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寶包呀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孩子在我們眼裡永遠是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長大。隨著成長,孩子必須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而幼兒園,就是孩子自理能力面臨挑戰的第一站。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退學
馬雅舒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吳奇隆,夫妻倆結婚3年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分開了。離婚後兩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也分別遇到了各自的幸福。
馬雅舒的第二段婚姻是異國戀情,丈夫是外國人詹姆斯。夫妻倆感情恩愛,生下一兒一女,一家四口溫馨幸福。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馬雅舒的育兒方式卻透露出不少問題。
據了解,馬雅舒的女兒曾經被幼兒園勸退,園方表示:給孩子2周時間回家學習,如果還是原樣,就不用來幼兒園上學了。
原來,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依舊不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嚴重缺乏自理能力。
而女兒之所以缺乏自理能力,跟媽媽馬雅舒的過度愛護息息相關。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對孩子過度愛護的媽媽。
為了避免孩子被家具傷害,馬雅舒索性將客廳中的絕大多數東西撤走,只留下吃飯的地方,甚至連桌子都沒有;
帶孩子出去買菜的時候,只要孩子輕輕摸一下蔬菜,馬雅舒都會嚴陣以待,生怕孩子感染細菌生病,警告他們"不能碰";
在家裡,她更是一位"全能媽媽""超人媽媽",無論什麼問題都會幫助孩子解決。
直到收到幼兒園的勸退通知,馬雅舒才意識到,自己的育兒方式可能出了問題。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家長必須重視
馬雅舒保護孩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行動上卻矯枉過正了。
不希望孩子被家具傷害,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在玩耍時注意安全,並包住堅硬家具的邊角;
想讓孩子健康、不受疾病侵襲,與其阻止他們觸碰蔬菜,不如通過鍛鍊增強他們的體質;
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比起"授之以魚",更應該"授之以漁"。
明智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會更加讓我們放心。即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他們也可以做到獨立自理。
那麼,我們該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上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校園生活,處在集體環境中,他們需要適應這種變化,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否則容易因為什麼都不懂而慌張失措。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該循序漸進地教給孩子一些自理能力。
幼兒園前,家長需培養孩子這些自理能力
幼兒園一個班級裡有許多小朋友,如果孩子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那麼就需要老師格外關照。但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像父母一樣精細地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這些自理能力孩子一定要有。
穿衣服、繫鞋帶
寶寶們上學前有爸爸媽媽幫忙穿衣服,但是在幼兒園午睡前後都需要自己穿脫衣服、鞋子,要運動的時候也可能要換衣服。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要逐漸教會寶寶如何穿脫衣服,鍛鍊他們解扣子、系扣子、繫鞋帶的能力。
自己吃飯
上幼兒園,寶寶們都要在一起吃飯,在入園前,我們要儘早鍛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當孩子對自己吃飯感興趣的時候,我們不妨準備兒童餐具,讓他放手去自己吃。
就算孩子吃得到處都是,我們也不要因此就禁止他自己吃飯。同時,也要給孩子一些建議,讓他知道怎樣吃飯不容易撒出來和噎著。
自己上廁所
我們發現,有些小朋友剛上幼兒園的一段時間根本不敢去上廁所,有了如廁的需求也是強行憋到回家再解決,所以有時候會在學校尿褲子。
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部分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怎麼自己上廁所,緊張之下又不敢求助老師,白白受了委屈。
為了孩子好,我們更應該在上幼兒園前給他做如廁訓練,包括脫褲子、蹲廁/坐便如何使用、擦屁屁、穿褲子、洗手擦手等等。
根據孩子年齡,讓他從家務中培養自理能力
哈佛大學曾對456名波士頓地區的兒童,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5,犯罪率1:10,愛做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高出20%,離異率、心裡疾病患病率也較低。
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離開了爸爸媽媽就不知道怎麼生活,缺乏自理能力的背後,是我們的事事包辦。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有能力做到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引導他們分擔家務,從中逐步鍛鍊強大的自理能力。
幼兒園前
幼兒園前,我們除了教孩子上廁所、吃飯、刷牙、穿衣穿鞋等基礎自理能力外,也可以像做遊戲一樣引導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比如丟垃圾、收拾玩具、選擇穿什麼衣服等等。
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是讓孩子對家務產生興趣,建立起責任概念。
幼兒園階段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可以做更多具體的任務了。在4-7歲期間,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提前準備好第二天穿的衣服、飯前擺好碗筷、飯後收拾桌子、學習清洗水果蔬菜、在幫助下洗小內褲小手帕。
一年級
到這時,我們可以放心讓孩子獨立做更多家務,比如自己整理書包、用垃圾分類的方法丟垃圾、定期打掃房間、學習如何把衣服整齊地放進衣櫃。
二年級
這時我們可以教孩子一些電器的使用方法,如怎樣用電飯煲煮飯、如何用微波爐加熱東西。也要記得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比如微波爐不能加熱雞蛋等等。在這個基礎下,我們還能輔助孩子做簡單的早餐。
三年級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能夠參與到更多的關於家庭的決策中,除了教會孩子煮飯和做簡單的菜之外,我們還可以讓他準備菜單、制定採購清單和出行計劃,平時保持房間整潔,並幫爸爸媽媽做大掃除。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小貼士:
①向孩子灌輸責任意識,讓他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並且是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學習獨立自理。
②教會孩子某個技能的時候要說清楚步驟和要點,給孩子布置任務要具體,這樣孩子會更好理解和執行。
③保持耐心,孩子剛開始練習難免會有不足,我們需要給予鼓勵,對他的進步和優點給予具體的肯定,讓孩子用積極的心態學會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