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泡泡瑪特,是喝著茅臺中年人,消散的青春

2020-12-17 澎湃新聞

看不懂的泡泡瑪特,是喝著茅臺中年人,消散的青春

2020-12-11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毫無意外的泡泡瑪特上市大漲。

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

1千億成為了泡泡瑪特的註腳,這讓許多在股市裡喝著茅臺的中年人,大跌眼鏡。

一個賣玩具的公司,怎麼就大火了呢?

從字面上看,泡泡瑪特並沒特別出眾,運營著這些年已經不火的IP概念。

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非獨家IP包括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但它的核心,卻是盲盒,一大堆用類似抽獎存在的方式,讓Z世代瘋狂收集和爆炒的系列小玩具。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把自己定義為: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怎麼就一千億了呢?真相藏在忙合理。

盲盒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抽獎。只不過,按照原始設定,集齊一套盲盒,也無法召喚神龍。

此處必須科普下盲盒的定義。

所謂盲盒,就是不透明的盒子中,裝著表情呆萌、設計時尚的人偶玩具或動漫劇中卡通形象,只有拆開包裝後,才知道自己抽到的是哪一款玩偶。區別於普通玩偶,購買盲盒的樂趣在於神秘感。

或許中年人依然不理解,不過不要緊。1980年代的小浣熊熱還記得否,一個原理。

實在不行,想想郵票。

集郵裡面,一套郵票裡有的很廉價,而個別印量極少的價格被炒高,而且需要反覆購買,看運氣碰到這個面值的郵票,結果就價值翻番了。

但這也依然解釋不了泡泡瑪特的紅火,似乎要達成這種效果不難,出玩具就好。但要做成一門大生意,就很難了。

其實,不光是喝茅臺的中年人不理解,就算是Z世代也同樣不理解。

表面上看來,泡泡瑪特,更多的是在風口上起飛和迎合了Z世代的喜好以及其他年齡層次收藏、理財的心理需求,而上市的關鍵其實也是一個推動,即讓其真正形成一個IP體系和打造超級IP,且不局限於盲盒單品的布局,避免風口一旦消失的落寞。

但事實上,泡泡瑪特的成功,不靠Z世代,也不指望有錢到喝茅臺的中年人,而是苦於沒有投資途徑又想成為暴發戶那一波普通人,非二次元粉絲。

正是由於有盲盒暴漲的「都市傳說」,才讓一大堆本身對二次元、對盲盒、對玩具並沒興趣的人群的熱衷,而有IP才能夠有價值,這也使得泡泡瑪特超越了其他盲盒公司,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存在。

