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2020-12-13 熊寶包呀

文|熊寶包呀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孩子在我們眼裡永遠是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長大。隨著成長,孩子必須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而幼兒園,就是孩子自理能力面臨挑戰的第一站。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退學

馬雅舒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吳奇隆,夫妻倆結婚3年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分開了。離婚後兩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也分別遇到了各自的幸福。

馬雅舒的第二段婚姻是異國戀情,丈夫是外國人詹姆斯。夫妻倆感情恩愛,生下一兒一女,一家四口溫馨幸福。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馬雅舒的育兒方式卻透露出不少問題。

據了解,馬雅舒的女兒曾經被幼兒園勸退,園方表示:給孩子2周時間回家學習,如果還是原樣,就不用來幼兒園上學了。

原來,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依舊不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嚴重缺乏自理能力。

而女兒之所以缺乏自理能力,跟媽媽馬雅舒的過度愛護息息相關。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對孩子過度愛護的媽媽。

為了避免孩子被家具傷害,馬雅舒索性將客廳中的絕大多數東西撤走,只留下吃飯的地方,甚至連桌子都沒有

帶孩子出去買菜的時候,只要孩子輕輕摸一下蔬菜,馬雅舒都會嚴陣以待,生怕孩子感染細菌生病,警告他們"不能碰"

在家裡,她更是一位"全能媽媽""超人媽媽",無論什麼問題都會幫助孩子解決。

直到收到幼兒園的勸退通知,馬雅舒才意識到,自己的育兒方式可能出了問題。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家長必須重視

馬雅舒保護孩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行動上卻矯枉過正了。

不希望孩子被家具傷害,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在玩耍時注意安全,並包住堅硬家具的邊角;

想讓孩子健康、不受疾病侵襲,與其阻止他們觸碰蔬菜,不如通過鍛鍊增強他們的體質;

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比起"授之以魚",更應該"授之以漁"。

明智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會更加讓我們放心。即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他們也可以做到獨立自理。

那麼,我們該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上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校園生活,處在集體環境中,他們需要適應這種變化,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否則容易因為什麼都不懂而慌張失措。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該循序漸進地教給孩子一些自理能力。

幼兒園前,家長需培養孩子這些自理能力

幼兒園一個班級裡有許多小朋友,如果孩子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那麼就需要老師格外關照。但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像父母一樣精細地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這些自理能力孩子一定要有。

穿衣服、繫鞋帶

寶寶們上學前有爸爸媽媽幫忙穿衣服,但是在幼兒園午睡前後都需要自己穿脫衣服、鞋子,要運動的時候也可能要換衣服。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要逐漸教會寶寶如何穿脫衣服,鍛鍊他們解扣子、系扣子、繫鞋帶的能力。

自己吃飯

上幼兒園,寶寶們都要在一起吃飯,在入園前,我們要儘早鍛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當孩子對自己吃飯感興趣的時候,我們不妨準備兒童餐具,讓他放手去自己吃。

就算孩子吃得到處都是,我們也不要因此就禁止他自己吃飯。同時,也要給孩子一些建議,讓他知道怎樣吃飯不容易撒出來和噎著。

自己上廁所

我們發現,有些小朋友剛上幼兒園的一段時間根本不敢去上廁所,有了如廁的需求也是強行憋到回家再解決,所以有時候會在學校尿褲子。

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部分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怎麼自己上廁所,緊張之下又不敢求助老師,白白受了委屈。

為了孩子好,我們更應該在上幼兒園前給他做如廁訓練,包括脫褲子、蹲廁/坐便如何使用、擦屁屁、穿褲子、洗手擦手等等。

根據孩子年齡,讓他從家務中培養自理能力

哈佛大學曾對456名波士頓地區的兒童,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5,犯罪率1:10,愛做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高出20%,離異率、心裡疾病患病率也較低。

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離開了爸爸媽媽就不知道怎麼生活,缺乏自理能力的背後,是我們的事事包辦。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有能力做到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引導他們分擔家務,從中逐步鍛鍊強大的自理能力。

幼兒園前

幼兒園前,我們除了教孩子上廁所、吃飯、刷牙、穿衣穿鞋等基礎自理能力外,也可以像做遊戲一樣引導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比如丟垃圾、收拾玩具、選擇穿什麼衣服等等。

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是讓孩子對家務產生興趣,建立起責任概念

幼兒園階段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可以做更多具體的任務了。在4-7歲期間,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提前準備好第二天穿的衣服、飯前擺好碗筷、飯後收拾桌子、學習清洗水果蔬菜、在幫助下洗小內褲小手帕。

