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訪美時首次見到電梯,沒有驚訝只說了1句話,讓現代人心酸

2020-12-15 騰訊網

100多年前,我國還很落後,馬路坑坑窪窪,百姓衣著襤褸,而百年前的美國,摩天大樓高聳入雲,電梯也已安置於高樓中,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對比,晚清重臣李鴻章則是其中的親歷者。

1896年8月,李鴻章漂洋過海,抵達了美國紐約,外面的世界對李鴻章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震撼,但李鴻章此時已是「身經百戰」,縱使內心風起雲湧,五味雜陳,面上還是始終保持著平靜。

已經73歲的李鴻章為什麼訪美呢?這不得不提到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籤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世紀90年代,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慈禧太后自然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過失,而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則需要引咎辭職。

之後,李鴻章便又代表了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籤訂了《馬關條約》,雖然李鴻章在日本遭到了暗殺,但在國人眼中,李鴻章的行為無疑是「賣國求榮」。

為了出去暫時避避「風頭」,也為了尋找強國的方法,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鴻章便開始了一場訪問歐洲的旅程。

晚清的肱骨之臣訪問美國,美國方面也是做派十足,十裡相迎,禮炮轟鳴,場面極其盛大,各類美國媒體也是拿著照相機,對著李鴻章就是一頓拍。

一些報紙上還有特別顯目的誇張標題,比如:中國總統李鴻章訪美,因為李鴻章身著黃馬褂,而在美國記者的概念,中國只有皇帝才穿黃色衣服……

美國世界新聞社的女記者甚至卯足了噱頭做報導,稱「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民間自動熱烈歡迎外國嘉賓,最虔誠且破天荒的大場面,這情境使我激動得流了不少熱情愉快的眼淚。」

並且記者們也是爭相採訪李鴻章,他們都想要在這個來自東方國度的欽差大臣口中獲得些「重磅新聞」,比如李鴻章首次見到摩天大樓時的感受。

而李鴻章入住的是華道爾夫酒店,當時才建成3年,也因此安裝了電梯,可在此之前,李鴻章並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電梯」,所以在美國外交事務官的帶領下,李鴻章首次乘坐了電梯。

當時李鴻章滿腹疑惑,但面上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變化,淡淡的說了一句話:「你們飯店的房間怎麼這麼小?」而美國的外交事務官笑著回答道:「這只是一個電梯。」

對方的態度,李鴻章自然都看在眼裡,但他仍不動聲色,繼續保持著他的不卑不亢,仿佛這段對話並沒有發生過。而在拜會美國總統克利夫蘭之後李鴻章又在華爾道夫設宴,回請了美國各界人士,並且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

現今去回顧這段歷史,無疑也是讓人感到心酸,但哪個國家不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100年過去,我國在各方面如經濟、科技等都獲得過重大突破,日益強盛,而作為禮儀之邦,我國歷來也是友好的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相關焦點