但這樣的「都市傳說」還能堅持多久?靠盲盒概念肯定不行,最終還是回到潮玩上,和Z世代好好做不溢價的生意,才是泡泡瑪特上市之後要做的事。

只是,這或許很難。

關鍵詞 >> 泡泡瑪特,盲盒公司赴港上市,盲盒,潮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做年輕人的茅臺,割中年人的韭菜
    正如年輕人不理解一瓶售價3000元+的茅臺白酒還供不應求,中年人也難以相信竟然有人「傻」到為這麼個小玩意兒去花錢。不確定的刺激疊加「限量款」的稀有性,驅動了盲盒愛好者重複消費心理,「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也使泡泡瑪特成為了一家評價兩極分化的公司。2019年,泡泡瑪特靠著Molly一個IP,狂賣了4.56億的營收。
  • 如何給泡泡瑪特估值?
    作者 | 崔鵬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及其估值似乎成了投資界的一個現象級問題。我們這次也可以就這一熱點來聊聊公司估值的問題,當然,激起我聊泡泡瑪特的原因還有,這家公司最近發的輿情軟文太過惡俗——即使塗脂抹粉,能不能稍微高雅一點?
  • 「後浪」們的茅臺?泡泡瑪特「泡沫」飛起?
    圖 / 北京海澱一商場內的盲盒機截至12月21日收盤,泡泡瑪特收報86.95港元/股,較發行價38.5港元/股暴漲超125.8%。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泡泡瑪特股價上揚,其被比作是「後浪們的茅臺」。然而,泡泡瑪特真的能與茅臺相提並論嗎?01盲盒誘惑與背後暴利泡泡瑪特終端單價59元,這看似不貴,可卻能讓其總收益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6.83億元,增長幅度達965.2%。對應地,泡泡瑪特的淨利潤從2017年157萬元增長287倍至2019年的4.51億元。
  • 看不懂泡泡瑪特,中年人投資的一次大潰敗
    一年之後,這樣的故事正在上演,所以我沿用此語言風格,告訴大家:不理解泡泡瑪特,是中年人投資的一次大潰敗。1年輕人的新需求到底是什麼?年輕人購買國產非必選消費品的趨勢是確定的,而當我將此需求與泡泡瑪特對標時,我發現:設計獨特、有限量款、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泡泡瑪特竟然全部匹配。2泡泡瑪特吸引年輕人的是賭博嗎?
  • 千億市值全靠「賭」,打感情牌賣玩具,這是家中年人看不懂的公司
    「年輕人不喝茅臺酒,那是還沒到時候,20多歲還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曉得需要好酒喝。」這是茅臺前董事長季克良說過的話。的確,年輕人看不懂為什麼大A股會靠一瓶茅臺酒支撐;當然,對於年輕人的新玩具,滿頭白髮的季總估計也看不懂。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她們把泡泡瑪特買成了一家年收入十幾億的公司,也讓盲盒潮玩成了跟漢服、JK、Lo裙相媲美的「少女破產四坑」。平時只愛喝茅臺的中年人,還沒搞懂這個小小的玩具為什麼會受到年輕女生的歡迎,泡泡瑪特就要在明天在香港上市了。
  • 泡泡瑪特\\茅臺\\學區房下的供給遊戲
    來源:金融街見聞作者:月風投資筆記說幾個泡泡瑪特的趣事吧:1、市場此前的預期是上市70億美元,如果業績和環境配合,有機會摸及千億港幣市值。一派覺得沒什麼意思,一派抽了幾次,上癮,據說最多的至今也有百抽了;4、很多人還是會把潮玩盲盒,和抽寶盲盒混淆在一起談;5、投資者最常問的三個問題:「騰訊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迪斯尼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IP原作者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6、有機構投委會看完B站、芒果、泡泡瑪特的火爆後
  • 泡泡瑪特是什麼?
    01 年輕人的「茅臺」 Z世代用戶(特指出生在1995年-2010年之間的年輕一代)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也是相當出色,3年時間營收翻了16倍,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是爆發式增長,被譽為潮玩界的「茅臺」。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 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 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在2018年4月,泡泡瑪特在上海舉辦展覽會,同樣是上千人提前足足4天4夜在會場外面排隊。
  • 泡泡瑪特「泡沫」飛起,Molly吸金能力被其他IP超過
    圖 / 北京海澱一商場內的盲盒機截至12月21日收盤,泡泡瑪特收報86.95港元/股,較發行價38.5港元/股暴漲超125.8%。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泡泡瑪特股價上揚,其被比作是「後浪們的茅臺」。然而,泡泡瑪特真的能與茅臺相提並論嗎?01盲盒誘惑與背後暴利泡泡瑪特終端單價59元,這看似不貴,可卻能讓其總收益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6.83億元,增長幅度達965.2%。對應地,泡泡瑪特的淨利潤從2017年157萬元增長287倍至2019年的4.51億元。快速暴漲下,自遞交招股書後,泡泡瑪特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赴港上市,首日市值就近千億。在自己的腦海裡嘗試一下,讓毛利率70%和市值千億結合一下,會有種比農夫山泉更水的感覺。而那個罪惡的源頭——泡泡瑪特,靠盲盒賺了16個億!僅在雙十一,泡泡瑪特的銷量就有1.42億。盲盒的歡迎程度可想而知。那麼這麼受歡迎的盲盒產品,為什麼以前很少聽過?看看盲盒的受眾人群你會有答案的。
