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第一個定居遺址到底在哪裡?海古寨之謎有待揭開

2020-12-20 搜狐網

  沒有海溝河的養育,就沒有金上京的輝煌,就沒有女真人入主中原的顯赫。然而,女真人第一個定居的遺址到底在哪裡,考古專家眾說紛紜。

  史書記載,女真人四世祖綏可帶領部族從原先的牡丹江流域遷徙到了金上京會寧府附近的海古寨,但是很久以來,考古工作者和學者都沒能發現綏可居住地的遺址,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海古寨肯定是在阿城境內的海溝河畔,但她始終沒能讓世人一睹風採。

  直到兩年前,阿城市料甸鄉的民族宗教事務助理關志坤從西華村新立屯一個老人口中了解到了一個叫「南土城子」的地方,經過他和阿城市滿族聯誼會的那海州聯繫、踏查,最終確認了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海古寨,也就是女真人四世祖綏可帶領族人抵達的第一個定居的地方。在這裡,女真人開始了農耕,開始了冶鐵,住進了納葛裡(女真語,房屋、村莊之意)……

  很快,女真人開始興盛。近百年的發展之後,阿骨達在海古寨僅幾十公裡遠的阿什河畔建立了北方政權———大金國,之後形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次的南北對峙。

  尋訪南土城子

  一個雨後的中午,踏訪二團記者來到了被稱為金源之源的料甸鄉。在關志坤的陪同下,踏訪團趕往海古寨遺址。

  村級公路都是土路,雨後的路面十分溼滑,而且到處都是泥濘,走了近5公裡,前面出現一座小橋,橋下是一條僅有五六米寬的河流,河面距地面3米多,兩側的河岸已經被滾滾而去的河水衝刷得千壑百孔。關志坤告訴記者,這條河就是海溝河。

  再前行近1公裡,出現了一個屯,這個屯的面積不大,有大約百餘個民房,都是紅磚瓦房,和其他農村的住房別無二樣。關志坤告訴記者,這個屯是西華村新立屯,也就是清朝乾隆年間遷來屯墾的京旗二十四屯之一的正白旗屯的耳屯,海古寨遺址就在新立屯外的農田裡。

  出屯不到500米,就見到了路旁有一個深坑,坑的兩側長著兩片楊樹林,坑的周圍是成片的農田,既有旱田也有水田。站在農田旁放眼望去,旱田遠處有一段連續的隆起地帶,長約數百米。關志坤介紹說,所見到的旱田就是海古寨遺址,遠處看到的隆起地帶就是當年海古寨的城牆,原先的城牆是用土夯成的,所以經歷了很長時間後,城牆已經變成了土包,也就是現在見到的農田中隆起的地方。

  關志坤說,根據現在隆起土包的寬度斷定,當時的城牆大約有兩三米寬。東側城牆下是海古水(即今海溝河,現河道已改),西側城牆下是引海古水形成的護城河,南側城牆外是廣袤的平原,北側是城門(也就是我們所站的田頭),整個城寨佔地面積大約1萬平方米。女真人從牡丹江流域翻越張廣才嶺後抵達海古水畔時,還只是一個小部落,人口不是很多,所以他們的城寨也就只有這樣的一個規模。

  河畔尋海古寨

  海溝河是阿什河的一條支流,由東南向西北方向貫穿整個阿城市料甸鄉。

  今天我們見到的海溝河畔都是一馬平川的農田,如何就知道這個古城寨遺址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海古寨呢?這個說法,是否也得到了專業考古人士的認同呢?

  關志坤是料甸鄉唯一一個會說滿語、讀得懂滿文書籍的人,對於女真族和滿族歷史文化非常關注,平時就非常注意搜集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傳說故事,經常到先祖留下的遺址遺蹟去踏訪。2004年,他到幫扶的西華村新立屯工作時,一位老人告訴他去南土城子看看,「那可是有名的地方,相傳是金兀朮出生的地方。」關志坤馬上意識到,這會不會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海古寨呢?因為史書上有記載,金兀朮就是出生在海古水旁。

  關志坤在老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這個被當地人稱為南土城子的地方,聽著老人的講述,對照歷史文獻,他斷定南土城子就應該是歷史記載的海古寨。他還聯繫了對近代歷史文化也頗有研究的阿城市滿族聯誼會的那海州,那海州也來到現場進行踏訪,最終兩人都認為這裡就應該是女真人完顏部四世祖綏可遷居的地方。

  而記者從文管部門了解到,雖然這裡曾經出土過一些文物,但是數量很少,而且該遺址未經過考古勘測,所以這種說法還沒有得到我省考古界專家的完全認同。

  出土過金馬駒

  就在記者和關志坤踏訪時,一位正在田中耕作的中年婦女向記者招手。當記者走近時,她拿出一個有缺失的銅錢問記者要不要,記者注意到這是一枚圓形方孔的小銅錢,鏽跡斑斑,正面的字是天聖元寶。