  • 李鴻章初次訪美,看到高樓大廈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讓人心酸
    但到了美國後,李鴻章卻深感自己就像莊子口中的「朝菌」、「蟪蛄」。早晨生長的菌不到晚上便死去,所以它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黑夜、黎明;寒蟬只活短短兩個季節,所以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春天和秋天;而他李鴻章在清朝當了大半輩子的裱糊匠,遊歷歐美之後,才明白清朝到底已經落後到了什麼地步!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晚清紛亂,慈禧太后掌天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國之棟梁,被後人評為「晚清四大名臣」,雖然慈禧太后的統治讓眾人詬病,但這四位名臣卻各有作為,只不過其中評價最差的就是李鴻章了。在上世紀,李鴻章是誤國奸臣的形象,甚至有人評價說:「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 李鴻章晚年訪美,第一次見到電梯,說出的話引人沉思
    李鴻章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位歷史人物,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都比較兩極化,有些人認為他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有些人則認為他代表的是迂腐的清政府的勢力,這裡來和大家分享的是,李鴻章訪問美國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電梯,說出的話可以說是非常讓人沉思了。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乘坐電梯鬧笑話,怪不得梁啓超說他沒見識
    比如在論述李鴻章一生最大的失敗——經營半生的北洋水師在甲午大戰全軍覆沒時,梁啓超這樣說:西方報紙評論說:「日本並不是和中國戰鬥,實際上是和李鴻章一個人在戰鬥。」這種言語雖然說得有些過分,而實際情況差不多也就是這樣。沒看見各個省份的那些封疆大臣,只知道固守著自己的範圍,好像這些事就只是直隸、滿洲的私事而已,這裡面有出一分錢,派一個兵進行援助的嗎?
  • 李鴻章訪問美國,在紐約首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番令人心酸的話
    1896年2月,李鴻章借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順道訪問了歐美等國。這是李鴻章生平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歷時6個多月,橫跨三個月,行程9萬多裡。當年8月28日,李鴻章乘船抵達紐約港,紐約萬人空巷。為了迎接李鴻章一行,總統克利夫蘭直接取消了度假,而紐約各地更是懸掛大清黃龍旗。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外國摩天大樓,誇讚完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不要說上班族待的寫字樓,就算是小區的居民樓也常常是20層起步。所以現代人很難想像,在19世紀超過6層的建築物還非常少見,後來有了升降機,摩天大樓的建設才在世界各大城市發展起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許多城市紛紛建起了自己的摩天大樓,比如上海就是建設摩天大樓速度最快的城市,摩天指數1608.58。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體驗電梯,說了一句經典名言,讓人哭笑不得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1823年生人,卒於1901年,是晚清的名臣重臣,也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除此之外,他還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曾經任職直隸總督,又仼北洋通商大臣,被期授予文華殿大學士。如此多光環的一個人,李鴻章堪稱晚清的脊梁。
  • 李鴻章出使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話令在場中國人心酸
    晚清政局動蕩,國家積弱,列強紛紛前來中國佔便宜,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晚清政府開始不斷地籤署布不平等條約,而當時執行這項任務的官員也被後世所詬病,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有人認為,李鴻章是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挽救清政府,怎奈何清政府腐朽矣,李鴻章老朽矣。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民族存亡之際,自然不乏有學之士勵精圖治,企圖振興國家民族,而論及晚清政壇的名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必然是無法繞過的一個話題。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李鴻章是個昏聵無能的賣國賊。 畢竟在歷史上,李鴻章是當時清王朝外交方面的主要負責人。根據後世統計,李鴻章一生共籤訂了三十多個條約,幾乎每次和西方列強籤訂不平等條約時,李鴻章都是清王朝的代表。
  • 李鴻章出訪美國時,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的話令中國人感到心酸
    然而,慈禧太后對李鴻章卻是十分的寵信,當慈禧太后知道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後,流下了傷心的眼淚,認為失去了李鴻章這麼重要的官員後,清朝再也沒有和外國外交的人了。伊藤博文曾說過,清朝的李鴻章是唯一有能力與世界強國競爭的人,可以說,李鴻章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只是迫於當時環境形勢的無奈,不得不背上這個罵名。
  • 李鴻章訪美國,看見高樓大廈說了句心酸的話,如今這盛世如您所願
    雖然現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也非常的強大,但是在有些技術方面,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面還是比不上美國,這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不過現在中國也真的很強,我們都應該以中國為自豪,那麼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的是李鴻章他在美國訪的時候,他看到了高樓大廈,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所以他非常的震驚,不得不感嘆美國的強大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在這其中,作為清朝外交官的李鴻章便是其中之一了。說起李鴻章,不少人對他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誠然他代表清王朝與西方列國籤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但這似乎無法說明他就是一個昏庸的人。追究到底還是清王朝已經無力抵抗外來侵略,根本還是自己根深蒂固的腐敗與無能,所以才會被人宰割,作為外交大臣的李鴻章也是有心無力。
  • 李鴻章訪美:大談市場和勞動力,抨擊《排華法案》
    [摘要]早在訪美的前一年,李鴻章因為甲午戰爭的慘敗,政治地位風雨飄搖,隨後更是因籤訂《馬關條約》,背負了「漢奸」的罵名,為千夫所指。在國內灰頭土臉的李鴻章,在美國卻受到了媒體和民眾的熱捧。「來美國的這些天我每天都覺得很新鮮,」李鴻章說,「但最令我感到震驚的是你們國家的摩天大樓,居然有20多層高,你們不擔心他們被大風吹倒嗎?在中國我們肯定沒法建這麼高的樓,颱風會輕易地把這些樓吹倒的。」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格卻先問這句話,實在讓人心酸
    李鴻章生於1823年,他從小聰慧過人,在24歲時就高中進士,隨後入京當官。他的一生在整個清朝歷史上都是不可複製的,其成就主要在於領導了洋務運動,率領國人向西方學習技術,而後又組建了北洋水師,致力於推動清朝的崛起。可惜李鴻章生不逢時,清朝自詡天朝大國,封閉而不思進取,到了晚清時期朝政更是腐敗不堪。
  • 李鴻章第一次見到慈禧,用了8個字評價她,足以體現李鴻章的眼光
    相信大家對於晚清名人李鴻章都不陌生,曾經就有人這樣評價李鴻章,說他官字當頭,為了做官,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李鴻章的一生非常的波瀾壯闊,除了幫助清王朝發展之外,他還組建過軍隊,代表中國跟外國籤訂了不平等的條約。作為當時的利益階級,李鴻章的所作所為都是符合自身利益階級的。
  • 100年前,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到高樓大廈後,說的話讓人心酸
    在此背景下,李鴻章、曾國藩等眾多名臣紛紛出謀劃策,為帝國出謀劃策,同時也在思考國家的未來。其中,曾國藩曾與名士趙烈文交談,談到清朝的命運,他搖頭嘆息:「甚可憂耳。在這本書中,李鴻章指出:幾千年來,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種列強環伺、危機四伏的局面,列強「陽託和好,陰懷貪慾」,如果不及早想辦法對付,只能被風浪吞噬。
  • 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為何故意在臺階上吐口痰?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晚清時期政局動蕩,朝堂之上的幾位大臣甚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大清王朝的走向,李鴻章就是其中一位。李鴻章能夠身居高位,與他的才學以及政治手腕密切相關。李鴻章能夠進京做官,得益於他的父親。李鴻章的父親叫做李文安,而在祖父李殿華以前的李氏家族,並沒有人做官,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 身為中國人的李鴻章,竟在國外體驗了一把「自由」,還上頭版
    任誰都難以想像,在國內被罵「賣國賊」的李鴻章,居然在美國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不僅紐約港到處掛滿了大清的國旗,甚至,連彼時尚在海邊度假的總統克利夫蘭都專程前來會見他。 李鴻章在美國經歷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包括紐約街頭林立的摩天大廈,乃至上下使用的電梯。
  • 李鴻章招待美國客人,拿出大雜燴,客人叫好,他卻說:「雜碎」
    領導洋務運動的晚清重臣李鴻章,在1896年訪問美國時,發生了一個聞名中外的「李鴻章雜碎」的笑話。 一、李鴻章吃雞 1896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出訪美國,受到美方熱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