  • 為什麼泡泡瑪特上市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
    基本面上,泡泡瑪特可以定義為「帶有情感屬性的消費品」。消費品層面,泡泡瑪特擁有僅次於喜茶的坪效,100平的店去年月銷在80萬,今年會更高。而目前僅在一二線城市開了114家店,如果考慮下沉空間的話,10~30倍的開店成長空間是可以想像的。
  • 泡泡瑪特的成功不止是盲盒
    在這集名為《上海:成人世界的童心大作戰》的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數以千計的年輕人(以及中年人)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披星戴月,早上五六點排隊時的睡眼惺忪,展館一開門時的拔腿狂奔,還有大包小包的滿載而歸。這場展會叫做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Shanghai Toy Show),它的主辦方就是泡泡瑪特。
  • 泡泡瑪特的AB面:是盲盒還是賭盒?
    其中,泡泡瑪特上半年推出16個新IP,預計下半年推出14個或以上IP。而在所有IP之中,Molly的吸金能力最強。今年上半年,基於Molly形象的泡泡瑪特產品的銷售額佔總收益的比重為16.3%,2019年該數字為32.9%。據報導,Molly的創作者王信明已成為泡泡瑪特的直接股東。
  • 今天按昨天的劇本走無驚喜;隔夜美股回調;今天來聊聊泡泡瑪特和...
    ;可以說是十分精確了後面幾個幾天就那樣吧,懶得猜了,等著到衝鋒日吧;2、幾個看不懂的板塊在輪換;昨天是煤炭,今天是鋼鐵;沒有研究,沒有布局,放棄;永遠不去追熱點,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再去買,很容易買在高點;永遠不碰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東西,賺到的可能會翻幾倍還回去;3、今天港股最亮的仔,估計是泡泡瑪特了
  •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1-11 18: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大家最近有沒有經常看到泡泡瑪特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網友還不是很清楚泡泡瑪特是什麼意思。那麼想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4個問題,帶你了解泡泡瑪特背後不為人知的風險
    然而,我們合上招股書總會有一個問題:潮玩市場真的有如此大的發展空間嗎,這會不會是瑞幸一樣的「國人喝咖啡」空想?泡泡瑪特這樣超過兩倍的增長可持續嗎?根據招股書,泡泡瑪特目前的門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這很明顯地表現在門店分布中。北京、上海的門店數量超過100家;廣東、江蘇、山東的門店數超過50家;西北地區除陝西外基本沒有門店,西南地區也很少。
  • 泡泡瑪特的「泡泡」會被戳破嗎?
    泡泡瑪特的潮流玩具不同於普通孩童玩具,潮流玩具的主要消費群體為成年人,以新鮮感、設計感取勝,所以泡泡瑪特正在全力打造一個成熟的IP產品體系。   據統計,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泡泡瑪特在中國內地33個城市共擁有136間零售店,在62個城市擁有1001家無人售賣點。零售店幫助泡泡瑪特打造品牌形象,使顧客在店內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包裹感";無人售賣點則是無人收銀的機器售賣,其目的是作為線下零售店的補充,更好的幫助泡泡瑪特把店開在地鐵站、圖書館、購物中心等人流密集的點位。
  • 疫情下的泡泡瑪特
    疫情對泡泡瑪特的影響,不止Molly收益降低1/3。昨天(11月22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披露,泡泡瑪特通過聆訊,上市在即。2020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總收益8.17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純利是1.413億元,上年同期是1.136億元。疫情對泡泡瑪特的影響,體現在了純利率的降低等方面。這背後,有泡泡瑪特部分店鋪的臨時關閉、店鋪和機器人商店銷量下降、線上渠道的研發和導流成本增加,海外業務的挫折。
  • 泡泡瑪特的「乘數效應」
    不過要注意的,從泡泡瑪特這幾個月對外,尤其是近期的一些發聲來看,泡泡瑪特的故事實際上是處在動態變化中的,而在乘數效應之下,實際上每個參與形成乘數效應的變量都是處在某種變化中的,因為每個變量真的放到自身的維度,其實都還比較早期。場中的泡泡瑪特目前具備很多樣的可能性和延展性,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