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朋友圈是否也刷到了這樣一則視頻?
在我們湘江和瀏陽河交接的地方,一邊清、一邊黃
網友稱:像極了「鴛鴦鍋」
果然在吃貨的世界裡,看什麼都像火鍋
從旅遊到美食、從自然奇觀到日常的簡單生活
朋友圈裡萬物皆可「曬」
要說最近可能會頻繁更新狀態的
大概就是剛剛高考完和即將完成學考的學子了
他們在朋友圈裡
分享著自己在暫時放下學習重擔後的歡樂日常
(火鍋奶茶大盤雞,樣樣都要來一份
)
但有些信息可要慎重「曬」:
特別提醒
這些信息不能「曬」!
NO.1
準考證不能曬
高考結束了,準考證務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準考證曬到朋友圈,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複製。
NO.2
身份證不能曬
即使對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作了模糊處理,但在稍懂圖像修復技術的不法分子手裡,分分鐘可以恢復或加以改造利用。
NO.3
考生號和密碼不能曬
考生號是整個高考期間使用最多的號碼,高考成績查詢、錄取結果查詢、體檢結果查詢都需要輸入。
NO.4
成績單或成績查詢頁面不能曬
考得不錯的考生曬一下成績似乎可以理解。但是,這類照片同樣會暴露考生號、姓名等重要信息。實在要曬,也請將重要信息打上厚厚的「馬賽克」。
NO.5
高考志願填報紙質表不能曬
志願填報除了要在網上操作,還需要考生填寫紙質表格並籤字確認。有的考生為了留念會對紙質表拍照,但是千萬別曬出去,以免個人信息洩露。
NO.6
錄取通知書不能曬
錄取通知書曬曬信封或封面還可以,內文就不要曬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考生號、錄取專業甚至大學學號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這些信息,考生被詐騙電話騷擾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哦。
大考剛結束,大家的心情都是喜悅的
但後續還有出分、填報志願等流程
等待著考生和家長們
這時候,一些不法分子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騙子套路太深
警事君來給大家劃一下防騙小常識的重點!
(敲黑板了)
1. 提前查詢分數
高考分數是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重點。不法分子通過簡訊,發送帶有木馬連結的虛假提前查分網址,一旦點擊進入,木馬病毒便會自動植入手機,從而獲取手機所關聯的銀行卡等信息。不法分子通過攔截獲取支付驗證碼,就可以經網購消費變現或者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帳等方式獲利。
提醒:
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簡訊裡來歷不明的連結。如果不慎點擊,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快速支付工具,確保資金安全,並在備份手機通訊錄等重要信息後,將手機重置或恢復出廠設置,或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
2. 教育補貼詐騙
此類騙局在高考後的一到兩周內高發。通過冒充成「教育局」「財政局」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主動與考生、家長聯繫,並準確報出考生的學籍信息,騙取家長或學生的信任,以領取「教育補貼」需先「激活帳戶」為名,讓其帶著銀行卡到ATM機上操作,從而盜取其銀行帳戶上的錢。
提醒:
任何與高考相關的款項發放均不會通過ATM機進行!考生和家長收到類似電話或簡訊,要先與學校及班主任聯繫,不要隨便透露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號和密碼,以免上當受騙!
1. 分數不夠可花錢補錄
「補錄」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後,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種藉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還有一些騙局中,騙子也會謊稱有特殊關係,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
提醒:
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2. 申請助學金、高考補貼等詐騙
騙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經濟困難,上大學需要通過助學金交齊學費的情況,冒充高校工作人員、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或者直接謊稱手上有項目,可以為考生申請大學助學金,要求家長先交報名費。考生及家長信以為真,匯款給對方,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
提醒:
當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求證。
3. 騙取生活費、培訓費
冒充學生本人或學生老師,通過電話、發簡訊、網絡留言、發來連結等方式,騙取家長學費、生活費、培訓費。這種詐騙形式,從學生高考前到上大學後,一直可以實施,較為常見。
提醒:
家長遇到電話、簡訊、網絡留言、發來連結要錢的,一定要親自聯繫學生本人核實,不要急於匯錢。
4. 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帳號,以騙取錢財。類似騙局還有製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提醒:
此類騙局中,騙子的準備工作都會非常專業。不僅會使用和原學校相似的校徽、logo,還配備了所有的課程資料,填寫的大學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樣。為此,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連結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帳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帳號真偽。
5. 篡改考生志願
對於寒窗苦讀多年的考生來說,自己原本慎重填寫的志願被他人篡改,這絕對是件讓人冤枉至極的事情。
提醒:
廣大考生要提高防範意識,妥善保管密碼,不要委託他人進行網上信息查詢或信息登記操作;志願必須由本人填報,任何部門、學校、個人無權要求考生提供登錄密碼或代替考生填報志願。
掌握了以上這些防騙小常識
學子們就可以更放心的享受假期了
但放鬆心情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天氣炎熱,遊泳是消暑清涼的不二選擇
但「遊野泳」就不值得提倡了
↓↓↓
全國每年都有關於因遊野泳而喪生的事故發生:
2020年6月,廣西省的4名初中生結伴到野外遊泳,其中一人因溺水不幸身亡。
2019年8月,河北省的6名少年一起下河野泳,其中一名16歲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2018年7月,浙江省的3位小夥伴到大壩遊泳,其中一名18歲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
這些數據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炎熱的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
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遊泳請去正規的泳池,切勿野泳
七月流火
暑漸退,秋將至
讓我們提高警惕、珍愛生命
準備迎接下一個季節的到來吧~
往期精選
來源:寧鄉市局
原標題:《高考後的同學們請看過來(敲黑板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