  這名婦女告訴記者,這是她剛剛從地裡撿到的,而她家的田地就在海古寨遺址範圍內的旱田內,以前也撿到過銅錢。就在記者觀察銅錢的時候,另一名新立屯村民唐睿喜也來到了這裡。他告訴記者,據說曾經有人在這裡撿到過一個金馬駒,用紅繩拴上後放在犁後面,金馬駒還能飛騰呢,但是犁完地後卻發現金馬駒不見了,只留下

  了紅繩。唐睿喜說,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沒有人見過金馬駒的廬山真面目。但是在南土城子,曾出土過一條銅腰帶。

  關志坤告訴記者,在旱田與水田交界的地方就應該是城牆外的護城河岸,而低洼處的水田就應該是原先的護城河演變成的壕溝,現在也慢慢地被農民開墾成了水田。如果這樣下去,南土城子就會變成平坦的農田,再也不會見到原來的城牆遺址了。更讓關志坤心痛的是,那位指點南土城子遺址的老人已經過世了,包括那位據說見過金馬駒的老人也已經不在了,從此知道南土城子歷史的人就更少了。

  漁獵走向農耕

  大金國是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女真人建立的。女真完顏部在綏可為首領前,還過著「遷徙不常」的狩獵、遊牧生活。

  說起海古寨的重要性,阿城市的金史研究者、曾經徒步踏訪過阿什河流域的王洪昌認為,綏可之前的完顏部同其他女真部族一樣,過著冬居地穴、夏逐水草的漁獵生活。定居海古水後,綏可訓導族人學習遼人和漢人建造房屋、集結村落。有了安定的住所之後,開始教族人學習簡單的農耕;在食住有了保障後,開始探索燒炭煉鐵的技術。有了鐵,狩獵、農耕、戰爭的器具得到了極大的改進,生產力大幅度提高。這一系列的舉措實在是女真人的飛躍,這促使完顏部進化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尤其是冶鐵業的出現非同凡響。完顏部掌握了冶鐵業,就等於在蠻荒的白山黑水地帶發出了明亮的進化信號。

  從女真完顏部四世祖綏可定居海古水時開始,金源地區的農業已得到空前的發展。這是女真族區別並優於北方其他民族的地方。

  遙想當年遷徙路

  站在海古寨遺址的農田中遙望遠處,雖然低矮的秧苗已經把整個黑土平原覆蓋成瞭望不到邊際的綠色,不由得一個念頭閃現出來:當年的女真完顏部是如何從牡丹江流域遷徙到海溝河畔的?當時的阿什河流域並不是現在的平原,而是森林灌木遍布,其中又有虎、狼、熊等各種野獸,他們是怎樣翻越張廣才嶺的?

  史書中只說綏可率完顏部從僕幹水遷徙按出虎水,而沒有提及是如何遷徙的。王洪昌推斷,女真人的遷徙很可能是走水路,沿牡丹江、松花江溯源而上來到了阿什河流域。因為那時阿什河流域到牡丹江流域全是「萬水參天,排比聯絡,間不容尺;樹根盤錯,亂石坑砑。秋冬冰雪凝結,不受馬蹄;春夏高處淖深數尺,低處匯為波濤。蚊虻、白蟻之婁齧人馬,馬畏之不前,方焚青草,聚以驅之。夜據木石,燎火處衛,山魈、野鬼嘯呼,墮人心膽。」但據記者推斷,正是這些記載才證明了女真人的遷徙確是翻越了張廣才嶺,如果走水路而來,那麼出現在歷史文獻中的應該是對水路的描寫,而不會出現「夜據木石,燎火處衛」的記述了。

  但是,不論女真人是以何種方式遷徙到海溝河畔的,肯定是歷盡了千辛萬苦,才落腳在海古水的。

  這是金源之源

  由於海古寨遺址地處阿城市料甸鄉,料甸之名由何而來呢?和海古寨有何關係?對此,關志坤說,史書沒有記載海古寨和料甸鄉之間的關係,而料甸之名確與女真有關。

  據介紹,當時女真族完顏部定居在海古水畔,這裡土地肥沃,東部林木蔥鬱,西部平原開闊,是個有利於農業、牧業發展的好地方,為後來完顏部的強大和統一其他女真部落及建立大金國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海古水畔糧草充足,大金國建國後又是完顏部的練兵場和糧草供給基地,所以後人稱此地為「料甸」。

  金主海陵王遷都燕京後,昔日戰馬嘶鳴的料甸,重歸為草長鶯飛的荒原。直至600年後的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第二批京旗移民進駐料甸,在這裡建立三組八旗共二十四個旗屯。

