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健智能化改造引領睢縣製鞋行業轉型升級

2021-01-09 和訊網

一個小小的病毒掀起一場大"風暴",讓眾多企業在巨大的經營壓力面前,不得不加速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中原鞋都"之稱的睢縣全面支撐足力健等鞋企渡過艱難時刻,引導企業自我革新,助推企業穩步發展。

有相當數量的鞋企在復工復產後面臨著資金壓力,流動資金跟不上,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睢縣地方金融局為企業設立了風險補償金、質押保證金,不斷擴大政策性擔保,一企一策、一行一策,加強銀企對接,有效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睢縣始終秉承企業的小事就是睢縣的大事的理念,持續推行"一站式"服務,發揚"店小二"精神,用一流的服務,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完善的配套產業鏈條是製鞋產業發展的基礎,鞋子製造過程最多需要300多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缺一不可,保障製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於新興製鞋產業基地睢縣來說尤為重要。為解決配套問題,睢縣堅持全產業鏈謀劃,缺啥補啥,缺啥招啥,全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降低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加速企業鏈式發展。對製鞋、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實行鏈長制,集中實施供應鏈協同推進、項目攻堅、創新提升、融合發展、開放合作、企業梯次轉移、集聚集約發展、要素保障等八項重點行動。按照生產環節製作產業圖譜,睢縣先後引進70餘家配套企業,實現本地配套率達到90%以上。

與此同時,睢縣加強與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四川大學等合作,建成河南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引進培養。布局建設了河南省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該中心具備採用國際國內標準開展產品質量檢測、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引導等創新驅動的綜合能力,標誌著睢縣製鞋產業已經具備與國際化先進生產基地同臺競技的基礎。

在2020年3月,隨著睢縣足力健鞋業有限公司第一批鞋產品下線,標誌著睢縣製鞋業自主品牌隊伍再次壯大。足力健、億兆、京威等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製鞋產業自主品牌。

在睢縣足力健製鞋產業園生產車間內,運轉著4條"ZPS一條龍生產模式"生產線。足力健首席服務官、睢縣住建局工作人員經文彬曾表示,"現在升級為智能化生產流水線,一條生產線就是一個小工廠,一雙鞋兩個小時就能生產出來。足力健實現了全產業鏈生產,從鞋底到鞋盒全部自產自足。"

為實現製鞋產業由"製造"向"智能化"產業升級改造,足力健還與義大利國際頂尖鞋服機械設計製造商羅伯特公司合作,創新創造出了全球一流的製鞋產業生產線。該企業每條智能化生產線總投資1200萬元,配備法拉利機器人手臂6個,設計24小時生產,人工崗位7人,日產3000雙,相比傳統生產線節省人工80%以上。投產運行後,智能化車間從原料加工、標碼、分揀到裝箱全程自動化,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流程模塊化、管理數據化。

