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邊懷舊邊品味風土人情

2020-12-16 經濟參考網
新華社發

    丹麥地處北歐,冬季漫長,日照短暫,所以丹麥人特別珍惜和享受尚未入冬的陽光周末。每年4月到10月,一到周末,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偏遠小鎮,大大小小的露天跳蚤市場便隆重登場。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公交車站附近的跳蚤市場便是其中的一個。這個跳蚤市場已有近40年歷史,2012年,由於公交車站擴建,它臨時搬到了離哥本哈根中心火車站不遠的廣場上。

  記者近日在一個周末午後再次逛了逛這個著名的跳蚤市場。市場裡攤位很多,人也很多,熙熙攘攘,一片繁榮熱鬧景象。市場上出售的商品可謂是五花八門,每個攤主出售的商品都有自己特色,有古玩、手工藝品、書籍、家具、家居用品及服裝等,琳琅滿目,就像一個擺在地上的百貨商店。

  攤主裡有職業的跳蚤市場賣家,也有大學生,還有周末出來擺攤的上班族。不少攤主們看上去悠然自得,在陽光下或喝咖啡,或端著啤酒聊天,並不刻意招攬顧客。顧客自己瀏覽貨品,只有在顧客看中一件東西時,攤主才會過來跟你說價錢,好像享受陽光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情。

  記者見到一個八九歲大的小女孩正在出售她自己的舊玩具,她媽媽坐在一旁愜意地喝咖啡。記者與這位媽媽攀談起來,她說:「難得天氣好,我們出來曬太陽,放鬆一下心情,而且這樣也可以讓孩子體驗社會,動手實踐。通過感受跳蚤市場這個小社會,教育孩子不要隨意浪費,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或許對別人還有用。」

  跳蚤市場的東西一般都非常便宜,因為賣東西的攤主大多數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他們賣東西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不再使用的東西在別人手上得到再利用。

  這位媽媽還告訴記者,攤位需要事先和跳蚤市場的管理者預約並繳費,費用很低。開攤之前,管理者已經事先準備好攤位桌,攤主只要把自己的貨物擺到桌子上,收攤的時候收拾乾淨,便可離開。

  在丹麥的各個城市裡,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精品店比比皆是,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去逛跳蚤市場,和攤主討價還價,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懷舊,還是一種樂趣和休閒。

  記者在跳蚤市場上碰到一位40多歲的丹麥人,他正在尋找一把1933年生產的古董銀湯匙,作為他父親即將到來的八十歲大壽的生日禮物。他說:「我父親就要過80歲生日了,我想送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給他——一把他出生那年出產的銀湯匙。這隻有在二手市場才有,但願能買到。」

  丹麥出產的銀器和銀飾聞名世界,其世界頂級品牌喬治·延森的產品以獨特設計、品質優良和精湛的手工技藝風靡全球。丹麥出產的每件銀器上不僅鐫刻有工匠名字,而且還打有製作年份。

  丹麥的跳蚤市場就像一個個微型博物館,這裡不僅交易商品,一件件陳年舊物也記錄和講述著這個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值得有心人去慢慢品味。