  料甸因為海古水、因為海古寨,成為了金源之源。因為這裡的山川魚米養育了完顏部,使其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海溝河、金上京、中原,是女真人崛起和大金國發展的三部曲。沒有海溝河的養育,就沒有金上京的輝煌,就沒有入主中原的顯赫。

  (生活報)

相關焦點

  • 夏代都城之謎解開,只待最終的考古確認
    夏代沒有文物,也沒有文字,但有一些遺址,只是這些遺址離現在很遠。夏朝存在於公元前2070年左右,從此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但當時還不是封建王朝。夏商周已經講了很多年,夏商周不是封建王朝,但人們知道這三個朝代。在西方歷史學家眼中,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關於夏朝的文字記載。
  • 古代特洛伊戰爭的遺址在哪裡?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它是荷馬史詩中的虛構的一座城市,並且為此引起過一些爭論,但是特洛伊城遺址的發現啟示我們,文學作品包括神話傳說的創作,都可能有其真實背景的存在。 1871年,德國考古學家亨利。施裡曼在小亞細亞北部的希薩裡克,大約距達達尼爾海峽5千米附近的土崗上進行考古發掘,結果意外地發現了特洛伊遺址的第一和第二文化層。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的停泊之處究竟在哪裡?在人類的歷史中,確實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聖經中有諾亞方舟。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很有力的證據證明諾亞方舟真的存在過,估計它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諾亞方舟在哪裡被發現?建築方舟的目的是什麼?
  • 貴州發現史前人類遺址,專家:罕見且珍貴,有望解開華南古人之謎
    貴州發現史前人類遺址,專家:罕見且珍貴,有望揭開華南古人之謎對我國的考古工作比較關注的朋友都會關注每一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只要是入選這個項目的考古發現那無疑都具有比較重大的歷史意義或是文化意義。
  • 澳大利亞水晶揭開了地球第一個磁場消失之謎!
    也就是說這種古老的澳大利亞水晶可能開啟了地球第一個磁場的歷史,揭開了5億年前地球磁場消失之謎!通過最新觀測表明,這些澳大利亞的微小晶體正在幫助科學家解開地球第一個磁場的古老歷史,這個磁場在數億年前就消失了。這些晶體表明,這個磁場比人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反過來,這將有助於揭開一個關於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的關鍵問題。
  • 揭開「錢王射潮」千古之謎 杭州發現國內最古老海塘遺址
    ■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浙江新聞記者  金毅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公布了該所2014年四大考古發現,其中較引人注目的五代吳越國捍海塘遺址,它是迄今發現國內最古老的海塘遺址這個傳說漸漸沉澱成了杭州人的記憶,前些年,杭州錢塘江南岸專門豎起韓美林大師創作的「錢王射潮」雕像。
  • 漢代「疏勒城」重現真身—考古發掘揭開奇臺石城子遺址身世之謎...
    它是目前新疆發現的首個漢代軍鎮遺址,專家確定,它就是曾經威震一方的漢代疏勒城舊址,是漢朝有效治理和管轄西域的歷史見證。從2014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者經過持續發掘與研究,向世人揭開了一座漢代遺址的身世之謎。威震一方的軍鎮遺址初夏時節的奇臺縣江布拉克景區,一望無際的青色麥田如碧浪起伏,半截溝鎮麻溝梁村就在其中,這裡就是石城子遺址。
  • 夏朝國都之謎被破解,只等待考古最後確認
    夏商周是人們經常說到的,只不過對於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是具有爭議的。不可否認的是,商朝和周朝是有文物、文字出土的,可是偏偏夏朝是個例外。夏朝沒有文物也沒有文字的出現,僅僅是有一些遺址,只不過這些遺址距今遙遠。
  • 拿破崙到底長什麼樣?百年之謎被揭開,有些出人意料
    最近,他又在Art Breeder上下載了幾幅拿破崙的肖像,套取了從畫家雅克-路易·大衛1812年畫上的衣服,從而揭開百年之謎。雅克·路易·大衛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掌握政權後,大衛做了拿破崙一世的首席宮廷畫家。創作了歌頌拿破崙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崙越過聖貝爾納山》、《拿破崙在辦公室中的像》等作品。
  • 「大夏國」都城遺址的未解之謎
    原標題:統萬城的未解之謎   屹立在沙灘上的統萬城遺址   在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漫漫的毛烏素沙漠南部,至今仍然矗立著一座早期北方少數民族王國的都城遺址,儘管歷經1600多年滄桑,但雄奇的墩臺角樓,殘聯的城垣
  • 維納斯斷臂美在哪裡? 帶你走進維納斯斷臂之謎
    維納斯斷臂美在哪裡? 帶你走進維納斯斷臂之謎時間:2016-07-24 15:2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維納斯斷臂美在哪裡? 帶你走進維納斯斷臂之謎 維納斯斷臂之謎,這個問題困惑了人類一百多年。維納斯這個絕美的雕塑,即便是失去了雙臂,她的美麗仍然驚豔著全世界。
