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飲茶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保健養生。然而喝茶雖然有益身心,如果不注意細節和習慣,卻可能適得其反,保健不成反傷身。今天,老楊就給大家說說,在遇到下列這幾種情況時,喝茶一定要注意,能不喝就別喝,能少喝就少喝。健康喝茶,才能養生。
第一種,生病吃藥期間不宜喝茶
有些老茶客,一日無茶便要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總有那麼幾個小時在喝茶。一旦他們生病了,需要吃藥時,也不想放棄喝茶。雖然很多書籍上都說,喝茶對身體有好處,可以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人在生病狀態下,與健康時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有些藥物可能還會與茶水有一定的作用,使得藥效減弱或者變化。所以,老楊在這裡提醒,生病時以身體健康為主,能不喝的情況下就不要喝了,好茶不急這一口。
第二種,不洗茶垢的茶杯泡茶不宜飲用
經常用紫砂壺或紫砂杯的朋友,都喜歡養壺一說,認為將茶葉長期浸泡在壺裡,讓其產生茶垢,可以快速養壺。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對喝茶者來說,沒什麼好處。茶垢是由於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的,其中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以及亞硝酸鹽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會附著在光滑的茶杯表面。尤其是長期隔夜悶泡放置的紫砂壺,會讓茶水出現陳味,特別是夏天,高溫讓茶水變質,而變質後的茶水浸入到紫砂壺裡,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喝過茶的杯具,一定要及時清洗,儘量不留茶垢。老楊提醒,茶垢多不是喝茶的功勳章,只能證明一點,太懶。
第三種,兒童可以喝茶但應適量
很多人覺得小朋友不能喝茶,認為茶葉刺激性大,對小孩子的身體成長不利。事實上,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數據顯示兒童飲茶有危害,反而是對軟飲料的研究證實,兒童喝軟飲料會導致齲齒、缺鈣、貧血、多動症、學習障礙等問題,尤其是可樂。但是,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心裡,老楊是理解的,畢竟我自己也有小孩。我家小孩,平時也喝茶,不過我每次讓她喝的量不多,而且茶湯清淡,一般白天喝,晚上不給她喝。老楊在這裡提醒,小朋友要想喝茶,沒什麼問題,並不一定要嚴格禁止。但是,不要給他們喝濃茶,也不要喝涼茶,應該以溫熱淡茶為主。
第四種,老人喝茶宜淡少早
很多朋友關心,說老人喝茶會引起骨質疏鬆,其實這個也同樣涉及到一個量的問題,量變引起質變必須到達一定的臨界值。只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其實喝茶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多負面影響。任何東西都是過猶不及,喜歡喝茶沒錯,但是儘量避免長期喝濃茶,其是老年人,為了延年益壽,強身健體,飲茶時應宜淡不宜濃,宜少不宜多。老楊在這裡提醒,老人喝茶掌握三個要點,一早二少三淡,即喝茶要早,晚上睡覺前別喝,每次喝茶不宜飲用過多,茶湯要淡一點,不能太濃。總之,一句話:茶葉雖好,可不能貪杯啊!
好了,今天關於喝茶的問題,我們就聊到這裡。大家平時有什么喝茶心得,歡迎在下面分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