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房是收入問題?北師大教授董藩這次不談身價,改談房價

2020-12-11 雙葉財經

北師大教授董藩曾因一段狂妄言辭出名了,這段話大概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學生在40歲還沒有4000萬身價,就不配做自己的學生,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高學歷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

先不說一位大學教授在公共場合說出此番言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這麼說究竟是對還是錯?光是這位教授的勇氣就讓人十分佩服,出於好奇,我百度了這位教授的一些公開資料後驚奇發現,在這一長串的閃亮的頭銜中,董藩居然還是一位房地產專家。

既然是房地產專家,自然也會發表自己對於樓市的一些看法,董藩教授顯然不想做隨波逐流的那位,他關於房產一些觀點比起那個40歲4000萬身價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起來品一品那些非常有意思的言論:

觀點一,他認為2048年左右房價約9萬/平米,北京房價可達80萬/平米;

觀點二,真正的房奴並不是貸款買了房子的人,而是那些一直買不起房子、租房住的人;

觀點三,主張放寬限購限貸,將一些剛性需求釋放出來,不要帶著仇恨和個人情緒看樓市;

觀點四,結婚不買房,等於耍流氓;

觀點五,只有房地產市場才能拯救中國經濟,買房等於愛國;

從上述五大觀點不難發現,董藩教授對於樓市的看法有一個鮮明的特徵,那就是不管最終對不對,最重要的就要做到和當今社會主流觀點對著幹。

你們說房價要下跌,我偏說會繼續上漲,還是上漲好幾倍的那種;你說要限購限貸,我偏傾向於放寬政策;你們嘲笑房奴苦,我來告訴你們什麼才是真房奴;你們認為房地產綁架了中國,我一定要說出那句只有房產才能拯救中國的話。

如果我說這位教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為大家送上出人意料的觀點,是為了在網絡上保持一定的「存在感」,我想很多人會贊成我這種觀點。這不,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董藩教授再拋房地產言論,這一次他認為,部分人買不起房子並不意味著我國房價高,而是這些人的收入問題。

那麼,我國房價究竟高不高呢?

2020年6月之後,全國房屋均價「破萬」,這也意味著即便在各大城市長時間的樓市嚴密調控之下,房價依舊還在上漲,從趨勢角度分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房屋均價依舊會呈現一定程度上漲。

與房價對應的就是居民家庭收入問題了。前段時間,由總理親自蓋章承認的我國有6億人口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9億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話還歷歷在目,將兩者做個簡單比較得出,全國有大約一半的人一年收入還買不起一平方米,如果從收入角度做分析,房價真的很高了。

不過,大家也清楚,平均值多數情況下是失真的,比如1萬的均價是絕無可能在北上廣深等一超級大城市買到一平米的,但在一些資源枯竭小城市則有可能買到一套房子,這兩種極端情況都合理存在於中國,對於前者來說,最優質的的資源都在那裡,即便整座城市房價再上漲也合情合理,對後者來說,未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一萬買來的房子依舊可能是個「賠錢貨」。

所以,判斷房價高低不能單純依靠某一指標來看,最好將城市做一些分類,比如按照經濟體量、按照人口數量、城市位置區分等等,然後再結合城市獨有的情況做一個詳盡分析,這樣才能得出一個近乎合理的答案,才能確定屬於這座城市的房價究竟算不算高。

最後,再來談談這位教授。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說如今是言論自由的時代,但作為一名高等學府的專家級別教授,在一些公開場合的言論還是要謹慎些好,比如,董藩教授在此次房價問題觀點上否房價收入比指標的存在意義,認為我國居民家庭收入和房價計算方式均存在缺陷,這些作為被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指標,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和論證,還是不要輕易否定的好。

