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帶著孩子一起打理自己承包的農場
樓頂上開農場?還全是綠色環保的蔬菜、水果?沒錯,這個樓頂農場還真不小,有約500平方米,而且瓜果蔬菜種類也很多。
這不是農家菜園子或蔬菜大棚,而是石龍鎮興龍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城市裡的陽臺農業」項目場地。12月27日,記者來到這處藏身在城市樓頂上的農場,只見綠油水嫩的生菜、挺拔的蔥、剛冒頭的菜心苗,還有各種瓜果鮮花,一片生機盎然。
綠色環保無公害
記者了解到,近日,一場「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同心共建品質興龍」興龍社區綜合服務中心4周年慶典暨「城市裡的陽臺農業」項目啟動儀式在該社區辦公樓頂樓舉行,並邀請了多名社區居民及幼兒園小朋友分享收穫的喜悅。興龍社區向支持社區非戶籍兒童服務發展的廣東嘉宏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協助社區建設友善驛站的黃家山幼兒園進行表彰,承包家庭及團體被授予「承包名牌」。
在約500平方米的天台,承包家庭很快就投入到種植中。她們有的鬆土,有的播種,有的尋求專家意見,希望能種出又靚又好吃的蔬菜瓜果。有居民表示,社區開放這樣一個「開心農場」,不僅能讓家人吃上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而且無形中還美化了環境,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健康的休閒娛樂方式。
27日下午,記者驅車趕到興龍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該中心社工主任袁美芝的指引下,來到辦公樓的樓頂。袁美芝介紹,樓頂的農場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塊主要是社區11戶有意願參與種植的家庭和鄰裡團體承包的種植區域「友善農場」,另一塊為專家管理和跟蹤的封閉式的蔬菜大棚。
目前承包區域種有生菜、菜心、菠菜、番茄等蔬菜,由專家指導選擇優良種子,順應時節播種、施肥、翻地,而肥料是由居民們家庭的茶葉、果皮等構成,整個種植過程達到綠色環保、無公害。
袁美芝查看蔬菜長勢 記者 劉承志 攝
推動自然科普深入社區
興龍社區負責人介紹,4年來,興龍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營造」理念,以社區為載體,拓展多元社區資源,積極推動社會服務項目創新發展,打造出「友善社區」新型社區睦鄰文化建設項目、「巾幗向日葵」社區殘障婦女增收支持計劃、「彩虹心橋」社區家庭心理健康促進計劃等品牌項目,讓社區居民享受更深入專業的社會服務。
2019年,興龍社區利用社區地域資源,在中心樓頂搭建花園,興龍社區以此為基礎,聯動社區資源,推動「城市裡的陽臺農業」興龍社區自然科普推廣計劃。
袁美芝告訴記者,通過自然講堂、自然樂園和友善農場三大活動,推動自然科普深入社區,帶動居家種植,提升青少年兒童熱愛自然的意識,推動社區自然建設,並以此為紐帶強化友善社區居民聯結。(記者 劉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