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和唐伯虎一起在天貓上賣貨,誰的帶貨能力強?
答案是:乾隆帶的貨是唐伯虎的10倍!
8月15日,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的博物館正出現「集體上天貓潮」的現象,目前,已有24家博物館入駐天貓,僅故宮就在淘寶天貓開了6家店,《故宮日曆》一個月要賣6000多本。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在線上逛博物館的人首次超過去博物館參觀的人:在網上逛博物館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後」。
當天,天貓還發布了「天貓新文創2.0計劃」:未來3年,讓全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上天貓,並與1萬個品牌進行跨界合作。
全球博物館出現「集體上天貓潮」
這波博物館「集體上天貓潮」中,有不少外國博物館的面孔,大英博物館是第一個進駐天貓的海外博物館,僅僅16天,在天貓首發的所有商品就全部售罄。
據了解,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荷蘭梵谷博物館、RMN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等一串外國博物館都已經在來天貓的路上了。
博物館集體上天貓潮的背後,是中國的線上博物館文創市場每年以超過100%的增速在高速增長。過去兩年,淘寶天貓平臺的文創產品規模漲了3倍,博物館自營店的交易規模漲了6倍。
故宮今年599歲、頤和園269歲、英國大英博物館266歲、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也有149歲了。入駐天貓之後,這些古老的博物館們開始「逆生長」,他們學會了花式賣萌、時尚跨界,也因此收穫了更多的年輕粉絲。
現在,博物館在天貓的粉絲人數超過1000萬,基本都是「90後」,尤其以19歲至25歲的女生最多。
2019年是博物館與品牌跨界合作的爆發年
有意思的是,比起博物館的自營文創產品,年輕人更喜愛博物館與其他品牌的跨界產品。
《天貓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跨界衍生品在整體文創產品市場份額高達72%,也就是說,博物館跨界衍生品的規模是博物館自營產品的3倍。
今年以來,故宮口紅、江南四大才子春茶、中國探月計劃棒棒糖3款跨界產品,甫一上線便被粉絲一搶而空,成為網友們最愛的爆款。其中,江南四大才子春茶是蘇州博物館和茶品牌的跨界合作;中國探月棒棒糖則是中國探月和棒棒糖品牌的跨界合作,這也是一個在天貓推動下誕生的奇蹟——這款產品從創意到上架僅僅不到30天,上線當天就賣了10萬份。
「2019年,是博物館與品牌跨界合作的爆發年。」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家洛表示,天貓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消費者群體、全球最多的品牌商,全球博物館也在紛紛進駐天貓,天貓會在消費者、博物館和品牌商三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全球的文創產品市場在中國爆發,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
業內人士認為,文創產品是博物館的符號,文創產品和網際網路的結合,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得以傳承,並讓海外消費者也開始青睞中國的文創產品,這是中國文化自信的表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