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奧斯卡大勝,類型化到極致就是通用的藝術語言

2020-12-15 新京報

第92屆奧斯卡剛剛落幕,本屆奧斯卡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最佳影片由非英語電影《寄生蟲》獲得。這部之前已經斬獲金棕櫚獎的作品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開創了亞洲電影在奧斯卡上的新盛況。

獲獎現場的導演奉俊昊。

奧斯卡從來就是一個超長戰線,一路走來經過多個前哨戰的洗禮,逐漸顯露出一個較為明顯的基本格局。本次奧斯卡的選手可以分為四大梯隊:第一隊是異軍突起,第二隊是精準投放,第三隊是豪華啞炮,第四隊是忠實陪襯。

獎項是分輸贏的,在這四個梯隊裡,後兩者都是輸家。

第四隊有《痛苦與榮耀》《蜂蜜之地》《哈麗特》《爆炸新聞》《教宗的承繼》,它們一路跟著重要獎項,幾乎主攻的獎項都獲得了提名,但最終基本上沒有收穫。

第三隊的陣容為《愛爾蘭人》《婚姻故事》和《小婦人》,這三部電影原本應該是今年奧斯卡的主力,但沒有想到提名撈得夠多,但是收穫太少。

《婚姻故事》的最佳女配角、《小婦人》的最佳服裝設計完全屬於安慰獎,更不用提《愛爾蘭人》讓老馬丁再度鎩羽而歸。從馬丁·斯科塞斯與奧斯卡纏鬥多年的失敗經歷來看,儘管他呼籲cinema,但是奧斯卡似乎從沒有在乎過什麼是cinema。以他為首的這一塊陣營,自然也是只能得到提名的尊重,而不是獎項。

在贏家團隊裡,第二隊屬於專攻一個獎項,最終也成功拿下。如《小丑》的最佳男主角,《朱迪》的最佳女主角,《好萊塢往事》的最佳男配角和最佳藝術指導,《喬喬的異想世界》的最佳改編劇本,《玩具總動員4》的最佳動畫長片,以及《火箭人》的最佳歌曲。畢其功於一役,為的不是全局,而是單一獎項。這在奧斯卡之中也是常見的策略,布拉德·皮特明明算是《好萊塢往事》的雙男主,選擇申報男配角,也就是為了確保自己沒有敵手。

第一梯隊中的種子選手便是《1917》《極速車王》和《寄生蟲》。

原本薩姆·門德斯的《1917》並不被寄予厚望,但是在金球獎後忽然開始領跑,橫掃了大多前哨獎項,主攻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但最後因為過分技術流,還是折戟奧斯卡,最終只拿到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三個技術類獎項。

而《極速車王》完全是悶聲發大財,似乎要陪襯到底的情況下,居然斬獲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大獎。

《寄生蟲》的最終獲獎毫無疑問證明了奧斯卡是一個人氣比賽,《寄生蟲》在北美具有極高的人氣,不論是專業電影人還是普羅大眾,都對這部電影讚譽有加。奧斯卡近幾年對外語片特別的慈悲為懷,但是能夠做到給出最佳影片這一步,實屬意外中的意外。

