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賣火了!5000個送餐員準時「零誤差」,物流巨頭都自愧不如

2020-12-11 小山旅途見聞

每個國家都有優勢所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刻板印象給帶偏了,就比如說印度,總給人感覺貧苦落後還沒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一點卻不得不為人所稱讚,那就是他們的「送餐系統」。僅由5000名送餐人員組成,卻能保證每天準時準點送達20多萬份午餐,幾乎零誤差,甚至連物流巨頭都自愧不如。

在印度孟買旅遊的時候,你可能會在街上看到一身乾淨素白、頭頂方帽的男子提著各類飯盒穿梭在人群之中,他們就是印度本地的「外賣小哥」達巴瓦拉。他們沒有自己的專屬電摩,而是通過各類交通換乘運送自己負責的飯盒,有的是單車,有的是板車,還有的乾脆直接頂在頭上,最終準確地帶給在城市中為生活打拼的白領們。

據說這些「飯菜」並不是通過手機點單訂購的,而是由家裡的婦人們早早準備好,然後用圓筒飯盒裝好要送給自己的丈夫吃的。每個月配送費也就差不多折合人民幣30塊,就能毫無擔憂地交給達巴瓦拉,他們一定不會搞錯地方。

印度孟買的達巴瓦拉們基本上不識文字,所以飯盒上也沒有姓名以及送餐地址,他們純靠盒子上的符號來識別。哪怕是這樣,由5000個人組成的送餐團隊,每個人每天40份餐盒,基本上可以分毫不亂,聽說平均600萬份裡頭才會搞錯一次。而且他們是上午準時收件,下午兩點半前準時把空飯盒全部送回,堪稱物流界的一大奇蹟了。

印度這套讓人稱絕的送餐系統始於1890年,120多年來有條不紊,連咱們業內最為著名的幾個外賣送餐產業在達巴瓦拉面前都感到黯然失色。他們沒有導航,也沒有電動車橫衝直撞,全靠人腦就能做到又快又準。早在2002年,這套送餐系統就入選了金氏世界紀錄,後續也有哈佛商學院對其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研究並發表長篇報告,甚至連全球物流巨頭聯邦還時不時去孟買考察取經。

要說他們為何會產生出這樣一套讓人稱奇的系統,這都和當地的文化傳統有關。當地人很注重飲食,對吃非常挑剔。興起之初,是因為有一位當地銀行家僱了一位長期的送餐小哥,之後他的同事們都眼饞銀行家的家人為他做的飯菜,也紛紛僱傭送餐員為他們送餐,後來生意越來越好,商機也就此萌生,送餐員就開始召集人員一起參與,從最開始100人逐步壯大到現在的5000人。

其實最難能可貴的,還是達巴瓦拉們的品德和責任心。他們從不抱怨也不會敷衍了事,因為當地的文化薰陶,達巴瓦拉們知道,客戶們能吃到家裡人做的飯菜是一件很幸福也極其重要的事情,不得馬虎。

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才能形成不同的文化產業。可能我們大家也很羨慕印度的那些上班族,能在忙碌了一上午後還能吃到家人現做的香噴噴的飯菜,但這並不能一概而論,他們的系統有可取之處,自然也有不足,畢竟他們送餐人員有限,那會不會遇上供不應求的境遇呢?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關注小山旅途見聞,每天都有各類有趣新鮮事分享與你。

(文中配圖侵刪,謝謝!)

