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真的能復活嗎?大腦和全身冷凍分別要花多少錢?

2020-12-23 環球網

人體冷凍,是指在人死亡後,以適當的方式迅速把屍體通過冷凍處理,在將來某個時刻就有希望「復活」。這一設想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家尼爾·瓊斯發表於 1931年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中。日前,牛津大學三位哲學教授選擇「死後」冷凍人體。人體冷凍,真能讓人在未來復活嗎?科學家表示,人體冷凍目前只 是商業行為,沒有證據證明被冷凍的人體將來能夠「復活」。

1 牛津三位哲學家選擇「死後」冷凍人體

計劃接受人體冷凍的三位哲學家,分別是牛津「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現年40歲的哲學教授波斯特倫、41歲的研究員桑德伯格和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預訂了全身冷凍。波斯特倫和桑德伯格預訂了收費較便宜的服務:只冷藏頭部。

由於牛津「人類未來研究所」沒有人體冷凍保存研究,因此波斯特倫和桑德伯格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阿姆斯特朗向另一家設於美國密西根州的「人體冷凍機構」預約。

據報導,當他們將來臨終時,冷凍保存團隊就會在旁待命。一旦他們被宣告不治,工作人員就會著手冷卻遺體,同時利用機器保持他們體內的血液流動、注入防腐劑和防凍劑保護體內組織。如果只選擇了凍存頭顱,工作人員就會將他們的頭切下,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中。

波斯特倫擁有物理學和神經科學背景,2009年時還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當代百名思想家之一,他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公眾對人體冷凍技術的判斷。

波斯特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越不確定,選擇活下來就越有意義,你可以儘可能多地保存大腦中的信息,而不是簡單地丟棄他們。」

2 人體冷凍花費不菲青睞富人

所謂人體冷凍學,是指在人死亡後,如果立刻以適當的方式把屍體冷凍處理,就有可能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復活。

人體冷凍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及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之一。

要接受人體冷凍,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因此,目前這項技術幾乎成了富人的賭博。

據悉,人體冷凍的收費分別為1萬美元(俄羅斯KrioRus公司的腦神經冷藏項目)、2.8萬美元(人體冷凍機構的全身冷藏項目)、15.5萬美元 (美國人體冷凍學會的全身冷凍)、20萬美元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的全身冷藏項目),收費視不同的公司、服務、國家或地區而定。

人體冷藏者可以考慮使用以人壽保險的形式付款,或分期付款。

阿姆斯特朗就選擇了人壽保險的形式,每月投保25英鎊,作為死後冷凍所需的資金。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目前已經冷凍了117具屍體,其中包括美國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之一泰德·威廉斯。其他仍然在世但已經選擇了阿爾科的人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國導演查爾斯·馬修。

不過有人擔心,過了幾百年後,這些提供冷凍服務的公司,是否依然存在。

3 令所有細胞「保鮮」是急凍關鍵

如何進行急凍是這個話題中很關鍵的一步。

羅伯特·埃廷格的人體冷凍機構所採取的方法是:當一個人心臟停止跳動,被認定為「法定死亡」時,該機構的應急小組便會首先為死亡者的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來維持最基本的大腦活動;然後把身體放入冰塊中,並注射一種抗凝血劑以防止在途中血液凝結;把死亡者送到人體冷凍機構後,才開始實施真正的「急凍」。如果只是將死亡者放入一桶氮液中,會使死者細胞中的水分結冰,一旦水分結成冰,細胞就會發生膨脹,導致細胞破裂,就無法做到真正的「保鮮」,所以必須先去除細胞裡的水分,然後注入一種基於甘油的化學混合液,即低溫防護劑(是一種用於人體的防凍劑)。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器官和組織,使其在極低溫度下不形成冰晶。這個過程稱為「玻璃化」(不結冰的冷凍),能使細胞進入「假死」狀態;當身體裡的水分被低溫防護劑替代後,他們會將死亡者的身體放置在一張乾冰床上進行冷凍,直到溫度達到零下130攝氏度,至此「玻璃化」過程才結束;下一步是將身體放入一個單獨的容器裡,並將容器放入一個盛滿零下196攝氏度液態氮的大金屬箱內。

此時,被凍者身體是頭朝下放置的,這樣即使箱子有洩漏,大腦也會浸泡在冷凍液中

4 「復活術」缺證據 仍是商業活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低溫生物學研究員保羅·西格爾曾將活著的倉鼠冷凍2小時後復活。在倉鼠試驗成功後,西格爾又對一隻小獵犬進行試驗。結果,他成功讓小獵犬復活過來。