一年級

到這時,我們可以放心讓孩子獨立做更多家務,比如自己整理書包、用垃圾分類的方法丟垃圾、定期打掃房間、學習如何把衣服整齊地放進衣櫃。

二年級

這時我們可以教孩子一些電器的使用方法,如怎樣用電飯煲煮飯、如何用微波爐加熱東西。也要記得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比如微波爐不能加熱雞蛋等等。在這個基礎下,我們還能輔助孩子做簡單的早餐。

三年級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是個小大人了,能夠參與到更多的關於家庭的決策中,除了教會孩子煮飯和做簡單的菜之外,我們還可以讓他準備菜單、制定採購清單和出行計劃,平時保持房間整潔,並幫爸爸媽媽做大掃除。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小貼士:

①向孩子灌輸責任意識,讓他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並且是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學習獨立自理。

②教會孩子某個技能的時候要說清楚步驟和要點,給孩子布置任務要具體,這樣孩子會更好理解和執行。

保持耐心,孩子剛開始練習難免會有不足,我們需要給予鼓勵,對他的進步和優點給予具體的肯定,讓孩子用積極的心態學會自理。

相關焦點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園方:嚴重缺乏自理能力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退學馬雅舒有兩段婚姻,第二段婚姻是異國戀情,丈夫是外國人詹姆斯。夫妻倆感情恩愛,生下一兒一女,一家四口溫馨幸福。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馬雅舒的育兒方式卻透露出不少問題。據親貝網小編了解,馬雅舒的女兒曾經被幼兒園勸退,園方給出的理由是:她不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嚴重缺乏自理能力。而女兒之所以缺乏自理能力,跟媽媽馬雅舒的過度愛護息息相關。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對孩子過度愛護的媽媽。
  • 馬雅舒女兒被勸退,幼兒園老師直言: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就別讀了
    01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老師直言: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就別讀了說到馬雅舒,可能很多人對她並不熟悉,因為她早已不是當紅演員,許多人都是通過一檔親子節目才認識她的馬雅舒對女兒的疼愛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女兒剛會走路時,她怕米雅會磕碰到,於是搬走了家裡所有的家具,每次女兒耍脾氣無理取鬧時,馬雅舒也從來捨不得教訓女兒。隨著米雅逐漸長大到需要去幼兒園的地步,捨不得讓女兒離開自己身邊的馬雅舒還是拖延了好久才咬牙將米雅送到幼兒園。
  • 女星馬雅舒女兒上幼兒園被勸退:家長適時放手才是對孩子的愛
    很多父母都知道,從小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獨立,最起碼得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因為到了上學的年紀,孩子就要離開父母進入校園生活。尤其是幼兒園階段,孩子的自理能力更重要。但是仍有一些父母,因為過於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不能獨立。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具備這幾項能力的孩子,老師沒法不喜歡
    馬雅舒的女兒被幼兒園勸退,育兒經遭網友批評女星馬雅舒在參加一檔親子綜藝節目時,正好趕上女兒米雅入園。女兒被送進幼兒園的第一天,米雅跟所有小朋友一樣,不願跟媽媽分離,哭了一整天,馬雅舒也在門外哭成了淚人,這場景豈不是太熟悉了?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你的過度保護,可能正在耽誤孩子的未來
    沒多久,馬雅舒教育方式的弊端就開始顯現——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自己就接到了老師的退學通知。女兒才三歲,能做出什麼違法亂紀的事?在馬雅舒的詢問下,老師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原來是女兒連上廁所、穿脫褲子都不會,在幼兒園還經常尿褲子,令老師頭疼。
  •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3-6歲是幼兒性格養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的性格養成的啟蒙和引導作用。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
  • 年代戲女王馬雅舒,對女兒包辦教育,讓孩子成了被老師勸退的對象
    馬雅舒對孩子的保護體現在很多細節上。比如帶孩子外出時,因為擔心各種細菌,不允許孩子亂摸亂碰。馬雅舒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不僅無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大大地阻礙了孩子行為能力的發展。而最終,孩子要為成長過程中欠下的債買單。
  • 「媽媽,幫我穿鞋子」,聰明媽媽這樣做,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被幼兒園勸退慣孩子的危害,不用等到孩子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在幼兒園就已經表現出來。貝貝是一個4歲的男孩,已經連續被3家幼兒園勸退。貝貝個子長得高大,可是幾乎無法生活自理。在幼兒園,其它小朋友自己吃飯,他要老師餵飯;其它小朋友自己上廁所,他不會上廁所也就罷了,還大小便拉在褲子上,一天要麻煩老師換好幾條褲子。
  • 自理能力差會影響一生,家長培養小孩的自理能力,只需注意這幾點