相關焦點

  • 重慶開州,高溫下的外賣送餐員,不畏酷暑準時送達!
    8月4日上午11點,小編來到位於新世紀百貨開州商都附近的一家快餐店,外賣送餐員何偉正坐在店裡焦急地等待出餐。這時候,他已經上班兩個多小時,送了好幾個訂單。取完餐,何偉幾乎是一路小跑奔向他的電動車。「剛才店家由於訂單太多,出餐時間有些慢,我必須跑快一點,爭取準時將快餐送到顧客手裡。」何偉解釋道。對於像何偉這樣的外賣送餐員,訂單超時是他們的一條「紅線」。一旦逾越,將會面臨著罰款、差評,以及部分脾氣火爆顧客的數落。所以,他們一定要在取餐、送餐的各個環節與時間賽跑,按照商家的出餐速度和距離遠近,計劃一條耗時最少、路程最近的線路,儘量不浪費每一分鐘時間。
  • 印度百年外賣奇蹟:五千人日送20萬份餐,準確率99.99%!
    大家都知道多數外賣重油重鹽,多吃既不環保也不健康,但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自己做飯帶飯,實在難以實現,只好外賣不能停。如果有人把你家裡做好的飯,在你飢腸轆轆時給你送到公司,你吃不吃?對於印度孟買寫字樓裡的上班族來說,每天真的有專屬快遞小哥,把熱騰騰的「家常便飯」送到他們手上。
  • 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給送餐員交社保和保險嗎 工資有多少
    ­  隨著用戶對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的客觀要求,當前,「提供高品質送餐服務」幾乎是所有送餐平臺對用戶作出的服務承諾。而實際送餐業務中如何才能讓用戶認可這項服務標準,對於「騎手」們來說,最基本的是保證將用戶的外賣安全準時送達。
  • 風雨兼程 紐約中餐外賣送餐員的小費人生
    在經營者看來,平臺外賣送餐員以送餐效率高、優質服務、員工年輕化為基準,再加上另有服務費,讓外賣送餐員有優勢可以賺取更多小費。  活躍於紐約布魯克林8大道華社的中餐外賣平臺「買做外賣」(Usbuydo),今年4月由創始人朱軍推出,目前擁有60多個夥伴商家;顧客通過微信程序下單,平臺辦公室的客服人員和餐飲食品商家將同時接單,接著由外賣送餐員出動至店面接餐再送到顧客手中。
  • 外賣送餐員在送餐不及時等一系列的問題時,需要那麼多的包容麼?
    短視頻現在火爆網絡,每當出現一個」外賣送餐員「被投訴,被罰款,在來一個大男人委屈的表情,甚至」嗚嗚大哭「,就會得到全網的一致諒解,從而引發對投訴者的抱怨,甚至全網的」聲討「,難道人家花錢了,不應該享受服務麼。」外賣送餐員「掙得難道不是服務費麼?
  • 3月份外賣送餐員人均收入超過7400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日,58同城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3月份,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餐飲行業供需兩熱,職位需求大量釋放,其中送餐員3月平均收入超過7400元。3月份的行業收入顯示,送餐員的平均收入高達7400元,這是為什麼呢?先從供需方面來看,由於部分城市的封城,餐飲行業首當其衝,甚至部分餐廳關門倒閉,而3月的復工潮來臨,很多人走出家門開始上班,就意味著沒有太多的時間煮飯,而此時部分飯店也開始營業,達成基本的供需關係,有明顯的市場交易需求,那麼為什麼收入會高達7400元呢?
  • 不靠算法的印度傳奇外賣是如何贏得民心的?
    講故事的人是一名「達巴瓦拉」(Dabbawala)——意為「運送飯盒的人」,他是印度第一大都市孟買有著130年歷史的古老外賣體系中的一分子。這個由5000名達巴瓦拉組成的複雜又高效的配送網,每天為20萬孟買人運送午餐,不藉助任何現代科技、卻保持著極低的誤差率、在惡劣天氣中也極少延誤,甚至被哈佛商學院拿去作為案例研究。
  • 外賣App湧現 送餐平臺「燒錢」戰打響
    文/ 廣州日報記者 文靜、馮秋瑜  多品牌為賣點 平臺式服務  白領Vita的手機裡下載了不少外賣App,訂餐後會有送餐的簡訊提醒,包含送餐員的電話等信息。相比以往需要「收集」不同餐廳的外電單,或者只能選擇周邊少數餐廳的日子,這些外賣App為Vita確實帶來不少方便。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
  • 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外賣小哥:我只是一個送餐員
    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外賣小哥:我只是一個送餐員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便利的,可能小時候我最夢想的事情就是有人幫助我們跑腿,有人幫助我們買飯,現在都可以輕鬆實現。外賣也是我們這些每天在外面上班的年輕人需要的,就拿我來說吧,我基本上也是三餐有兩頓都是靠外賣來解決的,有時候中午實在不想出去,也會叫外賣直接送的公司,簡單方便還能多工作一會兒。但是前一段時間網上引起了一個熱議話題,那些讓外賣小哥「哭笑不得」的訂單,看看都有啥吧?
