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曾幾何時我有過被困住的感覺,待在一座城市裡,每天了無生趣的過著日復一的的生活。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臥室裡的時候我都能夠預料得到今天會發生什麼,當太陽落山時行走在被黑夜籠罩的街頭上我卻不知道該往何方。於是我會思考到底是什麼困住了我?是如韓寒小說《一座城池》裡那樣的城市環境、還是身邊不再變換的交際圈子?我不知道。當許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再次縈繞耳邊時,我會發現那個遠方我也沒有勇氣去。
突然有一天我看了一部來自墨西哥的冷門電影《行走距離》才有所感悟,這部在豆瓣上評得8.3分的高分電影在告訴我:其實這個世界上能夠困住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而已。
電影裡的主人公費德是一位超過300斤重的巨胖宅男,他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是早上吃完早飯後就座在電視機旁看電視,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了才動身吃個晚飯再上床睡覺。這樣的日子像是無限循環的電影畫面一樣,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偶爾他會在家裡串些手串用來謀生。因為足不出戶,所以他的交際圈子十分狹窄,經常來他家裡拜訪的永遠是那麼兩個人,分別他的妹妹羅紹拉和妹夫雷蒙。
因為體重超過300斤,所以費德患有心臟病,並且不能夠長時間的運動,哪怕是在家裡面走一小段距離就會氣喘籲籲。總之費德是一個完全與外界脫軌的人,而造成這一切的緣由全部都是肥胖所致。但是費德也不想這樣,他也有過一段來自於過去的美好回憶,這些回憶全部隱藏在相片當中,一次偶然的機會費德在家裡找到了一部十分老舊的相機,他將相機拿到照相館去洗相片,並意外地從中發現了一張張美好瞬間,這些瞬間裡有自己過生日時的歡笑、有已去世母親的笑臉、還有自己曾經暗戀過的女同事。然而時過境遷,故人都不再了,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守在眼下這個破舊的老房子。
因為相片的緣故,費德喜歡上了攝影,他不惜掏出自己的大部分資金在照相館裡買了一部二手相機,同時也因此他還結識了相館裡的年輕員工保羅。保羅對眼下這個體重超過300斤重的胖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一來二往的兩個人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從此在費德的交際圈中又多了一個人。
有了照相機,費德便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要走出這個屋子到海邊去拍照。這樣的想法在費德的妹妹看來簡直是胡鬧,因為費德患有心臟病,並且超重的身軀也不允許他拖著身體出去旅行和拍相片。於是當想法一提出來,費德就遇到了來自於妹妹和妹夫的阻力。
除了來自於妹妹和妹夫的阻力之外,旅行社的歧視也無法讓他實現願望,當他拖著笨重的腳步邊走邊歇息的來到旅行社詢問檔期時,旅行社的員工卻以檔期滿了為由搪塞費德。因為沒有一家旅行社願意為一個300斤重的大胖子提供服務,那樣擔的風險太大。
眼下看來費德不可能完成願望,他去海邊拍照的想法就像是一紙空談。所以你會認為費德又回到了那個破舊的屋子裡,又開始了一天又一天了無生趣的生活,並以這樣的生活方式直到他的生命完結。
但是費德並沒有放棄,即便現實條件充滿了各種阻撓,他還是在好友保羅以及妹夫雷蒙的幫助下,乘坐著拉貨車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海邊。最終三個人站在海灘上,面對著眼前一望無邊的大海,等待著第二天日出的到來。
也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去一次海邊,看一次大海,再拍上幾張漂亮的照片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事情。但是對於電影中的費德來說,那簡直就是一次奢望,嚴重的心臟病會讓人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每走幾步就會氣喘的勞累成為了出行最大阻力,去海邊、拍風景照?恐怕也只有在夢中才能夠完成吧。
但是在電影的最後費德並沒有因為自身的種種限制而放棄,他最終還是在別人的幫助下踏上了前往海邊的行程,電影的鏡頭捕捉到費德坐在拉貨車上時臉上所露出的表情,那表情並不是滿滿的疲憊、而是滿滿的幸福。我們不妨來猜想一下,當費德的海邊之行並沒有完成呢?也許他還是待在那棟破舊的屋子裡面,生活就像是死水掀不起一絲一毫的波瀾。然而就是這次出行的成功,為他本就不光彩的人生添上了濃厚的一筆,我想當費德以後回憶起來,也會成為他一生當中最難忘的回憶。
看完電影後,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我們每個人不至於像費德那樣有著300多斤的體重,也不會出行困難,更不會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但是為什麼我們卻總能夠在費德身上發現自己的身影呢?也許費德是被各種現實條件所困,而我們也是被各種隱性的枷鎖所困。現實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過著如費德那了無生趣一樣的生活,一座城市、三點一線,接踵而至的煩惱,卻又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直到有一天,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的你也許會有和我一樣的感悟,那就是,這世上能夠困住我們的,永遠都是我們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去做、想去的地方又不敢去、想要過的生活又不敢為其去打拼,任時光白白的溜走、而你卻裝作視而不見,這樣的話,你將永遠都無法到達心目中那美麗的海邊。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七十歲多歲的高齡仍然堅持著每天十幾公裡的跑步,這種習慣他堅持了幾十年有餘。有人問他,你為什麼要堅持跑步呢?村上春樹回答說,「我想要去做這件事情就去做,沒有什麼理由,既然選擇去做了那就去堅持,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接著又延伸到了他的寫作,他說道,「包括我寫作也是這樣的,當我想去寫東西了那就去寫,就這麼幾十年寫過來了。」
村上春樹的回答也許在闡述這樣的道理:當你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那就去做吧,能讓你去做的是你自己,同樣能讓你不去做的也是你自己,因為這世上,能夠困住你的,也就是你自己而已,身旁的人、身旁的事物並沒有理由阻止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眼下這個現實的世界裡,我們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困住自己,那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苟且與妥協。在這諸多的困境中大多數人只會一昧的抱怨,卻沒有勇氣尋求改變,沒有勇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過這一生。電影《行走距離》中的費德在面對困境時,勇敢突破了自身的各種阻撓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海邊,我相信你也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的走出困境,並最終來到一處你心目中那美麗動人的地方。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