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十三五·中國印象(21)

2020-12-25 騰訊網

圖為遊人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參觀。

秦廷富攝(人民視覺)

「古代錢幣是這樣演變來的呀!」

「原來書畫家文徵明小時候字也寫得不好看。」

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博物館近日舉辦的「博物館教育之夜」活動中,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文韜了解了不少歷史知識和名人故事。2個多小時的活動裡,近300名小學生分組參與展廳尋寶、製作紀念幣、文物拼圖遊戲、博物館課程等,在手腦結合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吳文化的內涵。

吳中博物館今年6月正式開館,定位「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綜合體」。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陳文韜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活動內容很豐富,孩子參與度強,興致很高。「我們會在博物館公眾號上持續關注新的活動,多帶孩子參加,讓孩子走近歷史,愛上博物館。」

「十三五」以來,中國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館,成為世界上博物館事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至2019年,全國備案博物館5535家,較2015年增長18%。普惠均等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博物館免費開放比例從85.5%上升到89.1%。博物館資源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全國76%的縣市區建有博物館,設施條件不斷改善。

河北小夥子溫晴是一個文博愛好者,在他的印象中,這幾年新開了不少高水平的博物館。「我去過的山西青銅博物館、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都很不錯,就在我們河北,也有定州市博物館、正定縣博物館等。」山西青銅博物館2019年7月開館以來,溫晴已去參觀過4次。除了館藏精品多、展陳環境好之外,高質量的特展也是吸引他一再前往的原因。今年9月,「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幕。「湖北曾國與山西晉國都是西周早期的封國,時隔數千年,曾國與晉國的青銅器珍品在同一家博物館中交相輝映,非常值得一看。」溫晴說。

5年來,全國非國有博物館佔比從23.7%上升到30.9%,博物館門類日益豐富,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建川博物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非國有博物館,其在四川成都大邑縣的博物館聚落共有32個展館。2018年6月,重慶建川博物館正式開館,佔地面積達250畝,展館面積1.5萬平方米,包括兵工署第一工廠舊址(漢陽兵工廠)博物館、抗戰文物博物館、重慶故事博物館、中國「囍」文化博物館等8個主題館。2019年又新增「我們走在大路上——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博物館、重慶人民防空歷史陳列館。

「如果不是時代賦予個人的機遇,我怎麼可能建成這麼多博物館?」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對記者說。重慶建川博物館已被列為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年均參觀人次超過100萬。

在近年新建的博物館中,大學博物館是一支不容忽視的有生力量。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等一開館就成為「網紅」。清華藝博自2016年9月開館至今,已舉辦展覽67個,其中國際交流展24個,每年都推出令人矚目的重要展覽。2019年9月開幕的「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匯聚清華藝博和陝西省35家文博單位的330餘件文物精品,其中一級文物多達189件(組),堪稱當年最受關注的大展之一。在99天的展期內,「與天久長」展吸引了海內外觀眾近10萬人次參觀,配合展覽還舉辦了高水平學術研討會、系列學術講座、專場導賞、藝術沙龍、攝影比賽等。

「清華藝博作為面向校內師生和社會大眾的開放型藝術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兼顧學術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公共教育活動,包括學術講座、『手作之美』實踐探究課、『藝博映話』活動等。」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介紹,「我們還利用高清數位技術製作了63個數字展廳,打造『不落幕的展覽』,為線上看展的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

據統計,2019年全國博物館共舉辦展覽2.86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較2015年分別增長43%、67%和75%。未成年人佔博物館觀眾比例超過20%,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研學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203家博物館納入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在今天的中國,博物館已成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間和社會教育平臺,越來越多人喜歡逛博物館,在博物館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文明的多彩,獲得美好的文化體驗。

