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丨直播經濟背後 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2020-09-19 民主與法制社

直播帶貨、直播表演、直播旅遊,無數人成為了直播經濟從業者,隨之而來的是直播經濟帶來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各方主體在參與的同時,更應小心提防潛在的法律風險。

直播購物「翻車」誰來買單

近日,有消費者使用了在某主播直播間購買的面膜後導致全臉過敏、呼吸困難進了急診,正在著手維權。針對此類產品問題,究竟誰來擔責?

首先,消費者的求償權因產品質量缺陷或產品質量瑕疵而有所不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電子商務法》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選擇向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賠償,此時產生的責任為侵權責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條也有相關規定。但是當產品存在質量瑕疵時,例如不具備通常應當具備的價值效用、合同約定效用或出賣人保證的品質等情形,消費者或購買者只能向銷售者、經營者主張修理、重做、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而不能向生產者主張賠償。因此,不論產品具有質量缺陷還是質量瑕疵,事主均可以向出售商品的網店主張權利。

那麼,在直播中推銷商品的主播對此是否負有責任呢?這還要看主播的實際身份屬性以及具體行為表現。我國《廣告法》定義的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帶貨主播正是從事此類工作的人,因此具有廣告代言人的身份。《廣告法》明確了廣告代言人參與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時應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同時還要求廣告代言人只能為其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接受過的服務做推薦、證明。不少主播帶貨時會選擇直播試吃、試穿、試用,不僅是為直觀展示產品效果,更是為了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此外,如果主播本身即為所推銷商品的生產經營者,則其同時兼具廣告代言人、廣告主、電子商務經營者、生產者等多重身份,要分別依據相關法律承擔主體責任。

此前曾有網紅帶貨時,稱其推薦的某品牌化妝品獲得「諾貝爾化妝學獎」引發網友批評,對品牌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商家在與主播合作前也要盡到廣告文案的審核義務,避免因主播個人的不當言行、虛假宣傳而使商家承擔不良的法律後果。

直播「套路」繁多涉嫌違法

直播間人氣爆棚?上架一秒即刻售空?總有土豪揮擲千金打賞主播?直播間虛假繁榮背後,可能涉及多項違法。

首先,網絡主播套路商家。主播通過收取坑位費、佣金為商家帶貨,其中坑位費是主播推薦商品的固定出場費,而「佣金」是主播在直播間有效銷售額中抽取的分成。為獲得高收益,部分主播會僱傭刷單團隊在直播間評論、下單,製造虛假的高人氣、高銷量,以此提高自身坑位費的段位。刷單團隊下單後7天內便會申請退貨退款,主播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商家卻被薅了羊毛不賺反虧。其實這些行為已涉嫌違法。

我國《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是指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網絡主播為商家提供廣告代言的直播服務,也應視為電子商務經營者,因此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直播刷單行為顯然違反了《電子商務法》,應當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處罰,並記入信用檔案予以公示。

此外,組織團隊刷單再退貨以此營造火爆假象的行為人還可能涉嫌犯罪。根據《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其次,網絡主播套路粉絲。在非購物類的直播間,主播通過才藝展示、連麥PK、在線聊天、遊戲互動等方式為直播間觀眾提供直播服務,以此獲得粉絲打賞。部分主播也會通過違法刷單的方式營造聲勢,刺激其他粉絲不停打賞為其衝榜,真愛粉甚至會通過打賞金額互相攀比,並藉此獲得與主播私下交流的機會。

不久前,一13歲男孩因打賞遊戲主播、玩網遊花費30萬受到關注,女主播還以向其父親告發為由威脅其繼續打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倘若女主播確實通過恐嚇、威脅的方式迫使男孩打賞,則該主播還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主播入駐公會小心內幕

直播經濟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新風口,不少人看好網絡直播的巨大潛力,紛紛轉行成為主播。但頭部主播僅寥寥數人,絕大多數中小主播為獲得流量支持,選擇加入類似經紀公司的直播公會,由公會為其提供資源推薦、專業培訓、形象運營等服務。但是直播公會魚龍混雜,新人主播加入前切莫草率大意,謹防上當受騙。

部分直播公會為招攬主播,往往會使用「高提成」「高底薪」「零門檻」等誘人話術,待到主播加入公會後,其又以主播當月未完成累計直播時長、直播次數為由剋扣報酬。因此,新人主播加入公會前一定要籤訂並嚴格審核合同。值得注意的是,雙方之間的合同因包含居間、代理、委託等多種因素,一般不會被認定為勞動合同,更傾向於是一種雙方對平臺直播收益分成的民事合作行為,因此很難受到勞動法保護。