偏激的言論能引發全民瘋狂討論,言論發出者必然備受關注成為「紅人」,如果僅僅是這一目的,我覺得還是要謹言慎行些,畢竟這不僅是代表著個人,更是關係著一個百年高校的聲譽問題,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北師大教授:中國房價一點都不高,「買不起房」是個人問題!
    中國的房價高嗎? 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會說高的,因為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起房子的。不要說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了,即便是縣城的房子也是買不起的。
  • 北師大教授:北京房價會漲到80萬/平方米!真的靠譜嗎?
    不過,也有機構和個人看好國內房地產業的,一個是中國社科院,預測今年房價上漲5%。另一個就是北師大的董藩教授,他指出,到2050年前後,全國房價將漲到9萬元/平米,同時北京房價會漲到80萬元/平米。董教授的講話,遭到很多網友的吐槽,現在北京房價從2017年頂峰時的7萬多/平米跌至6萬元/平米不到,如果要漲到80萬元/平米,至少要漲13倍,這不是在講笑話嗎?估計董藩教授是想博人眼球吧!
  • 北師大房產教授董藩:買房越多越富有!他究竟是在替誰說話
    不過,在一位名叫董藩的教授看來,只要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就不叫做房奴。而且,他還認為買房越多越富有,種種言論引發了不少的關注。買房成剛性需求從古代至今,中國人想要過的就是安居樂業的生活。如果手頭有錢,心中想的也是買地或者是置辦房產,只不過那時候有錢人才能買得起房。
  • 房價高嗎?教授是這麼認為的:買房等於愛國
    在古裝電影裡,總有這麼一句話: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在現代社會裡,用「手中有房,心裡不慌」形容更加貼切。人與人之間,早已經形成了以房子為評判維度的財富攀比和認知心理,女方與男方相親,第一件事就是想要知道男方有幾套房子。
  • 教授微博回應要求學生身價4000萬 稱系勵志話語
    董藩 現任北師大管理學院教授、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北師大土地資源管理、政府經濟管理兩個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審計署特約審計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等職務。「當你40歲時,沒有4千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4月4日,北師大教授董藩(微博)在微博上對其研究生提出要求。博文一出,引發網絡熱議,頂拍不一。昨日,董藩在微博上發表聲明稱,「那僅是對我學生講的勵志的話。」
  • 房價或將迎來「貶值潮」?北師大教授:房價不是低收入人群決定的
    而從政策的角度來看,隨著房住不炒等原則的深入人心,樓市正在逐漸降溫,不少地區甚至出現了房價下跌的情況。而從二手房市場來看,今年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激增,不少二手房價格都進行了下調。如此來看,房價似乎的確正在向著剛需族們希望的方向發展。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也讓不少低收入人群陷入了誤區。相信經常關注房地產的人,對於董藩應該都不會陌生。
  • 陳德彰教授談翻譯:房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陳德彰教授談翻譯:房價 2010-12-01 16:57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臺灣"打房"記將房價與民眾收入相比 都會區房價高
    臺灣地區主管部門負責人江宜樺感嘆,大都會區的房價不應該這麼高,以現在的態勢,就算他兩個兒子未來獨立成家,也買不起房子。臺北市長郝龍斌也在近日表示,以目前的高房價,他的小孩在臺北市也買不起房子。最近,臺灣當局多部門出組合拳意欲打擊「」,而臺灣民眾對此的反應卻並不是那麼歡欣鼓舞。「打來打去只能打到我們這些普通人身上,客、大財團如何限得住?」一位臺灣人向抱怨。
  • 論壇三:地權演變與房價調控
    關於房地產,我就談這樣一些觀點,許多觀點我在過去都談過,對與不對供各位參考,謝謝各位。主題演講:任志強主持人:非常感謝,謝謝賀主任,我們其實在聽對房地產的各種觀點的時候相當龐雜,但有一點明確,中國,或者說北京、上海這些城市,已經過了談房價最理想的時候了,現在談房價已經不是上漲的問題,而是要防止下跌。
  • 霍啟剛堂弟霍啟文自曝在香港買不起房,已經把家安在廣州
    12月6日,霍英東之孫霍啟文在接受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記者採訪時說道:"我在香港也買不起房,如今已經把家安在廣州番禺。"霍英東之孫霍啟文自曝在香港買不起房,已經把家安在廣州,對比起哥哥霍啟剛,一家居住豪宅跟郭晶晶兩人還經常約會,日子過的十分舒逸。而霍啟文最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卻吐槽:「香港面積很小,租金、房價也是很貴的,幾乎大部分香港人都買不起房,包括我自己在內也買不起。」
  • 新規下,3類房或迎「貶值潮」?2021年起降幅或超過30%
