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為何故意在臺階上吐口痰?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2020-12-20 文史碩士

晚清時期政局動蕩,朝堂之上的幾位大臣甚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大清王朝的走向,李鴻章就是其中一位。李鴻章能夠身居高位,與他的才學以及政治手腕密切相關。李鴻章能夠進京做官,得益於他的父親。李鴻章的父親叫做李文安,而在祖父李殿華以前的李氏家族,並沒有人做官,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當年李氏家族中有人告訴李殿華應該注重子女的教育,李殿華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省吃儉用讓李文安讀書。李文安中了科舉之後,整個李氏家族的命運都改變了。

李鴻章父親李文安與曾國藩是同朝進士,而且兩人私交比較好。李文安的資質其實並不好,考中進士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其實這也怪不得李文安,畢竟當時家境貧寒,而且家族中並沒有讀書之人,父親李殿華只是一介農民。而李鴻章的資質要比父親好很多,十六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後來進京為官。李鴻章身材高大,有大志向,為官之後,在曾國藩門下。曾國藩此人博學多才,是晚清大儒。有這樣一位老師的指導,李鴻章的成長很快。反觀李鴻章的發跡史就可以看出他一直在追隨著老師曾國藩的步伐,正是這樣一步步走上權力的高位。

曾國藩是一個很懂得變通的人,他能夠認清局勢,知道在亂世之中,作為大臣,只有帶兵打仗才能救國。曾國藩的這種政治對李鴻章有很大影響,當時曾國藩從一個文官逐漸轉變為武將,他從興辦團練開始,最終組建起一支氣勢恢宏的湘軍,也正是這支部隊的,平定了太平天國的叛亂,延續了大清王朝的統治。李鴻章興辦淮軍走的是老師曾國藩的路子,當年阻力重重,幸好有曾國藩的協助,這才有最後的淮軍。李鴻章借鑑了湘軍的寶貴經驗,後來甚至將這種經驗運用於北洋水師的組建中。

對於李鴻章,後人褒貶不一,有人稱其為"賣國賊",其實不然。李鴻章雖然代表了晚清政府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但這並不是他的本意。在與列強周旋的過程中,他不斷爭取大清王朝的正當利益,比如在與日本籤訂不平等條約的時候,差點被當時的日本人浪人刺殺。李鴻章在死亡面前,絲毫不畏懼。當時一把年紀的李鴻章在談判時桌上面對的是日方伊藤博文,兩人此前是舊交,但是此時的伊藤博文代表的是日本的利益,他提出巨額的賠償款,李鴻章也認清了日本人的面目。因為這次刺殺事件,日本人方面遭到了其他各國的指責,也正是如此,日本無奈之下減免了一些賠償款。

從這個細節中可見李鴻章是個有民族大義的人,一直在維護著大清王朝以及天下百姓的正當利益。可是當時的大清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國力比較弱,在外交上也不受其他列強待見。李鴻章知道只有自強國富才能抵禦西方列強的侵略。當時李鴻章是兩江總督,金陵機器局,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促進本國技術發展。這場洋務運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也帶了十分深遠的影響。為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李鴻章一把年紀親自去西方考察。

李鴻章到了美國之後,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當時聚集了很多華僑,他們都很關心祖國的發展情況,尤其是李鴻章的到來,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在官員的帶領下,李鴻章參觀了當時的國立圖書館。可是李鴻章有抽大煙的習慣,長途跋涉,李鴻章實在忍不住想抽上一口。可是當時的工作人員根本不讓李鴻章在圖書館抽大煙。經過多次勸說無果,李鴻章一氣之下,吐了口吐沫在臺階上面。工作人員還是不依不饒,一直讓李鴻章把地面擦乾淨。李鴻章當時已經七十三歲了,面對工作人員的強硬態度,火冒三丈,最後被罰款。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大清王朝國力強盛,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到美國根本不會受到這樣的待遇。只是當時國力衰微,美國根本不把大清王朝放在眼裡,就連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態度都如此強硬。雖然李鴻章在公眾場合抽大煙是不對,但是面對這樣一位老人,而且是晚清重臣,美國人絲毫不尊重,實在讓國人感到心酸,這也是李鴻章火冒三丈,忍不住朝著圖書館臺階上面吐痰的原因。李鴻章深刻體會到國力不強大,臣子都不受其他國家待見。

