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女兒結婚你隨禮5000,真摳門」「她下次結婚我多隨點」

2020-12-25 時光了了

Chapter 01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你尊重我我才會尊重你。

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對待那些自私薄情的人,就不能太寬容了,既然對方不尊重你,你又何必對他笑臉相迎呢?

生活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對它怎麼樣,它就會怎麼來對待你。

那些備受歡迎的人,顯然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有人格魅力,而是因為他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了付出,都讓別人感覺到了和他相處的價值。

與陌生人相處是這樣,與親人朋友相處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互相尊重才是相處和睦的前提。

事實上,親人朋友之間更是需要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考慮,如果只知道宣洩自己的脾氣,相處時態度只有壞沒有好,時間長了,就連親人朋友都會難以忍受。

Chapter 02

蕭曉覺得她和婆家人就難以相處,這個結論不是她一開始就定下來的,而是在和婆家人日漸相處的生活中感覺到的。

事實上,剛剛結婚的時候,蕭曉也曾想過做一個好兒媳,好好地和婆家人相處。

可是婆家人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她寒了心,就連維持表面上的和平,蕭曉都覺得是白費力氣。

蕭曉的婆家也算個大家庭,因為蕭曉的老公李華還有一個妹妹,比起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家庭還算是比較熱鬧的。

蕭曉自己是獨生子女,沒有和兄弟姐妹相處過,所以結婚之前對這個未來的小姑子充滿了疑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相處。

再加上婆媳關係歷來是一大難題,蕭曉也是做足了心理準備,可沒想到自己還是想的太單純了,她終於明白,不是所有人你對她好她就會對你好,有些人天生就不知道感恩。

剛剛嫁給李華的時候,雖然蕭曉和李華是單獨住的,並沒有和婆家人住在一起。

但蕭曉畢竟是剛進門的兒媳婦,為了增進婆媳之間的關係,蕭曉要麼是經常和李華去婆家,給公公婆婆和小姑子買很多東西,要麼是把他們請到家裡來好好照顧。

蕭曉還記得,當時小姑子剛剛畢業,始終沒找到適合的工作,一直待業在家。最後是蕭曉到處找關係,欠了不少人情,才給小姑子找到一個全家人都滿意的工作。

可是蕭曉的這些付出,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結果,在婆婆眼裡,不論蕭曉付出多少,還是沒有她的女兒重要,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蕭曉給婆婆買了多少東西婆婆都無動於衷,小姑子給婆婆買了一件普通的衣服,婆婆就到處說,炫耀她女兒孝順。

Chapter 03

婆婆這樣做,就算沒有明面上說過她不孝順,可是任誰都會想,是不是蕭曉這個做兒媳婦的不孝順,要不然怎麼會一點都沒聽她的婆婆提過。

最讓蕭曉接受不了的,就是她當初費心費力地給小姑子找的那個工作,當初全家都覺得很滿意,可小姑子沒上班多久,就回家抱怨工作辛苦。

這下可不得了了,婆婆心疼小女兒上班辛苦,開始指責蕭曉,說她不安好心,給小姑子找一個累死累活的工作,工資還那麼低。

可小姑子能力有限,學歷也擺在那裡,蕭曉找的那個工作,已經算是人人都羨慕了。

後來蕭曉才明白,大概小姑子想要的工作,是那種每天只用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就能拿兩萬月薪的吧。

可這人世間哪有那麼好的事情,蕭曉實在是氣不過,自己欠了那麼多的人情才幫小姑子找到的工作,才上了不到兩個月班,小姑子就嫌辛苦,招呼都不打就直接離職了。

那時蕭曉就發誓,以後再幫小姑子找工作,她就是真的傻。

那次過後,蕭曉就越來越明白,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你付出了真心,就能得到同樣的真心的,有些人就是白眼狼,你付出再多對方也不會感激。

Chapter 04

後來蕭曉就和婆家疏遠了很多,沒事的話都不怎麼去婆家,人也不怎麼聯繫。

最近小姑子要結婚了,蕭曉雖然已經對婆家人失望,但畢竟也處了好幾年,再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畢竟是自己老公的妹妹結婚,所以蕭曉最後還是給小姑子封了5000的禮錢。