  • 一座都城遺址,揭開了「最早王朝」夏都之謎
    夏朝作為我國第一個王朝,卻一直不被國外所認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拿出的證據不足以滿足國際判斷文明標準的三個要素。那麼什麼是國際公認的文明判斷標準呢?第一條標準就是要有城市,就是發掘出的遺址中要有城市,而不是原始的小聚落,還規定了作為一個城市,要能容納五千人以上的人口。
  • 北大生科院教授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鴿子體內「指南針」之謎
    該論文意味著,人類是時候揭開包括信鴿在內的動物的「生物指南針」之謎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燦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即課題負責人)。該研究發現了一個磁感應受體蛋白,即磁感應分子MagR,回答了「生物是如何感應到磁場的」這一問題,且至少在兩個方面刷新了人們對磁感應的認識。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西湖的前身是海灣嗎,「華夏第一都」在哪裡呢
    而弄清楚西湖形成之謎對西湖的現在和未來發展都有重要價值。一種說法認為西湖是由於築塘而形成的,這是古今比較一致的看法。西湖本與海通,東漢時錢塘郡議曹華信為防止海水侵入,招募城中人民興築了「防海大塘」,修成後,「縣境蒙利」,因之便連錢塘縣衙門也遷來了,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從此與海隔絕而成為湖泊。歷代學者都承襲此說,流傳至今。
  • 「宋代官窯」遺址成謎,專家說法不一,瓷器存世量不足三位數
    靖康二年,北宋滅亡,汴京遺址沉入地下,北宋官窯同時遭到毀滅,官窯遺址也被淹沒在漫漫黃沙之中,而中國的瓷器藝術發展到宋代,已經臻於成熟,隨著燒制工藝和新材料的發現,宋代瓷器的燒制有了新的發展,在跨越了千年後,宋代瓷器更是以樸實無華的風韻和不可跨越的高度,成就了中國陶瓷發展史的巔峰時代
  • 謎一樣的瑪雅文明之帕倫克遺址,巴爾加國王的石棺圖紋之謎-科技...
    【每日科技網】   位於墨西哥境內東南沿海地區的帕倫克古城,是瑪雅文明古典時期最重要的一個的遺址,被人們譽為「美洲的雅典」。帕克倫遺址最著名的建築就是碑銘神廟,名碑神廟由墓葬,廟宇和金字塔三種建築組成,碑銘神廟的地基於683年建成,遊客們可以從過階梯進入碑銘神廟主廳。
  • 歷史未解謎團--中國人人種之謎?
    這個時期的古人已開始大規模的村落定居生活。     在仰韶文化的各遺址中,村落遺址尤以姜寨最為完整。姜寨遺址建立於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3690年,位於陝西省臨撞縣城北的姜寨,面積為5500平方米,呈圓形,村周圍有寬深都為2米的護村壕,村中央居住區是一個廣場。村落以氏族為組,有5組建築群共100多座房屋,每個氏族有一個大型公房,為中小型房屋所環繞。
  • 世界未解之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科學家早揭開了謎底!
    文/行走天涯世界未解之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科學家早揭開了謎底!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說百慕達三角洲為什麼被稱之為世界禁地。實際上除了百慕達三角洲之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困擾著無數人,又比如說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呢?這個問題不論是三歲的小孩子,還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可能都無法給出答案,如果說世界上是先有雞的話,那雞是從哪裡來的呢?倘若雞不是從蛋殼裡孵化出來的話,確實是可以這麼理解的,可如果說世界上是先有蛋的話,雞不生蛋,蛋又從哪裡能夠孵的出雞?這個問題好像是沒有答案的。
  • 質子到底有多大?揭開「質子半徑之謎」
    作為氫原子核的「唯一成員」,質子到底有多大?如何準確測量它的大小呢? 在詳察質子大小的測量方法之前,有必要先簡單了解原子的內部圖像。就像許多教科書裡的概念圖所示,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佔的空間比原子核大得多,以至於電子大部分時候在極為「空曠」的原子內部穿行。
  • 歷史上的4大未解之謎:圖1發現了外星人遺址,圖2失蹤的女法老!
    歷史上的4大未解之謎:圖1發現了外星人遺址,圖2失蹤的女法老!世界上有許多的謎團,等著我們去發現,如果你是一個好奇的人,不妨來看看,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世界十大未解之謎,每一件都是那麼神奇和難以解釋,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1、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遺址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遺址附近的沙漠中一夜之間出現了直徑近2000米的巨型規則圓環圖案,這讓人們想起了分布在歐洲的麥田怪圈,但是這個怪圈明顯比麥田怪圈直徑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