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毫無意外的泡泡瑪特上市大漲。
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
1千億成為了泡泡瑪特的註腳,這讓許多在股市裡喝著茅臺的中年人,大跌眼鏡。
一個賣玩具的公司,怎麼就大火了呢?
從字面上看,泡泡瑪特並沒特別出眾,運營著這些年已經不火的IP概念。
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非獨家IP包括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但它的核心,卻是盲盒,一大堆用類似抽獎存在的方式,讓Z世代瘋狂收集和爆炒的系列小玩具。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把自己定義為: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怎麼就一千億了呢?真相藏在忙合理。
盲盒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抽獎。只不過,按照原始設定,集齊一套盲盒,也無法召喚神龍。
此處必須科普下盲盒的定義。
所謂盲盒,就是不透明的盒子中,裝著表情呆萌、設計時尚的人偶玩具或動漫劇中卡通形象,只有拆開包裝後,才知道自己抽到的是哪一款玩偶。區別於普通玩偶,購買盲盒的樂趣在於神秘感。
或許中年人依然不理解,不過不要緊。1980年代的小浣熊熱還記得否,一個原理。
實在不行,想想郵票。
集郵裡面,一套郵票裡有的很廉價,而個別印量極少的價格被炒高,而且需要反覆購買,看運氣碰到這個面值的郵票,結果就價值翻番了。
但這也依然解釋不了泡泡瑪特的紅火,似乎要達成這種效果不難,出玩具就好。但要做成一門大生意,就很難了。
其實,不光是喝茅臺的中年人不理解,就算是Z世代也同樣不理解。
表面上看來,泡泡瑪特,更多的是在風口上起飛和迎合了Z世代的喜好以及其他年齡層次收藏、理財的心理需求,而上市的關鍵其實也是一個推動,即讓其真正形成一個IP體系和打造超級IP,且不局限於盲盒單品的布局,避免風口一旦消失的落寞。
但事實上,泡泡瑪特的成功,不靠Z世代,也不指望有錢到喝茅臺的中年人,而是苦於沒有投資途徑又想成為暴發戶那一波普通人,非二次元粉絲。
正是由於有盲盒暴漲的「都市傳說」,才讓一大堆本身對二次元、對盲盒、對玩具並沒興趣的人群的熱衷,而有IP才能夠有價值,這也使得泡泡瑪特超越了其他盲盒公司,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存在。
但這樣的「都市傳說」還能堅持多久?靠盲盒概念肯定不行,最終還是回到潮玩上,和Z世代好好做不溢價的生意,才是泡泡瑪特上市之後要做的事。
只是,這或許很難。
關鍵詞 >> 泡泡瑪特,盲盒公司赴港上市,盲盒,潮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