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晚年訪美,第一次見到電梯,說出的話引人沉思

2020-12-23 騰訊網

李鴻章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位歷史人物,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都比較兩極化,有些人認為他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有些人則認為他代表的是迂腐的清政府的勢力,這裡來和大家分享的是,李鴻章訪問美國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電梯,說出的話可以說是非常讓人沉思了。

據悉,李鴻章在晚年代表清政府訪問美國的時候,第一次在美國見到摩天大樓,而且還做了大樓中的電梯。當李鴻章第一次見到電梯的時候,很是好奇,臨走的時候,還表示他在美國見到的東西都很新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棟20層高的摩天大樓以及大樓中的電梯了。

不過,在他回去的時候,他也表示,這麼高的大樓在中國是很難建造的,即使建造成功了,中國也沒有辦法安裝像美國那樣先進的電梯,這句話聽上去很平常,但是細細品來卻可以意識到,當時中國在世界上的落後。

相關焦點

  • 李鴻章訪美時首次見到電梯,沒有驚訝只說了1句話,讓現代人心酸
    已經73歲的李鴻章為什麼訪美呢?這不得不提到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籤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世紀90年代,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慈禧太后自然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過失,而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則需要引咎辭職。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體驗電梯,說了一句經典名言,讓人哭笑不得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1823年生人,卒於1901年,是晚清的名臣重臣,也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除此之外,他還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曾經任職直隸總督,又仼北洋通商大臣,被期授予文華殿大學士。如此多光環的一個人,李鴻章堪稱晚清的脊梁。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乘坐電梯鬧笑話,怪不得梁啓超說他沒見識
    還有發生的最可笑的事是,劉公島投降的那場戰鬥,當事者競然給日本軍隊寫信說,請求把「廣丙」號這艘船返還,信中說,這艘軍艦是屬於廣東水師的,這次戰役和廣東水師是沒有關係的,等等這些話。各國人士聽到了這件事,沒有不笑話他們的,而他們卻不知道這種話實際上就代表了各省封疆大吏真實的思想和想法。如果是這樣的話,日本確實是在和李鴻章一個人戰鬥。
  • 李鴻章訪美時,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晚清紛亂,慈禧太后掌天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國之棟梁,被後人評為「晚清四大名臣」,雖然慈禧太后的統治讓眾人詬病,但這四位名臣卻各有作為,只不過其中評價最差的就是李鴻章了。在上世紀,李鴻章是誤國奸臣的形象,甚至有人評價說:「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 李鴻章初次訪美,看到高樓大廈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讓人心酸
    李鴻章不是一個「新人」,他的所為還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但在督辦洋務、組建海軍乃至派遣中國留學生赴美等一系列「新式」操作中,李鴻章的思維還是開闊了不少,對比朝中那些光拿著聖賢書喊家國大義的清流
  • 李鴻章第一次見到慈禧,用了8個字評價她,足以體現李鴻章的眼光
    而對於李鴻章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甲午戰爭就是因為他才失敗的,導致中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他是個漢奸無疑。但是也有的人認為李鴻章是被逼迫的,幕後黑手另有他人。但是不管別人怎麼評價,李鴻章還是有一件事情是值得我們肯定的,那就是他的眼光非常的準。李鴻章第一次見到慈禧,用了8個字評價她,足以體現李鴻章的眼光。
  • 100年前,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到高樓大廈後,說的話讓人心酸
    清末期,中國面臨著「三千年一大變」,如果把清政府比作一艘大船,那時候的士已經處於海上風暴的中心,急需有能力的人出來改變困境。在此背景下,李鴻章、曾國藩等眾多名臣紛紛出謀劃策,為帝國出謀劃策,同時也在思考國家的未來。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外國摩天大樓,誇讚完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不過李鴻章是個例外。李鴻章是一個談到近代史就繞不開的名字,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上了解得最多的關於他的內容,就是李鴻章如何代表清廷去籤訂各式條約。客觀來說,李鴻章一生算得上有過也有功,19世紀70年代時,李鴻章出任了直隸總督。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格卻先問這句話,實在讓人心酸
    談到李鴻章這個人,可能有人會對他讚賞有加,覺得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也可能有人會對他破口大罵,認為他是一個賣國求榮的人,是近代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但其實李鴻章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他在軍事上的能力也是一時無人能與之匹敵。在19世紀90年代,李鴻章曾經為了給清朝軍隊加強武器和裝備,親自前往德國進行實地考察,在這裡他第一次見到了威名遠揚的馬克沁機槍。它和一般的槍枝造型不同,不僅體積較大,而且是支架在地上進行射擊的,這馬上引起了李鴻章的注意。
  • 李鴻章訪美:大談市場和勞動力,抨擊《排華法案》