相關焦點

  • 李鴻章訪問美國,在紐約首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番令人心酸的話
    1896年2月,李鴻章借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順道訪問了歐美等國。這是李鴻章生平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歷時6個多月,橫跨三個月,行程9萬多裡。當年8月28日,李鴻章乘船抵達紐約港,紐約萬人空巷。為了迎接李鴻章一行,總統克利夫蘭直接取消了度假,而紐約各地更是懸掛大清黃龍旗。
  • 李鴻章從不抽鴉片但菸癮極大 隨身攜帶一個袖珍痰罐
    不過,李鴻章雖然不抽鴉片,但他的菸癮卻極大。他在覲見慈禧太后時,也是菸癮上來就立即抽菸。慈禧太后體貼老臣,專門在他的腳邊放了一個痰盂,方便他隨時吐痰。畢竟抽菸的人,痰很多。然而,李鴻章外出時,身邊沒有痰盂,怎麼解決吐痰的問題呢?
  • 李鴻章出訪美國時,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的話令中國人感到心酸
    然而,慈禧太后對李鴻章卻是十分的寵信,當慈禧太后知道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後,流下了傷心的眼淚,認為失去了李鴻章這麼重要的官員後,清朝再也沒有和外國外交的人了。伊藤博文曾說過,清朝的李鴻章是唯一有能力與世界強國競爭的人,可以說,李鴻章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只是迫於當時環境形勢的無奈,不得不背上這個罵名。
  • 李鴻章初次訪美,看到高樓大廈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讓人心酸
    百年前,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第一次見到了之前僅僅聽人說過的的「摩天樓」,他發表了一番看法,雖然含蓄,如今聽起來卻有些讓人心酸。 ,得到最隆重的「清使」接待待遇,美東部陸軍司令盧傑將軍帶著李鴻章拜謁前美國總統的墓地後,又陪同他一起接見在美華商,並參觀唐人街。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晚清紛亂,慈禧太后掌天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國之棟梁,被後人評為「晚清四大名臣」,雖然慈禧太后的統治讓眾人詬病,但這四位名臣卻各有作為,只不過其中評價最差的就是李鴻章了。在上世紀,李鴻章是誤國奸臣的形象,甚至有人評價說:「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 李鴻章訪美時首次見到電梯,沒有驚訝只說了1句話,讓現代人心酸
    為了出去暫時避避「風頭」,也為了尋找強國的方法,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鴻章便開始了一場訪問歐洲的旅程。 晚清的肱骨之臣訪問美國,美國方面也是做派十足,十裡相迎,禮炮轟鳴,場面極其盛大,各類美國媒體也是拿著照相機,對著李鴻章就是一頓拍。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民族存亡之際,自然不乏有學之士勵精圖治,企圖振興國家民族,而論及晚清政壇的名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必然是無法繞過的一個話題。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李鴻章是個昏聵無能的賣國賊。 畢竟在歷史上,李鴻章是當時清王朝外交方面的主要負責人。根據後世統計,李鴻章一生共籤訂了三十多個條約,幾乎每次和西方列強籤訂不平等條約時,李鴻章都是清王朝的代表。
  • 李鴻章出使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話令在場中國人心酸
    晚清政局動蕩,國家積弱,列強紛紛前來中國佔便宜,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晚清政府開始不斷地籤署布不平等條約,而當時執行這項任務的官員也被後世所詬病,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有人認為,李鴻章是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挽救清政府,怎奈何清政府腐朽矣,李鴻章老朽矣。
  • 100年前,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到高樓大廈後,說的話讓人心酸
    在這本書中,李鴻章指出:幾千年來,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種列強環伺、危機四伏的局面,列強「陽託和好,陰懷貪慾」,如果不及早想辦法對付,只能被風浪吞噬。因此可以看出,李鴻章是清末朝廷中一種深感危機四伏,不為種種「友人」表象所束縛的人,極力提倡從實際出發拯救危機四伏的清醒派。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傳》1840年的鴉片戰爭拉開了晚清被西方列強割據打壓的序幕,由於清王朝長期以來的驕傲自滿,故步自封和閉關鎖國,晚清已然岌岌可危了。面對西方列國的炮轟,外強中虛的清王朝方如夢醒來一般,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了,落後就要挨打,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只能成為西方列強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 李鴻章訪美國,看見高樓大廈說了句心酸的話,如今這盛世如您所願
