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王海峰獲得首個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2020-12-14 百度

12月9日上午,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蘇州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獎共對70項人工智慧成果授獎,百度高級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榮獲首個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王海峰既是出色的學者,也是工業界的技術領袖。他長期致力於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智能搜索等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取得大量領先和開創性成果。

王海峰在致辭中表示,收穫這些成果是因為「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王海峰自小就對科技有濃厚興趣,大學期間,他的愛好成為專業,他開始機器翻譯的研究;工作後,王海峰學以致用,專業成為事業,他專注於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語音等技術的研究和實際應用,一直「紮根」人工智慧領域。

王海峰自1993年開始從事機器翻譯相關研究,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有過停滯不前的沮喪,曲高和寡的無奈,更多的是研究成果為大眾所用的喜悅,以及隨之而來的認可。」王海峰表示。碩士期間,王海峰的研究成果就獲得了國家863評測第一名及部級科技進步獎。在博士論文中,他已經開創性地探索了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的可能性。從初期的基於規則的方法,到1997年左右對神經網絡模型的探索,以及後來研究統計機器翻譯、樞軸語言翻譯等方法,王海峰憑藉前瞻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恆的耐心,屢破難關,推動了機器翻譯技術逐漸成熟,走向實用,服務大眾。2015年,他帶領團隊發布了世界上首個網際網路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領先國內外其它科技巨頭公司1年多時間。目前,百度翻譯支持28種語言,756個翻譯方向,每天翻譯字符數超過千億,接入超15萬家第三方應用,免費服務全球數億用戶。

在專注自然語言處理的同時,王海峰逐步將研究領域拓展至知識圖譜、智能搜索等。在知識獲取方面,他主持研發了全球最大規模中文知識圖譜,在知識圖譜規模、圖譜數據容量及檢索性能等指標上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智能搜索方面,他主持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最大中文智能搜尋引擎,在融合知識圖譜和深度語義分析的需求理解、基於深度學習的層疊式搜索排序、語音語義一體化交互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對用戶搜索意圖的深刻理解、搜索結果的精準呈現,以及與用戶間基於自然語言的便捷交互。

在人工智慧領域辛勤耕耘多年,王海峰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他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50多年歷史上唯一出任過主席(President)的華人,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ACL會士(Fellow),ACL亞太分會AACL創始主席。2017年,他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唯一來自網際網路行業的獲獎人。

百度大腦是百度人工智慧的集大成。基於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全面的技術布局,王海峰帶領百度大腦發展進入「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階段。百度大腦突破了聽覺、視覺和語言一體化的語義理解技術難題,實現了覆蓋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和應用解決方案的全體系人工智慧開放平臺,對內支撐百度業務智能化升級,對外服務各行各業變革和創新。

「AI的發展最終是要服務於人的。」王海峰認為,在繼續加強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的同時,我們要讓頂尖技術走出實驗室,真正落地成產品、解決方案,賦能社會經濟各領域,讓人工智慧充分發揮驅動力量,促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2018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年會上,王海峰闡述了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驅動力量,人工智慧助力行業變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正處在科技變革的重要時期,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王海峰表示,他希望跟所有同行一起,齊心協力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推動產業變革,創造美好的新時代。