蕭曉自認為這點禮錢不算少了,畢竟在她們這個城市,禮金一般也就一千八百的。

可誰知婚禮結束以後,在婆家休息的時候,婆婆當著不少客人的面陰陽怪氣地說:兒媳,我女兒結婚你就隨禮5000,真是摳門兒。

婆婆的話說出來,蕭曉就看到不少客人的臉上臉色很古怪,託婆婆福,家裡的親戚大概都覺得蕭曉是個惡兒媳了吧。

不過,別人怎麼想的蕭曉管不著,她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

可婆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不給她面子,蕭曉想自己也沒必要和婆婆虛與委蛇了。

她直接說:「婆婆,你要是覺得我隨禮隨少了,要不等下次吧,等下次小姑子結婚我一定會多隨一點。

婆婆因為蕭曉的話氣急敗壞,直說蕭曉咒他們,可蕭曉才不在意,逕自離開了,這樣的婆家,不值得她花任何心思。

Chapter 05

總結了一下婆媳之間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無非這幾點。

第一點:很多婆婆覺得,在兒子結婚之前,她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全家人最看重的就是她,可是兒子結婚以後,就搶走了她在這個家裡的地位。

第二點:大抵全天下的婆婆都覺得,她的兒子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男人,任何一個女人都配不上,所以始終帶著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覺得兒媳高攀了她家。

第三點:婆婆和兒媳,本是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因為男人走到了一起,一定要經過很多的矛盾和磨合,才能適應彼此的存在。有些婆媳能夠磨合好,而有些婆媳都太強勢,不願意為對方改變,所以矛盾就愈演愈烈。

總之,婆媳之間發生矛盾相處不好,都是有原因的,女人要想處理好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只需找出矛盾點在哪裡,然後逐個擊破,一切就會風平浪靜。

