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製鞋產業搭上智能製造「快車」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消費日報網

偌大的廠房內,只有十多名工人在流水線上操作不同設備,往返於自動化產線之間傳遞配件的,是一臺臺機器人……這不是電影大片鏡頭,而是賽納集團有限公司安全鞋成型數位化車間的生產場景。

去年11月,賽納集團啟動安全鞋成型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探索以「智能製造」的方式降低傳統製鞋企業對用工的依賴,以達到創新驅動、減員增效的目的,項目於今年3月入圍瑞安市第一批製鞋行業智能製造試點項目。近日,記者來到賽納集團,打探這一集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於一身的的數位化車間。

自動化生產線PK傳統生產線

生產效率提升近50%

套幫定型、連幫注射成型、整理包裝……幾分鐘即可成鞋,成品合格率達99.9%。

這是賽納集團安全鞋成型數位化車間製鞋流水線的生產效率。近日,這條流水線投入試運行,通過工藝技術的革新,使得人和機器形成有效互動。

賽納集團副總經理鄭益招是該項目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記者走進數位化車間參觀。只見不同的「高大上」設備組成環形流水線,邊上只有寥寥幾位工人,進行輔助性操作,另一邊,多臺機器人揮著長臂進行「花式」操作:幫面拉毛、噴膠、貼鋼板、智能鞋楦搬運等原先由人工操作的工藝全部由機器人工作站完成,定型、成型、整理、包裝入箱,每個工序的半成品在短時間內都會被下一個工序使用,一環接一環,整齊有序,有著一氣呵成的感覺。「製成的鞋幫面變成一雙雙成品安全鞋,只需幾分鐘,而按照老的生產工藝流程,大概需要3天時間。」鄭益招介紹,傳統生產線生產一雙安全鞋,需要經過衝裁、縫合、定型、成型、整理包裝等不同車間流轉,且這些車間分別位於廠房不同樓層,製鞋流程長。此次投入試運行的自動化生產線將後段生產工序用智能化手段全部打通,實現幫面定型、注射成型、成鞋整理包裝一體化,大大減少了二次搬運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動化產線內負責搬運的不再是工人,而是由機器人代替。「我們將搬運這種力氣活都交給了機器人。」鄭益招告訴記者,以往搬運需要佔用大量人力,如今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投入2臺AGV搬運機器人,節約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據初步預算,項目正式投產後,生產效率將提升近50%,實現單線年標準產能29.7萬雙,年增產值1037.52萬元。

生產流程智能化管控

人工成本節省百萬元

與生產效率提升近50%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節省了一半多的人工。「通過用機械設備替代人工的方式,預計可以將一條27人的流水線減少到12人,單線光人工成本就能節省百萬元。」說起自動化生產線帶來的效益,鄭益招滿心歡喜。

以連幫注射成型工序為例,這一工序工藝流程比較複雜,以前人工操作至少需要四至五名工人同時上陣,現在設備經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後,無需安排工人即可完成操作,而且將單工位工時由原來的28秒縮短至20秒以內。

在具體生產環節中,數位化車間另一改變是,工人可通過現場目視化電子看板,對生產加工設備的信息互聯和整個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控,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目視化、透明化、無紙化管理。

賽納集團總經理陳元鋒介紹,數位化車間不但實現了生產流程終端自動化,還實現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信息數據自動傳輸與管理,採用RFID識別系統對鞋型和鞋碼等生產數據進行採集,實現生產線上多尺碼、多款式混合生產,並通過MES製造執行系統、現場目視化電子看板管理、機聯網和設備數據採集實現生產線的數位化管控,有效解決以前在生產環節中,各車間各自為政的信息孤島問題,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這一整套設備的自動化改造都是由公司研發小組人員自主研發的。生產車間數位化改造完成後,下一步,我們計劃將商務接單、採購等流程植入數位化管理,實現全流程智能製造。」陳元鋒表示,對於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鞋業來講,企業的轉型和產業升級已經刻不容緩,賽納建成安全鞋成型數位化車間,將為發展數位化工廠、全面推進位鞋行業智能製造打下堅實基礎,「隨著自動化流水線大面積鋪開,製鞋產業手工作坊式生產場面將成為歷史鏡頭。」 (浙 報)