    除了商品房飽和度已經很高之外,北師大教授董藩還特意提到,小產權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房地產形態,而且小產權房和農村房產比重在住房市場更大,小產權房和農村宅基地房總量雖然沒有公開數據,但估算應該是商品房的4倍以上。房子供過於求,房價如何漲得動?2、央行三紅線新規。央行的三紅線直接為房地產劃定了房價下跌的時間表。恆大、萬科等龍頭房企為了降負債,紛紛使出大殺器招數:降價促銷。
  • 專家否認樓市存在泡沫 那麼買不起房怎麼解釋?
    【專家說,中國樓市沒泡沫 買不起房正常 你怎麼看?】(文/馬躍成)買不起房正常不正常,正常!有人吃不起飯正常不正常,正常!但是,這些都不是讓人吃不起飯,買不起房的理由。樓市有泡沫正常不正常,正常!有泡沫不怕,擠出泡沫就是了。但是,總有人就是怕說「泡沫」兩個字,他們以為,不說「泡沫」就是沒有泡沫。怎麼可能沒有泡沫呢?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有的經濟學家卻總是要迴避?他們究竟怕什麼呢?
  • 清華大學教授談中產收入標準:年收入10-50萬,有車有房能旅遊
    清華大學教授談中產收入標準:年收入10-50萬,有車有房能旅遊  olivia chan • 2020-08-05 11:
  • 北師大董潘在26歲升為副教授,教育學生40歲掙不到4千萬,別見我
    而北師大的董藩教授直接教導學生:40歲之前掙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更不要說是我的學生。這位年輕有為的北京師範大學大學教授,經常以直言不諱的風格,在學術界和教育界引起爭議。但是他的學術成就和努力程度,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北師大的董藩在26歲時獲得碩士學位,直接破格提升為副教授,成為了國內社科專業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
  • 比「買不起房」更麻煩的問題,如今陸續在各城市出現
    UC資訊平臺 作者:柳鶯茶藝我們都知道,大城市的房價是二三線城市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在大城市打工的青年,可能奮鬥一生都無法在大城市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所以他們一般要選擇的就是租房,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大城市來打拼,就導致了大城市的房子供不應求
  • 深圳收入難追房價 勞工人大代表望工廠給夫妻房
    房價過高企業骨幹很焦慮  厲偉,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最關心的是深圳專業人才的住房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和袁明委員提交了《關於建設平租房,留住專業人才》的提案。  我所知道的是大量專業人才靠工資買不起房,他們付不起他們認為還合適的房子的錢。
  • 房價收入比,有點傷不起
    「房價收入比」是商品房成交均價與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乘積,也就是平均每套住房的售價,除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出的比值。意思就是不吃不喝只賺錢的情況下,多少年能買一套當地平均大小的房。
  • 在幾年前房價低時,堅決不買房的人現在怎麼樣了?網友:後悔死了
    有多個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們真的沒錢,幾年前的房價對於他們來說已經「高不可攀」了,他們的收入太低了,買不起房,只能希望房價下降再入手買房。另一方面可能是他們想全款買房,不想貸款買房,害怕欠一身的債。他們總想著再等等、等存夠了錢再買房,但是事實是等著等著「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後很多人等著等著就越來越買不起房了,因為你賺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歸根結底,天天期待房價暴跌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買不起房的人,但是就算房價真的暴跌了,你就會買得起房了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潘:有些人買不起
    在房地產方面,國家調控的意圖是非常明顯,既不希望他飛漲,讓老百姓「望房興嘆」,也不希望房價馬上下跌,影響整個經濟的協調發展。一句話,就是要完全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要求。總的來說,這兩年的成果是相當明顯的。
  • 網絡公知專家教授神操作頻出是我等凡人智慧理解不了?
    北師大胡教授:一年也就10萬塊錢北師大有一位叫胡必亮的教授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結果招來網上罵聲一片,究竟是怎樣一句話呢?胡教授大概是在與人探討和非洲交流合作話題,談到對非洲留學生資助時說:我們國家和非洲定的獎學金標準很低,一個人一年也就10萬塊錢……十萬可還行?我覺得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