有些女人覺得,和婆婆相處,稍微忍讓一點,遷就一點,不事事計較或許婆婆就會偃旗息鼓。

這種想法真的太天真的,尤其是在有小姑子的家庭,有些婆婆更是雙重標準,如果女人一味的忍讓遷就,換來的一定是對方的得寸進尺。

所以,提醒女人,與婆婆或者小姑子相處,尊重是前提,但若你的尊重換來的是對方的步步緊逼,那忍無可忍之下,就無需再忍了。#情感#

相關焦點

  • 同學結婚,我隨禮500元,6個月後我結婚,她隨禮200元
    同學結婚,我隨禮500元,6個月後我結婚,她隨禮200元! Q:你們大家怎麼看? ,讓這朋友罵了,說你真好意思呀,我給你隨禮600元,我就一個孩子你來給我隨200,現在第二個孩子你又給我請帖,太沒數了。
  • 同事女兒結婚我隨禮一千,我兒子結婚她一家人來,看見禮金我愣了
    隨禮,也是個難以避免的習俗。同事掏禮金出來,一個是想和同事的關係更融洽些;二個是希望以後自己有什麼「事」同事也能出席捧捧場。這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禮尚往來,比如上次你的事我隨禮500,我有事你肯定按這個數目還給我,能多不能少。
  • 同事結婚我隨禮800,我結婚他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過了一年他結婚,一般的同事都隨了200,我隨禮了800。到下年我結婚通知了他,他卻空手來沒隨一分錢,我開始有點兒不舒服,後來一想,能來參加婚禮就行,朋友不能太看重禮金。次日收到他的微信愣了。他給我了個800的紅包。
  • 十年前我結婚大姑姐隨禮二百,如今她結婚我加倍隨禮反而被罵混帳
    我06年和老公結的婚,當時大姑姐已經結婚一兩年了,於是我就沒趕上隨禮。我們結婚我記得很清楚,大姑姐隨了200塊錢的禮,其實我當時是有些嫌少,因為畢竟是親姐姐,我的朋友們還都隨200塊錢的禮呢。但是想到都是親戚,於是就沒有計較這麼多了。 後來大姑姐離婚,帶著孩子自己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家也是盡心盡力的幫她,幫孩子找學校,時不時的還幫她接孩子放學回家,這些都是她欠我們的人情債。
  • 同事兒子結婚我隨禮600,我女兒結婚她回禮300,聽到解釋後愣了
    ,比如同事結婚,或者同事的兒子女兒結婚,生孩子之類的,這些事情都是需要隨份子的。   我身邊有一位同事,半年前她兒子結婚,當時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給她隨禮的同事並不多。我當時也考慮過,要不就不給她隨了,因為這個人的人品真的不怎麼好,跟很多同事鬧得都很僵。
  • 閨蜜結婚我隨禮500,我結婚孩子滿月她都不來,我:把500塊錢還我
    @庸人自擾見過最硬核的女人——她一個朋友結婚,她去隨禮500元,她自己結婚給對方發了喜帖,對方沒來藉口忘記了,後來她孩子滿月酒又通知了對方,還是沒來。後來她生孩子我隨500,她婆婆去世我隨了300,後來她妹妹結婚我隨了300,我妹妹結婚她隨200。後把她女兒認給我做乾女兒,從此後每年壓歲錢,她給我兒子300我給她女兒500,她給我兒子500我給她女兒800,她給我兒子800我給她女兒1000。
  • 堂弟結婚我隨禮500被大伯母冷嘲熱諷:真是越有錢越摳門
    在我們老家,要是哪家辦喜事,全村人都會去隨禮,一來聯絡感情,二來也沾沾喜氣。至於隨禮的金額並沒有硬性規定,因為我們村的規矩就是你隨多少,回頭別人還多少。原本我想帶著家人出去旅遊放鬆一下,但是接到老家父母的電話,說是大伯家最小的堂弟要結婚了,作為堂哥的我得回去一趟。知道這個事情後我內心並不想回去,因為我心裡對大伯母有怨恨。
  • 同學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200,紅包裡的小紙條讓我懷疑人生
    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在今年,慄洋終於等到了她心儀的另一半,所以兩人準備在十一的時候結婚,為此,慄洋很熱情地邀請了小張,而小張也樂呵呵地答應了。在慄洋結婚那天,他和妻子都匆匆忙地招呼來往的客人,看到小張來了,慄洋也只是打了個招呼就準備婚禮儀式了。所以也絲毫不知道小張隨了多少錢的分子。
  • 同事結婚我隨份子錢5百,她擺滿月酒又隨2百,我結婚時收到回信愣了
    收了隨禮就要給回禮,這是傳統的禮儀,但是現在有些人卻不懂得這點。下面這位網友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而她和同事的對話,也引起了一些網友熱議紛紛。小陳是一名白領,之前她參加同事小莉的婚禮,給了五百元的隨禮,之後小莉的孩子的滿月酒小陳也參加了,給了兩百元的隨禮,但是當小陳要結婚的時候,小莉卻表示自己沒空參加,這讓小陳很意外,更讓小陳氣憤的是,對方連隨禮也沒給。對此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網友1:世界之大什麼鳥都有,我朋友結婚我給他兩千,從廣州飛過去的。
  • 閨蜜結婚時隨禮2000,我結婚她隨一句話,收下紅包後我將她拉黑了