足力健的智能化改造成為睢縣堅持創新驅動、引領轉型升級的縮影。中原鞋都與足力健等製鞋產業園相互賦能,繁榮一方經濟,打造世界級鞋業生產園區,助力實現企業願景。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睢縣發揮改革突破和先導作用 激發足力健眾鞋企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睢縣產業集聚區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促發展,帶領足力健眾鞋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將睢縣打造為"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河南五星級產業集群"、"中國製鞋產業基地",探索出一條體制順、機制新、成效好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 溫嶺市成立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共享」智能設備 引領轉型升級
    日前,由浙江和生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台州正標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哇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溫嶺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成立,10家龍頭鞋企將「共享」凱利伺通智能製鞋流水線,全面探索鞋業智能製造的新風口,力推鞋業早日實現價格到價值、製造到智造的「關鍵一躍」。
  • 海爾COSMOPlat海織雲智能化解決方案賦能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
    作為紡織服裝行業智能製造的先行者,海爾COSMOPlat紡織服裝物聯子平臺——海織雲,依託大規模定製平臺能力,在本次展會上發布了面向行業製造端與零售端的智能工廠與智慧門店解決方案,全面展示在智能製造及工業應用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生態,為中國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升級提供了方法論及解決方案。紡織服裝行業痛點亟待行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服裝企業已經被以下行業痛點和瓶頸束縛。
  • 亞東國際會展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會展業作為服務行業的一部分,為我國經濟的增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當今智能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會展業出現了很多問題,形勢導向會展業必須進行智能化升級。亞東國際意識到會展智能化的重要性,為參展各方主體提供更高效、更專業的服務,優化其參展體驗,提高展會的辦展效果十分重要,在此智能化的浪潮中,亞東國際正通過以下方式順應時代,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進程:1、加快會展智能技術的開發應用。亞東國際在會展活動中以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為目的的新技術加持。
  • 注智賦能 | 智能化趨動客服中心行業升級轉型
    會上,深圳市呼叫中心行業協會會長廖黛麗女士獨家解讀「新技術,新客服,新體驗」全渠道客戶服務運營行業調研報告,以前瞻性視角闡述了客戶服務行業的智能化變革。該報告既在宏觀上呈現了客服中心的業態分布,也在局部上展示了細分行業的發展狀況,為與會嘉賓提供極具參考性的發展規劃。
  • 賽道升級 家電業加快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走進2021年,站在國家「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新起點上,中國家電工業正處在加速實現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產業結構優化階段,在升級賽道上表現必將不凡。疫情催化下 健康家電迎來需求爆發期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動而具像的健康教育課。經過疫情洗禮,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進一步加強,伴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快速覺醒,主打「健康」的家電產品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需求爆發。
  • 一分鐘生產7雙鞋子 記者走進巨一集團感受智能製鞋流水線
    這是溫州巨一集團製鞋流水線的效率。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龍頭企業,自實施「機器換人」以來,巨一集團已經嘗到了不少「甜頭」,這幾年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了15%,生產成本降低了5-8%,產品合格率也從原來的95%提高到98%。如今,巨一年生產能力達到了1500萬雙鞋。如何讓企業在新常態下保持競爭力?顯然,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更是溫州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 一分鐘生產7雙鞋子記者走進巨一集團感受智能製鞋流水線
    顯然,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更是溫州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機器換人」換出效益換來人心看溫州傳統優勢行業如何轉型升級,鞋革行業是一個重要樣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溫州鞋革行業積極探索智能製造道路。不同於工業品製造,製鞋的工業化和智能化程度一直不高。
  • 傳統製鞋產業搭上智能製造「快車」
    去年11月,賽納集團啟動安全鞋成型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探索以「智能製造」的方式降低傳統製鞋企業對用工的依賴,以達到創新驅動、減員增效的目的,項目於今年3月入圍瑞安市第一批製鞋行業智能製造試點項目。近日,記者來到賽納集團,打探這一集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於一身的的數位化車間。
  • 賦能中國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百度大腦從新勢能變為新動能
    而在此過程中,百度始終堅定的站在技術與應用的最前沿,特別是通過百度大腦賦能中國產業智能化的轉型升級,不僅成為了這一輪企業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也讓百度大腦真正從新勢能變為新動能,驅動著百度邁向更為廣闊的產業網際網路市場。
  • 向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
    車間有了「智能中樞」,各項參數指標實現實時監控;部分工段幾乎不見人影,自動化系統讓白砂糖生產變得更高效……近日,走進有60多年歷史的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明陽糖廠看到,一個個創新成果、一項項技術改造,讓老糖廠變「年輕」。當前,南寧糖業步入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
  • 「中原鞋都」睢縣掀起發展熱潮 「足力健」首批成品鞋下線
    「疫」散花開的「中原鞋都」睢縣大地,處處掀起發展熱潮。3月24日,在睢縣足力健製鞋產業園生產車間,4條ZPS一條龍生產模式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運轉。「第一批生產的1萬多雙成品鞋成功下線,已發往國內外經銷商。」服務該產業園的睢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勾海濤介紹。
  • 智能化改造助力焦作市工業企業「脫胎換骨」
    綠色集約發展和體制機制創新五大行動,推動產業集聚區「二次升級」、高質量發展。其中,焦作科瑞森重裝股份有限公司《散料輸送裝備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獲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獲河南省優秀智能化改造項目企業、智能製造標杆企業。以上企業將在智能、互聯工廠建設上先行一步,帶動焦作工業「脫胎換骨」。智能化改造咋推進,其魔力有多大,企業最有發言權。
  • 科技賦能房企升級,智能化打造行業新生態
    房企緊隨國家「智能+」發展戰略,深化行業轉型升級,利用科技手段,加速地產智能化布局,打造差異化產品與服務,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 01 房企搶灘智能化新藍海 戰略調整助力智變升級 房企紛紛布局智能化領域,推動智能化戰略升級,部分優秀房企將智能化提升至戰略高度,運用智能化手段,加速品牌房企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我市智能化改造專題培訓班免費培訓上百家中小企業高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由重慶市經信委主辦、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承辦、市中小企業科創協會協辦的2020年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專題培訓班12月2日至5日在重慶新時空計算機培訓學校渝北校區舉辦,此舉旨在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助力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和高質量發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於製造業企業而言更是如此,中小企業如何依託智能化改造提升自己的發展空間?
  • 引領地產行業智慧變革 歐瑞博獲選2020年度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
    引領地產行業智慧變革
  • 河南睢縣:一座城和一雙鞋的故事
    這是河南嘉鴻鞋業有限公司的發展脈絡,他們是首吃「螃蟹」落地睢縣的第一家鞋廠。 但在創業初期,他們面對的是客戶不來,配套不全,研發沒有,這些製鞋工廠如何能夠克服「水土不服」實現從無到有? 「投資上億元,可不是兒戲。」胡焰雖然很周到的分析了利弊,但他還是沒有想到,由於此地沒有產業基礎,他和其他製鞋公司作為外向型出口企業,客戶大多集中在廣東等沿海地帶,起初損失了不少訂單。
  • 「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同安宣講會圓滿落幕
    8月20日下午,由廈門市工業與信息化局、同安區工業與信息化局、同安區工業園區管委會指導,國貿大管家同安產業園區服務運營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華為雲福建授權中心快快網絡協辦,聯合廈門市衛廚行業協會、廈門智能製造行業協會舉辦的「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宣講會在同安舉行。
  • 荔灣區持續推進專業市場轉型升級
    黃沙水產新市場已經動工安建國透露,根據工作部署,黃沙水產新市場(東洛圍碼頭)項目是大灣區水產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將成為大灣區首個智能化活魚交易批發市場。新市場已於2020年6月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建成後將啟動舊市場搬遷工作。
  • 人才支撐「智」好鞋——我市校企合作打造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
    其中製鞋業發展近年來呈現出智能化、自動化趨勢,用工層次也逐年提升。為此,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瞄準行業發展所需,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打造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為行業人才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昨日,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製鞋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基地,數十名學生正在莆田市慷達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學習操控制鞋智能化精益生產線設備(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