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對於愛茶人來說,簡直是寶貝一樣的存在,用它泡茶色香味皆蘊,再加上它古樸的外表,十分討人喜愛。但是紫砂壺用了一段時間,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隨之出現,那就是茶垢,有人當它是寶,有人看它就跑,這東西到底是好是壞呢?
「茶垢」,又稱為「茶山」「茶漬」,指的是紫砂壺內壁的茶漬,它是由茶湯和重金屬元素暴露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後形成的,而這重金屬元素的來源,絕大部分是你使用自來水燒開泡茶產生的。
對於茶垢,大家有自己的看法,有人執意留茶垢,覺得茶垢是茶湯精華,有茶垢的茶壺泡茶達到無茶也有三分香的境界。說到這,我想講個關於茶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聽過。
話說是有個人看中了農夫家傳的一把紫砂壺,並開出了一個非常誘人的價格,兩人約定第二天交易。農夫看到一個人花高價自己的壺,半夜輾轉反側,竟把那紫砂壺洗得乾乾淨淨。
隔日,兩人交易的時候,農夫萬萬沒想到,那人竟不買帳了。那人表示,自己之所以高價買他的紫砂壺,看中的就是壺上的「茶垢」,現在被農夫衝洗乾淨,那這把壺也沒有了當初的價值,所以也不想要了。聽到這個故事,不少人以為茶垢是「珍貴」的。
有關研究人員提出,茶具內壁長出的一層茶垢,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它們在飲茶時帶入身體,與食物質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化合,生成難溶的沉澱,阻礙營養的吸收。
另外,茶垢在溼潤環境中,極容易滋生黴菌。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應經及時清洗茶具內壁的茶垢,以免其危害健康。
對於沉積已久不好清洗的紫砂壺,可用加熱過的小蘇打浸泡一夜,再刷洗乾淨。但值得注意的是,刷洗紫砂壺千萬別用清潔劑,拿鋼絲球來刷,清潔劑會存留在紫砂壺上產生異味,鋼絲球傷害壺內釉質,讓壺更容易附著茶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