    即使是這樣的條件,在丹丹結婚時,曉雪還是從同事那裡借了2000元錢給丹丹隨禮。在她看來友情比天高,2000元並不能夠完全代表她的心意。所以因為丹丹結婚的事,她跑前跑後做了很多的雜務。沒想到丹丹自始至終都沒邀請她當伴娘。曉雪心裡雖然有失落,但很快就自己安慰了自己。
  • 同事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禮200,三天後收到微信愣了
    職場上,隨禮講究「禮尚往來」。比如,你同事結婚你隨禮了600,等你結婚他就得拿這600還禮給你,只能多不能少。還拿你同事結婚你隨禮600來說,你同事如果還禮少了這個錢數,沒有什麼特別原因,你心裡就把他看得低,認為他人品不行。近日,崔先生在某職場論壇發帖:同事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禮200,三天後收到微信愣了……是什麼事呢?
  • 辦滿月酒,同事隨禮999,她結婚,我隨禮六百,她:我不好意思
    手頭寬裕就沒什麼,可要是你最近經濟緊張,再去送大包撐面子,可能還要去借錢過日子。在某職場論壇有這樣一篇帖子:辦滿月酒,同事隨禮999,她結婚,我隨禮六百,她:我不好意思……是什麼事呢?這位朋友辦孩子滿月酒,她同事(閨蜜)給她隨了999。
  • 閨蜜結婚我隨禮2000,我結婚她回600,聽完解釋後我把她拉黑了
    我是素心箋言。歡迎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文章。同時歡迎點讚+收藏+分享文丨素心箋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結婚隨禮的習俗,禮尚往來,大家圖個喜慶。01閨蜜結婚我隨禮2000,我結婚她回600,聽完解釋後把她拉黑了淘淘和閨蜜是大學同學,也是在同一個宿舍住了4年的室友,可以說她倆之間毫無隱私
  • 朋友結婚我隨禮3000,我結婚時他隨禮200,這樣的朋友如何
    老李結婚的時候我想著大家不僅是朋友還是髮小,就給他隨了3000元的禮,為此我的父母還抱怨我給多了。02過了兩年到了我結婚的時候,老李特地請了一天假來參加我的婚禮,但是他才給我隨了200塊的禮。過後我的爸媽因為這件事還抱怨我,說我看錯了老李。
  • 老闆結婚我隨禮500,我結婚老闆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隨禮講究「禮尚往來」。怎麼說呢?拿同事結婚來說,你給他隨禮500,等你將來結婚,他就得還500給你。當然還可以多,但不能少。楊先生在一家公司工作了2年,老闆結婚,他隨禮了500。半年後,他結婚,他邀請了老闆來「喝酒」。老闆說一定去。結果到他結婚這天,老闆卻沒來沒隨一分錢,楊先生很不舒服。就想回去再換個工作。
  • 她結婚我隨禮800,我結婚收到她發的紅包,我把她拉黑了
    當代人的社交準則:來往決定著要不要去參加對方的婚姻,關係決定著要隨多少份子錢,而互相的來往決定兩個人的感情能走多遠。但現在來看,平時的來往已經夠多了,倘若你沒結婚還好說,一旦你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那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事情,你可能都得跟著去。
  • 同事結婚我隨禮1千,我結婚她回禮200,收到回信後愣了
    隨禮的金額和回禮的金額應該是一致的,不然就會造成一些困擾。下面這位網友就碰到了這樣的事情,而她和同事的對話,也引起了一些網友的熱議紛紛。
  • 同學結婚我隨禮600,今年我結婚,紅包裡的小紙條讓我懷疑人生
    可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結婚隨禮這件事,往往會搞出讓很多人不愉快的事情,最後感嘆自己交友不慎。同學結婚我隨禮600,今年我結婚,她卻隨了200,紅包裡的小紙條讓我懷疑人生樂樂和王雲是大學同學,同一個宿舍住了4年的好姐妹。大學畢業後,樂樂留在了本市工作,王雲則選擇了回老家發展。
  • 好朋友結婚隨禮1000元,我結婚好朋友隨禮200元,網友:都遇見了
    我熱情高興的給好朋友打電話,平時不是不聯繫,因為遠,總是微信電話聯繫著,她總是催我趕快結婚,不要總是單著。好朋友接到電話聽見我結婚,很是平淡,匆匆說了聲祝福我就掛了電話。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後來我結婚時她沒有來,晚上發了個紅包,打開一看200元。雖然她隨禮了,可心裡的落差太大讓我很難過。
  • 同事結婚我隨禮1000,今年我十一結婚,點開他的紅包當時就愣住了
    今年,我的朋友小王就遇見了一件無奈的事,去年同事的婚禮上,小王心思平時關係處得也不錯,果斷隨禮1000元!對於剛工作月薪3000多的他,1000元不是小數目,但是,他想著自己沒結婚,這錢也能收回來,隨禮1000元也能彰顯自己「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