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2020-08-04 昕姐育兒之道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同事小高的孩子,在上個月全省的生物競賽上榮獲了一等獎,大家都為小高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高興。但小高卻顯得憂心忡忡得說到:孩子喜歡生物,但是對其它科目不感興趣,偏科也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儘管小高多次慫恿孩子多去請教問題,孩子還是邁不出那一步。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其實,沒有誰是全面的,小高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的特色專長,在生物方面的研究也是數一數二的,只是在生物的璀璨奪目下,其它的成就就顯得黯淡無光了。孩子過於放大自己的缺點,導致做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只願意活在自己的舒適區。所以家長要想改變這樣的情況,就必須了解其中的緣由。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受到局限?

李玫瑾教授說:&34;。

其中大意為:自卑的人,會變得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會很輕易的看到別人的優秀品質,而忽略自己的存在,老是放大自己的缺點,

陷入自卑和懊悔當中。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1、 家長的嚴格要求。

孩子不敢嘗試,通常情況下都是父母給到孩子的壓力過大,孩子自身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對父母的要求心生畏懼。進一步制約了孩子的行為,從而導致思維局限,行動局限,孩子也因達不到目標而自責。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2、 沒有安全感,害怕失敗。

家長忙於工作,孩子忙於學習,本該是最親密的親子關係,卻少了更多的溝通交流。再加上家長的詞不達意過分關心,孩子頓時會感到安全感缺乏,孩子害怕失敗,害怕得到父母不滿意的評價,可能在學校表現優異的孩子在家也會顯得唯唯諾諾,不敢說話。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3、懷疑自己,自信心嚴重不足。

孩子一方面會覺得事情本身的難度太大,那麼的高不可攀,心生退卻;另一方面,孩子也會自己質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完成這件事情的能力,自信心嚴重不足,思緒也變得混亂,沒有面對挫折和正視困難的勇氣。

因此,不論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多麼的優秀,多麼的卓越,但如果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孩子也會很容易的陷入心理誤區。可能在本應該更好的基礎之上,掉下&34;,所以家長要及時應對,否則必然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孩子的懦弱自卑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呢?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1、 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往後的生活做任何事情也都沒有主見。

主見很重要,這是孩子對事物的是否有自己的見解的評判標準。沒有主見也沒有自信,孩子遇到陌生的事物就會變得無從下手,害怕和自卑,在群體遠離他人。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2、 親子關係的裂痕無法彌補,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對孩子產生影響。就像孩子不敢去嘗試,家長罵道:真沒用,這都不會,你還能做什麼。這些發洩式語言會極大的刺激到孩子的內心,也不喜歡父母命令式的教育,變得逆反父母。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3、疏遠父母,孤立自己。

逆反心理一旦產生,孩子便不再依賴父母,更多是自己獨自受委屈,也不會找父母傾訴衷腸。慢慢的也在有意的逃離父母的管控,不願意一起吃飯,不願意回家寫作業,在學校也同樣顯得孤僻。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其實,孩子出現了短板學科就應該變得自卑。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做法如何,才是幫助孩子走出誤區的關鍵,保護孩子行為思想,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引導和激勵。

家長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打破常規呢?

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決定了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成為制高點;對組織而言,憑藉其鮮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團的遊戲規則,獨樹一幟建立自己的王國。在這個注意力的時代,特色就是旗幟,突顯才能發展。與木桶原理求穩固的保守思想不同,反木桶原理是一種提倡特色突顯的創新戰略,要求企業能打破思維定式,一切向前看,找準自己的特殊優勢,開闢一個嶄新的天地。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首先,家長要放低姿態,降低期望,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平等的交流不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而是朋友之間的互相對話。家長更應該放低姿態去跟孩子談目標,談理想,告訴孩子:有自己的不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糾結於此,忽略了自己所擁有的品質。降低對孩子的期望,給孩子的壓力也就降低了,孩子也不會因為要求過高達不到,而患得患失。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其次,給孩子足夠的支持和表揚。

由於孩子的心性還不成熟,容易被周圍環境的影響變得恍惚,所以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成長動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同時也要給到孩子獨立自由的空間,也不要吝嗇語言上的讚賞,都會給孩子帶去極大的信心、成就感。

孩子懦弱且自卑?家長要深知「反木桶原理」,幫助孩子打破常規

最後,多和孩子談心,分享自己對他的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哪個家長不是這樣想的,也沒有哪個孩子不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望。但其實,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才會導致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親子缺乏溝通,雙方都只是知道表面意思,更深層次的內容孩子不清楚,這需要家長主動出擊,多跟孩子談心,分析孩子的優勢特長,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不足,才會受到孩子的信賴。