有專家表示,雖然冷凍實驗在某些動物身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種方法卻並不一定適用於人類。

雖然目前有多家從事「人體冷凍」的公司,但很少有醫療機構介入。在專家看來,人體冷凍只是一個新的商機,而非醫學。

國際低溫生物學會前任主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低溫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約翰·鮑斯特此前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人體冷凍組織的大多數成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也沒有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關於任何人體冷凍能復活方面的報導都沒有一篇是出自科學期刊,也都沒有一篇報導被證明是真實的。

上海理工大學低溫醫學研究所所長華澤釗明確表示,「從技術上說,低溫冷凍人體的實現是非常困難或者說是完全不可能的。」

華澤釗說,按照目前低溫生物醫學的水平,大部分細胞以及部分組織能低溫保存,但是心臟之類的器官不能低溫保存。每種器官中都有不同種類的細胞,冷凍一個器官都很難成功。

「人體冷凍之父」冷凍自己待「復活」

2011年7月23日,長期飽受爭議、渴望長生不死的「冷凍人體之父」羅伯特·埃廷格的傳奇一生終於畫上了句號,當天埃廷格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郊區的家中病逝,享年92歲。埃廷格死後不久,他的遺體就被迅速送往「人體冷凍協會」,按照其生前遺願用「最理想的狀態」冷藏起來。據悉,埃廷格是該協會冷藏的第106具人類遺體,埃廷格的家人期待,終有一天,未來的高科技能有機會令他「復活」。

受科幻小說啟發 欲「長生不死」

據悉,埃廷格從小就沉醉於物理和數學,喜愛閱讀科幻小說。一個偶然的機會,埃廷格讀到一篇由尼爾·瓊斯所寫的短篇科幻小說《詹姆森衛星》後,從此對「長生不死」這一想法產生了濃厚興趣。

二戰爆發後,埃廷格加入美軍部隊,成為一名士兵。然而在一次戰鬥中,埃廷格被德軍炮彈擊中,導致腳部受到重傷。埃廷格住院治療了數年時間,最終依靠骨骼移植手術保住了雙腿。這一事故讓埃廷格對未來醫學科技的可能性充滿期望,與此同時,埃廷格在療傷期間也對死亡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再加上多年科幻作品的薰陶,這些都為埃廷格日後研究人體冷藏技術打下了基礎。

二戰結束後,埃廷格在密西根州的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取得了物理和數學碩士學位,並成為該校的一名物理系教授。從此,埃廷格開始一門心思地研究人體冷藏技術。雖然1947年到1960年期間埃廷格以人體冷藏為主題發表了多篇文章,但並沒有引起關注。

母親和兩任妻子均被冷凍

直到1964年,埃廷格受法國科學家發現青蛙精子在冷凍後仍能使卵子受精的現象啟發,出版了《長生不死的前景》一書,提出「人體冷凍法」,終於引起全球關注。隨後,埃廷格成立了「長生不死學會」,致力於研究延長人類壽命及人體冷凍法。

1976年,埃廷格創立非牟利機構「人體冷凍協會」,旨在令「長生不死」技術大眾化,終身會員只需付2.8萬美元,就可永久冷凍遺體。據報導,到2011年,「人體冷凍協會」在全球有935名會員,保存了105具人類遺體,此外被冷凍的還有幾十具寵物遺體,包括狗、貓以及鸚鵡。

據悉,「人體冷凍協會」首具保藏的遺體是埃廷格死於1977年的母親,其後他兩任妻子的遺體也被冷藏。不過,埃廷格的父親和兄長都拒絕冷凍遺體。

2011年7月23日埃廷格在密西根州底特律市郊區的家中病逝。據透露,埃廷格死後不久,他的遺體就被迅速送往「人體冷凍協會」,與其亡母和亡妻的遺體一同冷藏保存。

7月25日,埃廷格的兒子大衛說:「我的父親一生都竭盡所能地致力於讓他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再次復活重生。目前,沒有人知道他將來是否能實現這一目標,但我們認為他做得很出色。」

