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下學由誰接送?小事情背後隱藏孩子成長大秘密,父母別輕視

2020-09-29 孕嬰幫幫媽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生活在21世紀的孩子,備受家中父母、老人恩寵。長輩會儘量滿足娃提出的要求,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毫不吝嗇支出。這一代家長眼中,孩子至上。但娃長大後,終歸要離開父母去學校讀書,那孩子上學誰接送呢?這讓無數家長犯了難。


玲姐是96年的寶媽,和丈夫一起經營著一家飯店,三歲的兒子今年九月份上了幼兒園。玲玲和丈夫商量決定,以後不管家裡多忙,只要到了娃上下學時間,就放下手頭所有工作,親自接送兒子上下學。這樣做的原因,一是為了孩子安全著想,二就是她想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

三歲的兒子什麼還都不懂,也沒有安全意識,她不能把孩子交付給其他人。身邊朋友說她傻,竟然因此捨棄賺錢的機會。對此,玲姐表示:和賺更多的錢相比,我更想要的是參與到兒子的成長中,想讓娃有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健康成長。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孩子上學誰來接送」這個問題之下,存在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的教育秘密,它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隱藏著關於孩子成長的大秘密,這對孩子將來發展也有著彌足輕重的影響,父母別輕視了。


父母親自接送孩子

每到放學,都可以看到不少父母的身影穿梭在各個學校門口,不得不說,這些都是明智的、有責任心的家長。他們把孩子的教育和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寧願自己多受累,也不想娃有任何安全風險。接送子女上下學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營造出輕鬆舒適的學習氛圍。


家裡老人接送孩子

老人本身就是需要被關愛和被照顧的群體。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各方面的意識和行為都會有所改變,安全意識不深、行動也不如年輕時利索。

倘若讓老人負責接送娃上學,萬一老人或孩子出了安全問題,這對父母來說是糟糕的消息。更何況,現在家裡的老人對孫子孫女寵愛越加明顯,不論孫兒想要什麼,他們都會立馬答應,時間久了,會讓孩子形成驕縱的性格。


朋友幫忙接送孩子

或許也會存在這樣的事情:朋友、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娃在同一所學校,由於工作脫不開身,就拜託同事幫忙接孩子放學。那你知道,同事是真的願意幫你嗎?就算人家不願意,為了避免把關係搞得尷尬,也不好意思拒絕。