總之,&34;向我們說明了短板的重要性,所有的蓄水量都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受局限性很大;但&34;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發揚自己的特色專長,就會在某一個領域紮根,其它的不足都會被&34;所覆蓋,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關注@昕姐育兒之道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孩子告別自卑?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培養孩子自信心
    不要覺得這是個小問題,或者選擇用逼迫式教育和放任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自卑。想讓孩子告別自卑,首先我們要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卑心理,然後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自卑問題。因為自己的膽小懦弱而喪失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甚至慢慢的會失去朋友,會讓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大、問題更多。3、孩子本就自卑,父母還出爛招孩子自卑,本來自己就很難受了,有些家長卻覺得這是小問題,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就自己安排方法改變孩子。
  • 孩子懦弱、自卑的原因是什麼呢?原來真相是這樣,爸爸們要注意了
    可家長們卻不知道家長們的這種分工是不正確的。媽媽在孩子0~3歲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讓孩子對媽媽產生依賴,但是在孩子四歲以後,對於媽媽的陪伴來說,他們更需要的而是爸爸的陪伴。因為在四孩子四歲以後,如果爸爸們多多陪伴孩子,那麼就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被打」不還手,是懦弱還是教養?家長要找對教育「平衡點
    如果一次或幾次的忍讓反而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一味的欺負,而且給自身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時不反擊,不告訴老師家長,依然選擇受欺負,那麼這就是一種懦弱。!還可能會讓孩子受傷,耗費感情精力,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如果鼓勵孩子一味地退讓懦弱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只會使欺凌者變本加厲,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孩子會逐漸失去對是非好惡的正確判斷,變得自卑,膽怯,遇事軟弱,缺少魄力。同樣不利於孩子成長。
  • 孩子性格懦弱容易被排擠,家長學會3招,培養孩子好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受兩方面的影響,一種是先天的遺傳因素,一種是後天的環境影響。很多孩子天生性格就十分懦弱,喜歡哭泣,這也導致了他們容易被其他同學排擠。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培養,否則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家長要做到這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①磨礪孩子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防止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就要加強孩子的體魄,孩子有爆發力了,就不容易被欺負。」平時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做某件事情,做好了父母及時表揚,從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進而慢慢變得主動。最後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班集體。③教導孩子勇敢最後,父母要教導孩子勇敢。在學校被排擠被欺負了,要勇敢地反抗或者是向老師家長說明情況,這樣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家長要做到這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①磨礪孩子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34;其實,這句話很有道理,父母要懂得磨礪孩子,讓他們多多鍛鍊身體,如練習跆拳道等。這樣孩子不僅有堅強的內心,還有強健的體格。
  • 孩子一切的懦弱和自卑,都是源於父母的影響,請給孩子幸福
    孩子一切的懦弱和自卑但是,父母帶給小月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在父母長期爭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小月,性格懦弱自卑,在學校裡也沒多少存在感。而這一切的懦弱和自卑,都是源於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的爭吵和弟弟的出生,讓小月缺乏安全感,缺乏對於自己的肯定,童年的陰影和成長環境導致小月的性格懦弱自卑,不敢輕易表達自己。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2.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幫助孩子改掉膽小的心理,首要從孩子的內心做出改變。比如孩子害怕閃電、打雷,是因為不懂它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給孩子講它是怎麼產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會覺得有那麼可怕了。3.父母要多鼓勵、少打擊孩子年齡小,不懂的還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膽小,一定要不用惡語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孩子更容易養成自卑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積極的正面鼓勵孩子,身後有父母的支持才會有信心去面對。
  • 那些長大後懦弱又自卑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樣的父母,希望你不是