    [摘要]早在訪美的前一年,李鴻章因為甲午戰爭的慘敗,政治地位風雨飄搖,隨後更是因籤訂《馬關條約》,背負了「漢奸」的罵名,為千夫所指。在國內灰頭土臉的李鴻章,在美國卻受到了媒體和民眾的熱捧。1896年,李鴻章奉命出使俄國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彼時的李鴻章已經73歲。出席完沙皇的加冕禮,他決定一路向西,訪問歐美列國。此行歷時共190天,行程9萬裡。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乘坐的「聖路易斯」號郵輪抵達美國紐約,開始了對美國為期十天的訪問。這是第一位中國高官來到美利堅的土地,整個美國都沸騰了。在美國東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各大報紙都爭相報導李鴻章的此次來訪。
  • 李鴻章第一次見到慈禧,用了8個字評價了慈禧,足見其眼光有多毒
    李鴻章,中國近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賣國賊」,還有人說他是「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更是視他為「再造玄黃之人」。總之是褒貶之一,但是李鴻章確實是一個牛人,在他第一次見慈禧太后的時候,只用了短短8個字評價了她,後來竟然全部驗證,足見李鴻章的眼光有多毒。那麼,李鴻章第一次見慈禧時,到底用了哪8個字來評價她呢?
  • 李鴻章出訪美國時,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的話令中國人感到心酸
    然而,慈禧太后對李鴻章卻是十分的寵信,當慈禧太后知道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後,流下了傷心的眼淚,認為失去了李鴻章這麼重要的官員後,清朝再也沒有和外國外交的人了。伊藤博文曾說過,清朝的李鴻章是唯一有能力與世界強國競爭的人,可以說,李鴻章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只是迫於當時環境形勢的無奈,不得不背上這個罵名。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但這並不意味著李鴻章就是奸臣國賊,這些不平等條約被籤訂的根本原因還是清王朝的無能戰敗。相反,作為外交重臣的李鴻章可謂是最了解西方列強的人。 在此之前,清政府雖然也曾對外派出過使團,但李鴻章這樣的重臣還是第一次被派遣出使。 這一次的出使歷時半年,行程九萬裡,先後到達了沙俄、德國、英國等歐洲強國。1896年8月26日,李鴻章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而美國對使團的接待規格之高也令李鴻章驚訝。
  • 曾國藩看人從未走過眼,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對慈禧的評價如何?
    除了自己能力了得外,曾國藩識人、辨人的功夫,也是相當純熟,彭玉麟、塔齊布、王慶雲等人都是曾國藩一手提拔,同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李鴻章,也將曾國藩視為自己的老師,遇事時常請教於他
  • 李鴻章訪美國,看見高樓大廈說了句心酸的話,如今這盛世如您所願
    雖然現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也非常的強大,但是在有些技術方面,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面還是比不上美國,這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不過現在中國也真的很強,我們都應該以中國為自豪,那麼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的是李鴻章他在美國訪的時候,他看到了高樓大廈,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所以他非常的震驚,不得不感嘆美國的強大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在這其中,作為清朝外交官的李鴻章便是其中之一了。說起李鴻章,不少人對他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誠然他代表清王朝與西方列國籤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但這似乎無法說明他就是一個昏庸的人。追究到底還是清王朝已經無力抵抗外來侵略,根本還是自己根深蒂固的腐敗與無能,所以才會被人宰割,作為外交大臣的李鴻章也是有心無力。
  • 70多歲的李鴻章訪美時自創「李鴻章雜燴」,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軍」。李鴻章的一生可謂是不平凡的一生,曾參與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 慈禧太后第一次見到汽車,說了一句話,至今還被人笑!
    導語:慈禧太后第一次見到汽車,說了一句話,至今還被人笑! 現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我們出門在外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只要保證車子的油量充足,就可以開到世界各地任何的地方。全世界能夠擁有如此先進完善的車輛,這都要多虧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的發明創造,為國家帶來新的希望。
  • 李鴻章訪問美國,在紐約首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番令人心酸的話
    1896年2月,李鴻章借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順道訪問了歐美等國。這是李鴻章生平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歷時6個多月,橫跨三個月,行程9萬多裡。當年8月28日,李鴻章乘船抵達紐約港,紐約萬人空巷。為了迎接李鴻章一行,總統克利夫蘭直接取消了度假,而紐約各地更是懸掛大清黃龍旗。
  • 李鴻章曾說過臺灣人「男無情,女無義」?真相來了
    過去臺灣民間流傳,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在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商議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時,為安慰慈禧太后,在奏摺寫下臺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從此廣為流傳,以為當時清朝對臺灣冷言冷語,令臺灣人寒心。但實情真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