    馬雅舒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後來,她嫁給了她現在的丈夫-羅伯特。她和羅伯特結婚後的第三年就生了個女兒,名字叫米雅。 對此幼兒園的老師告訴馬雅舒,如果米雅再不能學會生活自理能力,那只能被退學了,馬雅舒這才意識自理能力對小孩的重要性,她這時候才懂得要培養小孩自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了,馬雅舒對女兒太過於寵溺,使女兒缺乏動手的機會,失去了自理的能力,她女兒也因此而差點被幼兒園退學。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這本書是由教育局頒布的,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本書也是我們幼兒園展開教育工作的指南。重點來看「健康」領域,它裡面針對自理能力的發展也有著一些明確具體的指標要求。
  • 培養幼兒受益終身的自理能力
    幼兒需要從學習自理能力開始,為今後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自理能力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重要能力。很多家長放不開手腳,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幹不遲;或認為樹大自直,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裡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使得在幼兒園養成的良好習慣半途而廢,這無形中加大了教師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難度,更延誤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持續的發展。
  • ...教育情之「我是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九江市中心幼兒園...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袁曉麗報導:為進一步加強保育隊伍建設,提升保育老師的專業水平,同時提高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務的技能和意識,增強幼兒的自理能力。近日,九江市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我的教育情之『我是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為主題的保育教師經驗分享交流活動。
  • 馬雅舒3歲女兒還穿尿不溼,老公無法接受,網友:這媽媽太不負責
    馬雅舒的三歲女兒還離不開尿不溼,獨立吃飯更是天方夜譚,之前,上幼兒園因為沒有自理能力,直接被&34;。這些事情並沒有引起馬雅舒的重視,反而縱容孩子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甚至讓愛她的丈夫都無法忍受,只好摔門而去。
  • 知名女星3歲女兒被幼兒園勸退,老師說出真實原因,眾人成功閉嘴
    馬雅舒3歲半女兒不會吃飯,不會上廁所,遭幼兒園勸退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到了應該上學的時候,儘管捨不得孩子,但在丈夫的強烈要求下,馬雅舒還是忍痛將兩個孩子送往了幼兒園。最後,幼兒園以孩子自主能力不行,無法適應環境為由,將馬舒雅女兒勸退了回去,老師更是明確表示:「這麼大的孩子還不會吃飯,都是父母給慣的,問題解決不了就別再回來。」
  • 馬雅舒3歲女兒還穿尿不溼,網友:做家長的太不負責了
    馬雅舒的女兒三歲了竟然還離不開尿不溼,更別談孩子能不能自己吃飯。還曾經出現過上幼兒園因為沒有自理能力,直接被&34;的情況。馬雅舒的總是戰戰兢兢,對孩子的各種擔心,會讓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難養成。 避免孩子被毀掉,家長需要如何做?
  •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本班設立了子課題「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本課題研究旨在突破幼兒園原有的教師預設為主的理念和行為,突破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育活動模式。強調師、幼共同生成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立足於幼兒能力、興趣、經驗等開展多方面綜合的主題活動,並著重在對幼兒進行語言領域方面的培養、訓練。
  • 生活自理·快樂自立||樂璞興華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各年齡段幼兒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有利於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條件。幼兒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需要從學習生活開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類適應社會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麼辦?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麼辦?開學第一天,寧波一小學為學生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其中,每個學生的餐盤裡都盛有三隻肥美的大蝦。然而,很多孩子看到蝦竟「無動於衷」——原來,有半數孩子不會剝蝦。只能在臉上寫滿「明明很想吃」表情,卻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
  • 馬舒雅3歲女兒被幼兒園勸退:你的過度保護,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
    很多寶媽們看到這裡,都會覺得有道理,不過接下來馬雅舒的行為,就讓人不能接受了。後來在出門的時候,孩子想要摸一摸沙子和小魚,馬雅舒說:「不安全,不能摸。」而她的女兒現在已經三歲了,普通人的孩子要是到了三歲,都能幫忙做家務了。可她的女兒卻什麼都不會做,又或者說不願意做。
  • 岱嶽區山口鎮東碾疃幼兒園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主題活動
    針對幼兒在家裡對生活自理方面能力比較薄弱這一環節,山口鎮東碾疃幼兒園中班開展了&34;主題活動,舉行了&34;&34;&34;等。通過此些活動大大提升了幼兒的動手技能和自理能力,體會到媽媽的辛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