    文|西紅柿媽媽現在的家長,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外向性格的孩子。自信、勇敢、活潑、開朗的孩子,人人看到都喜歡。大家為什麼不喜歡內向性格的孩子?因為大多數人會把內向和懦弱畫上等號。其實,內向和懦弱並不是一回事。內向的孩子也有許多優點,他們更穩重,喜歡思考,內心強大,不容易被別人幹擾。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強迫孩子成為外向的性格。但是,孩子可以內向,絕不能讓他變得懦弱。懦弱的孩子膽小怕事,總是屈服於別人。
  • 幫助女兒克服先天缺陷,培養孩子自信,王菲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學習
    這些自卑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並不擅長學習,成績通常都比較差,所以在長大之後,更會因為語言表述能力差,無法有一番大作為。所以說自卑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更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那麼家長應該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自卑,改掉孩子自卑的性格呢?
  • 一味的讓孩子忍讓,最後只會成為一個自卑懦弱的人!
    首先家長一味的讓孩子忍讓。會在孩子心裡形成一個認知,對方比我小,我要把好的東西讓給他。對方沒有這些東西,而我有因此也要把這些東西讓給他。久而久之孩子不管是成績方面,還是其他活動方面都會喪失信心!很多家長只會說自己家裡的孩子不愛說話也不愛表達,但是從來都沒有問過其原因,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孩子慢慢的不再愛說話呢?歸根結底還是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以及表達。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不能因為孩子人小就擅自決定,而不問其感受!
  • 被以下思想灌輸長大的孩子,多半自卑懦弱,被人當「軟柿子」捏
    被別的小朋友搶走玩具,還要被媽媽教導要寬容。也不能生氣、不開心,要不然就是小氣。被這思想灌輸長大的孩子,多半自卑懦弱,被人當「軟柿子」捏,家長們可長點心吧。有一種父母很奇怪,他們在孩子被其他人欺負之後,不僅不為孩子討回公道,反而質問孩子:「他們為啥只欺負你,你欺負別人,你還不檢討檢討自己的行為。」不了解原因,不清楚真相,直接把問題發生的原因扣在孩子身上。孩子被欺負後受到委屈,告訴家長。家長不僅不幫助孩子,還把他又罵了一頓。這樣做,孩子該有多傷心?一次,二次,每次都是這樣的結果。
  • 孩子總是自卑,「自我效能」認知很重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所以性格逐漸內向,懦弱。對於他人無意識、無惡意的行為,自卑的孩子不自覺的會過分解讀。覺得那是一種嘲笑,沉浸在自我懷疑和懷疑他人中。其原理在教育自卑心理孩子上的體現就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很低,對於任務,困難,他的已經形成了自己做不到的固定思維,不具備自信。所以家長要通過引導,幫孩子分析,給予孩子鼓勵,通過建立自我效能感,帶孩子收穫樂觀,重拾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有益於帶孩子減輕自卑,讓孩子積極主動的前進。
  • 父母這三句話不離口,孩子早晚會變得懦弱又自卑,很現實
    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好好的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的性格從小就扭曲,或者心裡特別的自卑。父母的一句話,讓孩子徹底變了劉琳的兒子亮亮今年6歲了,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平時不給家人闖禍,在學校表現的也很聽話,除了有一些學習成績不好外,其它都還是不錯的。
  • 父親是這樣的性格,帶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以後難成大器
    導讀:父親是這樣的性格,帶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以後難成大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親是這樣的性格,帶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以後難成大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長大畏手畏腳、懦弱自卑,多與父母的「作為」有關,否認不了
    文|好孕姐有不少父母在自己有孩子之前,都會下決心,有孩子後一定要好好培養,不僅是因為要對孩子負責,把孩子教育好,讓他能夠有個不錯的人生,也有的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有很多不好的童年記憶,這些傷心事伴隨著自己好久,所以就想著當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定不要在孩子身上上演。
  • 孩子自卑,家長要如何引導,更好促進孩子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自卑,並且很多孩子因為自卑,不夠自信,所以總是羞於展現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看著著急,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擺脫自卑呢?別擔心,我們慢慢說。
  • 自卑懦弱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幾種父母,長大會很吃虧
    」,如果孩子成了「軟柿子」,那家長應該多反思一下了。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只是內向而已,其實懦弱和內向是完全不同的。懦弱和內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性格大多溫和友善,平時很安靜,不愛在公眾場合發言,一旦發言卻總能說出獨到的見解。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對於孩子的外在缺點,父母應該包容和接納,並且鼓勵孩子自我接納,讓孩子學會多欣賞自己優點。
  • 世界頂級思維(四)反木桶定律才是你成功的關鍵
    堅持原創是我一直以來遵守的原則,這樣的文章才像自己養的孩子一樣,富有朝氣,讓讀者才能讀出我的原味,如果這一系列文章能讓你有很大的啟發,且耐人尋味,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反木桶定律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提出了木桶定律,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加長所有的短板,誠然他提出的理論確實有可借鑑之處,狄摩西尼(Demosthenes)——古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演說家和雄辯家、希臘聯軍統帥,因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