相關焦點

  •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我國首位冷凍人,現在怎麼樣了?
    古代帝王為了能讓自己延年益壽,也會召集有識之士為其煉製不老仙丹。顯然,這些都是徒勞。人類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想要長生不老,我們真的能逆天而為之嗎?客觀來說,以目前科技還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換個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先保存自己的身體,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有這項技術讓我們得以復活呢?想要在將來得以重生,首先要保存好身體,該如何保存呢?
  • 《三體》女編審冷凍大腦 這家冷凍機構靠譜嗎?
    [摘要]科幻小說《三體》編審、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被冷凍遺體,她的大腦已經存放於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這個組織究竟靠譜嗎?科幻小說《三體》編審、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被冷凍遺體,並期待50年後的科技能令其復活。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據《科技日報》報導,展文蓮去世之後立即接受了人體冷凍手術,她的遺體被存放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這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展文蓮也成為第二個被低溫保存的中國人。不同的是,杜虹的手術只冷凍了大腦,其頭部被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罐中,而此次展文蓮冷凍的卻是完整的人體。
  • 冷凍大腦求「復活」 當科幻照進現實人類離永生還有多遠?
    那麼為什麼大腦或身體不能冷凍,等待技術成熟的那一天「復活」?據媒體此前報導,這次幫助杜虹冷凍大腦的美國阿爾科基金會表示,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有100多人接受了人體冷凍或大腦冷凍。公開資料顯示,一家俄羅斯人體冷凍公司數年前也宣布可以實現人類永生。這家公司稱,大腦的運作類似於計算機的硬碟驅動,它的內容是可以被冷凍和儲存的。「人性保存在大腦,因此當人的身體衰老了就應該更新替換」。
  • 俄羅斯計劃將冷凍人體送太空保存,冷凍大腦預計25萬美元起
    消息指出,兩家俄羅斯公司8月10日籤署了有關協議,雙方還計劃在協議框架下在近地軌道開展人體冷凍術和人工休眠領域的研究。   消息還稱:「將接受人體冷凍者發往太空並在近地軌道對其進行深低溫保存的技術,是俄羅斯科學家的創新,這在當前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 「人體冷凍」引爭議,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文|科學蟲洞 "人體冷凍"並不是新興的詞彙,你可以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看到它的身影,但這項技術卻在近段時間引發了非常大的關注。據了解,從1967年到現在,全世界參與冷凍的人已經超過300,那麼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長生不老是否真的能實現?
  • 人體冷凍不就是凍一塊肉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可以復活?
    人體冷凍技術號稱最前沿的生命科學技術之一,從問世不久就有頂級富豪問津,到現在第一個冷凍的老兄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解凍的消息也不絕於耳,但只要沒解凍以前,希望就繼續存在!而現在全球最大的人體冷凍公司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似乎並不需要擔心生意來源,前陣子還有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冷凍,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冷凍技術真的能延續生命?
  • 人體冷凍,何時能讓生者希望長存?
    實際上,目前該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俄羅斯,實際上著名的三大人體冷凍技術除了前面提到的阿爾科基金會,還有羅伯特博士創辦的人體冷凍研究所CI,以及俄羅斯的KrioRus公司。時至今日,世界上已經有很多成功冷凍的案例。但令人惋惜的是,還沒有一例被成功復活。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那麼,永生真的可以實現嗎?幾千年前,古埃及文明認為,人的所有精華匯聚於肉體,只要能儘可能葬於接近天空的地方,就有機會復生。於是,埃及人留下了兩大奇蹟——木乃伊與金字塔。古人的探索雖然沒有成功,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看似不可能的結論,也慢慢產生了變化。從科學技術而言,於永生相關的技術一共有三種技術:克隆:克隆技術是把人備份,其在動物身上已經得到了實現。
  • 人體冷凍靠不靠譜?待我3020年醒來就告訴你
    如果還有什麼話要說,那就讓你的曾曾曾曾曾孫來向我問候吧……」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抗衰再好,也不能保你長生不老;延壽再久,也不能撐到千百年後。兄弟姐妹們,實在是拿你們當親人才會說這些:你吃再多NMN也看不到3020年的太陽不是嗎?倒不如試試這人體冷凍的黑科技,筆者親測(可能/也許/大概)好用!
  • 重慶女作家冷凍大腦待「復活」 專家稱難度大
