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從5方面為大家介紹浙江傳媒學院的考情分析:
【目錄信息】
1.擇校理由
2.院校信息
3.招考信息
4.真題分析
5.複習規劃
擇校理由
說起擇校原因,首先南傳北廣名頭由來已久,其次它位於江浙滬包郵區,最重要的是獎學金豐厚:
1、學費:10000元/學年。
2、獎學金
a.優秀新生獎學金,獎勵標準為6000-20000元。
b.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按學年分類和等級設定),獲獎比例為100%。
1)新生入學即可獲得8000-10000元的學業獎學金。
2)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分一、二、三等獎,獎勵標準為8000-12000元/生。
c.國家獎學金,獎金 20000元/生,學校每年根據上級部門劃定的名額進行評選推薦。
d.各類專項獎學金,獎勵讀研期間獲得優秀論文(作品)的研究生。
3、助學金
a.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不包含定向培養的學生)。
b.助研津貼,資助額度為不低於1500元/生,資助比例為100%。
c.可通過申請「三助一輔」崗位等途徑解決生活經濟困難。
凡是我校全日制應屆畢業生考取本校碩士研究生,每生獎勵1500元。
院校信息
學校介紹
「浙傳」,2010年成為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省部共建高校,擁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杭州下沙和桐鄉烏鎮。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的專業優勢,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現已連續招收9年,在近年的新傳考研中都是比較熱門的存在,國內新聞學泰鬥著名學者李良榮教授就任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學校的知名校友有戚薇、朱丹、李維嘉等人。
研究生設立雙導師制:每位研究生都有一個學界導師和業界導師帶領;本身浙傳就是一個非常強的實踐平臺,隨處可見戴著專業設備拍片子的男同學們,專業的新聞車,做採訪的女同學,學校設立全媒體中心和演播廳供實踐需求。
校內名師
李良榮:他寫出建國後國內第一本《新聞學概論》(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為當時國家教委的指導教材,被全國30多所高等院校新聞專業選為教材;5年內再版10餘次。他寫出國內第一部《宣傳學導論》(198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為全國許多宣傳幹部的案頭書;他寫的《中國報紙文體發展概要》(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不但在大陸,而且在港臺地區廣為流傳。近年來他又致力於西方新聞媒體的研究,出版了《西方新聞事業概論》(1997年復旦大學出版社),成為全國新聞學研究生的教材。
詹成大:1986年6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3年獲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武漢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文化產業管理和危機傳播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創建了浙江省第一個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出版《民營資本與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等專著5部,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級規劃課題10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目前擔任浙江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英國杜倫大學博士生導師,是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創新團隊總負責人,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諮詢評審專家,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特聘專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特聘專家,國家發改委特聘培訓專家。
陳兵:200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學位。浙江省首屆五星青年教師,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浙江省優勢特色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負責人,浙江省重點學科媒介管理學負責人,中央財政資助傳播與文化產業實驗室和媒體策劃與管理實驗室負責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擔任中組部幹部培訓浙江大學基地特聘教授、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傳媒技術方向)兼職教授、浙江省廣播電視研究院研究員,浙江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傳播學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學、媒介經營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危機公關與媒體應對等。
業界導師
廣電:陳建華,男,1960年生,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高級編輯。1982年7月從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進入浙江日報社從事採編工作。1992年後歷任公共關係報副總編,浙江日報國際國內新聞部、市縣報導部、夜編部主任。2000年6月至2010年10月任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總編輯。2010年10月起任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2000年評聘高級編輯(新聞正高)。系浙江省第一批「五個一批」人才,「浙江飄萍獎」獲得者。所採寫或編輯作品獲中國新聞獎、浙江新聞獎等30多件。專著《報網鴻爪》列入《當代浙江記者叢書》。
新媒體:徐德芳主持組建了果殼網的科學視頻團隊,以真人科學脫口秀的形式主持兩檔固定的科學視頻節目《科學BangBangBang》和《果殼特別關注》,前者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展現科學技術有趣的一面;後者則緊跟社會新聞熱點,幫助觀眾以科學的方式理解、看待熱點話題。這兩檔節目以優酷網為主播出平臺,輻射全網,總播放量數千萬,已經成為中文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科學真人秀節目。
媒管:姚休 男,1959年生,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管委,高級編輯。1982年浙江大學本科畢業,1990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先後在高校和政府機關工作。2001年至今,任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辦公室主任、管委會委員,《浙江廣電》報主編等職。被授予第四屆全國「十佳百優」廣播電視理論人才;先後獲浙江省新聞獎一等獎、省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一、二等獎、省廣播電視新聞獎二、三等獎等。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中國廣播影視》、《電視研究》、《浙江傳媒學院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完成《加快發展浙江廣播影視產業的對策思路》等課題報告。編著《當代新觀念要覽》、合著《解讀文化和文化產業》、譯著《理性的探險》等。