這是奧斯卡的一次大讓步,在未來寄予了更多不同國家、語種電影極大的信心。同時也是對類型片極大的肯定,只要類型化到極致就是世界通用的藝術語言。

□耳朵(影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翟永軍

相關焦點

  • 橫掃奧斯卡的《寄生蟲》,憑什麼?
    此外,《寄生蟲》還是第二部同時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與坎城金棕櫚的電影——上一次做到這點的,還要追溯到1956年的《君子好逑》。同時,導演奉俊昊也無疑成為韓國首個奧斯卡最佳導演,而且是繼《羅馬》導演阿方索·卡隆後,影史第二人以「非英語片」拿下最佳導演的人。同樣,他也是首位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的亞洲人。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2019年的電影,我已經不止一次說過了是電影大年,這造就了2020奧斯卡很多入圍影片神仙打架,競爭異常激烈。 如今2020奧斯卡終於開獎!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笑到了最後,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個極為重量級的大獎,橫掃奧斯卡。
  •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四項大獎,韓國電影究竟能耐幾何?
    一時間,《寄生蟲》和韓國電影這兩個詞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寄生蟲》實至名歸其實,在此之前,《寄生蟲》就在國際上享譽頗廣。《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大獎。
  • "寄生蟲"登頂奧斯卡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這裡的粉絲可能指的是超過1萬名的奧斯卡評委和杜比劇院的嘉賓們(電影同行)。由於電視直播時間快到,原本被掐斷的《寄生蟲》的獲獎感言時間,也在頒獎嘉賓簡·方達和臺下電影人的要求下,再次開燈延長。  這是韓國電影首次在奧斯卡上拿獎,一拿就是四項。  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這樣的成就值得韓國電影人好好慶祝和誇耀。  首要原因是,《寄生蟲》本身足夠出色。
  • 《寄生蟲》憑什麼拿奧斯卡最佳影片?
    那麼,《寄生蟲》為什麼能創造歷史?它到底好在哪裡?奉俊昊怎麼理解《寄生蟲》?奧斯卡過後,我們將第一時間為你解決跟《寄生蟲》相關的三大疑問!《寄生蟲》為什麼能拿四項奧斯卡大獎?首要原因,是因為影片本身足夠出色。
  • 奉俊昊四殺,獎項湧向《寄生蟲》,奧斯卡變了?
    最佳國際電影還是《寄生蟲》……在剛剛落幕的奧斯卡典禮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四大獎項。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儘管預感到《寄生蟲》會拿獎,但是這獎拿的也太多了吧,奧斯卡這是在揮淚大甩賣嗎?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之後,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過Twitter發表了對《寄生蟲》的祝賀:「韓國電影與世界電影比肩,開始新的韓國電影百年,真的非常高興。為了讓我國電影人盡情發揮想像力,沒有擔憂地製作電影,政府也會一起努力。」
  • 對話戴錦華:奧斯卡為什麼要下《寄生蟲》這劑猛藥?
    我嘗試體認著本屆奧斯卡標識的變化,一個進行已久的過程,只不過在這屆奧斯卡上被清晰顯影:奧斯卡,電影和影院都到了一個關鍵歷史當口上。海螺:沒有在影院觀看是不是直接影響到你對這些電影的基本判斷?戴錦華:很大程度上會的。
  • 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寄生蟲》
    Metoo之風漸漸淡去,種族等政治正確題材也暫時不見蹤影,獲獎的基本都是類型與藝術均有造詣、有口皆碑的作品。經過頒獎季的漫長拉扯,本屆奧斯卡獎單本已沒有太多懸念,四個表演獎項皆在意料之中。影迷最期待的看點當屬《寄生蟲》能否實現終極逆襲、拿下最佳影片,沒成想果然一擊即中,創造了歷史!
  • 除了《寄生蟲》,奧斯卡還能看啥?
    原標題:除了《寄生蟲》,奧斯卡還能看啥?而奧斯卡這次卻沒有按照常理出牌,首次將最佳影片頒給了一部非英語片。但《寄生蟲》在頒獎季的表現,也同樣出色,去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上拿下最高大獎的金棕櫚,就足以證明其含金量。 如果說,《1917》在最佳影片上敗給《寄生蟲》,還說得過去,但在最佳導演的競爭中卻爆冷出局。
  • 本屆奧斯卡最大「黑馬」《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有史以來的外語片獎
    本屆奧斯卡提名的最大「黑馬」其實是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不僅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而且一下子獲得6項提名,還都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這樣的重量級獎項。
  • 韓國(寄生蟲)憑什麼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該片在本屆奧斯卡創造了多項記錄,《寄生蟲》是奧斯卡92年歷史上,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類影片即外語片,1988年的《末代皇帝》拍攝和上映都採用的英語對白,2012年的《藝術家》是講述好萊塢的默片,最後幾句對白也是英語。《寄生蟲》無論故事、對白、出品公司、導演和演員幾乎全部是韓國製造。
  • 韓國電影《寄生蟲》獲最佳影片獎 創造奧斯卡歷史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外媒報導,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揭曉,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這一大獎。這是奧斯卡歷史上首部獲得這一最高榮譽的非英語電影。來源: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社交帳戶截圖。此外,《寄生蟲》還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最佳國際影片獎。
  • 罵「寄生蟲」的,你把奧斯卡想簡單了
    提名了奧斯卡最佳音樂。當晚,奧斯卡委員會宣布,最佳原創歌曲獲獎作品是《Lose Yourself》時。為這首歌作曲的人,在家睡覺。理由是,他從沒有想過這首歌會獲獎。他就是,Eminem。《1917》獲今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獎。但全球影迷從頭嘲笑到腳的《貓》。也沒有缺席。頒獎現場,James Corden 和喜劇女星Rebel Wilson打扮成兩隻貓。
  • 非英語影片首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 《寄生蟲》書寫韓影新歷史
    【新華社首爾2月12日電】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以「黑馬」姿態成為最大贏家:該片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刷新多項紀錄,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語影片。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小丑》輕鬆拿下影帝
    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正式落下帷幕,經過緊張且精彩獲獎名單宣讀,韓國電影《寄生蟲》創造歷史,作為首部非英語片奪得最佳影片大獎!這是近百年來的奧斯卡獎上的頭一遭,之前《末代皇帝》也拿到最佳影片,不過《末代皇帝》在拍攝的時候就使用了全部英文對白,《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四項大獎,當晚的頒獎禮上風頭無兩。
  • 韓國《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亞洲首次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該片也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創造了歷史。
  • 寄生蟲競爭奧斯卡評價如何 寄生蟲劇情講了什麼好看嗎
    寄生蟲競爭奧斯卡評價如何 寄生蟲劇情講了什麼好看嗎  近日,寄生蟲競爭奧斯卡受到很多網友關注,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將代表韓國競爭新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這屆開始改名最佳國際影片),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 《寄生蟲》憑什麼橫掃奧斯卡?
    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在勇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後,又橫掃奧斯卡獲得: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項重量級獎項。至此,奉俊昊與他的《寄生蟲》站在韓國乃至亞洲影壇的頂端。電影討論的主題,其實是好萊塢一直關注的—階級矛盾問題。電影技巧上無可挑剔,甚至因為過於工整、完美而顯得匠氣。
  • 第92屆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寄生蟲》勇奪4個小金人
    最佳影片:《寄生蟲》 《寄生蟲》拿下4個大獎,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 這也是《寄生蟲》拿下的第三個小金人,刷新韓國影史。
  •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美國當地時間9日(北京時間10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電影《寄生蟲》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重磅大獎,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