    魏景亮稱,據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全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期望「復活」的案例。  75萬人民幣冷凍大腦  杜虹是重慶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在治療期間,一對泰國夫婦因無法挽救患腦瘤的女兒,把女兒送到美國一科研機構冷凍的新聞引起杜虹興趣。
  • 冷凍技術出現後,我國有10人接受冷凍,未來「復活」有希望嗎?
    我國山東有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它存在的目的是將人類冷凍起來,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有10名冷凍人,他們將自己的軀體冷凍起來,未來他們還有希望復活嗎?冷凍技術出現據科學家們統計,冷凍者的年齡最小年紀僅僅只有13歲,只不過他們在冷凍之前籤訂了保密協議,至於他們的信息小編在此不方便向大家透露,不過中國冷凍第1人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她的名字叫展文蓮,展文蓮當年在醫院查出自己身患癌症,為了和自己的丈夫能永遠在一起,於是她選擇向自己冷凍起來,時間一久會復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自己實現了永生。
  • 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最小冷凍者13歲
    中國本土第一例冷凍人展文蓮的丈夫桂軍民到冷凍中心探望妻子冷凍人再次醒過來,記憶還在不在?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復活,他將如何獨自面對嶄新的世界?選擇人體冷凍,究竟是出於愛還是一種執念?我們很清楚,只有真的促成了第一例人體冷凍,公眾才會慢慢開始接受。」除非真的被復活,否則人體冷凍永遠處於初級階段 考慮到杜虹是當時中國的第一例,志願者和家屬商量之後,找到了攝影師徐竹,希望她能記錄下整個冷凍過程。目前的人體冷凍,可以選擇全身冷凍或僅頭部冷凍,杜虹選擇的是後者,這個價格遠遠低於全身冷凍。
  • 揭秘: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驗背後的故事
    阿爾科是美國兩家人體冷凍組織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家人體冷凍機構。從1974年至今,已經冷凍了138位客戶,其中百分之六十隻冷凍大腦,另外百分之四十要求全身冷凍,前者的費用更低。除此,還有一千餘名籤署保存協議的客戶,其中包括明星小甜甜布蘭尼。  這是他們第一次冷凍中國客戶。反過來,中國也是第一次出現人體冷凍實驗。
  • 冷凍人,是利用人類恐懼和絕望的卑劣生意嗎?
    但是,這項技術真的值得期待嗎?如果有一天至親或者自己身患絕症,人體冷凍技術是我們應該抓住的稻草嗎?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下這個問題。 一.「冷凍人」,可不是「冷凍人肉」首先我們要釐清概念。|俄羅斯近郊,病人被永久冷凍保存的前4分鐘|2040年能復活,聽起來很美妙, 似乎,只要納米技術發展得夠好,冷凍人就遲早能復活了。先別急著下結論,實際上,儘管已經有50年的研究歷程,但是人體冷凍技術還不成熟。
  • 中國第二例本土「人體冷凍」手術完成 「復活」至少還要50年
    已故的上海理工大學退休教授、國內「製冷及低溫工程」首批博士生導師華澤釗曾經指出,通過人體冷凍實驗實現有朝一日的逝者復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原因在他10多年前發表的論文《人體細胞的低溫保存與冷凍乾燥》中已闡明:生物體按照複雜程度分為細胞、組織、器官、人體,按照目前低溫生物醫學的水平,大部分細胞以及部分組織能低溫保存,但是器官還未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低溫保存。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虎嗅網
    但實事求是地說,儘管「冷凍人」研究在中國比在西方國家受法律和倫理束縛要少一些。技術上的巨大障礙,使這一勇敢想法,在可以看到的未來根本無法變成現實,哪怕僅僅是部分器官的冷凍和復甦保存技術,出現跨越性突破的可能性也極低。
  • 現今3000多名「冷凍人」真的能復活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人體冷凍技術是否可以實現人類的夙願,我們拭目以待。人體冷凍技術主要是通過研究體溫對壽命的影響,降低體溫的實驗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如果將人的體溫降低兩度,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多活120到150 年,也就是說,人類有望活到700甚至800歲。
  • 通過人體冷凍來暫停時間,跨越世紀活到未來,以此延續生命可行嗎
    其實不只是中國人這樣,人類作為高等動物,有著獨立的思想和人格,想要活得更久一點,享受更好的生活,看著下一代茁壯成長是一種本能。隨著科學的普及,長生不老藥成了騙人騙己的笑話,但是從科學領域來說,也有了一些延續生命的方法,冷凍人體就是當下的熱門話題。想獲得長生,先了解死亡在醫學上判定一個人的死亡標準,通常分為三種:腦死亡、臨床死亡和生物學死亡。
  • 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這個「冷凍人」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其實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才進行的。他們會先被抽乾血液,然後在血管中注入一種能夠防止細胞在低溫下結冰導致細胞破裂的保護劑,然後才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極低溫液氮中保存。但從目前來看,想要解凍復活貝德福德的遺體,至少有三大難題還無法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