相關焦點

  • 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
    原標題:免費開放近九成 互動活動吸引人 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十三五·中國印象(21))  「古代錢幣是這樣演變來的呀!」  「原來書畫家文徵明小時候字也寫得不好看。」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陳文韜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活動內容很豐富,孩子參與度強,興致很高。「我們會在博物館公眾號上持續關注新的活動,多帶孩子參加,讓孩子走近歷史,愛上博物館。」
  • 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免費開放近九成 互動活動吸引人
    免費開放近九成 互動活動吸引人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十三五·中國印象(21))「古代錢幣是這樣演變來的呀!」「原來書畫家文徵明小時候字也寫得不好看。」
  • 更多人愛逛博物館:免費開放近九成 互動活動吸引人
    免費開放近九成 互動活動吸引人  越來越多國人愛逛博物館(十三五·中國印象(21))  「古代錢幣是這樣演變來的呀!」  「原來書畫家文徵明小時候字也寫得不好看。」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陳文韜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活動內容很豐富,孩子參與度強,興致很高。「我們會在博物館公眾號上持續關注新的活動,多帶孩子參加,讓孩子走近歷史,愛上博物館。」
  • 杭州男孩因為愛逛博物館 被芝加哥大學錄取了!
    杭州學生姚熙遠在高中時被稱為考古達人,從小到大逛了上百個博物館。因為這個愛好,他竟然收到了芝加哥大學人類學(考古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他高中就讀於浙江傳媒實驗中學,與近年備受關注的盛一倫(演員)是校友。浙江傳媒實驗中學校長朱林春說,姚熙遠熱衷研究考古,學校曾專門為他辦過一個考古論壇。
  • 「逛博物館」成為新時尚:全國平均每兩天新增一家
    「十一」假期,眾多遊客選擇參觀博物館,各地博物館出現排隊長龍。10月2日上午9點,遼寧省博物館門口已經排起了三十幾米長的隊伍,參觀者出示預約碼和健康碼後,有序進館參觀。類似的場景在成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也不斷出現,遊客參觀熱情高漲,對博物館精彩的展覽和先進的服務表示滿意。
  • 逛博物館:互動活動吸引人 免費開放近九成
    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陳文韜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活動內容很豐富,孩子參與度強,興致很高。「我們會在博物館公眾號上持續關注新的活動,多帶孩子參加,讓孩子走近歷史,愛上博物館。」
  • 逛美英法日博物館,最怕看見中國文物
    逛國外的博物館,不知道你們最怕什麼? 反正老藝術家最怕的是:逛著逛著,突然就遇到了來自咱中國的文物。 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中,流失的中國文物不下數百萬計,甚至是千萬計......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上 期 回 顧上期節目中,中國古動物館社教部主任葛旭、講解員孔明智做客直播間,帶您一起走進了古代動物的世界。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展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越來越多人愛上博物館愛上傳統文化
    記者 趙迎昭 攝\視覺重慶   沒成為三峽博物館志願講解員之前,唐馨最大的愛好是逛商場;加入該館志願者團隊後,她仿佛走進了一個充滿無限魅力的新世界。「如今,我90%的休息時間都花在和博物館有關的事情上。」11月21日,唐馨講解完「壯麗三峽」展覽後對重慶日報記者說。   做志願者的這5年,唐馨逐漸愛上了博物館。
  • 中國的博物館
    中國的博物館300000:1 至2015年末,中國約每3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美國博物館人群覆蓋率高於中國,但免費博物館比例低於中國中國博物館由東向西逐漸減少,主題多圍繞文化、民俗、藝術,與抗戰有關的革命、舊址、故居、民族、紀念類的博物館常見
  • 中國企業書寫更多共贏故事(十三五·中國印象(18))
    項目履約過程中,中國電建還積極發揮公司的專業優勢,經常給當地勞工組織培訓,為當地培養了大量電力行業人才。項目建成後,更有助於當地減少碳排放、促進阿根廷能源結構的調整優化,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這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追求互利共贏的生動縮影,是「十三五」期間中國企業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大的真實寫照。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研究員高蕊長期參與「中國企業500強」的評選和研究工作。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兒童節裡的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十三五·中國印象(12))
    帳本上支出種類明顯變多也就是最近五年的事兒。五年前,賴坤元還是北京大學一名大二學生。他記得,那時學校超市陸續開始支持手機支付,校園裡穿梭著共享單車,宿舍樓下的外賣小哥逐漸變多。「那時父母給我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吃飯就要花七八百元左右;現在收入高多了,生活也越來越豐富,買東西、看電影、與朋友聚餐、節假日出遊,吃得更好了,但吃的消費佔比並不多。」
  • 中國人去荷蘭逛博物館,一進門就尷尬了,荷蘭人:少見多怪!
    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分布著這麼多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是獨特的,有非常開放的國家,也有非常閉塞的國家。開放的國家在歐洲大陸更多,這是他們悠久的歷史傳承下來的民族特性。中國遊客在荷蘭參觀博物館時,一進來就遇到麻煩。據說只要逛一圈荷蘭的博物館,就能知道荷蘭人有多開放。今天一起去看吧。原來,在荷蘭當地有一個特別的博物館,也就是性博物館。這裡展示的並不是單純的歷史文物。全部都是以兩性關係為題材的。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印象中,博物館裡展示著一些比較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傳統文化,比如中國的紙紮。
  • 為什麼海外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為什麼國人非要移民?原來是……
    而這兩年,也是國家阻止資金外流最關鍵的時期,但各種政策都阻止不了國人移民的熱潮。移民最大的原因,居然是為了求學!與以往所不同,許多年前出國留學的大多是成績不好難管教的「壞」孩子。而現在,家庭條件優沃成績優異的好孩子都出國去了,而且有的一去不回國。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我們國家越來越不好?還是僅僅因為國內的教育出了大問題?
  • 16億人次逛博物館旗艦店
    8月15日,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目前已有24家博物館入駐天貓,僅故宮就在淘寶天貓開了6家店,《故宮日曆》一個月就要賣6000多本。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僅在淘寶天貓逛博物館旗艦店的累計訪問就達到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後」。
  • 同樣是逛博物館,為啥孩子收穫差距這麼大?父母可能忽略這四件事
    文 | 維尼媽媽沐瀅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我想說說那些帶娃逛博物館的事。這幾年,「博物館教育」成了香餑餑,每次去逛館都會發現帶娃的家長越來越多。博物館教育之所以火爆,和近幾年教育觀念的轉變有著很大的關係。
  • 怎樣逛博物館,孩子收穫最大??
    現在家長們放假都喜歡帶孩子逛博物館,但在博物館裡,經常會看見很多家長非常努力的,想讓孩子多學點知識,在我看來,他們的做法比較低效,只是簡單的讓孩子背知識點。比如我上次帶孩子去海洋博物館,看到一位家長帶著跟我孩子差不多大的女孩,走完一個展區就問一次,剛剛這個魚叫什麼?產於哪裡,屬於什麼科目。
  • 高等教育更普及了(十三五·中國印象(14))
    如今,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越來越多的學生像李夢娜一樣,成為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今年9月,本科畢業於青島農業大學的宋曉彤,進入天津城建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是土木水利。她既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也是第一代研究生。「相比讀本科,讀研期間的責任感更強,師生關係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