播音主持:敬一丹
廣告:範磊明,杭州有氧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
話語權:常向群,社會學與社會人類學博士、社會學碩士、政治學學士, 全球中國比較研究會會長,《中國比較研究》主編,全球中國出版社總編,全球中國智庫資深顧問。同時也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榮譽教授,威斯敏斯特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北大、人大、復旦和中山等多所大學客座或兼職教授、榮譽或特聘研究員。
招考信息
根據學校要求,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採取3年制,學習方式為全日制。
1. 廣播電視新聞(含話語與傳播、影視傳播) -新聞與傳播學院
本方向的人才培養注重兩個方面的素質:一是著重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新聞理念,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使學生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二是重視學生廣播電視實踐能力的訓練,在課堂內引入實踐環節,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在實踐中發揮業界導師的作用,安排學生進入主流媒體實習,強化訓練學生的新聞採編能力。
2.數字媒體與智能傳播-新聞與傳播學院
本方向的人才培養注重兩個方面的素質:一是著重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傳播理念,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基礎上,使學生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二是重視學生新媒體方面實踐能力的訓練,在課堂內引入案例教學,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在實踐中發揮業界導師的作用,安排學生進入不同類型的新興媒體實習,強化訓練學生的傳播與策劃能力。
3.全球傳播與傳媒教育-國際文化傳播學院
一是著重國際傳播理念的培養,使學生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較高的媒介素養和寬廣的國際視野。二是重視學生全球傳播實踐能力的訓練,在課堂內引入實踐環節,在實踐中發揮業界導師的作用,安排學生進入國內外媒體實習實踐,強化學生全球傳播實踐能力的培養。
4.新媒體運營管理(含廣告與品牌傳播)- 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
主要培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刻了解中國國情,有較強的新媒體運營管理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新媒體運營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5.口語傳播(含播音與主持)-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旨在培養具備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具備高水平口語傳播能力,能夠在各級各類廣電媒體、新媒體、專業院校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口語傳播、播音主持傳播、播音主持教育教學等相關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真題分析
2020年考研真題
一、 名詞解釋
新聞選擇(全程班-基礎課)
新聞法治(全程班-基礎課)
刻板印象(全程班-基礎課)
區塊鏈(全程班-衝刺課)
使用與滿足(全程班-基礎課)
二、簡答
1、媒介融合的主要樣式與舉例;(全程班-衝刺課)
2、數字驅動下的媒體營銷新變化;
3、新聞媒介的四力標準(全程班-衝刺課)
三、 材料分析
結合劍橋分析公司,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事件,分析大數據時代隱私保護面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全程班-衝刺課)
四、 論述
1、新型主流媒體是什麼?新在什麼方面?
2、網絡媒體視頻化趨勢漸長,論述視頻化對傳媒業帶來的變化。(全程班-衝刺課)
湘江評論(全程班-基礎課)
數據新聞(全程班-基礎課)
邵飄萍(全程班-基礎課)
電視收視率(全程班-基礎課)
字林西報
二、 簡答題
1、新聞與輿論的關係;(全程班-基礎課)
2、機器人寫作的優勢與問題;(全程班-衝刺課)
3、解釋性新聞報導的寫作要求(全程班-基礎課)
三、案例分析
扶貧攻堅稿件
四、評論
材料二:浙江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後不能做作業,10月28日《 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公布了33條減負方案,其中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後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全程班-實務課 相似題材)
2019年考研真題
1、媒介融合;(全程班-基礎課)
2、數字鴻溝;(全程班-基礎課)
3、第三人效果;(全程班-基礎課)
4、擬態環境;(全程班-基礎課)
5、子彈論;(全程班-基礎課)
6、可行性廣告
1、拉斯韋爾的傳播模式;(全程班-基礎課)
2、輿論反轉及其成因;(全程班-衝刺課)
3、簡述新時期媒體廣告的特性;
4、簡述《網際網路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的現實意義
三、論述題
1、簡述信息繭房的弊端;(全程班-衝刺課)
2、論述庫利的傳播學貢獻(全程班-基礎課)
四、綜合運用
根據材料,論述「中央廚房」的運作模式。(全程班-衝刺課)
1、紅色中華社;(全程班-基礎課)
2、《新青年》;(全程班-基礎課)
3、KDKA廣播電臺;(全程班-基礎課)
4、電視畫面直播;
5、連續報導(全程班-基礎課)
1、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原則(全程班-衝刺課)
2、簡述新聞失實的表現(全程班-暑期課)
三、論述
根據材料論述在新環境下應該如何推進媒介融合。(全程班-衝刺課)
四、案例分析
1、人物報導評析的優點和不足。
消息:收養腦癱兒14年,環衛工人舉措讓人感動
2、評論寫作題。
材料為「城市媳婦回老家只讓幹活不讓上座吃飯,霸氣將整個桌子掀翻」經證實為假消息。
複習規劃
1
基礎階段:3-6月份
第一輪複習,著重於專業課基礎的複習(除新聞史部分),尤其是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部分,所有的參考書目一定要按計劃完成,同時做好筆記和思維導圖幫助而論鞏固複習和衝刺階段的背誦。此外還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另外補充閱讀。
每天抽一點時間進行評論、消息、案例分析的素材積累,從整理逐漸到自助寫作。注意官方寫作和自媒體的區別。
英語儘早接觸真題,養成做真題的習慣。
2
鞏固強化:6-9月份
二輪複習,這一階段一般會有大量的課程,一邊跟課一邊再次過一遍參考書目,夯實基礎。加強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實務能力。可以以月為單位,寫2-3篇評論或消息改寫,做一篇案例分析,習慣動筆。
中後期介入政治的複習,大量刷題。
3
衝刺階段:9-12月份
根據最根據最新的考試大綱及相關文件,查漏補缺,將前面累積的知識點進行集中背誦記憶,匯總一年份的熱點整理,著重看事件的角度的深度,自我摸底。整理答題思路,模版性的套路要背熟。
根據考試時間調整複習安排,政治大量刷題,英語確保真題做過兩遍以上(包括英語一)。
複試參考書目:
編輯:米太陽
主編:羽生
我是愛醬,專注新傳考研輔導六年,想得到更多新傳前沿熱點及乾貨分享,可以關注我,或請關注公眾號: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