相關焦點

  • 丹麥藝術家描繪成都風土人情
    (原標題:丹麥藝術家描繪成都風土人情) 本報訊 (記者 王嘉) 昨日
  • 易烊千璽私家旅行日誌上線 分享丹麥的美食美景風土人情
    易烊千璽  在丹麥旅行中易烊千璽用手機拍攝並記錄了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並講述旅行中的見聞,與大家分享丹麥當地的美食、美景、風土人情。之後又來到了首都哥本哈根,騎行遊覽了小美人魚、皇宮等著名景點,除了丹麥的人文美景,千璽還帶大家感受丹麥的特色美食,介紹丹麥「煎餅果子」,文藝腔搭配各種趣味「梗」看點十足。
  • 趙雅芝追憶《新白娘子傳奇》 難忘邊唱邊演經歷
    趙雅芝、葉童、陳美琪的熒幕聚首  搜狐娛樂訊 農曆蛇年,根據中國古典神話《白蛇傳》改編的《新白娘子傳奇》一劇因主創趙雅芝、葉童、陳美琪的熒幕聚首而再度引發熱議,也掀起了觀眾們的懷舊熱潮趙雅芝表示,當年「邊唱邊演」的表演形式令她很難忘。  《新白娘子傳奇》在播出時曾引起不小的轟動,成為了許多青少年追捧的對象,該劇每逢重播收視率亦居高不下,可以說是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恰逢蛇年,這部根據《白蛇傳》改編的劇目又成為了焦點,趙雅芝、葉童、陳美琪三位「新白」主演再度聚首,對劇迷們來講實屬難得。
  • 這些家長送孩子到森林學校「邊玩邊學」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厭倦了太多屏幕時間和室內活動的澳大利亞家長們,正轉向丹麥森林學校的概念,比起坐在室內課桌前學東西,這些家長更願意讓他們的孩子到戶外「邊玩邊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相關報導截圖。
  • 丹麥生蠔告急 天貓生鮮以吃貨的名義赴使館破殼破冰
    4月28日,天貓生鮮負責人鉉清飛赴丹麥駐華大使館,就近期困擾丹麥和撩動國人的生蠔問題與使館方共商大計。雙方達成共識,未來將共同落實丹麥生蠔進口事宜。此外,丹麥駐華大使館食品農業及漁業主管高天表示,除生蠔外,非常願意和天貓開展更多農產品合作。
  • 多彩貴州將大旅遊帶去丹麥 邀請來體驗風土人情
    近日,「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全球推廣系列活動——走進丹麥哥本哈根旅遊推介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作推介。中國駐丹麥大使劉碧偉,哥本哈根市副市長克裡斯汀·艾伯森,世界旅遊組織榮譽秘書長、貴州旅遊發展顧問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致辭。
  • 不上大學,邊打工邊環遊世界,可以實現嗎?
    人各有志,如果不打算繼續上大學深造,我是贊成邊打工邊環遊世界的。另外要經常進入一些旅遊網站比如貓途鷹和窮遊網看看國外的攻略和錦囊,明白國外的風土人情和注意事項。在此,有兩個建議給想去國外打工賺錢旅行的同學參考:1是紐西蘭和歐洲都有度假打工籤證WHV,紐西蘭針對中國學生的5000個籤證將在今年7月2號開放,如果感興趣到時趕緊到紐西蘭大使館網站上去搶,搶到了的話就可以去紐西蘭農場打工一年,開啟邊學習邊度假模式。
  • 韓國編劇大多是家庭主婦 邊帶孩子邊寫劇本
    韓國編劇大多是家庭主婦 邊帶孩子邊寫劇本 除了人靚衣美,劇集的爆紅也離不開編劇的辛勞創作,但令人有點意外的是,韓劇的編劇,原來九成是女性,且大多是「邊帶孩子邊寫劇本」的家庭主婦!
  • 南昌,吃貨的天堂,在這裡來一次邊逛邊吃的旅行
    導語:來南昌,感受一次邊吃邊玩的旅行,這裡有著著名的景點,還可以去贛江邊目睹紅灘谷的勝景,還有各種風味的小吃,是非常值得駐足觀光和品嘗美味的。接下來,小編就通過這篇文站說一下這裡的美食和美景。然後,漫步在贛江邊,感受贛江的夜景。
  • 《人是鐵飯是鋼》熱播 邊原:帥氣壞男孩不是本色
    由馮遠徵、苗圃、邊原等一種中青年實力演員聯袂主演的年代懷舊大戲《人是鐵飯是鋼》在北京衛視熱播兩周後,已於近日高收視順利收官。不過,劇集落幕後,該劇引發的懷舊熱潮和話題卻依然成為網絡熱點。劇中的一眾主創也因此人氣高漲,其中,出演大毛的青年演員邊原,再次憑藉這一角色而備受關注。
  • 西湖邊開出新白鹿 邊吃平價菜邊看西湖美景
    坐在落地大開窗邊,一邊吃著落胃的菜餚,一邊觀賞咫尺之外的湖光山色,人均餐費不到50元,美食和美景更可以互相加分。  餐廳門口放著舊式老唱機,不只是擺著看的,用手搖幾圈,輕鬆的音樂不緊不慢地響起,坐在舊式皮沙發上的客人在幾步外剛好聽得到。牆上掛的是老上海海報,落座時無意觸摸到桌椅被打磨出的紋理,感覺妥帖又細膩。店家還專門找來老式黃包車,再過幾天就要放在門口了,這是整個餐廳的點睛之筆。
  • 民間尋味之鮮滑鍋邊餈
