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和唐伯虎一起在天貓上賣貨,誰的帶貨能力強?
答案是:乾隆帶的貨是唐伯虎的10倍!
開個玩笑。這說的其實是他們作為文化IP的帶貨能力。
8月15日,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目前已有24家博物館入駐天貓,僅故宮就在淘寶天貓開了6家店,《故宮日曆》一個月就要賣6000多本。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僅在淘寶天貓逛博物館旗艦店的累計訪問就達到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後」。
當天,天貓還發布了「天貓新文創2.0計劃」:未來3年,讓全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上天貓,並與1萬個品牌進行跨界合作。
目前開設天貓旗艦店的博物館或IP,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頤和園、國家寶藏、UCCA、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
記者注意到,目前入駐天貓的博物館中,有不少外國博物館的面孔。大英博物館是第一個進駐天貓的海外博物館,僅僅16天,在天貓首發的所有商品就全部售罄。
此外,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荷蘭梵谷博物館、RMN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等一連串的知名博物館也即將入駐天貓。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在首屆天貓新文創大會現場,該博物館帶來了名畫記憶棋盤等文創產品。 /陳雪檸攝
博物館牽手天貓的背後,是中國線上博物館文創市場每年以超過100%的增速高速增長。過去兩年,僅淘寶天貓平臺的文創產品規模就漲了3倍,博物館自營店的交易規模更是兩年漲了6倍。
更有意思的是,過去一年,在線上逛博物館的人首次超過了去博物館參觀的人:僅在淘寶天貓逛博物館旗艦店的累計訪問就達到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後」。
如果按年齡算,故宮今年599歲,頤和園269歲,英國大英博物館266歲,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也有149歲了。與電商平臺的攜手,讓這些古老的博物館們開始「逆生長」,他們學會了花式賣萌、時尚跨界,也因此收穫了更多的年輕粉絲。
現在,博物館在天貓的粉絲超過1000萬,基本都是90後,尤其以19至25歲的女生最多。
比起博物館的自營文創產品,年輕人更喜愛博物館與其他品牌的跨界產品。
《天貓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跨界衍生品在整體文創產品市場份額高達72%,也就是說,博物館跨界衍生品的規模是博物館自營產品的3倍。
今年以來,故宮口紅、江南四大才子春茶、中國探月計劃棒棒糖3款跨界產品,甫一上線便被粉絲一搶而空,成為網友們最愛的3個爆款。其中,江南四大才子春茶是蘇州博物館和茶品牌的跨界合作,中國探月棒棒糖則是中國探月和棒棒糖品牌的跨界合作,這款產品從創意到上架僅僅不到30天,上線當天就爆賣了10萬份。
這是蘇州博物館出品的江南四大才子春茶。以唐伯虎為首的江南四大才子戴著明代書生帽和21世紀最流行的墨鏡,出現在精美的茶包裝上,做著舉鐵、唱K這樣現代的事,受到消費者歡迎。
作為一個現代概念,圍繞歷史文化IP的開發和授權,在國外已經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豐富的歷史文化IP開發已經成為博物館運營收入中重要的一環。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大英博物館的藝術衍生品營業收入已經達到年均2億美元。
相較之下,中國的這項事業尚在起步階段。
當天,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家洛發布了「天貓新文創2.0計劃」。他表示,未來3年,希望讓全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上天貓,並與1萬個品牌進行跨界合作。
「國家寶藏」出品的唐代仕女手辦 /陳雪檸攝
為了解決中外博物館面臨的文創產品品類單一、供應鏈薄弱的難題,天貓一方面將通過大數據給文創IP的開發提供參考;另一方面,通過調動這些品牌商與博物館從設計開發到生產營銷的深度合作,解決博物館供應鏈的問題,最終推進文創IP的商業化落地。
頤和園「頤式暖寶」 /陳雪檸攝
博物館與電商的深度合作能夠擦出怎樣的火花?前景值得期待。業內人士認為,文創產品是博物館的符號,文創產品和網際網路的結合,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得以傳承,並讓海外消費者也開始青睞中國的文創產品,這是中國文化自信的表現之一。
圖片來源:除特別標註外,均為天貓供圖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陳雪檸
攝影:陳雪檸
監製:塗露芳
編輯:陳雪檸
流程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