此外,此類合同一般會約定較長的履行期、不得單方解除以及畸高的違約金,主播一旦停播、跳槽,將面臨動輒成千上萬的違約金。部分小主播人氣低、收入低、無力支付違約金,只能在履行期內咬牙堅持。因此,新人主播選擇加入公會前,要充分衡量利弊,莫讓合同變成一紙賣身契。不過,如直播公會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支付主播直播收益,經催告仍不支付導致主播無法實現訂立合同的目的,公會的行為可能已構成根本違約,此種情形下主播享有合同的單方解除權,不構成違約。(文/劉津寧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本期主編:王 鐔

編輯:劉曉晗

校對:張曉慧

審核:黎偉華

合作郵箱:mzyfzapp@126.com

民主與法制社是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誌、《民主與法制時報》、民主與法制網、民主與法制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權威法制媒體。

微信號:minzhuyufazhishe

相關焦點

  • 直播經濟背後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直播帶貨、直播表演、直播旅遊無數人成為了直播經濟從業者隨之而來的是直播經濟帶來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不少主播帶貨時會選擇直播試吃、試穿、試用,不僅是為直觀展示產品效果,更是為了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此外,如果主播本身即為所推銷商品的生產經營者,則其同時兼具廣告代言人、廣告主、電子商務經營者、生產者等多重身份,要分別依據相關法律承擔主體責任。
  • 直播經濟背後 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直播帶貨、直播表演、直播旅遊,無數人成為了直播經濟從業者,隨之而來的是直播經濟帶來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因此,商家在與主播合作前也要盡到廣告文案的審核義務,避免因主播個人的不當言行、虛假宣傳而使商家承擔不良的法律後果。直播「套路」繁多涉嫌違法直播間人氣爆棚?上架一秒即刻售空?總有土豪揮擲千金打賞主播?直播間虛假繁榮背後,可能涉及多項違法。首先,網絡主播套路商家。
  • 京小槌普法|直播經濟背後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直播經濟帶來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各方主體在參與的同時更應小心提防潛在的法律風險不少主播帶貨時會選擇直播試吃、試穿、試用,不僅是為直觀展示產品效果,更是為了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此外,如果主播本身即為所推銷商品的生產經營者,則其同時兼具廣告代言人、廣告主、電子商務經營者、生產者等多重身份,要分別依據相關法律承擔主體責任。
  • 直播經濟正火,背後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直播帶貨、直播表演、直播旅遊無數人成為了直播經濟從業者隨之而來的是直播經濟帶來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各方主體在參與的同時更應小心提防潛在的法律風險因此,商家在與主播合作前也要盡到廣告文案的審核義務,避免因主播個人的不當言行、虛假宣傳而使商家承擔不良的法律後果。02直播「套路」繁多涉嫌違法直播間人氣爆棚?上架一秒即刻售空?總有土豪揮擲千金打賞主播?直播間虛假繁榮背後,可能涉及多項違法。
  • 網課直播盛行,這些著作權法問題不容忽視!
    作者丨詹毅(執業律師,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王振華(執業律師,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法律組組長)來源丨BClaw(轉載已獲授權)近期,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電子商務、遠程辦公、網絡公開課程直播等在製造業、教育、諮詢及法律服務業等諸多領域,迅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其中,網課尤其引人注目:學校開展在線授課。
  • 平安家庭丨「法律娘家人」普法講座走進東明社區
    平安家庭丨「法律娘家人」普法講座走進東明社區 2019-10-3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東區:法律知識入腦,普法宣傳走心
    為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金東區從社區到學校,從鄉村到城鎮,將法律知識送進百姓家門,以法律護航千家萬戶,努力將民法典學習好、解讀好、宣傳好、貫徹好。「普法+直播」的新形式,通過一朵「雲」的方式,將法律知識送進千家萬戶。
  • 民法典進社區丨乾貨滿滿的法治「盛宴」,她們普法很認真!
    民法典進社區丨乾貨滿滿的法治「盛宴」,她們普法很認真!路橋區各鎮(街道)婦聯《民法典》宣講活動形式多樣,除現場講授外,還通過普法情景劇、現場有獎問答、律師現場答疑、分發宣傳冊等多種方式向群眾普法,充分激發了婦女群眾的參與熱情;普法內容豐富,不僅重點圍繞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向群眾宣講
  • ...千人普法」法律進景區——大興院走進公園開展「守護公益服務...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為全面貫徹落實市院關於「十進百家、千人普法」主題活動的部署,近日,大興區檢察院第五、六檢察部共同走進大興區濱河公園開展「法律進景區」普法宣傳活動。針對群眾所諮詢的法律問題,檢察人員耐心答疑解惑,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為其提供法律服務,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同時,引導群眾通過手機關注大興區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方便群眾及時獲得法律資訊。此次普法活動以司法「溫度」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有助於進一步拓展監督案件線索來源,有助於進一步擴大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影響力。
