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重點高中生被指論文抄襲,高校自招把門不嚴,抄襲、改分普遍

2020-12-11 唐老師說

多所重點高中被指論文抄襲,高校自招把門不嚴,抄襲、改分普遍!

自主招生,是高校為所需人才實行優惠降分的政策,這讓許多學生可以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高校也得到了人才,學生所在高中也提高了知名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隨著前段事件答題卡調包事件的發展,自主招生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慢慢被揭開,暴漏在大眾眼前。

近日,有網友稱,其調查了9個省市名校的高中生自找論文,發現都存在造假和抄襲行為。這9所學校均為自主招生名額較多的重點高中,作者稱其發現各校不止一例學生的論文涉嫌造假,而其中血多學生已經入相應高校就讀。

為何這些高中生會在論文上造假呢?一大原因就是許多高校的招生條件中,除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獲獎外,還有39所重點高校明確接受發表論文、擁有專利的學生。據了解,很多高中在提交學生平時成績時,也會造假,雖然很多高校要求高中成績聯網,但是改分情況還是普遍存在。

自主招生的論文難道沒有審核嗎?首先,因為這種行為已成產業化,手段成熟,很多期刊沒能查出來。二是很多高校的審查制度不完善,清華北大等名校不存在這種行為,因為其審查制度非常嚴格,一旦查出造假,後果嚴重。

有高中教師介紹,現在只要你肯花錢,出一篇論文分分鐘可以搞定,有專門人員幹這事,輕鬆幫你通過自招初審,而覆核則比較嚴格,很少存在弄虛作假行為。

自招本是好事,但若一味的鑽營,是對自主招生公正性的挑戰,也是對其他考生權益的傷害。這種事絕不能姑息,破壞規則的人終將受到懲罰!