相關焦點

  • 焦李成校友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傑出貢獻獎
    近日,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公布了今年新一屆獲獎名單,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1981屆本科校友焦李成獲傑出貢獻獎。焦李成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感知與計算、圖像理解與目標識別、深度學習與類腦計算,培養的十餘名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及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研究成果獲包括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科技獎勵十餘項,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神經網絡系統理論》、《免疫優化計算、學習與識別》、《圖像多尺度幾何分析理論與應用》、《深度學習、識別與優化》等專著二十餘部,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76。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百度CTO王海峰獲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每兩年頒發一次。自1996年至今,共有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
  • 百度CTO王海峰榮膺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每兩年頒發一次。自1996年至今,共有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
  • 百度王海峰領銜百度AI再創佳音 10篇論文被ACL 2019錄取
    在投稿數量大幅增長與嚴苛的評審下,百度能被收錄10篇論文,意味著國際學術界對百度研究成果的認可。  憑藉王海峰對百度AI的前瞻性布局,以及百度在NLP領域多年的積累,百度在ACL 2019拿下優異成績單並不意外。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的掌舵者王海峰是AI領域的世界級專家,更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領軍者,在國內外學界和工業界享有盛譽。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百度CTO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每兩年頒發一次。自1996年至今,共有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
  • 中國AI金雁獎重磅揭曉 百度CTO王海峰榮膺「特殊貢獻獎」
    12月22日,2020首屆中國人工智慧年會暨中國AI金雁獎年度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大會以「百年變局 智勝未來」為主題,匯聚來自產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前景與潛力。現場還舉行了中國AI金雁獎的頒獎盛典,為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和企業,以及代表著中國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新生力量頒發獎項。
  • 王海峰破局,2021百度可期
    01 百度CTO王海峰 在升任百度集團CTO之前,王海峰已在百度工作了近10年。 據李彥宏內部信透露,王海峰於2010 年 1 月加入百度,2010-2013年,歷任高級科學家、基礎技術首席科學家、副總裁、高級副總裁。
  • 喜報|西電焦李成教授榮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近日,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人工智慧學院教授焦李成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焦李成是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及科研事業的先行者,從碩博時期開始,他就一頭扎進了人工智慧領域開展科學研究,遍嘗科研酸甜,經歷領域起落,為人工智慧學科建設奔走,至今已經30餘載;他的科研及教育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霍英東青年教師一等獎、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獎勵十餘項,他出版的專著獲得中國圖書獎、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等5個國家獎項,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
  • 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昨日,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在其官網上公示,擬對101個成果授獎,其中包括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1項,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3項,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20項,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8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25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17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科普項目3項、吳文俊人工智慧優秀青年獎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熱潮?AI界大佬王海峰個人志《AI已來》的新思考
    百度CTO王海峰博士的獨家人物傳記《AI已來:讓中國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也許能給你答案。《AI已來:讓中國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講述哈工大培育的優秀學子、國內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百度CTO王海峰博士三十年來求學、成長、工作、研究的經歷,並加入了他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實踐的思考與經驗,以及中國AI從貧瘠到繁盛的歷程。
  • 百度宣布王海峰晉升CTO 並繼續擔任AIG和TG總負責人
    百度宣布晉升高級副總裁王海峰為百度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同時他將繼續擔任AI技術平臺體系(AIG)和基礎技術體系(TG)總負責人。百度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建設和鞏固公司核心技術優勢,堅定不移地推進產品和用戶體驗提升;釋放技術紅利,持續推動產業智能化變革。」  以下為內部信全文:  各位百度同學,大家好!
  • 第三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深圳揭曉
    中新網深圳10月28日電(記者 鄭小紅)第三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28日在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揭曉。  中國科學院史忠植的「拓展知識工程核心理論,創新分布智能理論基礎,構建智能科學理論體系」成果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成就獎;大連理工大學李洪興的「模糊系統的概率表示與空間四級倒立擺的控制」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段海濱教授的「群體智能及其應用」成果分別獲得創新獎一等獎;清華大學唐傑的研究者社會網絡搜索與挖掘系統(ArnetMiner)項目獲得進步獎一等獎。
  • 繼王海峰、李航之後,又有兩位華人學者當選!
    她是IEEE信號處理協會的理事會成員、IEEE工作組的成員,負責制定IEEE標準-人工智慧組織治理的推薦實踐。其研究團隊在ACL、NeurIPS等大會、研討會上獲得了多個最佳論文獎和傑出論文獎。早於90年代,黃教授憑著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研究,研發了首個電子中文報社——「慧科搜索」(Wiser),為傳媒界廣泛提供人工智慧服務,成為報章數碼化先驅。近年,他領導的團隊憑藉其「面向『兩文三語』的大規模社交媒體檢索與理解平臺研製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教育部頒授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科學家王海峰:從百度十篇論文入選ACL 2019說起
    第一重身份:科學家百度百科中對於「科學家「有一段描述: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位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簡而言之,「科學家「三個字意味著「探索未知」。王海峰就是一位在人工智慧領域探索前行且成果豐碩的科學家。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焦李成教授榮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12月10日,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人工智慧學院教授焦李成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焦李成是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及科研事業的先行者,從碩博時期開始,他就一頭扎進了人工智慧領域開展科學研究,遍嘗科研酸甜,經歷領域起落,為人工智慧學科建設奔走,至今已經30餘載;他的科研及教育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霍英東青年教師一等獎、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獎勵十餘項,他出版的專著獲得中國圖書獎、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等五個國家獎項,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
  • 阿里小蜜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
    10月22日,2019年度第九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公布獲獎名單,阿里巴巴語音AI助手阿里小蜜與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獲得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由國家一級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主辦,旨在獎勵在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做出卓著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項目,被譽為「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此次獲獎的具體成果為《對話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
  • 同濟大學劉琦、曹志偉獲得2017年度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
    2017年9月30日,2017年度中國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完成。同濟大學教授劉琦、曹志偉申報生命科學和智能科學交叉方向獎項: 「基於機器學習的生物和藥物小分子的設計及功能研究」 獲得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 交大學子方浩樹榮獲2019年百度獎學金
    1月5日,第七屆百度獎學金頒獎典禮暨「AI未來說·青年學術論壇」博士生專場在百度科技園舉行。百度獎學金面向全球範圍內與人工智慧領域相關的碩博在讀華人研究生,為獲獎者提供科研資助基金和前沿科技交流平臺。
  • 吳文俊:不朽的數學人生,照耀人工智慧發展之路
    吳文俊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原名譽理事長。他對數學的核心領域拓撲學作出重大貢獻,開創了數學機械化新領域,對國際數學與人工智慧研究影響深遠。他用算法的觀點對中國古算作了分析,同時提出用計算機自動證明幾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國際上被稱為「吳方法」,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華東交通大學連續3年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
    日前,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正式發布「關於授予81項成果2019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的決定」。華東交通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陳世明教授領銜的研究成果「多智能體系統動力學分析與控制」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信息工程學院範萍博士的研究成果「智能計算新技術研究及其在圖像處理、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應用」榮獲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