  • 「七五」普法 | 蘭州市城關區:「指尖普法」讓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蘭州市城關區 「七五」普法工作綜述執法能力穩步提升、管理手段逐步改善、政府職能日臻完善、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社會治安平安有序、人民生活文明美好……安居樂業的美好畫面都在訴說著普法無處不在的能量。近日,在蘭州市城關區WIFI法治廣場,談及近年來普法宣傳方式的變化,一名在廣場休閒的市民由衷感慨道。普法WIFI廣場在為市民提供普惠式法律服務的同時,還致力於滿足部分群眾的個性化需求,WIFI上網密碼就是一道普法題,普法WIFI廣場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 當AR、VR和4D技術遇上法律...這裡的「普法」形式真硬核!
    在前幾天的「平安橫琴、法治現場」抖音直播間內,主播藝璇每提出一個法律知識,評論底部就掀起了網民的一波又一波搶答熱潮。今年的4·15國家安全教育日「撞上了」疫情,橫琴新區依法治區辦和國安辦這幾天一直在抖音直播間忙碌,不到半小時的直播,就吸引了3000多網友關注和互動:「今年我們把普法活動搬到了直播間。」
  • 徽姑娘普法 | 如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這些小常識必須知道!
    徽姑娘普法 | 如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這些小常識必須知道!「 徽姑娘普法: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 【第592期】雙語普法欄目⑥丨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 網絡虛擬財產保護
    【第592期】雙語普法欄目⑥丨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 網絡虛擬財產保護 2020-09-16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藉助大眾傳播媒體普法講法進萬家——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開展普法...
    2020年11月18日,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應青海經濟廣播電視臺《崑崙大律師》欄目的邀請,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委派我所任晉婷律師在《崑崙大律師》欄目中以直播的形式,就以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知識及借條的正確書寫方式,向廣大聽眾朋友們做了詳細的介紹。
  • 《政在直播-34》將法律知識送到夾江群眾家門口
    今天是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夾江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廣播直播節目《政在直播》又和大家見面啦!2.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去哪裡諮詢?3.《民法典》是什麼,有相關的宣傳嗎?4.法治宣傳活動以後是否會經常開展?……錯過直播怎麼辦?
  • 京小槌普法|購入學區房,法官提示戶口問題不容忽視
    k仔:買賣合同裡約定戶口問題了沒?如果買家遲遲不遷戶口,只能走法律程序了。法/官/釋/法合同是確立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經合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錢某和趙某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合同。錢某與趙某在《北京市存量房屋居間合同》中已經約定趙某限期到房屋所在地的戶籍管理機關辦理完成原有戶口遷出手續,並約定了違約責任。
  • 藉助大眾傳播媒體普法講法進萬家 ——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開展普法活動紀實
    2020年11月18日,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應青海經濟廣播電視臺《崑崙大律師》欄目的邀請,青海誠嘉律師事務所委派我所任晉婷律師在《崑崙大律師》欄目中以直播的形式,就以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知識及借條的正確書寫方式,向廣大聽眾朋友們做了詳細的介紹。
  • 20萬居民停水66小時,經濟損失超500萬,水汙染事件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事發後,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三級檢察機關高度重視,上下聯動,案發當日即派員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取證,並發掘事件背後的國家工作人員瀆職犯罪線索。經查,位於鹽城市鹽都區境內的鹽城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未設置任何汙水處理設施,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酚類化合物的廢水直接向外排出,這些廢水最終流入市區飲用水水源。
  • 普法課堂 | 結婚登記前這些法律知識要知道!
    金秋十月浪漫結婚季怎能少了一個"普法"婚姻登記、婚前檢查、無效婚姻這些在婚前該知曉的 法律事兒小編為您細細道來—END—監製 | 劉昌瑛責編 | 劉幸海編輯 | 馮麗晨 朱偉林 來源 | 青海普法
  • 推動發展「讓法律溫暖起來」的事業丨新興法律服務業訪談錄(17)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由於線下運營受到限制,我們開設了線上普法,通過直播間和微信群的方式進行傳播,同時開通了抖音帳號,利用自媒體來推廣智能法律機器人法寶寶。通過這些方式,很好的解決了疫情的對我們的影響。2020年,億律科技集團本身的法律科技產品有許多涵蓋社會公益的內容,具有社會公益的基因。在線上海量律師為老百姓提供大量免費和少量低價法律諮詢服務的同時,我們為北京、浙江等地的城鄉社區進行公益普法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