相關焦點

  • 大唐襪業搭上數位化快車 賦予傳統產業新動能
    老闆掏出一臺智慧型手機,可以實時了解哪款襪子是爆款;職工坐著電動車,可以來回管理60臺襪機;一個智能化倉儲和自動化分揀系統,可以日處理快遞近6萬單……今年,浙江諸暨實施了襪業數位化轉型專項行動,大唐襪業搭上了數位化改造快車,這一傳統產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顛覆了許多人的想像。
  • 溫嶺市成立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共享」智能設備 引領轉型升級
    「有了這個產業聯盟,我們就能夠抱團推動溫嶺鞋業從製造向智造轉型,改變鞋企與設備方及上下遊產業鏈的鬆散供需關係,轉變為利益共同體,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換、閒置產能互補,逐步形成溫嶺的巨大智能生產優勢。」日前,由浙江和生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台州正標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哇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溫嶺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成立,10家龍頭鞋企將「共享」凱利伺通智能製鞋流水線,全面探索鞋業智能製造的新風口,力推鞋業早日實現價格到價值、製造到智造的「關鍵一躍」。
  • 人才支撐「智」好鞋——我市校企合作打造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
    鞋服產業是我市「343」重點產業發展計劃中要點做優的3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其中製鞋業發展近年來呈現出智能化、自動化趨勢,用工層次也逐年提升。為此,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瞄準行業發展所需,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打造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為行業人才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昨日,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數十名學生正在莆田市慷達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學習操控制鞋智能化精益生產線設備(如圖)。
  • 一分鐘生產7雙鞋子 記者走進巨一集團感受智能製鞋流水線
    「機器換人」換出效益換來人心看溫州傳統優勢行業如何轉型升級,鞋革行業是一個重要樣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溫州鞋革行業積極探索智能製造道路。不同於工業品製造,製鞋的工業化和智能化程度一直不高。但溫州大型鞋企和世界製鞋龍頭義大利直接對接,在設備自動化領域走在全國前列。比如成立於1988年的溫州巨一集團,是溫州市最早推行「機器換人」的企業之一。
  • 一分鐘生產7雙鞋子記者走進巨一集團感受智能製鞋流水線
    「機器換人」換出效益換來人心看溫州傳統優勢行業如何轉型升級,鞋革行業是一個重要樣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溫州鞋革行業積極探索智能製造道路。不同於工業品製造,製鞋的工業化和智能化程度一直不高。但溫州大型鞋企和世界製鞋龍頭義大利直接對接,在設備自動化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 藍思科技尋求與格力電器深層次合作,周群飛希望搭上格力快車
    藍思科技尋求與格力電器深層次合作,周群飛希望搭上格力快車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1-21 來源:新浪財經
  • 杭州,奔跑在智能製造的路上
    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的製造業,將衍化出多少種絢爛多姿的可能?  昨天在杭州召開的一場高規格會議——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發展與標準化國際報告會,描摹的正是這樣高科技含量的未來。  這場以「智能製造、標準引領」為主題的國際會議,將成為杭州加快推進智能製造產業的「助推器」;對杭州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學習借鑑中德智能製造領域先進經驗的絕好機會。
  • 吉林特色農產品搭上「阿里」快車
    吉林特色農產品搭上「阿里」快車 2017-04-28 10:0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長春4月28日消息(記者劉源源,長春臺記者夏菲
  • 周口市強力打造河南省製鞋產業出口基地
    周口市委、市政府依託本地勞動力成本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承接產業轉移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以工業化、外向化、科技化為方向,創新方法,搶抓機遇,著力推進本地製鞋產業向現代工業轉變,延長製鞋產業鏈條,加快製鞋產業集群發展。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制。
  • 「適老化」服務助老年人搭上「數字快車」
    在南京市秦淮區一家股份制銀行內,67歲的吳阿姨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運用智能櫃檯進行匯款,「現在的銀行網點不像以前了,辦業務都要用智能設備,沒有人引導還真的不會用。」  銀行日益普及的智能化服務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老人望而卻步,成為擺在老年群體面前的一道「數字鴻溝」。
  • 【地評線】南方網評:搭把手、拉一把,幫助老年人搭上「數字快車」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全面部署。
  • 從醫生到企業創始人,他讓智能眼鏡搭上5G快車