  • 日本外賣送餐員超4萬:年收入13-63萬元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日本外賣送餐員超4萬,年收入200萬至1000萬日元 | 悅讀全球日本外賣送餐員超4萬,在改變餐飲業外賣配送服務已經開始改變日本餐飲業的原有局面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顯示,日本主要外賣配送服務平臺的送餐員已達到4萬人。除Uber Eats和「出前館」兩大平臺外,menu和運營送餐服務「Chompy」的SYN等初創企業也在今年涉足日本外賣配送服務。9月,德國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外賣超人(Delivery Hero)也以foodpanda的服務名進駐日本市場。
  • 電動車頻遭竊難追回 紐約華裔外賣送餐員有苦難言
    24個電動車報失;當地時間4日華裔外賣送餐員表示,由於電動車尚未在紐約州合法化,部分同行沒有合法身份,即使報警也從未去追回,丟了車常「啞巴吃黃蓮」自認倒黴。從事外賣超過20年的曹以康4日表示,外賣送餐員的電動車被盜時常發生,就在三天前,一名同行取餐時電動車就在餐廳門前被偷走,相隔不到五分鐘,「一輛電動車價值1700美元到2000美元,但這是外賣送餐員的謀生工具,丟一輛車工作兩周都賺不回來」。
  • 重慶"立體迷宮"難倒外賣小哥:想準時送靠自己找路
    網易科技訊 9月5日消息,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重慶錯綜複雜的道路讓各大外賣應用的導航以及路線規劃無可奈何,而外賣員主要靠個人經驗準時完成送餐服務。媒體採訪了這兩款主要外賣應用的十幾名送餐員,除了一人外,所有人都說他們不依賴應用程式推薦的路線。相反,他們會儘可能地熟悉自己的服務區域,這樣就可以減少單次送餐的時間,因為完成的送餐量越多,他們賺的錢就越多。「重慶是一個3D化的立體迷宮城市,擁有著錯綜複雜的道路。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01、40分鐘送餐8美元小費近期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的吵架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
  • 單身女子凌晨5點叫外賣遭美團外賣送餐員猥褻
    凌晨5點叫外賣,卻被送餐員入室猥褻,這樣的事就發生在泉州雲谷社區一棟大廈裡。2月22日凌晨4點57分,在泉州雲谷社區一大廈裡,22歲的單身女生小吳用手機點了一份外賣。不到凌晨5點半,外賣小哥就敲響她家的門了。像往常一樣,小吳沒想太多,穿著睡衣,接過外賣,可沒想到小哥對她說「能借用你家廁所嗎,內急」。沒等小吳同意,外賣小哥就闖進來了,問了衛生間的方位,徑直走進去。穿著睡衣的小吳,愣是在門內站著,大門開著。
  • 紐約華裔外賣送餐員遭暴力搶劫致腦震蕩
    紐約華裔外賣送餐員遭暴力搶劫致腦震蕩
  • 北京外賣員之死,映射出當代外賣員圖鑑:生而不易,做人太難
    也正因為如此,外賣行業已成為繼物業、家政和安保後,與城市居民接觸最為密切的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的外賣平臺有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  其中,美團和餓了麼是兩大巨頭。    他們之中,有為了月入過萬,不顧烈日和大雨,一路上爭分奪秒的快跑,十幾秒就能爬到四樓,最後卻中暑的五星配送員;  有最多一天派送100單,因顧客送了一瓶水而深受感動的外賣小哥;  也有在中午送餐高峰過後,立即趕回家燒菜給丈夫女兒吃的中年女性。  取餐、送餐,不同的路線,做的卻是同一件事——將每一份外賣安全、準時的送達到顧客手中。
  • 湖北一送餐員接連被偷外賣:從沒吃過披薩,首次買是為賠客戶
    東方IC 圖眼下,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訂餐APP正成為許多市民手機裡的必備應用程式,網上訂餐人數增多,外賣平臺訂餐需求量隨之增大,催生了外賣送餐員職位的需求,有企業甚至喊出月薪萬元招聘「騎手」(外賣送餐員),可騎手的日子並不好過。
  • 外賣送餐不準時 小哥將包裹放快遞櫃 專家告訴你怎麼說"不"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外賣小哥送餐不準時、網上訂房「不可取消」、裝修服務偷工減料、快遞小哥將物品放快遞櫃……今年一季度,投訴這幾個方面消費服務的消費者非常多。 網絡訂餐過程中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主要表現為外賣小哥送餐不按時。嶽女士昨日下午通過外賣點單購買了一家烘焙店的麵包,卻等了兩個多小時。商家未能按照約定按時送貨上門,單方面違約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省消委認為,經營者和消費者進行交易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線上和線下作出的服務承諾應當嚴格履行,否則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屬於虛假宣傳。
  • 原神新職業送餐員,開啟花式送餐姿勢
    第二期原神提瓦特新聞來啦,本期是美食(劃掉)送餐風雲錄專刊,是關於開啟各種送餐姿勢送餐員的酸甜苦辣,懸崖,大海,都阻止不了他們送外賣。,所以這份土豆餅是沒有靈魂之風的食物,所幸路線還是相當簡單的,一路直線過去,有個小坡跳跳或爬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