    今天的民間尋味來到珠海,感受了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做為沿海開放城市,特別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在這座城現代化氣息。但今天的民間尋味,小編帶你走進民間小巷,感受那裡特有和傳統美食,鍋邊餈,希望大家喜歡。這就叫做鍋邊餈,在珠海的老城區裡面才可以找到的一種傳統的名小吃。鍋邊餈用海鮮和粘米粉一起做成,鮮滑無比,而且加了大蒜和紅薯,吃起來又不覺得膩,所以很受大家的喜歡,怎麼樣,學會怎麼做了嗎?如果喜歡的話,自己也可以嘗試一下,對美食的態度,就是對生活的態度。
  • 快遞100「輕旅行」解決方案 讓你邊買邊寄「空手」旅行
    特別是購買了即食產品,如泉州的粽子,雲南的玫瑰花餅等,通過快遞100平臺寄回,既不耽誤旅遊行程還能保證食品新鮮感,與親朋好友實時分享美味,感受各地風土人情。在不久的將來,邊買邊寄「空手」旅行將成為新時尚。
  • 漫步西門頭老街,在懷舊中品味惠來印象
    西門橋邊,容光理髮廳照常營業,接待的幾乎都是頭髮花白的顧客。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公私合營改造,就開始有了國營理髮店,容光理髮廳便是其中之一。極具時代感的裝潢,加上上了年紀的顧客和師傅,這一切像是時代的標本。
  • 青島煙臺的網紅咖啡館,可以安安靜靜邊喝咖啡邊看書,你喜歡嗎?
    青島煙臺的網紅咖啡館,可以安安靜靜邊喝咖啡邊看書,你喜歡嗎?早春時節適合出行,不管在哪個城市中,有特色的咖啡館總是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這家在青島煙臺的坡度就算是當地的網紅店,店裡的布置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懷舊裡透著簡約精緻。
  • 來重慶,一定要體驗「溫泉火鍋」,邊吃火鍋邊泡溫泉,太愜意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喜歡吃火鍋?來嘗嘗重慶的「溫泉火鍋」,邊吃邊泡溫泉,太愜意了! 說到山城重慶,一定少不了火辣辣的重慶火鍋。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山地資源豐富,因此叫做山城。
  • 邊吃邊喝是好是壞?
    有人問:「虎老師,我寶寶14個月,每次喜歡邊吃飯邊喝水,這樣是不是不好啊,怎麼糾正呢?虎老師回答:「為什麼不讓孩子邊吃邊喝?不僅不是壞習慣,算比較好的飲食習慣。這孩子,我看好她。」沒想到這個回答引起一些人的詫異,一種觀點徹底顛覆的感覺。虎老師從小就邊吃飯邊喝水,如果不喝水或者其他飲料就有些難以下咽的感覺,到如今每頓飯必準備一杯水、牛奶或豆漿、紅酒在手邊上。但是娶的老婆正好相反,吃飯的時候不喝水或飲料,為這事虎老師奇怪了多少年了:你不渴嗎?
  • 巡邊護邊寫忠誠
    原標題:巡邊護邊寫忠誠 「布茹瑪汗·毛勒朵,人民楷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邊防線上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 1961年,年僅19歲的布茹瑪汗受父親守邊的愛國情懷影響,一腳踏進海拔超過4000米、山頂常年積雪的冬古拉瑪山口,成為一名光榮的護邊員。 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長達1133公裡的邊境線上,有大小250餘處通外山口,布茹瑪汗堅守在冬古拉瑪通外山口。
  • 【推薦】邊屯詩:滄陽田園牧歌代有人
    雲南,尤其是永勝縣的邊屯文化,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衍生,及與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成為了典型的邊疆屯墾文化。隨著邊屯文化的確立、發展和繁榮,「邊屯詩」也應運而生。古往今來,永勝湧現出一大批邊屯詩人,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邊屯詩歌。「邊屯詩」是邊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邊屯人及其後裔詩人們的一種情感載體、生活寫照和精神寄託。
  • 電動車可以邊跑邊充電了
    昨日上午,有讀者給本報熱線962211打來電話說,市民蹇先生和另外兩名朋友一起,共同研製出了「電動車返衝電源控制器」,它可以讓電動自行車在行駛過程中邊跑邊充電。接到讀者的報料後,記者立即趕到八裡小區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