更主要的問題是,當孩子看到同學都有父母接,而自己爸媽沒來,他少都會有失落感。孩子會反思:是不是在父母眼中自己不夠重要,不夠聽話,所以爸爸媽媽不來接我?時間久了,心理會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父母親自去學校接送孩子,無論對誰來說都是益處滿滿。為了孩子,父母苦點累點也是值得的。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娃上下學由誰接送,能看出不少家庭問題,父母別圖方便忽略娃成長
    ,而帶孩子的重任就自然地落到了老人的身上,接送孩子上下學自然也是老人每日必做的事情。但看似老人接送方便的背後,實際上也疏忽了孩子的成長。1) 老人負責接送如今的社會,父母往往需要外出工作,或者忙於自己的事業,接送孩子的事情更多地是由老人們來完成。
  • 北京小學生上下學由家人接送最為普遍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8日發布《中日韓三國首都小學生生活習慣研究》稱,多數北京小學生感覺上學愉快,好於東京和首爾小學生;但北京小學生花在上學路上的時間最長,而且約一半北京小學生上下學由家人接送,遠遠高於東京和首爾小學生。在上學路上所花的時間,北京小學生是最長的。
  • 誰接送孩子上下學?能暴露不少家庭問題,幾個原因讓父母揪心
    ,要是有事實在脫不開身,便會麻煩信得過的朋友去幫忙接一下,後來由於工作調動,接送孩子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於是便將鄉下的爺爺奶奶接來,每天接送娃。劉女士是一名全職媽媽,本想著將娃送去幼兒園再去找工作,可是接送孩子卻成了「攔路虎」,於是她只能做一些兼職。張先生和妻子都是公司的骨幹,一心撲在事業上,對於孩子的關心和陪伴少之又少,接送孩子上下學根本不可能,他們的孩子從出生起都由家裡的保姆阿姨照顧飲食起居。
  • 一聲「媽媽」變成「媽」,別輕視你家娃的一字之差,父母要注意
    文/柒月的寶貝(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童年很短,當孩子們年齡小時,總會常常跟在父母的身邊,開心的成長。會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重複著「媽媽」「爸爸」媽媽。就像是一個粘人的小「跟屁蟲」一樣。突然發現孩子對你的稱呼不知何時從「媽媽」變成了「媽」時。千萬別小看娃娃的這一字之差。本期話題:一聲「媽媽」變成「媽」,別輕視你家娃的一字之差,父母要注意!一字之差,這其實反映出了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已經悄悄地出現了變化。孩子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乖巧聽話、百依百順般的依賴父母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已經從內心開始漸漸的疏遠父母了。
  • 寶寶上幼兒園都是誰接送?父母別不重視,不然將影響孩子一生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一天,到傍晚放學的時候,如果能看到父母來接自己,那麼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能和父母貼心交流這一天發生的趣事。但是隨著生活壓力逐漸增大,父母工作繁忙,也是開始無暇顧及接送孩子,這個重任也是慢慢交給了很多長輩和保姆。但是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寶寶上幼兒園誰接送這個問題不容忽視,不然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
  • 孩子上下學誰來接送?不經常接送娃的家長,要注意這3件事情
    ,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有時間。誰來接送孩子,就成了這家人應該考慮的事情,也成了人們討論的話題。孩子上下學誰來接送,也能發現一些問題❀ 爸爸媽媽親自接送如果孩子是爸媽接送,幼兒園門口,最多的應該是媽媽的身影。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背後「隱藏」著負面影響
    這些心理原因父母別忽視 孩子出現咬指甲、眨眼睛必然不是一個因為外界環境因素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通過心理學家研究分析,他們表現出來這種異常的行為主要和心理狀態有關。 當孩子有這種負面情緒表現之時,就已經表達出來自己對於父母的畏懼。 在親子關係之中,當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變成壓制,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甚至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
  • 誰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其實能暴露出不少家庭問題,父母別不在意
    可是現在每次路過學校門口,發現圍著一圈又一圈的家長,人山人海,都是在等著接孩子,其中更多的是一些頭髮花白的老人。其實,從孩子上下學時候是誰負責接送,就能暴露出不少家庭問題,父母別圖一時方便疏忽了孩子的成長。
  • 孩子放學由誰接送,能反映出家庭狀況,最後一種家庭很幸福
    一般來說,孩子放學誰接送,有以下三種情況,而最後一種家庭很幸福。如果每次來接送自己的人都是老人,孩子看著別的小朋友有爸媽接送,心裡就會羨慕,更會難受。建議父母們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再忙也要抽空接送孩子,哪怕偶爾給孩子一次「小驚喜」。
  • 中國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日本讓孩子獨自上下學,背後差距在哪兒
    說起每天接送孩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了。即便自己平時工作再忙,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們也會按時按點的去接送孩子,孩子的安全問題在我們眼裡,容不得一絲馬虎。特別是對於幼兒園,更是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家長如果不來,是堅決不會讓孩子放學的。而且街頭巷口每個孩子旁邊都會有一個大人在旁邊,小孩子獨自上街的現象幾乎不存在,但是在日本卻不一樣。
  • 娃上學最常見的幾種接送方式,你家是哪種?不同情景對娃影響不同
    在當時,像我這樣的同學佔主流,每天成群結伴步行、騎車的有很多,天天需要父母接送的孩子很少,只有少數離家遠的娃才會由父母接送。其實從父母接送孩子的情況,就能看出不少問題,如果家長太大意了,反而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
  • 家裡誰接送孩子上下學,反映出不少家庭問題,你家是哪種情況
    我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發現有很多老人來接,年輕父母碰上有空時才會來接孩子,誰來接送孩子,反映出不少家庭問題。不是說老人帶娃孩子就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確實沒有時間接送,到了晚上的黃金時間,父母肩負起陪伴的責任,陪孩子讀書、做遊戲等等,可以工作和教育孩子兩不誤。
  • 李玫瑾:別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可以看出他們今後的成就,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為了教育好一個孩子,父母應該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如果孩子從小教育不好,父母再怎麼努力,孩子長大了也糾正不了他們的壞習慣。李玫瑾:別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因接送孩子上學和單身同事開槓的寶媽,背後心酸只有當了媽才懂
    請允許小編先吐槽一個觀點:有很多人是那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聽我講個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佳佳的兒子上小學了,每天接送時間比較早,早上7點鐘,下午大概是3-4點鐘左右。於是乎,佳佳每天都要請假提前走。領導考慮家中有孩子,肯定是百分百批准的。一般來說,佳佳都是處理完自己工作之後,再去接娃。
  • 「獨自帶娃,娃上幼兒園婆婆卻說要來幫忙接送孩子,我該怎麼辦」
    小倩原本是在銀行上班,產假結束後因為沒人帶孩子,小倩無奈只能辭職。用小倩的話說,好不容易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她也可以重返職場了,可婆婆卻表示她想要過來幫忙接送孩子,這樣小倩好安心工作。而小倩則表示,她現在的工作完全不耽誤接送孩子上下學,婆婆那樣說不過是想過來和他們一起住,順帶讓他們給其養老罷了。
  • 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中國,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在普通不過的場景了,無論在哪個城市,早高峰浩浩蕩蕩的車流中,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佔了絕大多數;晚高峰稍微好一點,但各個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們的家長們,也是給交通造成了不小的負擔。01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 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中國,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在普通不過的場景了,無論在哪個城市,早高峰浩浩蕩蕩的車流中,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佔了絕大多數;晚高峰稍微好一點,但各個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們的家長們,也是給交通造成了不小的負擔。01專家批判家長接送孩子現象,引發家長群體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
  • 同是小學生,中國娃家人接送,美國娃校車送,日本娃……
    但在其他國家,孩子的上下學問題,卻不會影響到父母的行程和時間安排。美國孩子:自己坐校車在美國,多數家庭的娃都是自己去學校,一方面因為大家住得比較分散,距離學校遠,家長送起來不方便;另一方面,在這裡多數校車是免費乘坐的。
  • 小學設爸爸接送周 老師:父母在教育中「旗鼓相當」利於孩子成長
    「儘管孩子父親在外地、離異或單親家庭的情況只是極個別,但也充分考慮到這種情況,所以沒有具體統計孩子是否由父親接送。」負責老師說,這個活動不是否認母親或其他親屬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而是希望父親也能多融入其中,「父母『旗鼓相當』,會讓孩子更陽光、更自信和大方。」
  • 孩子「咬指甲」上癮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心理黑洞」,父母要懂
    陳女士把這件事情告訴丈夫,丈夫打電話給他一位醫生朋友,想讓他那位醫生朋友幫忙想辦法戒掉孩子咬指甲的習慣。 那位醫生朋友告訴他們:"孩子咬指上癮,不但是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習慣,也有可能是隱藏著心理黑洞,比如:你們平時要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孩子內心缺乏愛,都會引上起這樣的行為。"兒子咬指甲成癮,了解原因後,父母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