對9所重點高中涉嫌論文造假事件,您怎麼看?歡迎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高中生論文被指抄襲 涉事期刊道歉
    新京報訊 (記者黃哲程)近日,在國內9所知名高中的學生發表過的論文中,多篇被指有抄襲嫌疑。發表了其中《化學防腐技術與古建築保護》一文的期刊昨日發布聲明,確認該論文存在抄襲,並向被抄襲的作者致歉。  《化學防腐技術與古建築保護》一文的第一作者是曾在杭州第二中學就讀的梁某,發表該論文的雜誌為《建築與文化》。據雜誌官網介紹,「《建築與文化》是國家一級刊物。」
  • 多個名校高中生被指論文抄襲 相關期刊表示會認真核查
    多個名校高中生被指論文抄襲  有網友懷疑學生「論文抄襲」為獲高校自主招生資格 相關期刊表示會認真核查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看到,被指抄襲的論文有多處和此前發表過的論文相似,而論文作者也涉及多所國內知名高中。發表過涉事論文的相關期刊則表示,論文發表前工作人員會進行查重,對此次涉嫌抄襲的論文會進行調查核實。
  • 多所知名高中的學生被指論文抄襲,有相關期刊稱已在認真核查
    16日,有網友發文稱,其查閱了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發表的論文後,發現了多篇涉嫌抄襲的論文,有學生藉助論文進入了高校大門。1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看到,被指抄襲的論文有多處和此前發表過的論文相似,而論文作者也涉及多所國內知名高中。發表過涉事論文的相關期刊則表示,論文發表前工作人員會進行查重,對此次涉嫌抄襲的論文會進行調查核實。
  • 高中生論文抄襲 涉事期刊道歉:員工變動致工作疏漏
    (原標題:高中生論文被指抄襲 涉事期刊道歉)
  • 考生自稱高考答題卡遭調包 被指自招論文涉抄襲
    (原標題:自稱高考答題卡調包考生被指自招論文涉抄襲) 據@河南省教育網官方微博
  • 高校13篇論文被認定為抄襲美國論文,多所著名大學榜上有名
    如今,論文抄襲似乎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當代高校的大學生,論文抄襲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了網絡論文代筆的產業鏈。泛濫的學術抄襲氛圍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艾普蕾通過論文篩查軟體發現了批量的論文抄襲事件,惡意抄襲剽竊美國華人院士研究成果的現象非常普遍,達到13篇之多,在此次的論文篩查過程中,多所著名大學榜上有名——山東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青島大學、河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其中,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竟然獨佔兩篇。
  • 自招考生:我知道抄襲論文不對,可不抄就進不去校門,我能怎麼辦
    8月16日,一篇名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 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在網上迅速流傳,爆出自主招生的論文造假問題,並且涉及的九所學校均為當地重點高中,口碑與實力均在各省市中位列前排,一時間高中自主招生看論文這件事被推上風口浪尖
  • 高校論文抄襲早已泛濫成災!
    不過,人人只道SCI文章是造假重災區,殊不知高校學位論文抄襲早已泛濫成災。就單說今年一年時間裡,有關高校學位論文抄襲的新聞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僅在一周之前,華東師大研究生院的一名畢業博士學位論文就因被人舉報有抄襲行為,而且在經認定屬實後,學校就決定作出了撤銷其博士學位的決定。
  • 高校教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在職教師郭某某被指涉論文抄襲一事引發關注,8月19日晚,杭州師範大學發布通報,全文如下:對近期關於我校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論文署名單位非杭師大)存在抄襲現象的反映,經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調查,認為
  • 上海政法學院侯懷霞被指論文「抄襲」 副教授舉報9年四處碰壁
    有國內知名高校在讀學生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透露,自己與導師合著的畢業論文被導師私自「霸佔」:縮寫為短篇論文,以個人的名字偷偷發表在期刊上。導師解釋只出現一位作者是「期刊要求」;但期刊回應「基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即使對於專業組織和專業人士來說,鑑別分析抄襲也是道難題。比如對於界限並不分明的中間地帶,什麼能成為評判抄襲與否的標準?
  • 中國政法大學一博士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多篇他人論文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李仕春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多篇他人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近日有網友在網上舉報,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畢業的博士生李仕春博士學位論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多處抄襲他人論文成果。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李仕春的博士學位論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
  • 鮑不平:對汪暉教授涉嫌抄襲論文不宜窮追猛打
    3月10日出版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文藝研究》刊發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長篇論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文章中,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讀書》雜誌前主編汪暉寫於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被指存在多處抄襲。
  • 誰來判定論文抄襲?
    2008年6月6日,她完成了畢業論文。姚洪軍提供的知網的查重報告顯示,侯懷霞另有5篇期刊文章也被指抄襲。事實上,在國外,篩查論文也主要依賴這樣的反抄襲檢測系統。國外大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系統是Turnitin。Turnitin會將用戶上傳的文檔與後臺資料庫裡的文章作出比對,計算相似度的比例,以及包含大量相關信息的「原創性報告」。
  •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李仕春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多篇他人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近日有網友在網上舉報,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畢業的博士生李仕春博士學位論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多處抄襲他人論文成果。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李仕春的博士學位論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
  • 高校教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後續來了…………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在職教師郭彥努被指涉論文抄襲一事引發關注。20日,杭州市委人才辦、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發布通報稱,取消郭彥努E類人才資格。此外,據澎湃新聞消息,郭彥努論文發表雜誌《浙江建築》表示,不再受理郭彥努投稿與發表學術論文,並從合作資料庫中將該抄襲論文撤稿,不再作為原創學術論文傳播。女教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高校回應!
  • 高校畢業生網檢論文雷同率 反抄襲檢測並不可信
    高校畢業生網檢論文「雷同率」  網上「論文反抄襲」檢測可信嗎(求證·探尋喧譁背後的真相)  4月是全國高校畢業生論文答辯的高峰期。為了嚴把質量關,不少大學規定,對申請畢業答辯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進行反抄襲檢測。
  • 杭州一高校教師被指論文抄襲豆瓣 校方:正調查
    【杭州一高校教師被指論文抄襲豆瓣 校方:正調查】近日,有網友反映,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發表在《浙江建築》雜誌的論文涉嫌抄襲豆瓣友鄰。8月14日,@杭州師範大學 回應:學校已經介入調查。另據@澎湃新聞,雜誌編輯部表示經調查取證後會給出處理答覆。
  • 高校教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後續來了...…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在職教師郭彥努被指涉論文抄襲一事引發關注。20日,杭州市委人才辦、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發布通報稱,取消郭彥努E類人才資格。此外,據澎湃新聞消息,郭彥努論文發表雜誌《浙江建築》表示,不再受理郭彥努投稿與發表學術論文,並從合作資料庫中將該抄襲論文撤稿,不再作為原創學術論文傳播
  • 【論文寫作】論文寫作怎麼避免抄襲,論文抄襲是如何定義的?
    畢業論文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經歷的事,論文查重檢測也成為了畢業生論文定稿的重要程序,並且如今各大院校對論文查重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的。
  • 教授被指「從講師一路抄襲到教授」 自辯稱當年論文標準不同
    一名大學教師,從教21年,10篇論文被指抄襲,其間職稱從講師晉升到了教授,並調入了另一所大學。近日,這則舉報重慶師範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張世友論文「從講師一路抄襲到教授」的網帖,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大量關注。另有1篇未註明參考文獻但內容幾乎照搬另一論文。張世友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表示,舉報者所言「本身好多就是子虛烏有」。他同時認為,被舉報的論文多發表於2005年之前,「至於構不構成所謂的學術抄襲、學術不端,真是十年前的標準不一樣。」「當抄襲成為一種習慣,當抄襲可以輕鬆評上教授,成為人才,中國還有人安心、潛心做學術,搞研究嗎?」網帖提出的質疑引起了不少網友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