    雖然現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也非常的強大,但是在有些技術方面,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面還是比不上美國,這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不過現在中國也真的很強,我們都應該以中國為自豪,那麼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的是李鴻章他在美國訪的時候,他看到了高樓大廈,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所以他非常的震驚,不得不感嘆美國的強大
  •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胡雪巖,出生於安徽,13歲起便移居杭州。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清,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巖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徵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局務,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胡雪巖憑藉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來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外國摩天大樓,誇讚完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不過李鴻章是個例外。李鴻章是一個談到近代史就繞不開的名字,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上了解得最多的關於他的內容,就是李鴻章如何代表清廷去籤訂各式條約。客觀來說,李鴻章一生算得上有過也有功,19世紀70年代時,李鴻章出任了直隸總督。
  • 鄧世昌為何指揮「致遠號」撞向敵艦?如今打撈殘骸,原因讓人心酸
    導讀:鄧世昌為何指揮"致遠號"撞向敵艦?如今打撈殘骸,原因讓人心酸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走向強大的一個歷史。在清朝末期,李鴻章所創立的北洋水師中就這樣一位為國捐軀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做鄧世昌,在如今的歷史課本上就有這意味英雄。鄧世昌與1849年10月4日在廣東番禹,父親從事茶葉生意,家境也是十分不錯,但是鄧世昌卻沒有因為家境良好而不思進取。反而從小十分好學,各項成績都十分優越,還在父親支持下學習英文和數學。
  • 李鴻章招待美國客人,拿出大雜燴,客人叫好,他卻說:「雜碎」
    領導洋務運動的晚清重臣李鴻章,在1896年訪問美國時,發生了一個聞名中外的「李鴻章雜碎」的笑話。 一、李鴻章吃雞 1896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出訪美國,受到美方熱情招待。
  • 夏威夷國王訪問中國,李鴻章請他吃了什麼山珍海味?
    就在1881年的3月,卡拉卡瓦一世來到了中國訪問。3月29日,卡拉卡瓦一世在天津會見了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 卡拉卡瓦一世的隨從人員威廉·阿姆斯特朗在其回憶遊記《陪國王週遊世界》裡,記錄了這場國王與總督見面的場景: 「在總督衙門的門口,一隊士兵手持笨拙的武器站在兩旁。三掛巨大的鞭炮被點燃。這是一種通常歡迎貴賓的禮儀。
  • 義和團運動時兩廣總督李鴻章曾有讓兩廣獨立的打算,後又為何放棄
    革命派通過何啟與港督卜力同李鴻章的親信幕僚劉學詢接洽數次 ,李鴻章對此表示默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談判的結果是「若兩廣成功獨立,李鴻章將與革命黨人共同執政 ,革命黨人將推舉李為總統或皇帝」。但是最終最終李鴻章卻選擇了放棄,接受了清廷的任命,於1990年10月11日到達北京與八國聯軍談判,挽救清朝的危局。一年後的11月7日李鴻章在北京病逝。那義和團運動時兩廣總督李鴻章曾有讓兩廣獨立的打算,後又為何放棄?
  • 蘇明玉為什麼那麼喜歡小咪,背後原因曝光,讓人心酸
    蘇明玉為什麼那麼喜歡小咪,背後原因曝光,讓人心酸相信大家都看過近日的熱播劇《都挺好》吧,該劇一經播出因劇情內容頻頻上熱搜,明事理兒的兩位兒媳婦人設開始崩塌,蘇家三個男人開始現出原形,可以說劇情已經逐漸走向高潮部分,蘇家的矛盾點也逐步升級。
  • 1896年,74歲李鴻章訪問美國,穿黃馬褂,身高1米8,驚豔眾人
    晚清重臣李鴻章就是這樣一個人,一米八三的身高穿上黃馬褂別有一番風味,站在紐約街頭驚豔了眾人,他手中拿的東西更是讓人移不開眼球。1823年李鴻章出生在安徽合肥,自小聰明非凡的他在20歲時就被廬州府選為優貢,要知道古人平均壽命短也極具罷了,幾乎都是40多歲了才能得以入仕。因此李鴻章咋已經算是早於他人好幾步了,同年他的父親招他入京,次年參與順天府鄉試。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背後的原因現實又心酸
    導讀:為何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背後的原因現實又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背後的原因現實又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