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病毒掀起一場大"風暴",讓眾多企業在巨大的經營壓力面前,不得不加速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中原鞋都"之稱的睢縣全面支撐足力健等鞋企渡過艱難時刻,引導企業自我革新,助推企業穩步發展。
有相當數量的鞋企在復工復產後面臨著資金壓力,流動資金跟不上,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睢縣地方金融局為企業設立了風險補償金、質押保證金,不斷擴大政策性擔保,一企一策、一行一策,加強銀企對接,有效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睢縣始終秉承企業的小事就是睢縣的大事的理念,持續推行"一站式"服務,發揚"店小二"精神,用一流的服務,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完善的配套產業鏈條是製鞋產業發展的基礎,鞋子製造過程最多需要300多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缺一不可,保障製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於新興製鞋產業基地睢縣來說尤為重要。為解決配套問題,睢縣堅持全產業鏈謀劃,缺啥補啥,缺啥招啥,全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降低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加速企業鏈式發展。對製鞋、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實行鏈長制,集中實施供應鏈協同推進、項目攻堅、創新提升、融合發展、開放合作、企業梯次轉移、集聚集約發展、要素保障等八項重點行動。按照生產環節製作產業圖譜,睢縣先後引進70餘家配套企業,實現本地配套率達到90%以上。
與此同時,睢縣加強與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四川大學等合作,建成河南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引進培養。布局建設了河南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該中心具備採用國際國內標準開展產品質量檢測、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引導等創新驅動的綜合能力,標誌著睢縣製鞋產業已經具備與國際化先進生產基地同臺競技的基礎。
在2020年3月,隨著睢縣足力健鞋業有限公司第一批鞋產品下線,標誌著睢縣製鞋業自主品牌隊伍再次壯大。足力健、億兆、京威等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製鞋產業自主品牌。
在睢縣足力健製鞋產業園生產車間內,運轉著4條"ZPS一條龍生產模式"生產線。足力健首席服務官、睢縣住建局工作人員經文彬曾表示,"現在升級為智能化生產流水線,一條生產線就是一個小工廠,一雙鞋兩個小時就能生產出來。足力健實現了全產業鏈生產,從鞋底到鞋盒全部自產自足。"
為實現製鞋產業由"製造"向"智能化"產業升級改造,足力健還與義大利國際頂尖鞋服機械設計製造商羅伯特公司合作,創新創造出了全球一流的製鞋產業生產線。該企業每條智能化生產線總投資1200萬元,配備法拉利機器人手臂6個,設計24小時生產,人工崗位7人,日產3000雙,相比傳統生產線節省人工80%以上。投產運行後,智能化車間從原料加工、標碼、分揀到裝箱全程自動化,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流程模塊化、管理數據化。
足力健的智能化改造成為睢縣堅持創新驅動、引領轉型升級的縮影。中原鞋都與足力健等製鞋產業園相互賦能,繁榮一方經濟,打造世界級鞋業生產園區,助力實現企業願景。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