    創業維艱,構建技術城堡「波比天眼通」是一款能進行實時遠程視頻信息傳輸和語音互動交流的智能眼鏡。它既吸收了傳統智能眼鏡的優點,具備骨傳導耳機,藍牙通話,超長待機等功能,同時又結合了5G通信所帶來的超高速網絡傳輸技術,在鏡腿上設置獨立卡槽,插入5GSIM卡,即可實現遠程信息的高速傳輸、信息共享、雲數據存儲等。
  • 讓陶瓷文化產業搭上直播快車 閩龍陶瓷京東品牌直播基地落戶北京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北京陶瓷商會會長、閩龍集團董事長陳進林表示,閩龍集團充分發揮閩龍集團在陶瓷行業的帶動性和創新能力、京東平臺的影響力和資源優勢,將實體店和網絡直播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讓陶瓷文化產業搭上直播的快車,深入拉近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打造陶瓷品牌直播IP。
  • 吳自勝:讓南豐蜜桔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
    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帶頭採摘南豐蜜桔(秦海峰 攝)人民網南昌10月26日電(記者 秦海峰)江西省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26日在南豐蜜桔開剪暨網紅帶貨銷售大賽啟動儀式上表示,要讓南豐蜜桔借力電商直播新模式,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 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
    《中國製造2025》作為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明確以智能製造為主要方向,包括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設備、非標自動化設備、智能工廠等,加快應用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位造技術的新型生產方式。基於東灘產業內參《智能製造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本文對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做一個梳理。
  • 什麼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對產業發展的有什麼顛覆性意義?
    智能製造是什麼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加快邁向數位化、智能化時代,智能製造對製造業競爭力的影響越來越大。智能製造就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泛在感知條件下的信息化製造。智能製造技術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互動、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製造過程和製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裝備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 智能製造產業ERP品牌第一!鼎捷軟體獲權威盛讚
    報告對目前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了研判,並對2018-2022未來五年中國智能製造產業規模進行了預測。鼎捷軟體憑藉2017年在智能製造產業領域推動實踐中的種種成果與競爭實力,在報告中屢獲盛讚。2017中國智能製造產業ERP軟體鼎捷軟體本土市佔率第一報告表明,2017年中國智能製造產業ERP軟體產品發展呈現三大特點:(一)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提高根據調研,2017年中國智能製造產業增長27.4%,市場規模達到5273.5億元;中國智能製造產業ERP軟體產品市場規模達到
  • 力健智能化改造引領睢縣製鞋行業轉型升級
    完善的配套產業鏈條是製鞋產業發展的基礎,鞋子製造過程最多需要300多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缺一不可,保障製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於新興製鞋產業基地睢縣來說尤為重要。為解決配套問題,睢縣堅持全產業鏈謀劃,缺啥補啥,缺啥招啥,全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降低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加速企業鏈式發展。
  • 晉江「實業興城」:傳統產業打基礎,高新產業卡位
    徐徵所在的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正是晉江集全市之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高新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就如同冰山。高新技術產業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傳統產業就是在海面之下的龐大冰體。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始終堅守實體經濟的晉江,已經形成了紡織服裝、製鞋、制傘、食品飲料、建材陶瓷、紙製品等六大產業集群,而晉華項目代表了晉江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
  • 找準定位搭快車
    綠舵現代農業園區董事長閆術剛看著眼前這熱鬧景象,想著這些年從關停小型汙染企業到轉型組建蔬菜農業合作社,再到搞農業莊園旅遊,一直發展到如今佔地1萬多畝,集種植養殖、文化旅遊、一二三產融合、高科技示範於一體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感慨不已:我們是搭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才有了今天的大發展。像閆術剛這樣搭上京津冀協同發展快車並嘗到甜頭的在河北還有一大批人,一大片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