/ACT一直都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基準。但2020年的COVID-19 (新冠肺炎)大流行使許多美國大學逐漸waived (免除) 對SAT和ACT的要求。而我們熟知的常春藤聯盟大學也在疫情迅速蔓延開後,也紛紛宣布採用Test-optional政策。
  • 京領藤校科研 | 桃李遍藤校的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來了!
    Cohen教授門下更有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哈佛大學擔任教授,還有人成為了世界級的投資組合經理,登上財富與人生的巔峰。 對於想要學習金融專業的青少年來說 能夠獲得任教於哈佛、耶魯等藤校、 與多家世界知名投行合作的 Lauren Cohen教授的親自指導 夢想離你還會遠嗎?
  • 「四校八大」獨佔鰲頭?這些學校早已成為藤校/牛劍收割機!
    2020-11-24 09:22:57 來源: 閱讀第一 舉報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
  • 重磅 | 美國8所藤校全部把SAT/ACT變成可選項
    美國8所藤校都把SAT/ACT變成可選項撰文:樸泰仙剛剛美國8所藤校明確表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1年的申請學生不提供標準化成績將不會影響錄取!!!這對於11年級學生即將申請大學的同學算是個好消息,不需要為到哪裡去考標化而擔心,也不需要擔心考砸了是否還要考第二次,第三次。
  • 挑戰「不可能」藤校,學子SAT1400+圓夢布朗大學
    C同學布朗大學offer挑戰不可能,拉近夢校距離C同學第一次告訴藤門老師她一定要去布朗時,她的SAT分數是1340,而且以她對自己的了解,這個分數的上限是1450。但無論是1350還是1450,都不是可以拉近C同學和布朗大學距離的分數。
  • 美國藤校那些謠言,你被騙過嗎?
    最近經常有小夥伴問:「藤校的申請不是全美最難的嗎?ta為什麼就能收到這麼多offer?」或者「藤校更看中標化還是體育成績?」 這些問題,其實很多都源於大家對於藤校的誤解。關於藤校的謠言,你中了幾個呢?一、標化優先?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3如何對藤校作品集選題精準把握?越是世界頂尖院校,作品集選題越應該三思而後行,好的項目選題構思是作品集的基礎,而對於這些錄取要求嚴格的藤校來說,張老師認為作品集選題要做到四個字:投其所好。通過張老師的調研,發現藤校更喜歡主題和含義比較深刻的作品集項目,它們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與經驗,從社會矛盾著手製作作品集項目。
  • 「藤校」是孩子夢還是媽媽夢?
    世界名校,除了看重學生高分成績的硬體基礎之外,更青睞什麼類型的學生呢?作為家長,該如何扮演好「陪夢師」這個角色?《陪讀媽媽》主人公丁一一的原型Tim就是一名來自藤校的「學霸」,他涉獵廣泛,喜歡體育、喜歡音樂。2017年還和有著同樣留學經歷的同學Sylvia,一起拿下了康奈爾大學校園歌曲大賽冠軍。
  • 藤校教授給你的一封「信」:教你GET常春藤盟校中鮮有人知的「大事件」
    因為你們熟知,參加這個暑校,你可以從藤校教授身上獲得很多一手的信息:· 藤校教授在提升學生軟實力上的見解· 藤校最新、最準確的招生要求· 以及更多的藤校資源為你所用· 最重要的是· 可以直接感受藤校文化· 幾乎可以獲取70%的推薦信· 相信這些推薦信的份量一定不會小
  • 藤校的錦鯉們:數學沒及格,SAT1400+,迷戀視頻網站……
    和很多人的升學路徑不同,從小在上海知名雙語學校讀書的他選擇了在高中轉到公立學校的國際班,轉校原因還挺奇葩,說是雙語學校太雞血,不如公辦國際部更能全面成長。flag是立好了,可打擊也隨之而來。「我所在的公立高中國際部,第一年是要求和本部學生(大佬)們一起上課的,還要一起參加排名。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大滿貫,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越是世界頂尖院校,作品集選題越應該三思而後行,好的項目選題構思是作品集的基礎,而對於這些錄取要求嚴格的藤校來說,張老師認為作品集選題要做到四個字:投其所好。通過張老師的調研,發現藤校更喜歡主題和含義比較深刻的作品集項目,它們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與經驗,從社會矛盾著手製作作品集項目。
  • 【金矢分享】藤校2025屆早申錄取數據大盤點
    美國早申已經塵埃落定,近日,包括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藤校早申已全部發榜!公布的錄取數據顯示各大學申請人數大漲,錄取率創新低。今年藤校早申的錄取情況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這些頂尖大學雖沒有藤校光環加身,但某些領域甚至比藤校都強
    在美國的大學中,除了藤校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頂尖的名校,而它們在某些領域甚至比藤校還牛!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看看這些學校怎麼樣!史丹福大學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這是很多同學的夢校,它的錄取率甚至可以和哈佛大學相比,難度非常大。該校的優勢專業是數理化、計算機、機械工程等。因為毗鄰矽谷等科技公司,所以畢業生也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 學暢留學:圓夢美國藤校 你的硬實力達標了嗎?
    對於那些志向遠大的學生而言,他們應該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修一些有難度的課程。   美國知名教學諮詢機構IvyWise創始人Kat Cohen說:「在錄取時成績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課程的困難程度也很重要。大學想看看學生是否在挑戰自己,並且仍然在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